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48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ㄒ崴傻枚唷钦饷炊嗄昙岢窒吕矗匀皇怯行┏杉ǖ穆飤

    韩微自豪地挺了挺胸,一时间让背后的橐驼缩小了不少,语调沉着地答道:“这个萧思温的身份远不止那么简单!契丹的萧氏后族都归属国舅帐,国族当中基本上就是耶律一族和萧氏一族通婚,另外有几个汉儿姓氏等同于耶律,有几个汉儿姓氏和渤海姓氏等同于萧氏,不过辽主的正后必须出自国舅帐萧氏,有权袭位的也必须是萧氏所出的嫡子……”

    韩微这样详细地向郭炜汇报某部分并非急迫需要的情报,这种情况还是很少有的,一般来说郭炜在这种时候基本上会要求侦谍司提供一份详细准确的文书,不过今天闲着也是闲着,而且有些宫廷和朝堂的争斗也不适合大范围的讨论,所以现在就权当侃大山了。

    “一个国舅帐却又分为多部多房,萧思温是国舅大父房的子弟,其父萧忽里没籍籍无名,但是辽国兴起的首任国主耶律阿保机的正后述律平和她的三个弟弟正是萧忽里没的同房近支,所以萧思温的出身在契丹人当中是比较尊贵的。当然,契丹的国舅帐当中尊贵出身的人不知凡几,就是和述律平同房近支的也很多,萧思温之所以发迹,还是因为他娶了辽国第二任国主耶律德光的女儿耶律吕不古,所以在耶律德光之子耶律述律在位期间颇受宠遇……”

    郭炜静静地听着韩微向他娓娓道来,虽然前面讲的大部分都是郭炜已经知道的情况,但是他并没有流露出一丝不耐烦来,因为他知道更多的料还在后面。

    “然而更复杂更惊人的关系却是因为萧思温的三个女儿。”韩微沉浸在从脑海中检索资料的状态,并不怎么雅致的形貌却透出一股睿智,“据侦谍司的情报,耶律阿保机和正后述律平只有三个嫡子,就是辽国的东丹王耶律倍,即当年南奔投唐的李赞华,辽国的第二任国主耶律德光和幼子耶律李胡,辽国的第三任国主耶律兀欲是耶律倍的长子,第四任国主耶律述律是耶律德光的长子,而现在的辽国国主则是耶律兀欲的次子。萧思温的长女却是嫁给了耶律李胡的长子耶律喜隐,次女则嫁给了耶律德光的次子耶律罨撤葛,这二人都是耶律阿保机的嫡脉,有资格承袭国主之位的,当然,他最小的女儿现在已经嫁给了辽国的现任国主耶律贤。”

    哦~这倒是比较深入的资料啊……不管史书上是不是记载了,起码是郭炜之前不曾掌握的,郭炜在听到这里的时候已经是精神一振了。

    嗯,萧思温娶了耶律德光的女儿,按理说算耶律兀欲、耶律述律同辈之人,当然也就是耶律喜隐和耶律罨撤葛的同辈人了,然而他又是这两个人的岳丈,现在又同时是比他们更晚一辈的耶律贤的岳丈。这关系,啧啧~

    好吧,大概像契丹这种游牧民族,或者说未开化民族,算辈分关系没有华夏那么严格,从他们的皇位传承来看,显然也还没有形成一套严格的宗法制度,因此不能用华夏早已成熟的宗法风俗去苛求他们的传统习俗。而且说来有趣,像萧思温这样的情况,放到后世或许还是某些重口味爱好者的美谈呢~

    当然,引起郭炜关注的,主要还不是通过萧思温联结起来的错综复杂乱七八糟的姻亲网以及重口味关系,而是网上的那些人——他的三个女婿尽管辈分不一,却都是具备争位资格的耶律阿保机嫡脉。

    !#

    

………………………………

第二十九章 疑窦重重

    

    第二十九章 疑窦重重

    “德强你的意思是……”

    郭炜感觉自己有点抓住了韩微话中隐含的暗示,这种在政治上面相当微妙的东西肯定是不会有什么确凿证据的,但是从各种政治事件的发展脉络来分析,从某些重大政治事变的利益相关者来分析……只要掌握的资料足够丰富细致,那么分析得出来的结论距离事实真相也就越近,毕竟没有几个政治人物会抽风,他们的行为多半都是利益驱动的,是有迹可循的。

    现在光光是从萧思温嫁女儿的水平来看,这人就非常的不简单,绝对不是自己当年在幽州看到的那副人畜无害的模样。

    三个女儿,嫁到了耶律阿保机的三支嫡脉里面去了,完全是平均分配,可以说无论契丹的帝位落到哪一支,他的女儿都是要做皇后的——看看,大女婿是李胡系的嫡长继承人;二女儿是德光系的第二顺位继承人,耶律述律之后的第一顺位继承人;三女儿则是东丹王系存活下来的第一顺位继承人。可以说除非皇帝还是耶律述律,不然萧思温的女儿就会是皇后,不过耶律述律继续做皇帝也不要紧,那样萧思温自己就是驸马都尉,而且还可以看着耶律述律的儿子生出来再追加女儿指标。

    况且从郭炜这些年逐步获得的契丹政坛情报来看,好像契丹贵族普遍都不怎么看好耶律述律,都把眼光放到了耶律述律之后,甚至干脆赤膊上阵去搏一个耶律述律之后。契丹使用应历纪年的这十九年,皇族与后族参与的叛乱可是不胜枚举的啊,但凡在耶律贤上位之前成功任何一起,多半都少不了萧思温参与进去分润胜利果实,除了耶律娄国的那一次之外,因为耶律娄国是耶律倍的次子,也是嫡子。

    当然,在耶律述律遇刺之前,萧思温的小女儿年龄还小,还没有嫁给耶律贤,如果耶律娄国作乱成功,萧思温未必就没有后招。而事实就是耶律娄国失败了,耶律贤却成功了,萧思温那个本来已经许配给了韩德让的小女儿直接就转嫁给耶律贤了。

    另外萧思温把小女儿许配给韩匡嗣的次子,却一直都没有让二人成婚,从而坚持到了耶律贤登基纳妃,未尝就不会是什么计策。因为郭炜还记得显德八年他率军亲征,北伐拿下幽州的时候,见到的萧燕燕大约是**岁的样子,那么显德十六年年初耶律述律遇刺的时候萧燕燕应该有十六七岁了,熬到这个年纪还不完婚,多半就是萧思温一直在做两手准备的证据吧?

    “萧思温此人深不可测。”回应着郭炜的提问,韩微明确地答道,“辽国的应历年间,其耶律、萧国族叛乱不休,几个耶律阿保机的嫡脉子弟无不想染指国主之位。仅仅是在应历二年也就是大周的广顺二年,爆发出来的叛乱就有三起——正月辽国太尉忽古质叛乱伏诛,六月辽国国舅政事令萧眉古得与宣政殿学士李瀚谋南奔事败,七月辽国政事令南京留守耶律娄国、林牙耶律敌烈、侍中萧神睹、郎君耶律海里等谋乱被执。这三件事情看似交替发生,不过在臣看来却似一桩谋叛案的三次暴露,牵连的核心人物就是有资格继任辽国国主的耶律娄国和其舅族萧眉古得、萧神睹,耶律敌烈与耶律海里等辈只是胁从而已,因为萧眉古得和耶律娄国是同日伏诛的。只有这件谋叛案是可以说基本上与萧思温无关的。”

    郭炜这时候已经是目光灼灼了:“哦~难道说德强认为辽国后来的那些谋叛案都与萧思温有牵连?可是朕并没有听说任何一桩案子牵涉到他了啊……”

    “陛下说得没错,确实没有一个涉案人的口供牵连到萧思温,但是这只能说明其人隐藏极深。应历三年,耶律李胡次子耶律宛、郎君耶律嵇干、耶律敌烈谋反,事觉,辞逮太平王耶律罨撒葛、林牙耶律华割、郎君耶律新罗等人,却没有涉及一个后族萧氏的人,从萧氏与耶律在契丹国族当中的地位关系来看,这并不正常。而且这一次的谋反牵涉极广,德光系和李胡系都有份参与,很有几分过往契丹贵人群推国主的意味,若是事成将会以何人为国主?是耶律罨撒葛、耶律李胡还是耶律宛甚至未曾落名的耶律喜隐?恐怕还是在耶律罨撒葛和耶律李胡之间选择吧,这样的话萧氏一族当中最大的受益者只可能是萧思温了。”

    韩微侃侃而谈,越说心里面就越是自信。其实侦谍司并没有做过这么详尽的情报分析,毕竟他们搜集的情报很多,继续分析处理的事项也很多,可没有什么精力用到这些陈年旧事上面去。不过皇帝今天问起来,而韩微对相关的资料也相当熟稔,平时可能也思考过一二,因而在现场临时分析答疑起来竟然毫无滞涩。

    “在耶律述律继位国主的头几年发生了这样两桩牵连极广的谋叛案之后,中间还有若干谋反事件,却因为不涉及到那几个有资格袭位者,所以很可能只是谋反的外围联络事泄,也就无从深入分析真正的主使人了。到了应历十年,终于有一个耶律阿保机的嫡脉谋反了,那就是耶律李胡子耶律喜隐谋反,辞连李胡,两人均因此下狱,李胡且死于狱中。这一次的谋反案和应历十八年耶律罨撒葛的谋逆被流放,这两桩案件的背后也未尝就没有萧思温的影子,一直到应历十九年耶律述律终于遇刺,萧思温也就携耶律贤浮出了水面,在定策诸人当中,萧思温的封赏是最高的,显然在其中出力巨大。”

    韩微以明确的说词结束了关于“萧思温此人深不可测”的分析,然后就静静地看着郭炜,可是郭炜这时候心里面已经是一片惊涛骇浪了。

    事情居然是这样的么?事情竟然会是这样的么?耶律述律在位期间的这些个叛乱,除了少量杂音以外,背后的**oss都是萧思温?!这人就一直这么韬光养晦着暗地里策划推翻自己的小舅子,外战的时候一点都不用力,宁愿屈辱投降来保命也不愿意拚死作战,甚至在回到行宫之后也从无一言以匡救时政,为的就是这个最终的目标么?

    如果事实的真相确实如此,这么一个外战外行内斗内行的人,或者是努力表演自己外战外行内斗内行的人,也算是苦心孤诣的了……只是此人在功成名就之际,不光是自己如愿以偿地执掌国政,而且也如愿以偿地让女儿当上了皇后,结果却很快就为盗贼所杀,是不是又太过讽刺了一些?一个终极**oss啊……居然就这么无声无息地死在了路人手里。

    事情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韩微的分析无疑说服了郭炜,他现在基本上认可了萧思温确实是契丹历年政变的幕后**oss,但是他不认可萧思温的死因——终极**oss不应该在阴谋达成之后死得这么窝囊,他的死也必然是一桩阴谋。

    “嗯……”郭炜又敲起了案几,沉吟着慢慢说道,“德强的分析很有道理!萧思温此人的确是深不可测,那么死得好!不过……这种人应该不会那么容易就被几个毛贼杀了吧?他的死会不会是辽主杀伐决断翦除隐患之举?防止此人今后一手把持辽国的朝政?”

    “应该不会吧……确实,这种心机深不可测的人,人主肯定要严加防范的,不会等到其尾大不掉了再来想办法除去。只是那耶律贤现在的根基还不能算牢固,在这个时候动手未免太早了一点,完全是在自翦羽翼,只会徒然乱了自家的阵脚,而且对其正后以及其他的定策功臣都不好交代——天下可没有完全隔风的墙。当然,辽国行宫对外宣扬的盗杀之说太过荒谬,其实……其实……臣以为另外一种可能性更大。”

    韩微这几句话说得比方才的详细分析论述要慢得多了,也不知道是因为基本资料不足而难以分析,还是因为事情发生的时间距离现在太近而来不及思索,又或者是涉及到帝王心术的东西不方便深入论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