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赵匡胤的心里面肯定是有数的,坐在大周的战车上在西北为赵家打下一份基业,这明显是更有利的选择,所以难怪赵匡胤会把赵阔绑到京师来了。
嗯,这样就可以解释得通了……听说赵阔到灵武城有一段时间,一开始并没有被抓,后来被抓的时间……既可以说是在赵阔亮明身份进行策反游说之后,赵匡胤出于对朝廷的忠诚不得不将其擒拿,也可以说是在赵匡义自西域返回的消息传到赵匡胤耳中之后,赵匡胤对赵家在河西的基业终于有了指望,这才确定了绑在大周战车上的立场,因而用抓捕进献辽国奸细的方式以明心迹。
还是思虑深远所谋甚大啊~这要是自己和赵匡胤两人以同等条件进行竞争,郭炜还真没有什么信心赢得了对方。幸好自己穿越的身份与时机都过得去,既有一个名正言顺的合法继承地位,又有比较充足的时间去种田攀科技树以及建立基本班底,起步就已经比赵匡胤优胜不少了,然后靠着更先进生产力的支持,以及勉强稍微超前一点的军事组织形式,终于可以用阳谋就限制住敌手甚至直接碾压对方了。
算了,虽然郭炜很想找茬收拾一下赵家兄弟,但是明显没有说得过去的借口,对方如此谨小慎微,甚至都可以说表现得忠心耿耿了,连赵阔这种既和他有很深的渊源又可能掌握了某些隐秘的人都舍得交上来,郭炜还真不好做得太绝。
收拾赵家兄弟是小,弄坏了人心再去收拾才是大啊……暂且对自己的实力与阳谋的威力保持一定的信心吧。
对辽国的军事斗争准备需要提上议事日程了,西北的开拓也照常推进,既然凉州等河西地区对赵家兄弟有诱惑力,那就继续成全他们,让他们的精力全都扑到这件事情上去。至于定难军嘛……正如郭炜方才思忖的那样,一旦打垮了辽国,能够把阴山都占据下来,那么和朔方军以及河西地区就连成一片了,整个河套地区就处在了大周的包围之中,大势一定,到那个时候手段的选择就只是小事情了。
“不对……事情似乎有些不对!”郭炜正对着地图想得高兴,不过多年身居最高位形成的危机意识还是让他心中隐隐地有些不安,脑袋中多转了几个弯,心头就是咯噔一下,“伯玉!那个赵阔的口供太清晰明了了,中间经过了复杂的整理吗?另外,除了那一句空洞的诅咒之外,赵阔的口供当中对赵匡胤还有什么不利之处?”
险些被赵阔这厮给蒙骗了!郭炜暗暗地在心里面擦了一下冷汗,然后朗声向一直静静地陪坐在一旁的章瑜发问。
听章瑜转述的赵阔口供,其中的逻辑过于清晰了,过程过于明白了,真不像是经不住拷打折磨才被迫招供的样子。而且“怎奈那赵匡胤不知天时,不念旧谊……覆灭之日可待”这么一句话算得了什么?以赵匡胤对赵普束手不救的旧恨和将赵阔本人交给大周朝廷的新仇,赵阔怎么可能仅仅满足于这样一句非常空洞的诅咒?以郭炜所知的人性阴暗面来说,赵阔怎么也得在口供里面弄一些赵匡胤难以自明的嫌疑进去吧?
但是没有,什么都没有,赵阔的口供就没有在什么关键的地方、外人理不清的地方攀污赵匡胤。根据赵阔的交代,他去灵武城的动机,是辽主知道赵阔和赵匡胤的渊源之后动的心,然后由辽主直接指派的,而不是赵匡胤在之前和辽国存在什么瓜葛;辽主构想的辽国、定难军与朔方军的三方联盟牵制大周,那也只是辽主的一厢情愿,其中并没有任何涉及定难军与朔方军有什么勾连的暗示。
而且这份口供完全就像是一群谋士做出来的路线图,或许计划有些幼稚,有些不切实际,但是其中并无明显相悖之处,一个开始拒绝开口,直到被逼供得受不了才招工的人,有可能把事情经过说得这么顺畅吗?
这样的口供太不科学了!
可疑之处必有阴谋,尽管郭炜对大周的国力军力非常有信心,并不害怕什么阴谋,但是能够识破与避开的阴谋,又有谁愿意蒙着头撞上去呢?
“没有,那厮一开始坚决不招,还是臣亲自出手才让他扛不住的,不过随后的口供就是这样清晰明白了,基本上不需要文吏进行整理。至于赵阔的口供当中对灵帅的不利之处嘛……除了末尾的那一句诅咒之外,在中间也有过几句咒骂,不过都无关宏旨,所以臣也就没有一一照录了。”
章瑜对皇帝提问的内里不算是很明白,不过他也没有必要去弄明白这些,反正他又没有野心成为枢府大臣,更不认为自己这个家将出身的人可以进政事堂,所以他并不需要这一类的政治智慧。作为锦衣卫巡检司都巡检,他只需要老老实实地做好皇帝的耳目就行了,皇帝自然会慢慢地提升他的品秩,将来说不定还能建节呢,对于他这种出身的人来说,那样的前景从前可是根本不敢想的。
郭炜点了点头:“嗯~朕心中有数了。”
他确实是心中有数了,赵阔的口供肯定多有不实之词!只是到底在哪些地方不实,在缺乏其他情报来源的情况下,暂时还做不出精确的判断就是了。至于让章瑜对赵阔进一步拷问,郭炜摇了摇头否定了这种可能性——先前的那一套讯问手段本来就是自己交给章瑜的,当时都没有拿下赵阔,还让他在极度痛苦之中编造了这么一套逻辑严密的假口供,可见其心志不弱,后面再怎么折腾都未必有效了。
但是郭炜对此已经不在意了。赵阔的供词当中肯定隐伏着什么阴谋,从他的身世方面判断,这种阴谋无外乎是要报复大周或者赵匡胤,然则供词并无不利赵匡胤的地方,那么剩下来的可能性就是报复大周了……
以赵阔这等见识水平的纵横之士,用这一套供词怎么报复大周呢?
………………………………
第十一章 心得
这里面到底都有哪些陷阱呢?
郭炜的视线从案几上的地图缓缓扫过,思忖片刻,马上又拿起那份卷宗细读一会儿,接着又皱起眉头来思索。当然,这时候的章瑜再一次成为了延英殿里面的布景,只是戳在那里表示皇帝正处于召见大臣密议当中,内侍宫女不便近前打搅,寻常的外客显然也是不见的。。
赵阔的口供基本上没有攀污赵匡胤,其中夹杂的几句诅咒更像是为赵匡胤免除嫌疑而专门塞进去的。郭炜肯定不会怀疑是章瑜在其中弄鬼,毕竟章瑜并没有这种保护讨好赵匡胤的需要,更何况郭炜对锦衣卫巡检司的情报又不是没有其他的渠道,口供出来之后被造假的可能性完全可以排除掉。
问题就在于赵阔和赵匡胤之间新仇旧恨相继,实在是没有理由为他打掩护。
难道说……赵匡胤将赵阔卖给朝廷,以及赵阔的这份供词,这些全都是更深层次阴谋的一部分?想到这里,郭炜先是莫名其妙地打了一个寒噤,马上就是自失地一笑,莫非自己身处最高位的时间已经太长了,凡是都从阴谋论的角度去分析的毛病已经很重,因而都有些神经质了?里世界的传说、竹林贤者和共济会的故事……终究不能太当真了!
对方把一套阴谋弄得这么复杂有什么好处吗?难道经过这样一搞,大周君臣就会对赵匡胤全盘信任,从而把朔方军完全交给他任其施为?明显不可能嘛!就算这一次的事件不会导致朝廷移镇,不会让朝廷对朔方军的异动加倍警惕。那也不会反向操作的嘛顶多也就是对赵匡胤示以恩信而已,对实质性的东西基本上不会有改动。
过于精细的计划。一旦进入实施阶段是一定会出错的,郭炜可不认为以辽国的政治水平和政权能力有条件策划实施这么精巧的一件大阴谋。最重要的是,他们不可能预判和掌握大周君臣的反应,在这方面出现的变数绝对不是什么连环套计策能够涵盖的。
再说了,把事情越想越深,一个劲地往复杂化的地方去想,郭炜的阴谋布局能力也是不足的。他确实想不透,深思熟虑下去只会变成一团乱麻。
那就把事情简化好了。
假设赵阔的供词基本为真,只在某些关键点掺杂了几句假话,那么赵匡胤的反应为真的可能性还是很大的。正如自己方才的分析,赵匡胤对他自己据灵州以朔方军自立的前景完全不看好,却在赵匡义归国之后看好赵家在大周支持下开拓河西的前景。并且对朝廷监控朔方军的力度作不出准确判断。所以干脆壮士断腕,自觉地把赵阔交给朝廷,杜绝明显招致朝廷疑忌的因素。
而赵阔这个人呢,肯定对大周和赵匡胤都是心怀恨意的,不过以他的心志和纵横手段,自然也知道在当前的局面下直接攀污赵匡胤未必能够奏效。首先,大周君臣不可能不加甄别地就采纳他的口供。因为朝廷的疑忌而逼反赵匡胤的可能性不会太高;其次,朝廷即便有所疑忌,也未必就没有政治智慧顺利地完成移镇,那时候赵阔的所有谋算就更要落空了;最后,赵匡胤也不是傻的,既然他做得出卖掉赵阔自明心迹的事情,那么说不定也能忍住朝廷的疑忌,甚至乖乖地配合朝廷移镇。总而言之。赵阔若是简单地以言辞攀污赵匡胤,其成功率不会有多高。
所以赵阔此举或许有“实而虚之。虚而实之”的效果,在不能精确判断大周君臣的性情思路的情况下。最大程度地利用君臣之间、京师与外藩之间天然的疑心病,不求有什么实际效果,只求在双方内部播撒不信任的种子。
你赵匡胤不是要向周国的皇帝表明心迹吗?那就让你所求不成。在主体任务失败的情况下,还能在大周君臣之间生生地制造出不信任来,那就是同时损害了大周和赵匡胤,即使没有什么立竿见影的后果,对赵阔来说大概也能获得一点精神胜利……
郭炜轻轻地敲击着案头,对自己的初步分析微微颔首,这么解释倒是能通,毕竟处心积虑地编织出惊天的阴谋之网的可能性确实很小,像这种临时应变的报复心态和报复手段才是常态。
不过……从章瑜汇报的情况来看,那个赵阔还不止这么简单。
他为什么要坦白这些阴谋出自辽主的授意?为什么还要把辽国、定难军、朔方军联盟的构想都说出来?以他可以熬过刑讯而组织起一套明晰的供词这种能力和意志,死扛着不说、只稍微供出一点点、把罪名全部揽到自己身上……这都是可选项啊
他想离间大周朝廷和朔方军、定难军的关系以及周、辽两国的关系!
呃……离间朝廷和朔方军的关系也就罢了,反正就是他不离间,郭炜也不会完全信任赵匡胤的。郭炜对赵家兄弟从来都是以大势遏制其野心,然后以利益驱策其出力,最近驱迫诱使他们将野心定位于河西,就是这种思路的体现,无论是离间还是不离间,郭炜都是要做的。
离间朝廷和定难军的关系同样算不上什么妙招……定难军和大周的其他藩镇完全不同,基本上除了称臣之外就是**的一方势力了,这一点任谁都知道的。最近的这三年时间里面,辽国几乎是逮着机会就冲进党项人里面去掳掠人口牲畜,也没见大周的邻近藩镇和定难军并肩作战啊?那么再怎么离间又能产生更强的效果吗?总不至于说大周天子一怒之下就配合着辽国夹击定难军……再说那样吃亏的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