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前面已经没有了矮墙,两群人在一丈多宽的缺口处奋力拚杀,残肢断臂就挂在断壁残垣上,血渍将裸露的夯土层染成了一片黑色,地上已经是泥泞不堪,双方也没有了起初陷阵和堵口的激情,不再高声呐喊厮杀,只是闷声不响地互相砍斫着、喘息着、呻吟着。
就在这样的时刻,隔着南唐军的阵线,罗仁恺所部和唐景思所部的军士几乎是在同时看到了对方,顿时齐齐发出一阵欢呼。
周军的欢呼声让南唐军都意识到了什么,当他们顺着右侧的欢呼声看过去,看到黑压压一片攻过来的周军,心中不禁惊恐万状。
心中的惊恐却没有使南唐军放弃抵抗,他们似乎在瞬间爆发出最后的力量,一张张苍白的面孔上露出决然的神情,纷纷放弃了防御向敌军扑去。周军胜利在望,自然更不会让胜利从手指缝中溜掉,当下也是毫不退缩地迎了上去。
两军在瞬间爆发了濠州攻城战以来最惨烈的战斗,胜负在顷刻间就见了分晓,在周军的两面包夹之下,南唐军阵营冰消瓦解。唐景思和罗仁恺几乎是在同时冲到了南唐军的大纛下,不过唐景思终究是年龄大了,才用一刀磕飞了黄仁谦手中的武器,就已经累得停下来喘气,罗仁恺随后一刀斩去,早已经砍秃了锋刃的横刀凭着主人的手劲还是将黄仁谦的头颅切了下来。
随着黄仁谦的那杆将旗落地,羊马城内南唐军的抵抗宣告终结,残余的守军向南北两个方向逃窜。不过南唐军黄仁谦部悲剧的结束同时宣告了效顺军悲剧的开演,一阵滚木擂石打下,还没有来得及欢庆的效顺军鬼哭狼嚎,其中的一根滚木正砸在了罗仁恺的后脑勺,这个刚刚斩将搴旗的骁将就此陨落。
通过单筒望远镜看到唐景思和他的将旗在城下被打倒,再被效顺军军士抢出,而毅然麾军向前扑城的赵匡赞只是在眨眼之间就被城头上的箭矢射成了刺猬,郭荣断然下令鸣金收兵。
“濠州的羊马城已经攻下,元辅力战之功朕心中尽知。今日晡时已到,众军合该埋锅造饭,残敌覆灭有日,却不必急于一时。”
赵匡赞被抢回郭荣的中军时,兜鍪和身甲的披膊上插满了箭枝,看着十分骇人。医官给他解开甲胄,就见其内袍和兜鍪的衬垫血迹斑斑,脸上也是一片血渍,更是让郭荣担心不已。幸好医官再仔细检查了一番之后,才发现赵匡赞受的这些伤只是看着吓人,却都是些皮外伤,出血处都已经自然止血了。
放心之余,郭荣当然是对赵匡赞大加慰勉。这时候离黄昏已经不远了,继续攻城的效果不彰,却要付出不菲的代价,殊无必要。反正城壕和羊马城已经在握,濠州守军要想夺回基本上是不可能的了,即便要攻城也完全可以等到第二天,那时候有一整个白天的时间可用,更何况……
赵匡赞现在已经是从躺着变成了坐着,他的伤没有大碍,稍稍歇息一晚就能恢复。不过在郭荣的大帐前还躺着两个人,同州节度使白延遇和濠州行刺史唐景思,前者在进攻南唐军水寨的时候不幸船沉落水,被冻得脸色青白,现在已经高烧昏迷;后者被城头的滚木擂石砸倒,虽然被属下抢出来了,现在却已经是气息奄奄。
“李汉琼,去将朕的劝降诏书射入濠州城,限其在五日内答复。”
郭荣对自己身边的殿前司龙旗直副都知说道。虽然真要攻打濠州城,那也是必取的,不过看看今天攻取城壕和羊马城的伤亡,攻城只会伤亡更大。既然已经拿下来水寨和羊马城,濠州的城防体系已经崩解,破城已经只是一个时间和伤亡的问题了,那么劝降的把握就相当大了,真去强行攻城实在是没有必要。
显德四年十一月十四晚,从濠州城的城墙上吊下来一个人,此人左手持江南伪命濠州防御使郭廷谓的牙旗,旗杆顶端捆着一束茅草,右手执防御使仪刀,被守营军士押至郭荣大帐前,膝行而入大帐,向郭荣进献了郭廷谓的表章。
整个表章的意思就是——臣家在江南,倘若现在立即投降,恐怕全家人性命难保,请允许我先派遣使者向金陵禀告,俟其批准之后再出降。
………………………………
第十五章 奔袭淮泗
第十五章 奔袭淮泗
“宗谊,对江南伪命濠州防御使郭廷谓的乞降,你是怎么看的?”
从濠州坐着吊车出城,手持茅旌、仪刀前来献降表的人,却是郭廷谓的长子郭延濬,郭荣收到表章以后就安排这个年近弱冠的小子到别帐去休息,随即召来围城诸军的主要将领,拿郭廷谓的降表让众人传阅了一番,然后直接点名郭炜要他回答问题。
郭炜看了看周围,侍卫亲军都指挥使李重进、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韩令坤、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袁彦、侍卫亲军龙捷左厢都指挥使高怀德和侍卫亲军虎捷右厢都指挥使张光翰,除了留守东京的侍卫亲军马步都虞候韩通、侍卫亲军虎捷左厢都指挥使张令铎和侍卫亲军龙捷右厢都指挥使柴贵之外,这些侍卫亲军司的将领都在;殿前司的将领则更是从殿前都点检张永德一直到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一个都不落;锦衣卫亲军司的副都指挥使潘美和都虞候曹彬也有幸侍立于郭炜身后。
再看看对面,除了权东京留守枢密使王朴、权东京副留守宣徽北院使昝居润和大内都点检三司使张美之外,重要的朝臣和勋贵都在——两个宰相,守司徒兼门下侍郎、平章事、弘文馆大学士范质和中书侍郎兼礼部尚书、平章事、集贤殿大学士王溥,一个枢密使魏仁浦和三司副使王赞,右骁卫大将军王环、右武卫大将军李继勋和右神武统军宋延渥、右龙武统军赵匡赞以及华州节度使史彦超。这个时候,落水得病的同州节度使白延遇和攻城负重伤的濠州行刺史唐景思却是终于因病因伤而不治。
要是论政策眼光,郭荣其实是应该去问朝臣的;而要是论军事策略,郭荣就应该是先去问过了李重进和张永德。可是现在郭荣偏偏在那些人中间谁都没有问,首先问到的却是郭炜,这其中自然就有深意在了。
不过自从高平之战郭荣自行决断亲征并且获得大胜以后,基本上国策军略都是郭荣自己在独断专行的,众多的朝臣将领们也就是备一下顾问、负责补阙和奉命具体执行而已。
就像之前郭荣要朝臣撰写《为君难为臣不易论》和《平边策》两篇策文,那也是考校选人的意思远重于具体问策,因为郭荣自己的主意比谁都要稳,写得最好的王朴的《平边策》也没有成为郭荣的国策基准。
所以郭荣遇事的时候问到了谁,那多半就是要来考校谁,只不过郭荣当着群臣众将的面来考校郭炜,这却还是第一次。
很遗憾的是,郭廷谓请降并请暂缓的这件事,并没有储存在郭炜的数据库中,郭炜也不清楚原先的历史上到底有没有发生过这样的故事,所以历史经验总结就没法在这里发挥作用了;而且这又是刚刚才发生的事情,郭炜也是根本来不及做功课。
所以一切都只能依靠郭炜的急智了,幸好无论是在前世还是在今生,处理这类突发事件的经验郭炜都还是有的,无非就是充分利用一切能够获得的信息,然后进行细致全面的分析罢了,只要本着宁愿多做预案用笨功夫也绝不能做神棍的精神,也就差可应付了。
不过,今后还是要搞一个类似参谋部的机构,凡事都要先做好许多个预案,争取利用能够获取的一切信息,穷尽所有的可能性,这样每到大事发生都能有智珠在握的感觉不是。郭炜在心中又给自己定下了一个工作目标。
“儿臣以为,郭廷谓此举不外乎真心投顺和缓兵之计两条,而无论针对哪一条,我都可以待之以诚。
若郭廷谓是真心要投顺,则其忧心家人性命不敢遽降也是情有可原的,今日能够以子为质就已经足见其诚意。如此,我若待之以诚,许其向金陵禀告,并暂缓攻城且不强留其子为质,郭廷谓必当感陛下圣德,归附之心更坚。
若郭廷谓此举行的是缓兵之计,则无非是要向金陵求援军,并且为此不惜牺牲亲子,那么他的守城决心可比寿州刘仁瞻,这样急于攻城就更不如野战,那就让郭廷谓去传信请援,我自可暂缓攻城,备兵于外以围城打援,待击垮江南援军之后,郭廷谓自然丧胆,届时其降表或可以弄假成真。
要最终有效地夺取淮南之地,江南的机动兵力都是必须予以消灭的,若是能够以淮水沿线城池为饵,吸引江南不断增派援军,我军则在此一边以逸待劳彻底歼灭江南的机动兵力,一边以胜兵威迫各城池投降,则差可以称用兵善之善者也。
关于争城夺地和歼灭敌有生力量之间的关系,郭炜自己当然是拎得清的,而在这个时候换个合适的表述方式也是能够讲得很清楚的。而对于攻城与野战的难易比较,不管是从理论上分析还是从现实中观察,众人也都是能够了解到的。随着郭炜的一番话娓娓道来,他明显地感觉得到身旁有几道目光扫过来,而对面几个重臣看向他的眼色又有所改变,其中意味难明。
等到郭炜说完,郭荣只是微微点头:“嗯……那么众卿以为如何呢?”
“虢国公(殿下)所言甚是,濠州孤城不足为意,只要以陛下之虎威扫灭江南的援军,淮南诸城自然就会瓜熟蒂落。”
不管是真心还是假意,众朝臣将领都是纷纷表态。
会商结束之后,郭荣又召来了郭延濬,对其好生宣慰一番之后便放归濠州,让其转告郭廷谓,大周皇帝体会到了他的赤诚和难处,所以容许暂缓攻打濠州,而让濠州的使者顺利通过周军大营去往金陵禀告李璟,待使者归来之后再行献城手续。
在此之后,郭荣就着白延遇、唐景思两人的亲眷扶柩以归东京,并且追赠白延遇以太尉、唐景思以武清军节度使。与此同时,随驾征伐淮南的诸军都派出了斥候侦谍四散哨探,广布于濠州的周边地区,其中尤以濠州与泗州之间的水陆要道最为着紧。
到了十一月十九,派往泗州方向的几路斥候接连回报,有南唐军战船数百艘自泗州逆淮水驶来濠州,其前锋已经到达了涣水以东,依照其主将牙旗来判断,可能是淮南屯营应援使林仁肇所率水军。
当夜,郭荣立即点齐了兵将,留下侍卫亲军司的半数兵力继续围困濠州城,由李重进统一指挥,其余各军则以水陆并进的方式沿着淮水一路东进,主动寻找南唐援军决战。
武清军节度使:驻鄂州的藩镇,治所江夏即今武汉市武昌区、江夏区。
涣水:淮水的支流,在安徽五河县境内从北面汇入淮水。
………………………………
第十六章 史彦超的宿命
第十六章 史彦超的宿命
“快!快!快!这个史彦超,真是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上回好歹说得派王著去监军,让你逃过一劫,结果现在还是这样毛糙冒进,我救得了你一时可救不了你一世啊……”
郭炜骑在马上催促着锦衣卫亲军加速行军,却又不敢违反律令让部队打乱正常的行军秩序,结果行军速度终究也是没有怎么快起来。
全军前哨的高招旗已经是五面并举了,说明前路畅通无阻,全营可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