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并没有糊里糊涂地随着辽主的安排起舞,而是相当断然地将赵阔绑缚朝廷以表忠诚,这一招……大概不是辽主和赵阔可以预料得到的吧?
“哼!辽主居然敢对我玩这种鬼蜮伎俩……莫非他已经忘记了滹沱河谷的惨败了么?还是以为他缩在草原深处,我大周就拿他没有办法了?”
章瑜听到皇帝的话音有些大,略微抬头看了一眼,不过最终还是不动声色地端坐在那里不声不响的。皇帝既然在方才的那些话里面自称为“我”,那么肯定就不是在对自己说话,而只是思考推算时候的自言自语,作为一个合格的锦衣卫巡检司都巡检,此时左耳进右耳出才是正道。
郭炜内心确实颇有些恼怒,自己答应和辽国通好互市,那可不是怕了辽军或者怕了辽阔的草原,实在是因为自己的内政需要好好地理一理,并且周军尚未做好扫荡塞北的准备。结果自己给那个耶律贤一点颜色,他就想开染坊了?也不看看他自个儿的分量!
说实话,如果这件事情早发生两三年,郭炜还真不一定有底气发火,因为禁军的战后恢复与进一步整训还好解决,军资粮草的后勤准备就未必够支持大军长驱直入扫荡朔漠了。更何况要是一战抓不住辽主的话,北疆从此转入长期拉锯战,即使周军能够一直保持攻势,自家并不会受到多大的损害,但是长期维持一支大军反复深入草原去捕捉辽军主力以寻求决战,郭炜那时候也没有太大的把握。
然而现在可就不同了……
随着土地累进税制在江南、河东、蜀地和岭南的顺利推行,以及最近一年来在全国铺开,就连京畿地区都没有遭遇很明显的阻力,那些豪门大户最多也就是在私底下做一点小动作,证明了郭炜有足够的威望震慑群小,只要没有做得太过分,后院起火的事情就不是那么容易发生了。
而且土地累进税制的推行已经在江南、河东、蜀地和岭南这些地区产生了明显的效果,是否能够遏制土地兼并那在短期内还看不出来,但是朝廷从这些地方收取的税赋则是实实在在地增加了。也就是说,大周中央政fu的行政力和财政能力比以前又有了提高,这对于向外用兵当然是好事。
再者说来……大周在高丽北境、生女真人那边的战略布局也有了初步的成果,真要对辽国用兵的话,现在可就不光是从幽蓟地区与河东地区两路北伐了,跨过鸭渌水的北伐同样会是有力的。即使中路大军捉不住飘忽不定的辽主宫帐,那么中、西两路大军夺回幽云十六州剩下的州郡也应该不成问题,中、东两路大军更有可能以钳形攻势把辽东半岛一口吞下来。
当然,幽云十六州剩下的那些还处于辽国治下的州郡都在山后,防御态势远不如有燕山为屏障的幽蓟地区,不过那也不是很难克服的困难。不管怎么说,既然明长城能够修到张北、宣府和大同北面去,既然在后晋以前这些地方都是属于中原朝廷的,那就说明这些州郡和北面的草原之间仍然有一些天然屏障,即使其险峻比不上燕山、恒山,配合上华夏传统的土工作业优势,那就还是可以组织有效防御的。
再怎么说,汉长城都可以修到黄河弯道北面的阴山去呢……
哪怕是将来当地守军的粮草供应问题,从郭炜那一次越过雁门关北巡的见闻看来也没有很大的难度。毕竟桑干河的上游就流经那一带,没有后世那种庞大的工业用水要求,光是开一点军垦民垦应该不是很难的,只不过需要官府出面组织进行水利设施的修建和土地平整罢了,再一个就是需要足够的安全保证——这在郭炜来看显然不是问题。
说起来倒是辽东半岛的防御难度还要大一点。
这一块地方,农业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都还不够,山地丛林穿插其间,北面对着草原也基本上是敞开的,顶多就是辽水的水泊沼泽对游牧骑兵的通行有些阻碍,可又没有像鸭渌水那样山水相连的天然防线,守起来稍显头疼了一点。
不过对此郭炜也早有腹案了。
若是让大周占据了辽东半岛,那可不是渤海国这种边鄙小国,在当地驻军百姓的身后可是有广阔的中原为支撑的,后世的明朝都知道通过海洋来支持辽东地区,把辽东都司划到了山东管辖,身为穿越者的郭炜又怎么不知道利用大周的航海特长?
从陆地国家的角度来看,与中原只能通过渝关这一条狭窄的海滨走廊联系起来的辽东地区,在海洋的参与下与中原的联系孔道可就宽广得多了,沿渤海周边的许多地方都可以建立起坚固的堡垒,维护住通过海路过来的各种增援补给,从而有力地保护起堡垒周边的耕地和居民点。
也好,既然辽主忘记了自己有几斤几两,居然主动跳出来向大周挑衅,那就如其所愿!说不得要是就此一举收回十六州剩余的**个州郡,然后还夺回了渤海故地,那自己的威望更要到达一个空前的高度,国内的施政就更加无人能当了。而且以定远军和那些民间船队通过渤海航运支持辽东半岛的开拓,在这地方锻炼得久一点,将来开拓南海地区的经验无疑也会丰富一些。
“你耶律贤这是活得不耐烦了,一定要跳出来找死是吧?别以为我不知道你们这种游牧政权的底细,我门清着呢~你们那所谓的四京——上京临潢府、东京辽阳府、西京大同府、南京大定府,其实都只是汉人大臣主张修建起来的,主要是为了治理历年来被你们掳掠过去的汉儿和渤海人,管理少量开垦出来的农业区,契丹人的政治经济基础还一直是游牧族群,所以要真正收拾掉你,光打下几座城来是没有用的,必须得捕捉到你的斡鲁朵,重创你的皮室军,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郭炜尽管已经有些被赵阔口供当中传达出来的讯息给激怒了,但是十多年的帝王生涯还是让他保持了足够的冷静,一边暗忖自己针对辽国可能采取的报复手段,一边已经开始自言自语地分析起其中的利弊来。当然,这些话完全不必避着章瑜,真要到了决策的时候,运筹司和侦谍司固然会是第一时间知道全盘计划的部门,锦衣卫巡检司同样要掌握相关的保密程序。
“要想捕捉到辽主的宫帐,迫使其皮室军接受决战,肯定不会是一朝一夕的事,首战就想要办到这一点,那一定需要特别大的运气……不过也无所谓了,真要是我决心打这一仗,那就肯定会作好至少十年拉锯战的准备,但是在前期作战当中,我大周还是可以迅速拿到足够的报偿的……”
郭炜这时候已经把随时摆放在身侧的地图给翻出来了,将有关北疆的地图摊开在案几上,手指从燕山一线向北左右划拉着,口中念念不断:“辽东、辽西走廊、燕山北麓、辽国西京道各州……都会迅速地落入我军掌中。辽东未来的富庶就不必说了,那块好地方就应该属于华夏这种最擅长修地球的民族!辽西走廊则是辽东与内地陆路交通的唯一通道,辽国新南京的泽州一带听说有大银矿?现在大周的银矿已经不少了,等到和东瀛那边贸易多起来,还可以从倭人手里套取白银,说不定就有条件开始铸银币了……至于辽国的西京道这边嘛,既是河东地区的屏障,又是威慑草原的出击基地,而且当地除了有农耕条件支持驻军之外,优良的马场应该也有不少。当然,还有河套地区以及河套北面的阴山!阴山啊……后世的大青山,河套还有沙漠不好防守,阴山这里条件却要好得多了,一旦把阴山地区拿下,夏州党项就完全处在我的掌中,那可就压根翻不出什么浪花来了……”
章瑜在一旁静静地听着皇帝的自言自语,既没有刻意地回避,也没有力图听得更清楚。这个皇帝的志向之远大,章瑜打一开始就知道的,他可是从皇帝少年时候就追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里面,皇帝的志向和实现这些志向的手段,章瑜还会看的少了吗?即使今天皇帝嘟囔的这些话语有些听不大明白,有些宏大得可以让人激动发抖,但是章瑜一点都不奇怪。
………………………………
第十章 隐情
第十章
隐情
郭炜的视线从高丽北面开始一直向西扫过,手指头在上面指指戳戳的,每点到一个地方,就要在心中回想一下当地可能的出产资源,然后结合现在这个时代的生产力特点,琢磨着大周可以从中立即获得的利益,以及稍许开发之后可能增加的利益。
既然心中已经动了开打的念头,那么首先当然要用各种利弊关系的研讨说服自己,至少从眼光上来说,自己应该是这个时代最优秀的,连自己都说服不了的目标,那就别想着去说服众位大臣了。。
辽东半岛,后世的朝阳、承德*地区,张北,大同以北,阴山……郭炜的视线随着手指划过,好像周军就能够这么轻松地如臂使指一般将这些地方全部收入囊中。最后,郭炜的目光还是落到了定难军和朔方军这两个地方。
定难军之所以在另一个时空发展成了西夏国,其中的原因当然是很复杂的,有赵二及其子孙的责任,也有夏州党项李继迁、李元昊数代人的努力,以及当地复杂的地理民情,不过宋朝在收回绥州与银州部分地区的同时,却丢掉了盐州和灵州,这却是特别要命的失策。整个唐末五代那么昏乱的局面下,朔方军都一直归属于中原朝廷,特别是到了宋初还能直接派出知州去管理,结果却被李继迁攻陷了,让夏州党项从此有了一个真正强有力的农耕区作为立国的基础,这种罪过实在是令人切齿。
现在辽主派遣赵阔去策动赵匡胤作乱,显然就是看中了这个关键的地缘因素。
如果赵匡胤真的答应了对方,和辽国配合着搞鬼,再有夏州党项在一起合作的话,那还当真令人头疼呢……这种联合势力不啻于另一个时空辽国与西夏的联盟,即使大周的国力军力都强于另一个时空的宋朝,即使自己有自信比赵二强得多,那也未必做得到很快就收拾局面。
不过……郭炜在心中冷笑了一声,这种各怀鬼胎的合作,能够协作无间有效对付大周才有鬼了呢!在另一个时空,辽国和西夏这样两个参与者都做不到精诚结盟,更何况现在得加入赵匡胤,更何况朔方军内部也未必是赵匡胤完全控制得住的。
说实话,辽国和西夏那种半心半意的合作都可以牵制住宋朝,其实是因为辽国一直占据着幽州。因为幽州在辽国手里,宋朝的河北对辽国是敞开的,辽国有着充分的战略主动权,所以宋朝随时都有可能陷入两线作战,因而很难做到全力扑杀西夏。然则现在的局面可不一样了,幽州可是在大周的手里面,有燕山防线在手,大周真要想全力扑杀西北方向的乱局,用少量禁军和州郡兵在幽州方向转入单纯防御就可以了,完全不必像宋朝那般担惊受怕的。
再说赵匡胤为大周戍守朔方军的时候确实可以掌控整个军镇,但是他要想作乱的时候还能行吗?而且以赵匡胤的军事眼光,他真的肯冲在对抗大周的第一线,为夏州党项的壮大和辽国的喘息而火中取栗?大周国力的强大和周军战力的强悍,赵匡胤的心里面肯定是有数的,坐在大周的战车上在西北为赵家打下一份基业,这明显是更有利的选择,所以难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