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混在五代当皇帝-第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耿绍雍则是被眼前的景象给震得麻木了,只是浑浑噩噩地任由坐骑伴随着周围的骑兵前冲,一时间脑袋中一片空白,根本就不会思考了。目前的战局是怎么形成的,以残存的骑兵继续冲锋是去作战还是接受屠杀,需不需要向主官耶律沙提出新的建议,耿绍雍这个时候全然都想不到了。左前方其实就是耶律沙的身影,可是他却完全视若无睹,只是和周围的这些契丹骑兵们一样,面前还是那片开阔地,坐骑还在向前奔,他们也就被坐骑带着向前,至于前面地上出现的些许障碍物,马儿自己都懂得在奔驰的途中跳跃躲避,骑手的暂时失神对它们影响不大。

    同样的难以置信,同样的震惊,或许是因为这种难以置信和震惊是特别有利于己方的吧,刘光义的应变就要快捷得多了。中军迅速以旗令和号声向两翼的马军发出了反击冲锋的指令,局势出乎意料的好,没有理由还让步军的长枪手干等着敌人催马撞上来,马军和步军配合得当的话,自己完全就可能在契丹后方的主力反应过来以前将这支重甲骑兵全歼。

    终于等到了中军的指令,早就看着步军战果眼馋的殿前司铁骑第二军都指挥使李汉琼和第一军都虞候党进各自在左右两翼命令旗牌吹响了冲锋号。号声当中,铁骑第一军、第二军和战前临时编入的殿前司御马直等马军齐齐呐喊了一声,然后兴奋地催马投入了反击,步军兄弟们的作战让他们看得血脉贲张,是时候让马军也发一发威了。

    周军冲锋号那嘹亮清朗的声音迎面传来,终于将耿绍雍从浑浑噩噩的状态下惊醒过来。骤然发觉身前的骑兵阵列变得如此稀疏,身边几个骑手被兜鍪遮住了大半的脸上隐现惶惑之色,耿绍雍就知道这一次已经是败了,败得比武定军先前的那次试探性冲锋还要惨。

    武定军的那次冲锋,一则并不是全副重甲势在必取,二则虽然有些损伤也还是收放自如,这一次则完全不同。

    南京统军司和武定军共同凑起这五千的重甲骑兵,全军上下都知道是为了突破对面的周军步阵,而以这些可以穿上重甲的骑手们一向的骄狂,在冲锋前就根本没有想到过局面会变成这个样子。

    他们总以为就算南军擅长步军列阵而战,一举冲破他们的阵列可能不太容易,但是以自己这样人马全副重甲的身姿撞上去,总能给对方以巨大的杀伤,定然会让对方心惊胆落。这样的话就算是这一次因为本方的人数不占优而无力破阵,等到南北院大王的大军齐集幽州城北,双方数以十万计的步骑对阵,破敌也会是必然的。

    他们一个个都没有想到,周军射过来的是小到看不见的弹丸而不是箭矢,可是却比最强劲的弓弩还要可怕,自己平常引以为豪的那一身重甲根本就是不堪一击。看看前面躺倒一地的同袍和身边不幸落马的同袍就知道,南军的远程兵器对重甲的自己也不再只是骚扰性的,一百步以外的穿甲能力居然会比以前射程只有四五十步远的破甲箭还要强悍。

    这个时候还在伴随耶律沙做着决死冲锋的重甲骑兵阵列,却是徒有决死冲锋之形,全然没有了那种决死的气势。不要说是决死了,就连发起进攻时候的那种决胜之气,他们此时都已经是丧失殆尽。他们之所以还没有拨马转身而逃,一个原因是军中的规矩严酷,尤其是像他们这些精选的披甲骑手,临阵弃了主帅可是死罪,更何况耶律沙还是出身契丹的显贵家族,从遥辇氏可汗那时候起就世代为相的。

    当然,更重要的原因是他们全都懵住了,被他们前所未见难以理解的战场局面给震懵了,就连耶律沙和耿绍雍都已经发懵,更别说是他们了。

    怕死罪,更怕比战死可怖得多的株连等惩罚,那么护住主帅逃跑就可以了,所以关键还是他们一时的发懵。不过这个显然会有人、会有机会让他们觉醒的,周军反击的号声没有惊醒他们,却是惊醒了耿绍雍,只要有人醒觉过来,那就够了。

    清醒过来的耿绍雍在一瞬间就判断出来当前的局势和自己必然的选择,看着耶律沙就在自己的左前方不远,只是在比自己前一排的骑队当中,耿绍雍咬咬牙,一边卸着自己的人马身上重甲容易卸下的部件,一边催马越过队列向耶律沙靠了过去。

    “安隐详稳,这仗已经打不得了!现在我军还没有与敌阵相接,骑队就已经被敌方射得这般残破,这种情况下还要就这么冲上去,只能是去送死。在副将看来,不如赶紧收兵退回去,既可以保住眼前这些尚存的勇士,又可以将战情对崔统军与我父详说,再慢慢寻出应对之策。”

    一个声音将耶律沙从热血贯脑的境界中拉了出来,让他慢慢地回到了现实世界。自己正身处在向前冲锋的骑队当中,前方周军的步军阵列中还在不断地发出轰响,伴随着那一股股青烟升起的,一定是向自己这边泼洒过来的弹丸,在这样一阵接一阵的如雨一般的弹丸击打下,前面的骑队只剩下了寥寥数人。

    说话的人是自己临时的副将,武定军节度使的长子。看到他衣甲不整,满面惶急地强行拽着自己的马缰绳,已经快要把自己拖离了还在前冲的骑队,耶律沙无由地从心底涌起一阵恚怒,血红着双眼就要扬起马鞭向对方抽去。手抬到了半空,耶律沙又是颓然一叹,这人却是还打不得,一来他是耿家子弟,耿家是和皇族联姻的;二来他的话没有错,自己方才那样不清醒的时候带着部众去送死也没什么,现在已经醒过来,再坚持这种只顾脸面的蠢行就很无谓了。

    再往周军的方向看了一眼,耶律沙就看见周军两翼的马军已经冲出阵列,如同两个铁钳一样向自己这边夹击过来,于是更不犹豫,一把拽过紧随身边的掌旗官,一边拨马转身,一边高声下令撤军。

    不利则四散而退,也是契丹这种游牧骑兵的惯技了,即使是历经抢掠装备得起全套重甲的骑手,也仍然没有忘记这种本能。丢盔卸甲的契丹重甲骑兵摇身一变重新成为了轻骑兵,盔甲固然值钱,不是普通人可以轻易攒起来的,但是比起性命来还是要轻得多的。

    虽然殿前司的铁骑军和御马直是正面起速,而契丹军则是在冲锋途中减速回马逃跑,但是双方的骑术本来就差着一线,而且一方是乘着胜势进军,全套的甲具装备不可能丢弃,一方则是为了保命不顾一切,周军的马军追击终究是无果而终,最大的收获也就是将契丹军尸横遍野的那片战场给占据了,步军兄弟们的斩首战绩因此而有了着落。

    刘光义怎么可能放弃这样的大好局面,让战局重新回到两军对峙不死不活的状态?趁着契丹军的前锋溃逃,中军主力还来不及采取应对之策,殿前司控鹤军的四个军和其他各部步军以横阵向前推进,紧紧地护住了自己的马军,也让马军护住了自己步军的侧翼,步骑结合着稳稳地往契丹军本阵压了过去。

………………………………

第十八章 众军齐集

    

    第十八章 众军齐集

    契丹的南府宰相耶律瑰引率领万余奚王王帐军刚刚通过古北口抵达檀州,听到的第一个消息就是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的败讯。两支军队出得胜口之后合兵向南救援幽州,在温榆河以南遭遇周军主力,力战受挫,只得再一次退回到得胜口,周军因为多种顾忌也只是追到温榆河为止。

    即便如此,这一战契丹军也是损失惨重,据说从得胜口出兵时候的两万人马,再一次回到得胜口的时候就只剩下来一万出头,军中的国族子弟也是死伤极重,其中最大的损失就出现在败退以后北渡温榆河的时候,被衔尾直追的周军不断地蚕食。幸好他们在得胜口还留下了一万人守卫,这才让周军不敢渡过温榆河穷追,总算是保全了大部分的人马,也保住了山后增援山前的必经要道。

    耿崇美和崔廷勋当然没有将自身的败绩向南京道的各州县广而告之,他们仅仅是派使者向鸳鸯泊发出了急报,不过南京道也就那么大一点,更何况是与幽州同属于析津府的檀州和顺州(今北京顺义)等地。因为被周军急追而没能当场渡过温榆河的败军,并不是都被周军给歼灭了,有不少人仗着一人多马的优势从周军的围困中四散逃出,也把这个败讯在析津府迅速地传播开来。

    只不过这样的消息传播方式也是有好有坏。

    好的是,顺州、檀州等地及时获得了战报以后都加强了戒备,顺州都总管耶律速撒谨守牛栏山和潮白河渡口,为耶律瑰引准备好了救援幽州的前进通路,檀州的守将更是如同盼望救星一般地迎候耶律瑰引大军的到来,檀州祗候郎君萧斡里更是自效军前。

    不过这个时候前军败绩的坏消息带来的恶果也出现了,军中已经隐约有些畏敌情绪,就连奚王拽剌都在极力主张顿兵不前,王帐军不能再按照耶律屋质之前的布置驰援幽州了,必须根据最新的战场情况就此守住檀州、顺州等地,等待鸳鸯泊那里的大军从得胜口方向南来。

    更为糟糕的是,驻守潞县的渤海帅高莫都听到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惨败的消息,作出的第一反应居然是主动向周主投降。这个和已经卒于应历九年的中台省左相高模翰多少沾亲带故的渤海人,忽然就发觉世代务农的渤海人还是和中原的汉人更加亲近一些,游牧的契丹人当年征服渤海国是奴役了他们,于是果断地在战场上弃暗投明。

    这样的意外之喜周主当然没有放过,义武军节度使孙行友之弟易州刺史孙方进、故华州节度使孙方谏之子保塞军使孙全晖迅疾率领易州、定州部分州郡兵换防潞县,占据了这个温榆河与潮白河交汇为潞水的重镇。周军由此将自己的东部防线扩张到了整个潞水一线,契丹军增援幽州城只剩下了从北面渡过温榆河这一条路。

    幽州城周边的形势如此急转直下,万余奚王王帐军的战力也不会比南京统军司更强,即便加上檀州和顺州的几千驻军,无论兵力和战力仍然是比不上武定军和南京统军司的合兵,就算是没有奚王的掣肘和军中的畏敌情绪,耶律瑰引同样不认为自己有什么胜算。

    耶律瑰引就此率军驻留顺州不前,只是派人和得胜口方面频通消息,专心等待着鸳鸯泊那里汇集的大军南下,然后再与其在温榆河北合兵一处,届时才能真正渡河与周军决战。

    接下来的时间里面,耶律瑰引就是和从檀州追随自己过来的檀州祗候郎君萧斡里叙话,从他那里了解南朝的风土民情和君臣大将以及军力分布情况。

    还真别说,这个萧斡里其实算是耶律瑰引南来以后的最大发现,他应该是国族子弟当中少有的对南朝有着深刻透彻了解的人了,假以时日,辽国负责对南朝军国大事的未必就不是他,甚至做到北院枢密使和北府宰相都是可能的——虽然目前萧斡里还在受着萧海真和耶律娄国的牵连,但是将来的事情谁知道呢,毕竟他的才干就摆在那里,人又年轻,也有世选北府宰相的家世资格,作为世宗皇帝第三女的夫婿,眼下虽然是个弱点,将来可就不一定了。

    萧斡里,不,萧乾萧伯朗并不知道耶律瑰引在心中对他的评价和期许,当下的他正在为得到南府宰相的青眼有加而抑制不住地兴奋,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