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狼烟墩下的传奇-第4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时,蒋介石在自己的办公室里正在苦思,突然一个军官跑进来一个立正,报告说:“我上海大军撤退,无法遏止。”

    “这,这是怎么回事!?哎,只好顺其自然了!现传我的命令,令各部队以军、师、旅为单位,分散向浙、皖、赣三省山地撤退。”

    “这个……”

    “另外,令京沪线方面,在江阴要塞部队要死守江阴,阻遏日军沿京沪线西进;沪杭线方面,令新到京沪杭三角地区的刘湘的十三集团军,会同桂军第七师,进驻广德,阻遏日军由太湖南岸绕攻。东北军,快令东北军六十七上来。”

    “是!”

    淞沪会战到最后,中国军队已处于被动的守势。十一月初,在小鬼子第十军团于杭州湾登陆后迅速占领了金山卫,并企图攻占松江切断我军退路的关键时刻,六十七军接到命令,驰援松江,并与守城的保守部队和四十军死守三天。

    六日这天上午,六十七军军长吴克仁向到会的贺奎、金奎璧、张文清等手下令说:“现我们要从这白鹤港、安亭等地,冒雨向松江急行军。一0七师要当天到达松江以南,沿黄浦江北岸布防,向金鹤浜、米市渡、得胜港一线展开。我军部和一0八师于晚上必须赶到松江。”

    “是!”众答。

    吴克仁军长率领六十七军军部及一0八师于六日晚上赶到松江。王公屿的保安部队和郭汝槐四十军只剩下几百人的官兵,看到六十七这支东北军的部队装备优良、建制相对完整且士气高昂,都深受鼓舞。很显然,保卫松江的任务主要需由六十七军承担。

    这天一早,小鬼子飞机、大炮就开始对我阵地狂轰滥炸。接着,步兵对我阵地进行了全面进攻。西门外阵地一度吃紧,吴军长赶去督战,并亲率官兵反攻,打退了西门的小鬼子。

    午后,敌人增援部队赶到,又开始了疯狂的全面进攻。六十七军与保安队和四十军四面与敌厮杀。小鬼子凭着炮火优势和乘胜进军的士气,攻势非常凶猛。

    正在指挥战斗的金奎璧,见自己身边的士兵被敌人打得没有几人了,只好向一直跟在身后的刘家语和戴汝斌、石以堪三人说:“你们三个都是这里的高手,现我令你们在这个大场的土堆边向冲来的敌人开火。”

    “是,就让我们三个阻击高手抖抖威风吧!”刘家语端大盖子冲上了土堆。
………………………………

第三十五章 进退自如

    戴汝斌和石以堪二人也不例外地冲到十米外的另一个大土堆,只见他单眼吊线,把三个冲来的小鬼子放倒。

    三个人弹无虚发,一人打死了三十多个敌人。当他打得正起劲时,敌人的一颗野战炮弹打到了戴汝斌、石以堪身边,二人当场牺牲。刘家语也不例外被震晕过去……

    这是中岛今朝吾指挥手下开的炮,这个家伙为洗在华北被六十军痛打之辱,象苍蝇似的又跟了上来。

    六十七军为掩护其他部队撤退只是拼命阻击,因没人下令主动出击。由于某种原因,蒋介石白白地丧失了反攻的机会,从而促成了淞沪会战提前形成的败局。

    从上海到昆山的公路两侧已挤满了撤退的官兵。但六十七军仍坚定地与四十军和保安部队一起坚守松江。为了完成“死守三日”掩护大部队撤退的任务,三支阻击部队是以生命来换取时间。分分秒秒,都在付出血和肉的代价!至当日夜,守城部队已几乎拼光。

    此时,小鬼子已围住了松江城东门、西门和南门,为了不使指挥部被敌人包围在城里,吴克仁、郭汝槐、王公屿研究决定:城内残存部队从北门突围。

    虽撤出了松江城,但被敌机盯住的吴克仁军长的队伍,不断遭到敌机的跟踪扫射,在白鹤港架设浮桥时,敌机又对部队进行轰炸、扫射,很快,小鬼子的便衣又赶到了。

    弹雨中,几颗罪恶子弹向吴克仁飞来,英雄的上将军长就这样中弹牺牲了!

    由于松江之战是我国军队大撤退之前的最后一幕,又是在上海城区外围作战,与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相比,打得更加激烈。但是,这并未引起当时新闻媒体的重视,更没有一个正义的、不怕死的记者前去采访。

    甚至,连国民党军政当局为了掩饰自己在淞沪会战中失误,特别是最后阶段未能组织有序撤退的指挥失误。

    他们不但不褒奖六十七军,反而对这支英勇抗战到最后的部队的诬陷却步步升级,罪名是“不战而退,使全军蒙受重大损失”。

    更甚之,还造出吴克仁军长投敌的谣言,后经王公屿等松江之役亲历者的证明和力争,直到一九**年清明,台湾当局才将吴克仁将军灵位加入忠烈祠。而中共有关部门,早在一九八七年即已追认吴克仁将军为抗日的革命烈士。

    六十七军为抗日牺牲的烈士们可以安息了!

    人们更不了解的是,当时刘家语所在的这支部队,于淞沪会战中牺牲的还有共产党员和受党影响的进步青年、同刘家语一道到六十七军的学兵队学员中的郑里坚同志,就为保卫大上海献出了生命。另外,在上海参战牺牲的老学兵队的还有戴汝斌、石以堪等八名地下工作者。

    这时,守在松江城的残存部队虽为了防止被包围而于八日夜撤出城,而六十七军两翼的部队八日夜一直顽强战斗、坚守防线。

    可是,部队伤亡大半,且衣湿空腹、饥寒交迫、体力严重下降,有多处阵地被突破,我军再顽强组织反攻却难以得手,至九日上午全线撤退时,敌我阵地已成犬牙交错之状。

    战斗打到这个份上,一0七师师部已没有固定地点了。由于连续三天的战斗,疲累已极,直到八日深夜,刘家语还没有醒来。

    九日晨,一声剧烈的爆炸声才把家语惊醒,他发现自己的顶头上司书记官及师长等人都已不见踪影。就急忙收拾起师部关防和一些重要文件,跑到村头一看,尽是撤退的士兵,说是师部已向西南方向撤走。

    另外,掩护师部撤退的部队也已开始撤退。连忙向同一方向赶路的散兵追去,当他们看到刘家语是师部的人,也跟着一道行进,急急忙忙地走了七八里路的样子,遇到一条不小的河,河上有桥。

    家语就跑上桥往前看去,不好!迎面一队日寇的骑兵发现了这些退兵,这是立功心切又大增的小鬼子师团长中岛今朝吾亲自出马,带人前来堵东北军六十七退兵的。

    此时此刻,中岛今朝吾并没有带人打马冲来,却叫手下马端着枪扑了过来。

    刘家语不顾自己的头疼,端起身边的三八大盖子,向仍骑上马中岛今朝吾开了一枪,把这个敌人的师团打下了马。由于刘家语当时头还在晕疼,就没有掌握好准头,打偏了这一枪,只把这个家伙的膀子打伤,但这个家还是让马摔的头破血流。

    小鬼子见指挥官受伤赶紧跑过去,赶紧过来拍马屁,七手八脚地对中岛今朝吾进行抢救。也就放松对这股退兵进攻了,家语他们趁此机会撤走。

    刘家语带人又跑了十多里后,又被另一帮小鬼子赶上了。这是一支摩托车队,由于他们跑得快,竟把退兵圈在了一个大河边,不停地向退兵开枪。

    现如今,对于刘家语来说,最最重要的事情,就是不能让师部关防落入敌人手中。于是,他急中生智,连忙扔掉背包退到一小桥下,脱了外衣,只带着内有师部关防、师长图章及团长们的护照等的公文袋和手枪就下水沿河游去,从侧面避开了敌人的搜索。

    只见刘家语在寒冷的河水里一直向前游了两里多路,看两边没情况才上岸。

    刘家语带人一口气又跑到江苏安东(涟水县)红窑镇龙兴村时,只见一个面黄肌瘦的大青年和一个道人,正向退下的国民党官兵的怀里塞地瓜干,旁边还放了两担白开水。

    此大青年就是刚获释不久的中产党人李干成同志。

    这时肚子饿得咕咕叫的家语等兵,一起向前饱餐了一顿。

    刘家语谢过二人准备向西赶时,李干成赶紧捧了一些地瓜干叫他们带上,大家推托不下只好收下。于是家语道:“谢谢了,真是太感谢!请相信我们一定会打回来的,一定把小鬼子赶出中国!”

    “好!我们江苏人民等着你们打来,为我们报仇雪恨!”李干成双眼红红地道。

    刘家语流着眼泪带兄弟们向西方撤去。

    由于蒋介石指挥的失误,实际上形成了大溃退的局面。许多部队挤在狭窄的道路和桥梁上,从而成了敌机轰炸和扫射的活靶子。

    目睹这种惨况,不能不叫人对蒋介石指挥的混乱感到愤慨,六十七军等在松江浴血苦战赢得的时间也被白白浪费掉了!

    后来,有专家估计,淞沪战场上我国军队的伤亡,有近半数是在毫无防空能力的情况下,被日军飞机轰炸造成的。
………………………………

第三十七章 任重道远

    当天,李涛安排刘家语从汉口搬到武昌东北救亡总会(简称“东总”)住下。

    东总是根据周恩来同志的指示,一九三七年六月间在北平成立的,参加者有东北军的代表、东北抗日联军的代表、东北大学的进步学生,还有东北的社会名流杜重远、李杜、高崇民、阎宝航等。主要骨干是我党地下党员。党组书记是公开身份为东总秘书长是刘澜波,党组成员有于毅夫、宋黎、栗又文同志等。

    总会原在北平,后迁南京,南京沦陷时又搬到武汉。

    第二天,李涛同志给刘家语搬来一批文件和书籍,一边擦汗一边说:“刘同志,你就先在这里好好学习一下吧,另外一定要好好休息一下,还要尽量少上街,以免引起麻烦。”

    “好的!”李涛见刘家语答应后,就用手拍拍家语的肩膀出去了。

    刘家语也很珍惜有个坐下来学习的机会,认真阅读了党的文件和一些抗战报刊,结合淞沪战场上的亲历,提高自己的认识,懂得了:抗战是长期的,不能奢望速胜;除了正面战场以外,必须大力开展敌后游击战争;不能对国民党军队抱多大希望,要放手发展人民抗日武装力量。

    经过这一段学习,刘家语对党的抗日战略方针和基本政策加深了认识,为后来回山东开展敌后武装斗争打下了思想基础。刘家语严守党组织的规定,除了一次登蛇山黄鹤楼,面对万里长江,默诵崔颢的名诗《黄鹤楼》以外,再也没有去过街上。

    刘家语在东总住了半个月,接八路军办事处通知,要他去汉口找张学思同志,同他研究一起到豫北组建抗日游击队的问题。张学思是一九三三年在北平入党的地下党员。但当时他以张少帅弟弟的身份出现在社会上,住在一家豪华饭店里。刘家语到后,立即问道:“学思同志,可有少帅的消息?”

    “家兄的消息就是打探不到,真是太急人!”

    “谁说不是!那你有什么打算?”

    “万福麟说要给两个连作基干,拉起一支队伍,我任司令,你当政委。”

    “那太好!只是这个万福麟,真的会给吗?”

    “会的!部队训练、政治工作、干部管理统统让你管,我着重对外联络,处理与各方面的关系。”

    刘家语先后去过张学思那里两次,谈得颇为投契,二人都很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