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狼烟墩下的传奇-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深夜静,朔风怒号,而室内温暖如春,坐在蒋介石周围的几个人,心头热得象火盆一般,这情形使蒋介石冰冷的感情也无法不受影响,他与往日不同,倾听良久,竟然问道:“蒋某诚心接受你们的爱国举动,下一步该是什么?”

    周恩来正欲发言,坐在蒋介石对面的张学良已经开口:“委员长,您所以逗留在西安,绝对不是因为我们。您当然记得,从十二日那天开始一直到端纳先生到达西安同您见面为止。在这一段期间,您是坚决拒绝同我们谈话的。端纳先生到后,正好周先生他们三位也到西安,您就开始安详地讨论我们各人当前的问题。”

    “这个……”蒋介石无力地。

    “到了上星期二,原则上我们已经商定应该采取的各项主张以及更改政策、遵守总理遗嘱、使中华民族发杨光大。”周恩来道。

    “是……呀!”

    “不过,在汉卿这方面,问题就不同了。汉卿个人完全信任委员长已接受了停止内战、一致对外的请求,可是委员长回到南京以后,是否会受到小人包围而继续内战,我们就不能担保委员长也同意汉卿这番顾虑,虽然您没有说出口来,但您默认的,您没有反驳!”周恩来道。

    蒋介石不说话了。

    少帅张学良又道:“现万事齐备,就只差来自南京的保证人。可是我电报如雪片飞去,回讯呢?”他摊摊手,“全无。现只因为南京不派人来,从而使您至今没有回去的。其实,只要您回去,问题就简单……”

    蒋介石仍是不发言,朔风中偶或传过来口令声、梆子声,西安古城的寒夜非常宁静。屋子里火盆上的水壶在吱吱地响,周恩来起立道:“校长,时间不早了,蒋铭三先生明天回南京,委员长还要同他谈话,我们不打扰了。”

    蒋介石正要慢吞吞地立起来,周恩来一把按住道:“蒋校长,您别起了,您腰部还没复原,就不用客气了。”恩来说罢一行几人走出。

    蒋介石接着立了起来,慢慢地踱到窗边,撑着腰望着周恩来一行背影出神。他叹了口气:“这三个人就是我们喧传的‘**’。我们说他们眼如铜铃口如血盆,吃小孩子不吐骨头,可是他们安详地坐在我对面,说话是这样有条有理,眼光是如此远大锐利。”

    窗外小风飕飕……
………………………………

第四十一章 扪心自问

    蒋介石打了个寒噤:“人才呵!人才怎么全跑到共产党那里?周恩来、叶剑英的风度见识,远在南京几个部长之上,秦博古犹如一个大学教授。”蒋介石咬咬牙,“如果真的同他们握手言和,那在和平的环境里,共产党的发展将更快!对于我的威胁也更大!”

    他握紧拳头一挥,退回床上,双手抱头,细细思量:〃目前,反正已经答应他们停止内战,全力抗日,犯不着再闹破裂,回到南京后,”蒋介石脸上掠过一丝狞笑,〃那时候再看谁跳得高!

    蒋介石不安地躺下身子,一会儿又摸索着爬了起来,叹道:“从宋美龄信上‘戏中有戏’四个字来看,出卖我的人不在这里,而在南京!张学良、杨虎城是直接发动的,但他们没有杀我,周、叶、秦三人是共产党的代表,十年来剿来剿去还是没办法剿灭的人物,他们不但不杀我,反而要张、杨严防部下动手……”

    一只大白猫从一边窜过,吓得老蒋打了一个冷战。

    蒋介石凄然下泪,不由处小声说道:“万一真的打起来,日本人独占中国后,我命休矣!”蒋介石越想越伤心,突地有一个影子渐渐移近,不由大惊,猛一抬头,却见来者是蒋鼎文。蒋介石只说了“铭三”二字,已经泣不成声……

    蒋鼎文也哽咽着伏在老蒋床边问道:“委员长,您身体还好吗?”

    蒋介石极力使自己镇静下来,吃力地爬了起来:“铭三,你们几个人,还好吗?那个小六子没为难你们吧?”

    “没有。很受优待。”蒋鼎文抱过一床崭新的大棉被垫在他的腰上,“听说明天派我回南京,委座有信吗?”

    蒋介石点点头:“我就写,我就写。你们也给软禁了……”

    蒋鼎文一言不发,却大哭了起来。

    蒋鼎文哭了一阵,抹抹眼泪道:“委员长,这个局势,叫人好不着急!我们对好多事情没有彻底解决,如今全成了漏洞!当时我们以为只要把共产党消灭,就万事大吉了,可是张学良这一手简直叫我们无法下台!”

    “这个……”

    “现不但张学良、杨虎城如此,南京的谣言我也略有所闻。而且,这边的人对您的批评也够瞧的,铭三追随委座多年,如今所见所闻,却不能不使人伤心、落泪!”

    “别哭别哭,”蒋介石抓住他一支胳膊、“铭三,你使我六神无主,快别哭,总而言之,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好在他们对我没有生命威胁,只要我们回到南京,不管新账老账,我会一笔笔,同他们分头去算的!你明天回南京,务必同自己的人讲明,千万别上了姓何的这混蛋的当,我快回南京了。”

    “是!”

    老蒋扶着蒋鼎文的肩膀走下床来,往书桌上坐下,哆嗦着简简单单写了几封信,郑重嘱咐:“这是给姓何的信,我说:闻昨日我方空军对渭南轰炸,与事无补,盼即下令停止。按目前情势来看,可能于本星期六以前返京,故在星期六以前,无论如何不可发动战事,尤应立即停止轰炸。铭三返京有极重要事相告,盼,妥为处理。”

    “极重要事相告?”蒋鼎文沉吟,“大概是指南京派代表问题,不过如果不写明,我怕姓何的装聋作哑。”

    “我不能写明!”蒋介石把毛笔一摔,“堂堂一个委员长,怎能把这件事写上?这封信落在何敬之他们手中,更不应该写明派代表来西安做保证人这一点。同时我信上尽是暗示……”

    “万一夫人要来西安,怎么办?”

    蒋介石沉吟一会:“她不会来的,兵荒马乱,又是个女人……”

    “那您看南京谁来最合适?”蒋鼎文把两封信往口袋里藏好,“这次铭三回京,主要还是催促南市派人来。”

    蒋介石道:“那么,你该知道你此行是责任重大了!万一姓何的他们从中作梗,你别忘记坚持到底!夫人、子文、庸之,连中国共产党都会撑你的要,你要沉住气,无论如何不能让何继续讨伐!”

    “是的,委员长!”蒋鼎文笔直立正,“您还有什么吩咐吗?”

    “万一有人问起共产党,”蒋介石放低声音,“你可不能随便发言。刚才周恩来他们又来过,但将来在我的文告中,在全国一切报纸上,我是不会让他们的名字出现的。”

    “明白了,铭三回南京后一定守口如瓶。”

    “那你总要有一套说法才对。”

    “铭三就说张学良、杨虎城以及共产党人,一上来就想加害于您,后来,”蒋鼎文搔搔脖子,“后来发现了委员长的……”他目光停留在蒋介石的日记本上,大喜,“后来他们发现了委员长的日记本,他们都看了,觉得委员长是一个空前绝后的大伟人,于是他们感动了,他们跪在委员长脚下忏悔,恳求您不要生气,他们愿意送您回京。因此这次回南京找保证人,也可以说成是……”

    蒋介石满身热辣辣地觉得蒋鼎文不愧是他的亲信,替他出了这么美妙的一个主意,现就万分地高兴了起来。

    于是,他摆摆手道:“这种说法很好,你可以这样对人家讲:委员长被软禁后的第三天,张学良曾经对委员长说,委员长的日记和重要文件我们都读过了,今天才知道领袖的人格是如此之伟大,实出乎我们想象以外!”

    “好的!”

    “如果我早知道委员长日记中所记的十分之一,我绝不会有这一次的鲁莽行动。所以,我请求你原谅我,快点回南京去……”

    “铭三记住了。”蒋鼎文再一个立正,“铭三回京之后,暗中定这样对人说,但这种说法不能发表,万一……”

    “铭三!”蒋介石咬紧假牙,“你以为张学良这混六子以后还能乱说话吗?”

    “您的意思是……”

    “哼!”蒋介石冷笑一声,“他除非学日本人切腹自杀,否则我这次的大亏,难道还要留个活口在世上叫我难看。”

    蒋鼎文垂下头来,低沉地说道:“是的,伟大的领袖!”蒋鼎文说完,立刻抬起头来,惊惶地跨前一步,朝四周瞅一眼,低声,“委员长,此时此地,这个问题可要仔细考虑,以免打草惊蛇,反而影响了委座的安全……”
………………………………

第四十二章 好坏分明

    蒋介石瞪着一双眼珠,撑着腰,皱着眉狠狠答道:“我当然懂得!他举起手来,突地握紧拳头,就象张学良已经给他捏住似的,“我必须把这个坏六子捉起来,我不能看到他自由自在地活动。”

    “委员长!”蒋鼎文又劝,“这以后再说吧,现不是动手时候。如果没有吩咐,铭三告辞了!”

    第二天张学良送蒋鼎文上飞机,笑道:“铭三兄,我当然希望你回来,可是万一我们一定要在战场相见,我也一定奉陪!告诉南京的朋友们,我们东北军、西北军这番抗战的决心是下定了,我要为我东北三省父老兄弟报仇雪恨,更要为家父报仇雪恨!”

    张学良送去了蒋鼎文,快马加鞭地回到自己的住处后,向学兵的官兵说道:“现我决定建立一支新军,名为抗日先锋总队,相当于一个师的编制,由孙铭久任总队长。一部分学兵队学员分配到抗日先锋队工作。”

    “是!”众道。

    张学良向手下众人看了一下,高兴地说道:“好!现将三个警卫营合并成立了一个特务团,也由孙铭久任团长,把部分学兵队学员被分配到这个团工作,也好加这个团的战斗力。大家听到了没有?”

    “听到!”异口同声。

    这期间,刘家语也被调到特务团当教官,后又被调到东北军总部编《一二,—二》小报。这使刘家语对西安事变期间全局的形势有了更加全面的了解。

    另外,由于刘家语又带人加强蒋介石住所外围的保卫工作,从而使老蒋在这里的比在总统府还要保险。

    西安事变的爆发引起国内外巨大反响,出现了一个极其紧张复杂的局面。南京方面,亲日派军政部长在大会上大声地说:“我们一定要对大逆不道的张、杨进行讨伐,老子非亲自宰他们不可!现马上起飞三十架飞机飞到西安上空盘旋,一方面是示威,必要时给我狠狠炸……”

    不几天,西安市的上空出现了三十多架飞机,想把蒋介石置于死地。

    这边在动坏脑筋,那边也不例外地在想办法。而以宋子文、宋美龄等人为代表的亲英美派,也同时在开会商讨救蒋的办法。他们反对讨伐,力主用和平方法营救蒋介石。

    此时的国民党内部的分歧,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英、美帝国主义同日本帝国主义争夺在华利益的矛盾。西安方面,张学良、杨虎成联共抗日,逼蒋抗日的主张是一致的,但他们的部下和社会各界人士认识不一,众说纷纭。

    十二月十六日军政部长在办公室下令:“现在就给我讨伐二逆,把他们就地消灭。”

    “是!”一副官领命而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