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5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第十一章 广武城寨

    

    白草口,勾注塞古道的北口,残破的古长城自谷口两侧山间蜿蜒而过,狭窄崎岖的关道至此慢慢变宽,发源于雁门山的一条小河自谷口向外流淌。光从地势来看,这里无疑是建立隘口的绝佳之处,不过如今周、辽两国隔山对峙,此地并无民户,大周要想翻修古长城、增设隘口都需要翻山,而且还要时刻面对辽军的骚扰,因而这类建设也就只好搁置了下来。

    然而这样的地势对辽国自然是没有妨碍的,雁门山北麓乃是一片平坦的草原,民夫和各种建筑物资的调运方便得很,辽国的顺义军虽然不敢涉足雁门山直接在白草口建筑城寨将关道堵住,但是稍稍离开雁门山建设一座封堵关道的城寨却是没有任何难度的,于是在白草口外一里处就耸立起了一座条石与夯土交错筑成的广武城寨。。

    大周永乐八年四月底,也就是辽国保宁八年四月底的时候,一支周军来到了白草口,依河搭建起一座营寨,封住了整个隘口,北面则正对着辽人的广武城寨。

    广武城寨的辽军没有出来对周军的行动进行骚扰,原因自然不会是因为城寨没有南门,从东西两个城门出来也绕不了多少路,实质的原因自然是主持广武城寨防御的辽国顺义军节度副使兼朔州马步军都指挥使皇甫继勋对与周军进行野战完全缺乏信心,因而只能全心专注于守卫城寨。

    如果说周人是以民夫为主来重修古长城的或者建立隘口的,那么皇甫继勋倒是不怕派兵出城骚扰一番。但眼下的局面显然并非如此。自从周主遣使送回赵阔并且严词切责辽国君臣,两国之间就处于一种剑拔弩张的气氛当中,随着周主亲率禁军离开洛阳向幽州进发,这样的气氛更是趋向了白热化。两国巡边的部队小规模冲突几乎就没有断过,如今来到白草口建立营寨的又是一支纯粹的军队,皇甫继勋才没有那么求战心切呢。

    皇甫继勋不仅是没有求战心切,看着这支近在眼前的周军,他还感到了发自心底的恐慌——在当下的气氛,这支周军过来肯定不是为了重修古长城的,不是为了建设白草口关隘的,广武城寨的攻防战眼看着就要演。原本就是专门为了对付周军的攻城火器而修的广武城寨即将派用场,以前一直都对城防信心满满的皇甫继勋却开始心怀忐忑了。

    西京道各部族精骑向西京集结,沿边城池由少量契丹军监督汉儿军坚守,不得向各城无谓增兵……从京那边传过来的诏令。光是这些可以公开到皇甫继勋这个级别的,就已经让他心中寒意陡生。

    虽然说在南唐的时候老是打败仗,他皇甫继勋终归也还是一个将家子,自己也算得一员宿将了,固然不曾打得过周军。但是见识过的阵仗却是着实不少,把两国间的气氛、态势结合辽主的最新诏令一分析,一些事实就一清二楚了。

    首先,两国之间即将爆发大战。主动方是周国,而且辽国君臣已经自居弱势一方了。如今周军进驻白草口。无疑证明了这一点估测,战争已经迫在眉睫。无法回避无力阻挡,只能硬起头皮来承受。

    其次,辽国君臣对本方守住沿边城池的能力都已经失去了信心,“不得向各城无谓增兵”,显然不是为了降低对周国的刺激,毋宁说用另一种方式含蓄地表达了不向受到攻击的城池派出援军的决定,这些承担留守任务的汉儿军明显是被扔下来任其自生自灭的。

    最后,隶属于西京道和西南面招讨司的各部族精骑都向西京集结,看起来似乎是要坚决保卫西京了,又像是要集中主力在西京等待与周军决战。不过他皇甫继勋又不是傻的,没怎么打过胜仗不等于看不懂战争部署,要是辽主真的打算让西京道的辽军主力与河东方向的周军进行决战,与其后退到西京大同府,何不如将主力前推至朔州、应州一线,反正辽人的骑兵并不需要依托城池,而西京距离雁门关也就是三百里路程,并不会明显增加周军的转输困难。

    皇甫继勋认为自己已经看得很明白了,辽军这是打算把汉儿军扔到一个个城池中逐步消耗周军啊……至于亲信的契丹军,集结到西京只不过是第一步,若是前面守得住当然最好,若是前面守不住,南院大王耶律斜轸肯定也不会死守西京的,多半也不会在西京和周军展开主力决战,西京道集中起来的数万精骑定然会继续后撤,利用广袤的草原迟滞骚扰周军,直至周军的粮道因为大军深入草原而发生问题。

    说到底,契丹人现在已经没有了和装备火器的周军展开堂堂之阵的勇气了啊……不过皇甫继勋对此也没有怎么鄙视就是了,既然当初他在獐湾被周军打得全军覆没,既然当初南唐军每逢决战必溃,他当然也就能够理解滹沱河谷那一场惨败对辽国君臣的心理冲击了。

    滹沱河谷的惨败让契丹人彻底意识到了周军火器部队的威力,意识到了如果辽军不作出一些改变的话在阵战当中对周军已经处于绝对的弱势,嗣后辽国下几经努力去刺探周人的火器秘密,他皇甫继勋在其间也是出力不少。几年时间下来,辽国虽然还没有能力仿制哪怕一种火器,但是仍然通过各种渠道买到了许多周人的火铳,不敢说在皮室军当中形成一支火铳部队,最起码也能够让皮室军和一些核心部族军队熟悉了解火器,从而找到与火器部队作战的应对之法。

    就像现在皇甫继勋脚下的广武城寨,无疑就是这种努力的结晶,皇甫继勋与周军历次作战的经验教训,还有装备火铳的皮室军模拟攻城的演练,最终将这座城寨变得那样与众不同。

    尽管辽主和耶律斜轸基本是准备放弃广武城寨,甚至准备放弃整个朔州和应州了,尽管广武城寨只能依靠眼下这两千多守军作战,并且不再会有援军到来,但是皇甫继勋仍然打算让周军在这里吃一点苦头。

    广武城寨的城墙以条石和夯土交错筑成,甚至城基就用了大量的青麻石,周军想要像当年攻打唐国城池那样在城墙脚下挖出大坑来,其难度非常之高,所以那种黑药破墙的伎俩多半会归于无效。

    根据辗转辛苦采购来的黑药试爆估测,这种以条石和夯土交错筑成的城墙即使被挖出些土坑填入黑药,那爆轰力多半也难以掀开一丈多高的整段城墙,而有了条石加固的城墙肯定不会像纯粹的夯土墙那样被震垮,所以周军想要通过在城墙底下炸出大洞导致城墙整体垮塌都很难办到。

    当然,如果周军能够在第一次的爆破洞内填入整箱的黑药,那还是有希望炸塌一整段城墙的,不过……广武城寨的守军也不是泥塑木偶不是?那种洞口基本就是里外通的了,在周军抢来填装黑药之前,守军显然可以更快地用碎石泥土把破洞给填。

    再者说来,城头的守军也不光是在埋头打瞌睡、缩头躲避铳子的,尽管特意取消了弓弩手,但是从城头落下的滚木擂石多少还是可以阻止一下周军挖坑装药的努力,只要周军炸不开城墙,他们就不得不回到最基本的蚁附登城战法去,而以皇甫继勋的那点微末见识,似乎周军很忌讳打这种高损伤的攻城战。

    皇甫继勋倒是没有把守住广武城寨的希望全部寄托在周军不愿意采取蚁附登城的战法,他甚至都没有奢望自己最终能够成功地守住城寨,但是无论被俘还是投降,皇甫继勋都希望自己能够给周军造成极大的困扰,按照周国这些年的做派,只有这种敌将才会被周主看重。

    其实要是周军采用蚁附登城战法,广武城寨的修筑方式和兵力配属、守城器械的准备却是不如普通的城池。

    广武城寨的女墙垛口面还用草袋填土多压了一层,用于为守军防护铳子自然效果很好,但是同时也妨碍了守军的射界,甚至让守军无法探出身子去攻击云梯的敌军;城寨守军没有配置弓弩手,只因为皇甫继勋确认任何弓弩在周军的火铳面前都无法抗衡,所以守军的远程武器就只有抛石机,因为砲手不会像弓弩手那样暴露在周军的铳口下面;城寨守军将会以守城大枪和擂石为主要器械,任何必须要守军探出身子的守城器械都被弃用,哪怕狼牙拍对付蚁附登城特别有效,就算是滚木都缩减了配置,而且完全依靠辘轳释放。

    有一利必有一弊,皇甫继勋把防御的重点都放到了应对周军的各种火器面去了,因此而稍稍损害了一点普通的守城能力,那也是无可奈何的事情,不过他坚定地认为,这种改变是非常值得的,因为在他想来,已经习惯了依靠火器摧枯拉朽的周军对传统攻城法恐怕也是很怵头的。

    从保宁八年的五月开始,就让十余年来连战连捷的周军见识一下何谓铁壁。未完待续。。

………………………………

第十二章 夏州军议

    

    在辽、周两国边境剑拔弩张的时候,定难军与辽国接壤的黄河南岸沙漠地区却意外地重归平静,永乐七年的十一月份,辽国西南面招讨司最后一次踏冰渡河到河南地掳掠党项诸部牲畜人口,到了赵阔事发之后,即使黄河冻得再硬都再也没有一支辽军悍然南犯了,当然,定难军就更没有越过地斤泽北进的动力。

    进入永乐八年之后,大周沿边州县纷纷厉兵秣马,就连远处西北一隅的朔方军都不能例外,甚至作为外藩的高丽也是同等的动员程度,尽管各地都还需要操心春耕夏收,但是在农忙之余却也是最大程度地征发了民夫,以响应朝廷的诏令。。

    然而定难军却没有相应的动作,这固然和党项人多以逐水草游牧的特点有关,冬春之交正是游牧部落牲畜最难渡过的一段时间,因而向来少有游牧部落选择在这种时间用兵,不过定难军在大周的特殊性却也不能不说是一大因素——朝廷命令定难军配合河东北面行营对辽国作战的圣旨早就已经到了夏州,但是定难军节度使李光睿还没有明确出兵的时间,或者说,夏州党项尚未明确是否出兵协同伐辽。

    正是由于辽国的暂时收敛和定难军的迟疑不定,也是由于黄河弯道这一段两岸游牧部落的一些共性,当大周的禁军与河北、河东州郡兵从高丽到河东开始全面进入辽境的时候,当朔方军也在沿黄河向北深入的时候。定难军却只是在夏州北面初步集结了一支军队,甚至银州、绥州、宥州等地的军队都依然按兵不动。

    当然,无论如何定难军当前仍然是尊奉大周朝廷的,而且夏州李家自有不少亲近朝廷的人。所以对于朝廷发往夏州的协同伐辽的旨意,李光睿却也无法完全置若罔闻;再者说来,近些年辽国的西南面招讨司屡次侵入定难军大肆掳掠,夏州党项诸部受难颇深,部下希图报复的呼声也是不低的,李光睿对于这些呼声同样不能置之不理。

    因而在大周驻高丽禁军越过鸭渌水进入辽国东京道、河东行营前锋部队进驻白草口准备攻打广武城寨的同时,夏州的节度使府衙正在举行一场非常重要的军议。

    “大帅,这些年契丹人每逢隆冬就越过大河掳掠诸部。夏州财富、人口损失惨重,儿郎们早就想要好生报复回来了,只是敌强我弱,这才不得不一直隐忍着。而今朝廷大举兴师北伐辽国。并且降诏要定难军协同出兵,正是我们借势伸张的时候,大帅却为何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