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仁肇的手了,身子软软的慢慢滑出了甲板,轻飘飘的冲着水面飞去。

    “深河!深河!”

    林仁肇眼看着林仁淼从身侧滑落,在那一瞬间都能看到浪里白条的躯体上冒出的几缕红色,林仁肇的目光追随着林仁淼的下坠,一直看到林仁淼砸入水中。浪里白条在淮水中滚了几滚,终于消失不见,早就被亲卫们的血水染得通红的淮水,也没有显得更红。

    船上的水手们七手八脚地将林仁肇拽上了甲板,又连忙将他压伏在甲板上往后拖去,林仁肇却是毫无反应,只是盯着林仁淼的落水处嘶声大呼。

    “应援使,应援使!林深河已经没了,可是这里还有上万将士等着应援使决断!北军船队已经从上游下来了!”

    一个年轻水手的呼喊终于让林仁肇回了魂,这个迭遭重创的南唐淮南屯营应援使、领池州团练使抬头向西看了看,然后盯了那年轻水手一眼:“庄叔益,你很不错。”

    战场的西边,周军的水军主力从淮水上游溯流而下,终于在这时赶到了,同时赶到的还有沿淮水南岸东进的殿前司部队。听到身后传来的急骤马蹄声,看到西边黑压压一片的船队,锦衣卫亲军上下欢声雷动,他们更加勤快地打扫起战场,龙枪军已经包抄到了南唐军溃兵的东面将其退路封住,锦衣卫亲军全军干脆利落地将被包围的南唐军溃兵往淮水中赶。

    南唐军的船队已经等不及接运这些溃兵了,在周军水军的强大压力下,林仁肇痛苦地下令船队全部起锚,抛下那些拚命涉水试图上船的溃兵,扬帆向淮水下游逃窜。

………………………………

第二十一章 横扫淮泗

    

    第二十一章 横扫淮泗

    年轻水手庄友直对林仁肇的提醒虽然是够及时的,林仁肇上船的时间却已经是太晚了,等到南唐军船队接到了旗舰的号令,扔下还没来得及上船的溃兵扬帆起锚的时候,周军的水军已经杀到了。

    一边是刚刚挂帆起锚,一边是鼓风而进;一边是刚刚启动,一边是顺流而下;一边是军士心惊胆落,一边是争抢残羹剩饭。这次的水军交战从一开始就毫无悬念,落在后面的南唐军船只也是稍微地阻得一阻,然后就纷纷投降了事。不过南唐军船队即使是投降了,降军那堵满了淮水的船只,也让周军在受降方面花费了不少的精力,林仁肇所乘旗舰以下数十艘南唐军船只终于载着一两千溃兵逃出生天。

    随着战斗接近尾声,郭炜率领的锦衣卫亲军配合着水军打扫战场,以完成对包围圈中南唐军的歼灭,从而善始善终地结束洞口会战。

    郭荣亲领的殿前司诸班直在淮水北岸,赵匡胤率领的殿前司主力在淮水南岸,这两支部队则越过这片战场继续东进,力图让林仁肇残部不得喘息。

    战后清点下来,洞口会战的战果是巨大的。

    林仁肇所率南唐援军前锋,数百艘船只中仅仅逃出来数十艘,沉没了数十艘,被俘了三百余艘。逃出来的战兵、水手不过两千余,俘斩溺死的总计有万余,其中降卒就有五千多。

    周军的战损则是如下:两军接触之初,史彦超中伏损失惨重,效顺军伤亡上千,全军溃散,华州节度使史彦超战殁;后期参战的水军损失微乎其微,沉船数艘,伤亡三百余;锦衣卫亲军在此次会战中的作战时间最长,接战之敌最为锋锐,作战中因为中石弹、中箭、中刀枪累计阵亡者接近两百,轻重伤者五百余。

    打扫完了战场之后稍事休整,将南唐降卒几乎剥光了再交与辅兵去带回濠州,由围城的侍卫亲军司部队暂为看押。在接受了伴随大军的民夫补给之后,锦衣卫亲军和水军便一路鼓行而东,在日落时分赶上了前面追敌的殿前司部队。

    在随后的一天多时间里面,周军沿淮水及其两岸,分三路挥师向东齐头并进,诸军在东进过程中交替扎营休整,交替打头攻击前进,昼夜不息地追击着林仁肇残部。林仁肇被周军三路夹逼得只有沿着淮水一路东窜,南唐沿淮水诸城栅的守军是望风披靡,周军兵锋所至,所有城栅顷刻皆下。

    显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三巳时三刻,东进的三路周军先锋部队终于抵达泗州外围,林仁肇残部在周军的步步进逼下根本无暇入城,也不敢在城南水寨稍作停留,这支短时间内已经胆破的部队只是闷头继续东逃。

    泗州位于淮水北岸,正正扼住汴水通往淮水的闸门,也是一时的交通枢纽。大唐盛时,淮南大部分漕粮正是分由泗州和寿州入汴水、颍水,再经汴梁运往京洛;江南的漕粮则是从扬州的漕渠经楚州进入淮水,然后溯流而上运到泗州进入汴水。只不过自晚唐以来藩镇割据,尤其是吴国和中原朝廷南北交恶,淮泗之间的漕运早已断绝,泗州的地位也就有所下降。

    周军抵达泗州的时候,南岸部队轮值先锋的是殿前都指挥使赵匡胤,水军中当先的正值右武卫大将军李继勋和随船的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三人原本都是出身于殿前司,更早些时候还是一起出身于邺都留守府的厅直卫队,早年是结过义社的,这个时候互相之间很有默契,也没有等待后边大队到达,水军船只就将赵匡胤亲领的步骑运到北岸,然后一鼓作气向南唐泗州的城南水寨发起了攻击。

    等到未末申初郭荣率全军赶到泗州的时候,奋勇争先发起抢攻的赵匡胤等人已经攻破了泗州城南水寨,焚烧了泗州南城门,夺取了泗州南城门的瓮城。

    郭炜跟随郭荣登上泗州南城门瓮城城楼的时候,围绕着瓮城附近城墙的争夺战还在继续。南城门的正门已经被彻底烧毁,城门上的五星池内预备的池水也没能扑灭城门的大火,不过赵匡胤等人也没能冲入城内,因为泗州守军随即落下了城门插板,更在其后的门道中堵上了塞门刀车,再以土石封死了门道,所以即便周军随后拿下了南城门的门楼,用绞盘升起了城门插板,也还是无法入城。

    眼看着攻守双方在两段城墙上对峙,战线狭窄兵力转运困难,面对背靠城台作战的泗州守军,周军一时难有寸进,看天色又已经进入晡时,郭荣干脆下令全军暂停攻城,只需守住瓮城两头城墙,大队自回城下埋锅造饭。

    次日,日南至,从臣拜贺于泗州瓮城之上。

    举行完冬至日的仪式,郭荣却并不下令攻城,只是派出使者限令泗州守将范再遇在十日内投降,同时颁诏严令军中樵采者不得践踏民田。

    “父皇,其实拿下瓮城两边的城台并不难。只需在陷队身后紧随掷弹兵,数枚震天雷扔过去,敌兵一时伤亡枕藉震撼失神,陷队即可趁势攻克城台。城台既下,我军随后就可以从城台后的走道攻入城中,泗州指日可下。”

    郭炜这一段时间颇立了些功劳,不过自己亲自指挥的只是野战,攻取濠州羊马城的一战虽然有自己手下的金枪军和自己在军器监弄出来的陶制外壳版震天雷参与,但是指挥的是赵匡赞,负责扑城的是唐景思和效顺军,现在面临可以发挥的地方,不免跃跃欲试。

    郭荣扫了一眼在面前躬身请命的长子,虽然未加赞许,也没有点头称是,却还是温言说道:“攻下城台又将如何?从两边走道入城,这边要攀上瓮城,那边要转下走道,休说马军不便,就是步军也难以大规模入城。我军要步骑大举入城还是要去开城门,从走道入城之后去夺其他各门,终不免巷战,军士百姓伤损必大;若还是走城墙过去夺取其他各门,一路上有多少城台?你又有多少震天雷可用?”

    汗……这刚一得意就出错,郭炜稍有些后悔自己多嘴,这时候只好欣然受教:“父皇教训得是,儿臣有些得意忘形了。”

    “不过你的想法也未尝不可。朕之所以晓谕那范再遇归顺,只是不想无谓地伤损军士和百姓,我军既然已经攻下了南城门的瓮城,泗州城守实际上已经残破,我军已有高屋建瓴之势,范再遇若是识时务自当降顺。若是泗州守将颟邗至极,面临这般绝境还要顽抗天兵,那到时候再用你的法子。”

    郭荣对郭炜说出的后面这一段话很快就得到了应验,而最后给郭炜的那一句安慰终于也就是安慰了,郭炜终究是没有找到表现自己攻城战能力的机会。

    显德四年十二月初三,南唐泗州守将范再遇开城投降,得授宿州团练使。

    郭荣以恩州团练使王全斌为泗州防御使,领本部随驾兵卒入城接管泗州,严令其余诸军不得擅入城池,只在城外扎营休整。

    随后,斥候得悉南唐援军大部徘徊于清河口,既畏于周军之威而逡巡不敢进,又惧于李璟之命而不敢退,十二月初六一早,郭荣仍命各军以原配置沿淮水三路并进。

    军士们得令之后,不顾淮水两岸芦苇如织、泥烂沟深,乘连胜气势奋勇争先,于十二月初八追及闻讯东窜的南唐军,两军且战且行,金鼓声闻数十里。

    十二月初九,两军缠战至楚州西北,南唐军彻底崩溃,周军各部乘胜掩杀,在烧沉之余又俘获南唐军战船三百余艘,锦衣卫亲军龙枪军右厢第一军第一指挥指挥使王春以飞将之势狂追六十里,擒江南伪命保义节度使、濠、泗、楚、海诸州都应援使陈承昭。

    清河口:今江苏淮阴县泗水入淮口。

………………………………

第二十二章 攻拔楚州

    

    第二十二章 攻拔楚州

    大周显德五年正月二十三,楚州。

    南唐楚州防御使张彦卿站在楚州城的北门城楼上看着对面的天子旌旗,心中百感交集,楚州兵马都监郑昭业则面无表情地站在另一边看着。

    昨日是周主给楚州的最后时限,既然城中没有给予对方答复,今日周军大举攻城就是势在必然了。在楚州的城北集中了周国的天子旌旗和两支部队的将旗,而城东和城南则只有周军的一些巡哨,城西则是漕渠,虽然周军的齐云战舰不知怎的可以从淮水开进了漕渠,不过周军攻城的重点显然还是会在城北,所以张彦卿自己和郑昭业都跑到了城北来督战。

    从去年的十二月初十周主渡过淮水扎营楚州西北算起,周军围攻楚州已经有四十多天了。金陵派来救援江北的部队已经全部覆灭,沿淮诸州县也相继陷落,楚州西北的涟水县被雄武军使、知涟水县事崔万迪献于周主,淮北的海州也丢了,周军甚至越过了楚州沿着漕渠深入江北,楚州已经很明确地成为了一座孤城,几乎可以说守无可守。甚至楚州自身外围的水寨和城门的瓮城都已经被周军攻占,张彦卿心知楚州的陷落也只是一个时间的问题,可是他还是准备与城偕亡,李家对他的厚恩也就只能这么报答了。

    城北的周军已经是磨刀霍霍,郭荣在攻拔楚州水寨、羊马城、北城门瓮城和凿通淮水与漕渠之后,曾经多次派人晓谕楚州守将,对方却都是置若罔闻。到了最后,郭荣终于决定不再等待,在今天对楚州发起全面总攻,力争一举破城。

    因为楚州外围已经不可能会有援军了,所以周军也就没有去分兵围城,而只是让水军舰船封住了楚州的西门,原先伴随水军行动的两支步军则下船巡检,其中侍卫亲军虎捷左厢第一军都指挥使马令琮率部巡检楚州的东门,殿前司控鹤右厢都指挥使王审琦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