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柴守礼的气质不足影响不到郭华的激动,因为他是郭华的亲舅舅,郭华见到他就像见到了阿兄郭荣,又像是见到了停留在五岁记忆中的阿母。
另外一个郭炜二人就太熟悉了,杨廷璋,郭威第二个妻子杨氏的弟弟,青哥和意哥的亲舅舅,年近四十的美髯公。
郭威派来迎接他们去邺都的是杨廷璋,确实是情理之中。那时候郭威还想不到时局会有如此大变,因此并不过分担心安全问题。
杨廷璋只带了一个十五岁的天雄军衙内兵,郭炜也认识,这人名叫郭守文,去年被郭威收至帐下任亲兵。郭守文的父亲郭晖是护圣军的一个指挥使,跟随郭威征讨河中的时候阵殁。杨廷璋带这个孩子出来,应该是属于锻炼性质。
两个名义上的舅老爷在见到郭炜的那一刻,齐齐地舒了口气。十岁孩童远行千里,听着就吓人,虽然是有成年人陪同的,现在小郎君安全到了尧山柴家庄,待在这里就足够安全了。而且从这里到邺都不过三天路程,邺都附近又因为备边而驻扎大军,足够让人安心。
这个时候,他们自然是无法想象东京发生的一切,更不会知道危险正在向邺都的郭威逼近。
是夜,郭炜一行宿于柴家庄;供奉官孟业悄悄进入澶州,连夜密访澶州节度使李洪威,又一个国舅;郑州防御使吴虔裕连夜准备出兵名册,以及一应留守事务。
平卢军节度使:治所在今山东青州。
………………………………
第十三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二)
第十三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二)()
澶州节度使府偏殿书房中一灯如豆,李洪威呆坐在案几旁,双目茫然毫无焦距,眼前案几上正摆放着一封密诏,正是这份密诏让他现在眉头拧得像条毛毛虫,一脸的纠结。
可怜李洪威就没见过什么阵仗,早年借着姐姐被抢亲的光,做了那个身为河东节度使的姐夫刘知远的亲校,后汉一开国就空降到护圣军担任左厢都指挥使,俄而接长兄李洪信的班,升为侍卫亲军马军都指挥使,等三镇叛乱要打仗了,就把军职交卸给了刘词,自己跑澶州当了节度使。
现在那东京的皇帝外甥居然交给自己如此艰巨的一桩任务,去杀那个侍卫亲军步军都指挥使王殷!那个身经百战亲冒矢石起于行伍的王殷!
虽说王殷被派到澶州来,现在用事后诸葛亮的方式来分析,就是要把他调离要害,完全是皇帝外甥于京城进行大清洗的前期准备工作,所以王殷身边的部队并不多。但是李洪威身边的兵更少啊!而且王殷手下都是禁军,李洪威手下只有州兵,这怎么杀啊?
火并肯定不行,部队素质对比不行,装备不行,指挥官更不行。
要么就搞鸿门宴?
不说是更不行吧,至少是同样不行。自己远不如项羽,王殷差汉高祖差得没那么多;自己手下几斤几两也很清楚,没有范增项庄和曹无伤,项伯倒是可能有一大把,对方虽然也没有什么张良陈平,可是樊哙不少。
难!
但是皇帝外甥的密诏还能拒不执行?
李洪威纠结啊,痛苦啊,害怕啊……
这个皇帝外甥为啥就要弄出这么多事来,由着杨邠他们耳提面命做个安乐皇帝有什么不好?就算是要夺权,杀了杨邠几个也就是杀了,为啥还要派人指使自己去杀王殷,王殷在澶州,也没有挂着同平章事或者枢密使的头衔啊,夺权杀他干什么,这不是多此一举吗?这不是让自己去送死么?
更可怕的是,这个使者还带来另外一份密诏,是给在邺都屯驻的护圣军左厢都指挥使郭崇威和奉**左厢都指挥使曹威的,让他们去杀邺都留守、枢密使郭威!
开玩笑,郭威是那么好杀的?这些护圣军奉**将校都是人郭威带出来的,郭威为人就一向谨慎,打仗更是一把好手,连自己都不敢去杀王殷,谁敢说他们敢去杀郭威?
这要是让孟业带着皇帝外甥的密诏去了邺都,然后郭崇威、曹威直接把孟业给卖了,而自己这边拿着密诏又没动静……不寒而栗。
去杀王殷,不敢;拖着不办让事情自然发展,更害怕;坚决抗旨,自己还下不了这个决心。
真是左右为难,纠结难过得令人坐立不安。
李洪威不得不感叹,自己根本就不是一个能够承担责任做决定的人啊……
算了,既然自己没有能力做选择,那么就把选择权交给有能力的人吧。李洪威折腾了半晚,终于做出了个不是决定的决定,抓起案几上的诏书塞进怀里,挺身出门向门房走去。
这决心一下,李洪威整个人的状态全然变了,是眉头也不皱了,神情也不纠结了,双目也有神了,精神也焕发了,这英姿威武地一出门,似乎连黑沉沉的天都亮了一下。
来到孟业暂歇的地方,门口的护卫正百无聊赖呢,见节度使漏夜前来,连忙打起精神:“节帅……”
李洪威左手虚虚往下一压,仍然来不及止住部下的致礼,当下最后的一丝犹豫也消散殆尽,于是不再理会护卫们的杂乱无章,快步走到门口推门而入。
这孟业正等得心焦,听到门口嘈杂的招呼声,连忙站起身迎到门口。行至半途,就见门扉猛然开启,一员大将阔步迈入,外面松明从其背后射来,映得他如金甲神也似。
见到李洪威如此精神,脸上也是神情坚毅,孟业不由得松了口气:“节帅,发往邺都的密诏,是澶州另行派人急递,还是小使?皇命对于此地的处置,节帅让小使怎么回复?”
“天使休要急躁,且随吾来。”李洪威也不多话,向孟业招呼一声后,便命令两个护卫在孟业身边保护着,跟随自己匆匆出了节度府,向奉**驻屯地行去。
孟业一头雾水,看看周围就是李洪威和自己加上一人两个卫士,就六个人执行密诏?不走还不行,自己身旁的两个卫士几乎是挟着自己,跟随李洪威的步伐快步走着。
“节帅,这是做什么?这是为何?”
“天使稍安勿躁,且随吾前去执行皇命,吾自有道理。”
在低低的交谈声中,一脸坚毅的李洪威和满腹狐疑的孟业匆匆赶往王殷在澶州的府衙。
奉**驻澶州帅府,王殷被亲军唤醒,一脸的迷糊和疑惑:“李澶州漏夜来访?还带了一个东京来的供奉官?先让他们到后堂暂候。”
王殷已经五十的人了,睡得浅,而且一辈子的老行伍,还是能一叫就醒的。饶是如此,这冬夜里爬出被窝,即便穿好了衣服仍然是凉飕飕的。不过才睡下没多久,刚进入深度睡眠就被吵醒,脑袋仍然有些不清晰,只好用冷水搓了把脸。
一切装束停当,王殷也闹不清楚李洪威这么急着见自己要做什么,问了问对方一共来了六个人,四个卫士自然被安置到偏厅歇息,后堂就只有李洪威和那个供奉官,想来也无大碍,于是只带了亲军指挥使、自己的儿子王承诲一起过去。
还未走近,王殷远远地就看见那李洪威在门口张望了一下,又掉头进去,后堂中烛影摇动,分明是李洪威不安于座,正在屋内转个不停。
“这是什么状况?”王殷的眉头皱了一下,不管是在侍卫亲军司的时候,还是在澶州,他对这个李洪威还是有些了解的,此人一向怯懦怕事又胸无大志,地方节帅与当地驻屯禁军一般为了避嫌都要尽量少往来,所以向来李洪威是不上门的,更不要说漏夜造访了。
今夜确实很蹊跷,李洪威突然来了个半夜拜门,还带来了一个东京的供奉官,难道是汴梁出了什么大事么?可是皇上春秋正盛啊……但是除此之外还能有什么大事?
王殷就这么心中犯着嘀咕走进了帅府后堂,然后就看到了一个如同热窝上的蚂蚁一样的澶州节度使,还有一个满脸忐忑不安的年轻供奉官。
………………………………
第十四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三)
第十四章 历史车轮四十八小时(三)()
“兄长救我!”
这是李洪威见到王殷之后的第一句话,一句简单的话里面透着非常不简单的意思,再加上李洪威说这话时语气之丰富、表情之多样,其中包含的信息量让王殷登时就愣住了,大脑一时间处理不过来。
王殷脑袋迅速运转,行动却没有丝毫阻滞,伸手招呼这李洪威:“节帅何出此言!且坐下说话。”
一边说话一边走向主座的同时,王殷还得空打量了一下来人。
李洪威是素识的,不过这时候脸上表情相当精彩,完全不同于往日一脸无害的路人形象,此时的李洪威脸上有急切,有惶恐,有希冀……种种莫名情绪同时堆积在脸上,偏偏还都传达到王殷的眼中了。
另外那个东京来的供奉官年纪不大,相貌普普通通,本来是侧身坐在下首,脸上浮现着忐忑不安的样子,听到李洪威的这句话,登时转换成大惊失色,两股战战的似乎恐慌到了极点,又似乎是差点忍不住站了起来。
事情十分古怪,王殷当下眼角觑着二人,转头注目随侍的儿子王承诲示意了一下,然后缓缓坐下,打了两声哈:“节帅且坐,且坐……节帅漏夜来访,见面即出此惊人之语,不知有何见教?另外这位面生得很,却是节帅的哪位子侄?”
得了王殷的安抚,李洪威才稍稍平静地在主客位坐下,听王殷问询,张嘴欲答的时候,却发觉这事真的不知道应该从何说起,到了嘴边的话一时间又咽了回去。
可是这样不说话算什么?自己连夜来这的目的是什么?
李洪威搓搓手,牙一咬心一横,也罢……回手从怀中掏出来那封密诏,双手奉上递给王殷,口中说道:“这是供奉官孟业自东京传给小弟的密诏,小弟接诏后一时彷徨无计,只有带人一起过来求教,还请兄长救我。”
“哦?原来是天使。”王殷见李洪威就这么简简单单地把密诏递了过来,而且这密诏据说也只是给李洪威的,心中虽然疑惑,却还是老大不客气地接过。只是眼角扫过那孟业已经是一脸惊恐万状,越发疑窦丛生。
这把密诏接过来一看不打紧,饶是王殷的养气功夫有些段位,还是腾地一下站了起来,声音止不住的惊愕:“这……这……这却是怎么说的?皇上为何要杀我?”
王殷这话一出口,还在犹豫挣扎的孟业立刻蹦了起来。
不过闻言大惊的王承诲反应更是迅疾,快步上前护住王殷,一声呼喝,打门外冲进来四名亲兵,不等李洪威、孟业两人有更多动作,已经将他们控制住。
经过这下扰攘,王殷已经是迅速冷静下来,向亲兵挥挥手:“你们先放开澶帅,他必无恶意。你们四人且将这位供奉送出去,好生照看。”
“承诲你留下,一起听听澶帅解说。”王殷看着四个亲兵将孟业押了出去,向儿子招呼一声之后,转头盯着李洪威,徐徐问道:“节帅,东京出了什么大事?你这又是何意?”
到了现在,李洪威算是彻底豁出去了,所以方才也没被亲兵的虎狼模样吓着,这时候已经在心里组织好了语言,当下一五一十地将从孟业那里听来的东京事变说与王殷父子听。
整个事件听下来,把王殷父子是听得面如土色、目瞪口呆,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