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40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接上话茬的是崔彦进,在他看来,王廷义能够说到这种程度已经是大为不易了,对皇帝的战略意图进行详解,以开导党进之类热衷于当面锣对面鼓硬桥硬马厮杀的军将,当然就是他这个都虞候的责任了。

    王廷义这人作战勇敢,经常身先士卒,听说在征伐岭南的时候,他还亲自带队走山路迂回包抄,碰上岭南的军队固守的时候甚至摘了头盔带队冲锋。这样一个好战的人,今天居然能够忍住性子不乘胜追击,还批评点拨起与他的性情差不多的党进来,可见皇帝在临行之前的叮嘱发生了很大的作用。不过要让他再具体地细讲,可还是有些难为人了。

    “那又怎样?”

    听到党进这样的反问,崔彦进笑了,党进的武学进修班和教导营都是白去的,好在这厮杀汉于骑战一道上有些天份,即使铁骑军早就用转轮手铳换掉了骑弓,他还是很快就适应了新兵器新战法,这才能继续在禁军当中升迁。不过就照他这样的见识和性格脾气,独当一面就很难了,还真别说,军中像党进这样的军将大是不少,难怪皇帝不放心,最终还是决定亲征河东。

    “那又怎样?那就是说我军只需要以众击寡以强凌弱,这一战根本就不需要有任何的行险之举,我军只要以堂堂之阵就可以将河东军压成齑粉。有陛下率军亲征,诸军会集晋阳,只要真定尹在石岭关以北牢牢地堵住了契丹援军,太原城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想打多久就打多久?”

    当然,想打多久就打多久是不太可能的,即便是战区周边的州县军储足够支持一年有余,那也要有足够的民夫运过去,而要是打上一年,这一年战区边上的州县都大举征发民夫,京畿、河北等地的农时可就彻底耽误了。至于仅仅用州郡兵能不能够保证转运的正常,崔彦进不是文官吏员,也不主管转运工作,那就算不过来了。

    不过转运的事情是皇帝和三司、枢密院的文官吏员们操心的事情,河东行营的军汉自然只需要管打仗就行了,而单纯就打仗来说,崔彦进可以确定,这一战的确是想打多久就能打多久,河东军既不能决定战争的开始,更不能决定战争的结束。

    就连契丹军都不能。

    “这样的仗打得没味道……”

    党进也不是傻的,崔彦进都说到了这种程度,他不可能听不明白,不过就是这样的作战方式让他心中老大不畅,总觉得难以尽兴。要埋怨皇帝的战略决策,党进是万万不敢想的,不过这并不妨碍他对作战过程发一发微词。

    “打仗最重要的是获胜,而不是有没有味道。要是既能够获胜又能够减少士卒的伤亡,那当然是最好的,至于这仗打得看起来是不是漂亮,大将厮杀得是不是痛快,有甚打紧的?陛下论功行赏看的可只是实打实的战功,不是看漂亮画。”

    这时候又轮到王廷义来教训党进了,其实也是在进一步说服自己内心的蠢动,要知道在几年之前他几乎和党进一样是热衷于疆场厮杀的,这些年随着在武学进修和皇帝的教诲而有所改观,但是天生的性情总是很难克服的。

    党进没话说了,他本来就口拙,更何况现在又不占理,所以根本就说不过两个上司,不过心中的向往和近在眼前的遗憾可不是几句话就能够消解的,即便这些话非常有道理。

    “唉~就这么眼睁睁地看着敌将跑掉了,现在天还没有全黑呢,要追都来得及,这几千河东军定然是从团柏谷那边过来的,要是能够在这里一举击灭了他们,对团柏谷恐怕就不需要再强攻了。”

    党进看着谷外那支正在缓缓后退的北汉侍卫亲军部队,一边叹着气,一边咂了咂嘴,遗憾惋惜之情溢于言表。

    “石会关都挡不住我军,你个厮杀汉还怕没有深沟高垒的团柏谷?我军今日刚刚夺取关城,城中还有数百降卒需要看押,这都需要安排布置。再说现在又马上就要天黑了,追出去强行攻击都打不了多久,而且敌军并不是在逃跑,而是在部伍齐整地后退,对这样的敌军,半个时辰的工夫可未必能够击溃,还不如任他回去,下一次追到团柏谷再好好地打上一场。”

    在克服了自身的情绪之后,王廷义显然看得很开。

    崔彦进又适时地进行了补充说明:“就是,党进你还怕敌将跑了就没得打不成?按照陛下的说法是怎么来着……‘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庙’,只要敌将是把守团柏谷的,到了团柏谷总能和他交手,就算他继续跑,那跑进了太原城之后总不能再往哪里跑了吧?今夜我军且在石会关歇息一晚,明日把守关的这数百降军往后押送回去,等到行营大军跟上来了,咱再步步为营地逼上前去就是。”

    …………

    石会关的北门在那十几个守军奔出去之后就合上了,不过刘继业一点都没有放下他那颗悬着的心,北门的城楼上影影绰绰地有十几个人头晃动,上面还出现了周军的军旗,说明攻下石会关的周将很有可能就在城上,在查看自己这支部队,一旦自己统军稍有闪失,周军再开城伺机发起攻击也尽来得及。

    强自镇定地压住阵脚,让全军又在原地支持了半刻,刘继业终于确定周军不会贸然出城开战,于是断然发布军令,命令全军以不变阵势沿着官道缓缓地后撤。为了让全军不至于慌乱,不至于因为阵形散乱而招致周军出城追击,刘继业甚至领着自己的亲军指挥亲自断后。

    幸运的是,一直到暮色笼罩大地,石会关的北门都再没有打开过,而此时的刘继业所部才北撤了一里多地。

    “全军打起火把,以行军队形迅速撤回团柏谷!”

    手心当中早就捏着了一把汗的刘继业,直到此刻才能略略地舒了一口气,甩了甩手上的汗水,向全军下达了全速转进的命令。

    既然周军在傍晚都没有出城追击,夜色当中就更加不可能了,无论周将是出于谨慎还是胆小,夜晚看不清楚前路是否存在埋伏,都是不会莽撞地盯着火把追上来的,真正敢追的肯定是莽夫,而如果是莽夫的话,早在傍晚时分就会出城作战了。

    不过刘继业仍然亲自断后,面对着一支能够迅速攻克石会关的强大敌军,他不敢有丝毫的侥幸心理。

    。。。

    更多到,地址

………………………………

第二十章 对策

    

    第二十章对策

    “石会关军使李琼现今何在?关城南边的那一阵雷鸣声到底是怎么回事?关城为何会丢得如此之快?”

    撤回团柏谷的刘继业不敢有丝毫的懈怠,敌军在攻占了石会关之后,随时都有可能向团柏谷进军,他必须对此早作准备。

    儿郎们都被他赶回军营歇息去了,今日虽然并没有和周军发生实际交战,但是在敌前整队撤退肯定让他们心中万分紧张,此刻多半已经心力交瘁了,不好生将息一晚,明日可未必会有精神去应付周军可能的进攻。

    但是刘继业自己却不能那么早就去睡,作为一军的主将,他需要尽量地知己知彼,这个知彼,在当前而言就是要尽快地了解石会关的防御顷刻间瓦解的原因,了解那场声震石会关方圆数里的大灾异的具体情由,这样他才能有的放矢地在团柏谷布置起针对周军的防御,才不至于在两军接战的时候还对敌军茫然无知。

    要想了解这些情况,肯定是要找从石会关逃出来的守军询问,而找到石会关军使李琼则是其中最好的情形。

    从石会关北门逃出来的守军有上百人,除了有少数人心慌意乱或者心机深远而没有选择官道,而是往两边的荒山野岭逃命,多数人还是沿着官道跑到了团柏谷,被留守在这里的侍卫亲军收拢起来。

    刘继业刚刚解散队伍,都没有顾得上吃一口热饭,只是抓了两个蒸饼就跑来讯问这些溃兵,可惜在溃兵当中粗略地扫了一眼之后,刘继业遗憾地发现其中并没有李琼的身影。

    没有李琼在,这些情况还是得问,而这些溃兵当中居然连一个指挥使都没有,刘继业只好随便找了一个模样比较沉稳的都头问起话来。

    “俺不知道啊……俺是负责防守东段城墙的,正在忙着应付从山上过来的敌将骚扰呢,然后就听见从南门方向传来一声巨响,震得俺两只耳朵嗡嗡的,还没闹明白过来发生了啥事,接着就听到南门那边的兵卒都在喊‘城破了’、‘军使死了’、‘周军会召天雷’什么的。俺手下的儿郎们吃这一吓,一个个都顾不上应付面前的敌军了,也不怕俺的军法处置了,掉头就往北门跑,俺估摸着一个人也挡不住敌军啊,所以就跟着跑了。(!。赢话费)”

    这个都头确实和他的模样一样沉稳,回话的条理十分清楚,不过那回答的内容就让刘继业狠狠地皱了一下眉头。

    他的回话倒也算是给足了答案,不过……李琼死了,这只是传言;那一阵雷鸣声是周军召来的天雷,这还是传言;在这些个纷乱的传言打击下,守军士气大丧,一个个只顾着逃命,所以关城迅速易主,这倒是事实。

    “只是几句传言就让你们惊慌失措到弃守关城?”

    刘继业刚要发火,忽然想到这事却也不能苛责守军,就算是侍卫亲军,也有过士卒梦中嚎叫引发营啸的事故,这些比侍卫亲军的军纪差得多的城寨守军碰到了传言纷纷的情况,而且的确是有异变发生作为由头,出现惊慌失措以至于战场崩溃的情况,还真是难免的。

    忍了忍心中的怒气,刘继业不再追究对方的弃守之责,而是缓和了语气问道:“你这只是听到了传言,除了城破之外,其他的一条都没有验证……你们当中有谁是守在南门附近的?”

    那个都头转头看了看身后的一百多个人,熊熊火把之下人脸还是很清晰的,但是他还真没有看到相熟的人,一直扫视了大半天,这才犹犹豫豫地指着一个人说道:“那个……那个……好像就是当时驻守南门方向的赵都头。”

    刘继业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过去,当下又是眉头大皱,只因为被他指着的那人此刻正站在那里哆哆嗦嗦的,一副似乎随时都会颤抖着瘫倒在地的模样。

    “把他拎过来让我问问。”

    刘继业扬了扬下巴,对身边的亲兵示意道。那个赵都头也不知道是因为天生胆小呢,还是被这一战给彻底吓破了胆子,但是眼下的这种表现也未免太丢脸了一点,让刘继业也是不自觉地蔑视了起来,吩咐亲兵去做的不是“抓来”,更不是“请过来”,而是“拎过来”。

    “你就是赵都头吧……石会关关城被周军攻破之前,你是奉命率部驻守在南门方向的,是么?”

    “……”

    “答话!”

    看着面前这个几乎抖成了一条鼻涕虫的赵都头,刘继业强忍着心中的不耐,和声问起话来,然而这个赵都头就只顾着在那低着头发抖了,似乎根本就没有听见刘继业的问话,当下气得刘继业几乎是七窍生烟,终于难以忍耐地大声喝问起来。

    赵都头闻声就是浑身一震,猛然抬起头来,毫无焦点的双眼茫然地对着刘继业:“……啊?是!小的是姓赵,是奉命率部驻守石会关南门的一个都头。”

    “那么……当时在南门方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你们的军使又遭遇了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