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43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嘿嘿,还不是左厢都校举荐的俺,有啥长进,那都是陛下的洪恩和左厢都校的赏识。”

    被党进称作薛超的这个军校嘿嘿一笑,顺势就把党进的夸赞还了回去。

    …………

    “哎呀!姐夫的攻势恁般凶猛,要不是天亮了,还真不知道营中会不会出现动摇呢……也不知道北门大营那边是怎么顶住的。”

    党进和薛超谈论的西门大营,靠着北面的营寨外围一片狼藉,火把、断箭堆了一地,更远处还有一些遗尸,寨墙上与壕沟中插着许多箭矢,甚至还有若干烧黑的痕迹,折御勋和杨重训已经从主寨那边赶了过来,看到眼前这样一番情景,登时就是大为感叹。

    杨重训闻言却是微微一笑:“折家大郎也不消这么说,重贵虽然勇猛,终究还是不能奈何得了我军营寨,其实看眼前的情景,就是再打个大半天的都是无妨,北门大营那边装备的了火铳的禁军当然就更不怕了。”

………………………………

第二十七章 三交口

    

    晋阳的北面十多里处,汾水在这里打了一个弯,原先从西边山谷当中冲出来的河流在此从由西向东的流向转为自北向南流动,这个转弯处的汾水北面就是汾阳县,又叫阳曲县。

    不过阳曲县的县城并不在汾水边上,而是在东北三十里的木井城,该城夹在系舟山和阪泉山之间,旁边有汾水的支流阳曲川流过,而阳曲川正是发源于白马山,从白马山经过百井寨、木井城和三交口,直到汇入汾水。从白马山到三交口这一段的河谷地带,正好被系舟山与阪泉山夹峙,形成了一条有点弯曲的南北走向狭谷,三交口正当其谷口。

    如此的地形,让这一段河谷成为了太原城外围城大军联系白马山守军的重要通道,而三交口无疑是其中的一个关键据点。只是这段河谷不同于团柏谷及其以南的那些山谷,谷地略显宽敞,其间颇有回旋余地,即便是三交口这个控扼谷口的据点,也远不如昂车关、石会关、忻口寨那么险要,更不要说和石岭关、赤塘关相比了,以一支军旅驻守在三交口固然可以堵住依靠官道通行的车队,却堵不住决心从官道两边的平野越过的大股军队。

    显德十五年的十二月初一这个早上,驻守在三交口的周军锦衣卫亲军的这个指挥显然就碰上了这种情况。

    “敌袭!靳指挥使,西南方向腾起大股烟尘,显示有上万骑兵正在向我处疾驰而来,看旗号并非我军的任何一部,晋阳那边也没有通知我军有什么大股部队前来,因此定是河东军无疑。”

    当望楼上的攀招手赶来汇报军情的时候,锦衣卫亲军金枪右厢第三军第四指挥的指挥使靳承勋刚刚吃完饭,听到这个重大军情,年轻人的脸上却不见一丝惧色,反而满是兴奋。当即一边整衣一边就往外冲,口中同时说道:“快领我去看!”

    靳承勋也算是军中的少壮了,即使在以将佐年少而知名的锦衣卫亲军当中,他都要算相当年轻的军官。靳承勋的父亲靳彦朗在湖湘一带死于王事的时候,靳承勋才不过十多岁的年纪,就被朝廷补为殿直。并且送入武学正规学习。在武学的时候,感于朝廷恩遇的靳承勋学得非常刻苦。几乎所有的科目都是成绩优秀,最终得以在结业之后以优等生的资格超迁补入了锦衣卫亲军,没几年就升到了指挥使正职。

    这样的出身和资历,让靳承勋相当自信,当然。在武学的那些培训也让他指挥起部队来相当正规,自信并不会导致他莽撞行事。敌军来袭,听说有上万骑,而驻守在三交口的只不过是金枪军一个指挥的兵力加上一个指挥的成德军和数百名民夫,不过靳承勋并不慌张,驻地的粮弹十分充足。周边的防御设施也很完备,而且城寨的规模非常紧凑,其实在上万的敌军攻击下坚守几天都不是难事,只不过当下最要紧的还是确认一下敌军的动向。

    当他爬到望楼上通过千里镜观察敌情的时候。从西南方向疾驰而来的那股敌骑距离三交口就只有两三里了。

    “河东军能够遣上万马军出城,也算是孤注一掷了……不过他们当真以为靠着人数就可以用马军攻下三交口,从而断绝我白马山守军的辎重补给么?他们就不怕顿兵于此被晋阳方向的我军追来聚而歼之?就算是他们能够打下三交口,他们守在这里还不是要被我军聚而歼之?”

    靳承勋毕竟只是一个指挥使,更高层级的军事决策还接触不到,对此的体会也不够深,不过这些局限仍然不妨碍他对总体局势有自己的思考。

    以他的见识和判断力,这股敌军想要攻下自己把守的三交口。怎么也得花上三四天的时间,或者把他们的弹药耗光。或者把他们拖得筋疲力尽,这之后才能有些机会。而三四天的时间已经足够包围晋阳的周军作出反应了。那边随便都可以凑出一两万的马军,追过来和自己里应外合一下,三交口一带的回旋余地可比晋阳那边小得多,这股敌军恐怕就要全军覆没了。

    就算是敌军攻击猛烈或者自己守御无方,让这万余骑敌军得逞了,那最差最差也还是可以守住一天时间的吧,包围晋阳的周军同样反应得过来,到时候这股敌军还是会在这里被围歼。自己可以率部守住三交口好几天,可不等于河东军也有这个能力,禁军当中的野战炮轰击太原城是不行,轰一轰三交口还是很简单的,这样一来白马山守军的辎重补给也断不了几天,于整个大局并无重要影响。

    正在望楼上值守的伍长闻言大是佩服:“指挥使不愧是武进士,面对敌军万骑奔突都没有一点惧色,还有闲心去计算两军接下来的方略。特别是把俺们自己算死的时候都面不改色的,这一点俺看金枪军里面也没有几个大将做得到。”

    “我们武人效命朝廷,本来就是要尽忠君国,随时准备好了马革裹尸的,生死算得了什么?只要能够完成陛下交托的使命,不让大局在自己的手中毁坏,那就足以告慰天地了。”

    靳承勋面对属下的钦仰,仍然是不动声色,口中淡淡地说出足够惊心动魄的内容,眼睛还在仔细地察看着敌军的动向。

    “传令全军,分作两班,金枪军和成德军互相搭配着,准备战斗!那些民夫除了给搬运弹药和运送伤兵之外,都乖乖地守在屋子里不要乱动。寨中的敌台上即刻燃起狼烟,向周边通报我军遭遇敌袭。”

    只看了一会儿,靳承勋就果断了连续发布了军令。敌军已经是确认无疑地奔着三交口来了,不管他们是做的什么打算,自己这边都是有备无患,如果敌军真的蠢得前来攻寨,那么自己乐得奉陪,最好双方一直打下去,打到晋阳那边再来一股人马。

    其实靳承勋更担心的是敌军会对三交口弃而不顾,直接掠过城寨往河谷里面深入,那样的话,刚刚从三交口经过的那支车队倒是有些危险。可惜自己的兵力太少了,缩在城寨里面防守是可以的,出去阻击就万万做不到了,与敌军上万骑兵野地浪战更是不可想象。

    先用狼烟向四面告警吧,至少让他们多少有个防备。

    …………

    “蔚刺史,三交口燃起了狼烟,看来不光是奇袭三交口已经不成了,就算要奇袭周人的辎重车队都很难办到,下面应该怎么做?”

    正在向三交口疾驰的马队当中,北汉的侍卫亲军马军都虞候冯超驱策着坐骑和蔚进并行,转头大声地向蔚进发问。

    “怎么做?”蔚进目光闪动,阴狠地盯着前方冲天而起的笔直黑烟,最后狠狠地一撇嘴,“看他们这副慌张的样子,三交口里面的守军定然不会有很多,他们不敢出寨来阻截我军,这才会用狼烟向内报警。既然如此,干脆就让全军冲一冲这座城寨,不管打不打得下来,冲过了一次之后再做计较!”

    蔚进率军出击的主旨当然是策应白马山以北的契丹援军,但是如果能够快速攻下三交口的话,他是绝对不会拒绝的。

    自己这一次出来,虽然有刘继业佯攻周军的营寨作为掩护,也很难保证包围太原城的周军不会迅速发现自己的动向,并且立即作出反应,所以绝对不能无视了身后可能出现的追兵。如果能够快速地攻下三交口,那么就可以在这里留下少量部队阻击迟滞追兵,从而让大军之后的行动更有余裕,不管是横扫周军的运输线也好,还是背击周军的白马山防线也好,当然是时间越充裕自己就越游刃有余了。

    冯超略感意外地看了蔚进一眼,最后还是没有多话:“是,蔚刺史,我这就去招呼儿郎们扑寨。”

    …………

    城寨南面的北汉军阵列当中骤然响起呜呜的号角声,正拖着漫天的烟尘越奔越近的北汉军在距离城寨还有一里地左右的时候纷纷勒住了马,然后在那里快速地整理队列。

    值守望楼的伍长越发地佩服起靳承勋来:“指挥使当真是料事如神!俺开始还以为这些河东军会就此掠过了三交口不管呢,哪想到狼烟一起,他们还是停下来准备攻打俺们了。”

    “料事如神又能如何?接下来的仗还是很难打的,毕竟三交口的城寨比不得真正的城池,也就是比临时的营寨结实一点,敌军十倍于我,只要他们狠下心来强攻,苦战终究是难免的。”

    临战之际的靳承勋却已经没有了方才的得意飞扬,不仅是脸色相当沉静,心思也是迅速地沉静下来。

    伍长倒是有些人来疯,看着已经整队完毕随时有可能发起冲锋的北汉军,哈哈笑着说道:“苦战也好啊……只有经历过苦战之后得胜,朝廷的升赏才会足够丰厚。”

    “先保证自己有命活下来接受升赏吧!不过也不要因为贪生而逃避交战,我可不会容许这种人活到战后。”

    靳承勋只是冷冷地说了一句,随后转身下了望楼。

………………………………

第二十八章 阳曲川边

    

    “儿郎们不要怕,河东这些骑兵冲不上寨墙,他们手中也只有软软的骑弓,连俺们的毫毛都伤不着,儿郎们尽管狠狠地打啊!”

    “是咧……这样的骑兵在平地里倒是可以撒野,想要冲俺们守的三交口?还不如来些个步卒的好!”

    “那个搬箱子的小子,不用缩头缩脑的!敌军的箭矢连寨墙都射不到,哪里有可能扎到你?还没等他们进入骑弓的射程,俺手下的儿郎们就可以打得他们筋断骨折了……”

    “是是是……军爷威武!俺们不慌,不慌……”

    “还是禁军的火铳好哇!只要把铳子塞进铳管,然后把扳机一扣,啪的一声就可以把铳子打出去了;俺们的火铳却还要给药池里倒进引药去,然后用力扣完了扳机还得等一哈,引药才能烧到铳管里面去,一轮发射就能比禁军迟了一两息的时间。”

    “羡慕禁军?你可以去考州府的武学啊,也可以在巡检下来挑兵的时候去应征啊……”

    “俺大字都不识一箩筐,哪里考得了武学!上回巡检来挑兵的时候,俺倒是去报名了,可是人家没收。”

    三交口西、南两面的寨墙上,大呼小叫声此起彼伏,不过发声的人虽然有些多,还有一阵阵的火铳爆响,却一点都不显得嘈杂。锦衣卫亲军自不必说,普通士卒都是闷声不响地装弹、开铳,只有都头、队长等人在进行号令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