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0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真和灵丘、飞狐那边的契丹部族毫无二致,差别就是那两个榷场的好处基本上都归河东的商户了。从那里走灵丘道到定州的唐*县,或者走飞狐口到易州,那山路又窄又长,赶着畜群长途贩运损耗相当之大,远没有从瓶形谷、枚回谷进入河东那么方便。
渝关这边可就不同了,朝廷为了渝关的守御需要,把贯通北平府、蓟州、滦州、营州的道路修得非常平整宽敞,并且一直连通到了渝关的西门。这条路长虽然长了一点,沿途的各种补给却是一点都不会缺的,畜群一路赶回去不会严重掉膘,也就不会伤损多少了,商户付出的损耗也就是沿途的饲料钱而已。
更何况,如果不需要中途贩卖的话,不管是直达北平府或者运往河北的其他州县,从渝关出发还另有一条海路。自渝关东边的码头上海船,非常安全地沿着海岸线走就可以到泥沽口的军粮城,之后经漳水进入内陆,不管是入桑干水去北平府还是经永济渠南下,那都是非常顺畅的。水路不需要牲畜自己走路,除了需要防止畜群密集产生疫病,路费比陆路还要省得多。
“董巡检,渝关榷场最近的牛羊价格是多少?粮食和棉布、棉衣被的卖价又是怎样的?烧酒在这里好不好销?”
颉跌彦贵和范乐由基本上想到了一处去,所以问出来的话也就是范乐由想要问的,只有关于烧酒的那句问话,纯粹就是颉跌彦贵掌握的特产了,北平府可是不敢把供应军队治伤的烧酒拿出来卖——尽管两种烧酒多有不同,不过根据有经验的军卒说的,用来治伤的烧酒就算掺了水,喝起来都更带劲。
北平府手里面掌握了不少剩余的粮食和棉制品,拿出来换回牛羊,羊可以充作官俸和军饷,也可以卖给大户人家换得更多的粮食,而牛就更加重要了——无论是成年黄牛还是牛犊,相对于中原地区显得地广人稀的幽蓟地区是很需要畜力帮助耕作的,不管是将这些牛转卖出去,还是由官府租给百姓使用,都是既能赚钱又能鼓励耕种增加政绩的好事。
不过和北平府比起来,更趁钱的显然是颉跌彦贵。当然,那并不是他的钱,也不是颉跌家的,主要的钱财物资都是皇庄所有,颉跌彦贵只不过实际经手处理而已,而且物资的总量也不会比北平府的库藏还多,但是幽蓟地区的皇庄并不像北平府那样需要始终都保留一定的库容啊~
大周收回幽蓟,契丹人和一些死硬跟着他们的汉儿都被赶走了,这些人空出来的土地和被契丹主划归各个宫帐所有的荒地,除了一部分被分给及时投靠朝廷的有功之臣,一部分被分给当地的无地流民之外,其他的地差不多都被皇庄给圈去了,因此北平府周边的皇庄其实是占地最广、集中度最高的皇庄。
这样成片的好地经过了前期的大投入,土地平整有序,灌溉系统完善周到,水渠几乎可以照顾到每一块田,于是这里也就成了北平府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在周边都是成片的小麦、粟和高粱的种植区内,竟然发展起来一片水田,每年都能种出一季稻米来,不光是好吃,亩产还是最高的。
于是颉跌彦贵手中掌握的可供周、辽两国贸易的物资比北平府官方还要充裕,皇庄水田中出产的稻米,旁边旱地出产的豆、麦、棉花,以及皇庄内工坊酿制的烧酒和用棉花制成的各种保暖衣被,花样比其他哪家巨商还要多。
这也就是燕地并不适合种茶烧瓷,也没有漆树和香药、犀牛、大象生存,不然的话,颉跌彦贵还恨不得把那些南国商户以及胡商的生意都给抢了。
董遵诲听了颉跌彦贵的问话,眼睛巡视着坊市,皱着眉头稍微想了片刻,这才认真地说道:“渝关榷场和灵丘、飞狐那边可能有些不大一样,这边距离契丹人的牧场更远一些,倒是距离有渤海人与汉儿耕作的辽国东京道更近,所以牛羊价格可能会略微高一些,而粮食的卖价又会略微低一些。倒是棉布、棉衣被和烧酒这种在大周都算很新鲜的货品,卖得贵还卖得快。”
“俺记得去年这个时候,一只羊大概卖四百文吧,一头牛要卖一贯六百文,一石谷子卖三百文,一石高粱还要少点,不过稻米在去年没有人来卖,可能一石能够卖个四百文的样子吧……棉布就不一样了,一匹布两百文,和一匹绢一贯钱一样雷打不动,虽然只及绢帛的五分之一,不过销量则十倍百倍于绢帛,市面上一见到就会被买走,至于棉衣被,那是可以用两三件抵一件普通皮裘的。说到烧酒么……无论是契丹人、渤海人还是偶尔出现的女真人,就没有不喜欢的,尽管五斤一坛的烧酒就要卖到一贯钱。”
董遵诲一边回忆一边娓娓道来,听得两人只是默默地点头。果然,这边的牛羊比灵丘、飞狐那边要贵不少,粮价却又便宜了一些,只有在考虑了运费之后才能够让两地的贸易获利大体相当,不过这边的运路更为畅达,还是今后与辽国市易的首选地。
至于往这边贩运棉制品与烧酒比贩往蔚州那边更赚一些,倒是不难理解,辽国的东京道人口更多嘛……而且这边也更靠近辽国的上京,棉制品和烧酒又不是东京道的渤海人能够生产的,更南边的高丽也不行。
见两人只是在那里点头思忖,董遵诲又接了一句:“说来惭愧,俺终究不是主管榷场的榷易使,这些价格都只是在日常听儿郎们闲聊时才记住的,要不俺再着人去详细地问一问?”
“怎敢劳动驻防边关的禁军儿郎!巡检能够亲自陪同,我已经足感盛情了,这等琐碎之事就让我二人手下去忙就好了。”
颉跌彦贵慌忙推辞,虽然说驻守渝关的禁军也有监控榷场的职责,在巡视当地治安的时候顺便问一问也不算擅离职守,但是他委实不好太麻烦人了。
!#
………………………………
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商户
第二十三章 奇怪的商户
三人一番推让,结果是谁也没有离开,还是三人相伴着在坊市间游荡,董遵诲是要和另外两人联络感情,找人问价钱这种小事当然不可能占用他的时间,而范乐由二人则各有熟悉榷场环境的理由,具体询价洽谈当然会有属下去办,他们只需要首先对当地的总体环境有个掌握就好。
走着走着,忽然有一人鬼头鬼脑地凑上前来,即使有护卫挡着,却也没有妨碍他的话传入三人耳中:“好汉要买马不?”
颉跌彦贵当时就是一愣,首先不是去问凑上来的那个人,而是转头看向董遵诲:“不是说辽国官府禁止其民到榷场来卖马么?怎么还会有这种主动叫卖的?”
“俺也不清楚咧~辽国的禁令是很明确的啊……”
董遵诲也感到有些莫名其妙的,当即挥手令护卫将那人放了进来,却见那人一身的粗糙皮裘皮帽,皮裘里面却是从周人手里买去的棉衣,现在才不过小雪节气,在海风尚暖的渝关穿成这个样子,未免有些太夸张了。
“兀那厮,听你汉话说得不差,倒不似野人,不过穿成了这副模样,却又不似汉儿与渤海人,你到底是什么人?这样当街叫卖马匹,就不怕混在商户里边的辽国探子么?”
董遵诲的话并不是为了吓唬他,辽国禁止部民和东京道的汉儿、渤海人到榷场出售马匹和铁料,那可不光是下完禁令就了事的。辽国一边在重新设立的南京道的海滨设立多道哨卡加强盘查是一方面,用探子在榷场内监视商户则是另一方面,一旦被辽国官府发现有哪家商户敢于向大周出售这些违禁品,抄家灭族只是寻常事,以前也是发生过的。
来人凑到了董遵诲的跟前,点头哈腰地说道:“好汉当真是好眼力,俺自不是野人,俺是渤海人,叫夏演姑,渤海人会汉话平常着咧~俺穿成了野人的样子,那是因为俺在替生女真办事,刚从海东过来,在那边不穿成这样可就会冻死了。辽国的禁令俺当然知道,不过俺也知道好汉是渝关的头一号好汉!肯定和辽国的探子没什么关系。再说俺又不是满街叫卖的,只是专门寻着像好汉这等周人里面一等一的人物说话,可不怕误碰到了辽国探子。”
听对方这么说,董遵诲不由得刮目相看起来,还真是有眼力价啊……知道自己是渝关的主官军官,不愧是懂汉话替生女真办事的渤海人。这个夏演姑一说到他正在替生女真办事,董遵诲就已经信了他七成,要说辽国境内的大多数人确实不敢违背官府下的禁令,生女真却是不会怕的,前些年就有生女真向朝廷进贡良马的事情嘛。
董遵诲看了看颉跌彦贵二人,见他们对自己暂时代表他们并无异议,这才转头盯着夏演姑问道:“若要说辽国有谁敢向大周出售马匹,第一个就是生女真,第二个则是熟女真,像你们渤海人还有汉儿那都是胆小得很的。不过生女真那里能有多少马匹,往常不是好几年才向朝廷进贡十来匹么?”
“进贡这事嘛~”夏演姑依然是低眉顺眼的,不过却还是向三人露出来一个“你也懂的”的表情,“朝廷的回赐固然很珍贵,不过只是些绢帛,生女真里面就算是贵人都用不上,北地苦寒,也就是那些个契丹贵人们才会四处搜求绢帛以夸富。再说辽境也没有多少大船,往年进贡虽然都是上国登莱一带的渔民开船来接,那船总是有限,运不了多少马匹,但是和好汉带来的富商交易就不同了……”
听他说到了这里,董遵诲才真正恍然大悟。
当今皇帝不比以往那些好大喜功之人,对于四夷的贡使虽然依礼厚待,却不会让回赐远厚于贡奉。当然,即便如此,回赐的价值总是会比对方的贡奉要稍微高一些的,在四夷而言,比他们直接和商户交易还是要划算一些。
不过,朝廷回赐的绢帛却未必为对方所急需,就像生活在极北极东苦寒之地的生女真,他们要来绢帛也没什么用,最后也就是作为货币再与契丹人交易。所以如果能够从渝关榷场这里和大周的豪商取得联系,可以直接买到生女真真正需要的物资,其成本肯定比从倒过来几手的契丹人那里买要低不少,那么自然进贡之举还不如直接与豪商交易了。
另外一点夏演姑也没有说谎,生女真的贡使向来是走南边到辽国的苏州,那里辽国的防范不严,只是和大周隔了一道海峡,别说生女真弄不来什么大船,辽国那边本来就没有几艘大船的,所以每一次都得登莱这边出动渔船去接。这么麻烦,生女真自然是不愿意带太多的马匹过来了,即使他们的部族有那么多马。
难怪他们会跑到渝关榷场来找商路!而且他们雇佣的这个通事夏演姑眼力当真不错,竟然就让他找到了自己这群人。
就以身边的颉跌彦贵和范乐由二人,组织大船队去辽国的苏州海岸接运大队的马匹有多难?一点都不难。能够拿得出多少值当马价的货品?粮食、棉衣被都是生女真乐于接受的生活必需品,烧酒这种苦寒地带生活的人根本就无法抗拒的东西就更不必说了,这还是颉跌彦贵独一份。
董遵诲不由得眯着眼睛点了点头,看着夏演姑说道:“你的眼力当真不错!俺身边这两位和你的主人做下这场交易很轻松,不过这些商户们的事情,俺一个军汉就不懂了,你且领着俺们过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