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4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郭华的脸腾地就红了:“这才说宗谊呢,怎么又说到我身上了。”
“宗谊其实还小,只不过皇子合龄当婚罢了,长公主可是青春正茂啊,这几年耽搁下来,可要记得韶华易逝。”符昭琼说了一阵,见郭华只是忸怩着不接话,眼珠子就是一转,续道:“长公主是不是不常出宫,所以寻不到合意的郎君?不如让我去和你阿兄说说,也让他安排安排?这样不妥,还是自己寻?要不这样,下回就吩咐宗谊帮你留心一下,他如今也是统领一方大军的,见到的少年将校很是不少,他看人的眼光似乎也有一套,等他看好了再让你过过眼,最后才让你阿兄出面好不好?”
虢国公府,郭炜愁眉苦脸地对着面前的书册,只感觉这比学习政务和设计器械要难得多了。
“前彰德军节度使、检校太尉、兼侍中王饶王受益家的三娘子,人见过,年龄大概比自己小一岁,长得还算周正……不行,我记得她是给那个赵大续弦,连生几个孩子都夭折了,自己也只活了二十多点……不过看她的样子一点都不像林妹妹啊,王饶也不是短命啊,应该不是基因问题和先天健康问题……”
名册里王三娘的排名还比较靠前,郭炜一翻就翻到了。本来对她的印象还是不恶的,而且夺走另一个时空里面赵匡胤的皇后也很有些恶趣味的满足感,但是郭炜马上就想起更为严峻的问题来。
似乎这种早夭不是孤例啊。
这没见过的郭威原配柴氏和续弦杨氏就不说了,毕竟她们还活过了三十,并且有一个是难产的,这个时代三十多的产妇必须算是高龄产妇的。
可是看看符昭环吧,才二十六呢,打小家境也是不错的,符彦卿更是身体矍铄,可是说声感染暑热就一下子不行了;那赵匡胤的原配贺氏按历史推论也快没了;更扯的是赵匡义的原配尹氏,那磁州刺史尹廷勋的女儿、殿前东西班都虞候尹崇珂的妹妹才多大一点?嫁给赵匡义也就一年多,按计划也快没了。
这恐怕还是早婚早育惹的祸。像王三娘在历史上就应该是明后两年中的那段时间嫁给赵匡胤的,一个实际年龄才十六七岁的小丫头,在这个时代根本就没发育完成,居然要被那样的胖大武将……然后就是早育以后流产,接着多半就是习惯性流产,所以二十出头就夭亡简直就属于正常发展了。
不过看看这个时代人的普遍身体状况,早婚也算是不得已吧。这时候的人预期寿命都比较短,像郭荣、岳飞、李鸿基和郑森都只活了三十九岁(哦,中间两个是非正常死亡),韩愈还形容自己四十出头就齿摇动发苍苍呢……所以早婚早育多半是一种自然文化选择吧,这样就让长辈可以在自己还健康健在的时候照顾到子女成家立业,而不至于闹得父母已经亡故,只剩下未成年子女被壮年的叔伯兄弟欺负。
当然,这样的早婚早育制度必然会带来女性过早婚育有损健康的弊病,但是谁让这是男权社会呢?而且这也不是没有解决办法的,以前农村的小富人家给家里的男童先准备好童养媳,多半就是一种解决方式,“女大三,抱金砖”的俗语估计也就是这种传统习俗造就的吧?
果然……御姐才是王道啊。
可惜,郭炜现在是皇子,不可能去收一个御姐童养媳做正室,而门当户对的贵族家庭更不可能留着大龄御姐不嫁出去,所以郭炜的选择范围还就是只能局限于这些没有发育成熟的小丫头。
不过,王三娘……还是免了吧,虽然郭炜的确觉得她在历史上的早夭不是遗传的问题,但是这个心理障碍实在是难以消解。
………………………………
第五章 大婚前的日子
第五章 大婚前的日子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内,郭炜就显得特别的忙碌,时间总是不够用。
平日里,郭炜还是要跟着卢亿、王著和吕端三人进学,每个工作日的上午基本都是铁打不动的。
随着郭炜和其他南征官员一起升职,这要学的东西就更多了,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检校太师、同中书门下平章事、虢国公、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依前督武学并知军器监事——这就是郭炜的新职位,虽然其中遥领的和荣誉的职位居多,但是相关的礼仪章程都是必须知道的。遥领的节度使也同样有幕府,属官从事都需要郭炜拣选;而作为不管事的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也是和实职宰相一样要传阅有关奏章公文的,只是不必作出处理决定而已。
而在这一长串职位当中的几项实职,锦衣卫亲军都指挥使对锦衣卫亲军的扩充和操练也是要经常性过问的;既然郭炜还督着武学、知着军器监事,那就要时常抽空跑一跑武学和军器监,或讲学训诫,或指导工作。这样基本上每个工作日的下午就搭进去了。
到了休沐日,除了值班的官员,其他朝官和家属都在家休憩或者出去郊游,郭炜还得根据各种渠道得来的情报,不断地到街上去偶遇一些人,或多或少接触一下她们。因为工作日的机动时间明显不足,休沐日必须利用起来。
虽然已经是临时抱佛脚了,但是该抱还是得抱。因为以前一直没有在结识同龄女性方面上心,这时候要追求什么爱情是没有机会了,郭炜的生活程序多半要走先结婚后恋爱的途径,不过既然长辈给了机会让自己挑,那当然还是挑剔一点的好,初始状态好一些终归是有利于未来发展的。鉴于上级给的自由时间并不多,如果不能抓紧时间自己选择好一个的话,恐怕就要被强行指定分配了。
就这样忙忙碌碌的半个月过去,郭炜终于是硬着头皮交上了自己的答卷,剩下来的事情就没有多少郭炜参与的余地了,而这种状况会一直持续到洞房花烛夜。
当一支由礼部官员和宗正寺官员组成的使者团从东京赶往潞州的时候,郭炜已经将主要精力投入到了军器监。
郭炜在军器监搞了一个开发署,将已经成熟的炼钢炼铁和黑火药、火铳等制造分别移交给工部的虞部、军器监的东西作坊和作坊物料库以及军器所,而开发署专职负责完成郭炜交代的各项试验试制,也奖励工匠们自己有所创造。
开发署暂时由调拨给郭炜做从事的作坊使李崇矩署理,韩微则作为郭炜的代理人监督,当初被陈抟支派过来协助郭炜优化黑火药的道童二人组恋上了东京的生活,已经禀告陈抟并且获得其同意还俗,也就以他们的专长在开发署做事。
这道童二人组既然已经不是道童了,当然要取个俗家的名字,恰好两人是同一个家族的孤儿,都姓楚,于是清风就成了楚云飞,明月就做了楚天舒,而清风、明月就保留下来作为他们的表字。不用问就知道,他们这名字是郭炜给起的,将道号保留作表字的主意也是他出的。
这回韩微带给郭炜的消息是楚家兄弟的试验有成功也有失败,郭炜到地方一看,失败的是制造酸和碱的尝试,由于缺乏合适的量具与温度计、反应器皿,不要说是工业化生产了,就连在实验室中论证生产工序的有效性都是困难重重,这失败都已经不知道有多少次了。
找不到合适的方法制出三酸两碱,很多进一步的试验就完全没办法进行下去了,最简单的就是烧碱和油脂的皂化反应。现在即便是能够用草木灰碱去皂化棉籽油,那在成本上也比不过民间用皂角、香料做的肥皂团,而且也得不到郭炜所期待的皂化反应副产品。
好消息则是楚家兄弟一点都没有被失败打击到,因为郭炜交给他们的试验工作都挺类似于炼丹的,所以他们对此很有兴致。东方不亮西方亮,煅烧赤铁矿石和石灰石以及石碱、石灰石相溶变化的试验工作暂时见不到成效,他们却终于把琉璃烧得不像珠玉了——也就是说,一改自古以来人们烧制琉璃时追求仿珠玉色泽的传统,完全遵照郭炜的指示精神办,经过长期反复的调换材料试验烧造,他们已经能够烧制出水晶般剔透的琉璃了。
郭炜仔细观看了这些伪水晶,这已经不能说是传统的琉璃了,不过也还算不上光学玻璃,折光率和透光性都不太好,做镜片和镜子怕还是不成,做哈镜估摸着倒是可以,不过凑合着用作早期化学反应器皿应该可行。
这可以算是郭炜在自己的非专业且不擅长领域指导这个时代的工匠和炼丹师取得的重大进步了,对此郭炜很自豪,比当初造出标准配比黑火药、炼出坩埚钢和造出燧发前装线膛火铳来还要自豪。当然,郭炜对实际进行试验工作的劳动人民更是万分钦佩,郭炜相信有这种工作能力的工匠们在,假以时日,很多自己知道点大概的东西他们都做得出来,只要自己指对了方向。
就在郭炜为楚家兄弟的工作进展而兴奋的时候,仪风殿中有人正在因为有关他的传闻而闷闷不乐。
符六娘就坐在仪风殿外花园亭榭的栏杆上,眉头轻轻地拧着,脸上微微现出一丝薄怒,贝齿轻轻地咬住下唇,两手漫不经心地交替着将眼前那些盛开的月季花采撷下来,然后捏在手中揉成一团,再狠狠地砸向亭柱、栏杆甚至是台阶和眼前的虚空,伴随着这个将手中物事砸出去的动作,符六娘还会通过鼻子发出一声轻哼。
符昭琼就坐在符六娘身边的石凳上,两肘撑着石几,略显无奈地看着符六娘就这么发作着,既不呵斥,也不劝解,只是脸上带着苦笑。
她知道妹妹是为什么发脾气,也知道妹妹只能这么生闷气,虽然六娘什么都没说过。
今天符六娘进宫来看她,虽然装得很随意的样子,似乎就是和往常一样,但是符昭琼看得出妹妹来得急切,这赶路都赶得微微气喘鼻翼咻咻了,脸颊的红润也明显不是日晒的缘故,那么再怎样装闲情逸致也是不像的。
两姐妹到了花园亭榭,符六娘一开始也是有一搭没一搭地和符昭琼寒暄家常,不过后来还是忍不住引出关于皇子宗谊大婚的话题,在落实了郭荣已经派人去潞州为郭炜提亲的消息以后,符六娘就成了现在这个样子,面前的花花草草很无辜地就遭了殃,符六娘的双手也染满了花草汁液。
“六娘啊六娘,当初喜欢做姑姑做阿姨的也是你啊,这才多久……阿姐这么做也是为了你好,趁着你还陷得不深的时候早点断了你的念头。”符昭琼看着苦闷中的符六娘,如此想着,心中期待的则是过不了几个月符六娘就能重归活泼。
兴元尹、山南西道节度使:兴元尹就是兴元府尹,兴元府即今陕西汉中,山南西道节度使就是治所在兴元府的藩镇,这时候还是属于后蜀治下,是遥领的职位。
………………………………
第六章 皇子大婚
第六章 皇子大婚
显德四年八月十八的戌时初刻,也就是丁巳年、己酉月、壬申日、庚戌时,该日宜祭祀、求财、签约、嫁娶、订盟,忌开市、安床、安葬、入宅、破土。
这也是中秋假期的最后一天的黄昏时刻,夕阳还只是刚刚西下,一轮圆月却早已挂在天际,月圆明彻碧空无云,黄昏时的东京城也就显得不是那么昏暗。
郭荣在显德二年四月下诏规划扩建东京外城和拓展旧城街道,经过了两个冬末春初农闲时候的施工以后,尤其是新任枢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