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寡妇女-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没奈何,作为一个女人,要么生熬着,要么遮遮掩掩的同后宅女眷打听所谓的偏方。
  几道偏方一下去,香玉的病非但没有丝毫好转,反而更严重了。
  二姐兰玉嫁得稍微比香玉差点,但也是书香门第,她并不愿作为一个妻子,一个媳妇一辈子困在后院。
  她念过书,有文化,能写会算,还有一份中学教员的职业,所以她结婚后依然要去上班,凭自己的本事养活自己。
  为此,她遭到了夫家的谩骂,娘家的反对,还有一些好事者的指指点点,可她将一切都抗了过来,绝不肯退缩。
  这样坚定的她,最终却被母亲的身份所击败,她怀了孩子,日渐沉重的身子,以及与生俱来的母性,让她放弃了做自己。
  她那同样念过书,有文化的丈夫得意洋洋道:“女人嘛,任她再能跳,只要搞大了肚子,就翻不起什么风浪来。”
  她听着这份番话,沉默的流下了眼泪。
  梅兰玉终究没做成梅兰玉,她成了妻子,媳妇,母亲,可她偏偏做不成梅兰玉这个人!
  因为二女儿那一段叛逆,梅庆节吸取了教训,不肯让三姐四姐念太多书,说“女娃子书念多了,心就野了。”
  可晚玉和纯玉天性好学,偷偷摸摸拿了姐姐的书来看,在弟弟跟着家庭教师学习时,也想方设法的听一耳朵。
  就这样,到了出嫁年龄,两个女孩因有姐姐们的前车之鉴,都不肯嫁人,梅老爷大怒,把两个女儿关起来,不给水饭,要使她们屈服。
  四姐纯玉聪明伶俐,同晚玉出了个主意,关了两天后便假装听话了,哄得亲爹把姐妹俩放了出来,然而当晚她们就收拾东西离了家,自此便开始自己闯荡。
  容真真并没有设置老套的结局——让姐妹俩经过一番拼搏后,功成名就,衣锦还乡。
  事实上,老三晚玉虽也有一股闯破天的狠劲儿,但她只知蛮干,在这男人掌控的世界里,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若不是有个妹妹拉拔一下,绝对没有好下场。
  而纯玉不仅肯拼,还有心眼,会动脑,行事机敏,她在付出比寻常人多十倍的心血后,终于在不肯接纳女人的社会里站稳了脚跟。
  容真真这么写,自有她的用意,虽然她不赞同女人应该呆在后宅,唯一的价值就是嫁人生儿子,但她也不能因为自己的这个观点,就大肆鼓吹走出去工作的女人就一定能风光。
  须知文字是有力量的,写出来的东西必定会被许多人看到,倘若有几个人看到了这篇小说,受到了触动,凭着一时热血要立足于社会,必定撞个头破血流。
  在这样的时代,对女人而言,往往没有所谓的公平,要想出头,必须要比男人更下功夫更有智慧,否则,还不如龟缩一隅保平安。
  容真真写字的速度不慢,但写了两千余字后,夜色便已很深了。
  她放下笔,揉了揉眼睛,正想去睡时,却看到今日买书时顺带买回来的报纸。
  她又拿过那张报纸来看。
  那篇她自己写的《榨油记》倒没什么看的必要,毕竟她修改多次,已看过千百遍,促使她买回这张报纸的,正是安娜女士写的《太太》。
  那可真是篇难得一见的好文章,虽然只是写后宅十几位姨太太围绕家产的纷争,却把各人的形象刻画得细致入微,其文如行云流水,未有半点滞涩。
  容真真原本猜测那安娜女士是不是外国人,可见她用词那样考究,便推翻了这个猜测,毕竟连她这个土生土长的,念过几年书的人都比不得她。
  如今国内受西方思想所影响,取个外国笔名倒很常见。
  她心里很想认识一下这个了不起的前辈,况且同为女子,必定可以有许多共鸣。
  她一遍遍的读着报纸上那几千字,越读就越想认识安娜女士,却苦恼于并没有她的联系方式。
  忽然,容真真想到自己发表《榨油记》后,有一些读者写了信来,信被投到报社,然后由报社的编辑又寄给她。
  她想到办法了。
  她连忙翻了信纸出来,这是她收到读者来信时,为给其中一些人回信,专门去买的上好的信纸,厚实又洁净,写字十分顺滑。
  刚刚生出的睡意不知不觉间便消散了,她提笔又写,写要寄给安娜女士的信。
  一开篇,她就忍不住将《太太》夸了又夸,从结构到文笔到内容,都无一不精妙,然后赤诚又热切的表达了要交朋友的意愿,忐忑不安的询问是否有资格得到前辈的指点,最后以一堆问题和仰慕之语作为结尾。
  洋洋洒洒数千字,写得比她今晚写的小说还多,她本想再写几句的,又怕人家嫌她啰嗦,想想还是作罢。
  写完后,容真真把信读了几遍,又生出了重写的冲动,她一会儿觉得自己的字迹不美观,一会儿觉得逻辑不通顺,东问一句西问一句,一会儿又觉得自己的问题简单到有些犯傻,总不能满意。
  就在她蠢蠢欲动的想重写一份时,窗户被敲响了。
  秦慕在窗外低声说:“已经很晚了,该熄灯歇息了,不要熬夜。”
  他方才做完了自己的工作,起身洗漱准备入睡时,却发现隔壁容真真还亮着灯,便忍不住来提醒一句。
  容真真应一声:“知道了,你也快睡吧。”
  她把信夹在稿子里,不打算再写了,准备投稿时一起把信交到编辑部去,托安娜女士的编辑代为转交。
  然而,此时此刻的她,并不知道,真正的安娜女士,与她想像中的并不相同。
  作者有话要说:
  昨天收藏涨了好多,是不是被推文了呀感谢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
  一说 20瓶;千山 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61章 
  安娜女士的回信还要些时日,但容真真投的稿子倒是有了消息。
  上回她的稿子是秦慕帮忙投的,可自从过了稿,如今她写的文章就能直接投给卓编辑。
  不出所料,《相夫教子》也很快通过了。
  上一篇《榨油记》,是她正经写的第一篇小说,有很多不足之处,比方说文笔略显稚嫩,比方说人物塑造单薄——受压迫的工人毛四儿,就写他如何可怜,剥削苦力的老板康富贵,就写他如何贪婪可恶。
  人物的性格虽凸显出来了,可未免太过虚假,那不是活生生的人,只是活在纸上的,虚假的浮影,人们看过这个故事,或许会议论几句,却很难感受到真正的触动。
  但这一篇不同,梅家四姐妹,是有血有肉的,她们鲜活的从纸上站起来,走到读者跟前,而活人,才能牵动人的心绪,让人叹息,让人落泪,让人愤慨,让人不平。
  容真真的进步是显而易见的,有了写作的经验后,她察觉到自己的不足,然后立马就去改正,去克服,将自己的文字打磨得更有力量。
  卓通文收到这篇稿子时,几乎是震惊的,这是一篇几乎从一开头就牢牢吸引住他目光的小说,言语精炼,没有一句废话,整篇文有张有驰,情节安排既不过分舒缓,也不太过急促。
  如果说上一篇小说是讨了符合《觉报》主旨的巧,再加上矮个里拔高个,才得以在报纸最不起眼的角落里有一立锥之地,那么这一篇,就是全然凭借她的实力,真正在这里立足。
  从稿费就能看得出容真真有多大的进步,从前的千字一块五,直接涨到了千字三块。
  最初容真真只投了两千余字,但卓通文给她安排了一个大的版面,又去信多要了一些稿子,凑成四千,发表出去。
  容真真收到了十二块大洋的稿费。
  她比第一次收到稿费还要高兴,如果说上次她只是走运,碰巧文章被选上了,那么这次就说明,她是真的有这个才华,可以靠文字养活自己,也可以……养家。
  是的,她意识到,她已经有一点点实力将母亲接回来,纳入自己的羽翼之下。
  容真真去打听了嘉和大道的小洋楼的租金,这里是富人区,住的都是些比较有教养的上层阶级,不过很少有外国人居住在这里,那些漂洋过海来到华国的洋人,自有他们的圈子。
  可因对西方文化的崇拜,这里的建筑修得跟国外一样,英式意式法式德式西班牙式……哪国的特色建筑都有,就是没有中式。
  然而,虽然外观随国外,名字却是中洋混杂,有洋气一点取作剑桥大楼纽约坊的,也有土一点叫佳美国货安乐楼的,各色的名字都有,不仅有一种诡异的新奇感,也让人觉得颇为有趣。
  嘉和大道有金楼银楼大商厦,也有粮油酱醋茶铺子,不用走出这里,也完全能满足生活所需。
  这里的建筑都十分美观洁净,然而它的房费也对得起它的这份美——一栋普通的,将将住得下五口之家的小洋楼,每月要二十多个沉甸甸的银元,这不是普通人能承担得起的价格。
  比方说潘二娘离开赵家,她四年存下的私房钱(大多都是丈夫贴补的),又几乎卖了所有衣裳首饰,加起来才不过两百多大洋,不吃不喝也就能在这儿租十个月,而富人区的开销又很高,真到这儿来,半年都呆不稳。
  富人和穷人的生活简直是天壤之别,一个贫苦之家,一家人齐心协力,天冷不敢添衣生病不敢就医,一辈子苦水里泡着,可能才存下百来个银元,可富人一顿饭,都不止这些。
  贫富阶级的悬殊,是一般人想都想不到的。
  容真真打小就没大手大脚花过钱,她向来很节俭,却肯花这么多钱,在这儿寻一个容身之处,因为穷人和富人,住在两个世界。
  在富人的世界里,曾经流传过的关于潘二娘的风言风语,传不到街坊邻居的耳朵里去。
  且那些身家丰厚的男子,也看不上潘二娘——毕竟她再美丽,也已经老了,生活又赋予了她太多风霜。
  那些男子若想,自然能找到大把大把年轻漂亮的女人,她们化着精致的妆,烫着卷曲的发,有着丰盈美丽的胸脯,肌肤散发着温热的香气,这是一种鲜活的美丽,一个干枯的老女人怎么比得上呢?
  那个面容光洁,肤色白皙,骨肉柔腻的潘二娘,已消逝在时光里,除了讨不着老婆,只要是个女人都稀罕的穷人,没有别的男人能再打她的主意。
  既然男人不打她的主意,他们的太太自然不会对她有什么恶感,况且一个自诩有教养有身份的女人,是很忌讳在背后对人说三道四的。
  我们常能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穷人因为穷,往往会做出许多诸如坑蒙拐骗这样的恶事来。
  及至稍微富裕一点,有些恶人的恶毒程度更为加剧,因为过上了优越的生活,就绝不能使自己落入不堪的境地,因此他们要用更酷烈更毒辣的手段来剥削,来抢夺,就像一条条时刻准备着从哪儿撕咬下一块肥肉的疯犬。
  若是更有钱些呢?
  金钱会给予他们良好的教育,教会他们文明,教会他们体面,在这种教育下,即使作恶多端之人,也文质彬彬得像个真正的绅士。
  所以,对于容真真母女俩而言,这里是个适合居住的安全地方。
  容真真不怕花钱,钱是让人过得更好的一种东西,如果它起不到这个作用,那它就是废物而已。
  她下了这个决心,甚至连房子都看好了,就非常高兴的去找她的娘,迫不及待的要对她娘说:“你可以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