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四合院:从晋升工程师开始-第3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祯淡淡道:“比斗就像打仗,得随机应变,不能拘于章法,就在今天比,后厨有啥用啥,三个菜,双方分别做一次,一共六个菜,你们敢接吗?”
  “哼!有何不敢?在御厨的手里,什么食材都能发挥出独到的魅力!”
  “好,各自摇人吧!”
  “摇人?”
  “就是叫人,把你推荐的评委叫来!现在才三点,六点之前开始,没问题吧?”
  “没问题!”
  王御厨和关氏父子立即去找人。
  林祯往大领导家里打了个电话。
  现在大领导每天的生活就是看看报纸,听听下属们的汇报,还真是闲得慌。
  一听有御厨去八萃楼踢馆,林祯请他当评委,立即就答应了。
  “小林啊,我建议你这次就算赢了他,明年也找机会和其他人比一次,举办这种比赛对八萃楼来说是个很好的宣传方式,我是很乐意当评委的,哈哈哈哈……”
  “嘿嘿,领导,咱俩想一块去了,我这就去接您。”
  “不用不用,我让小李开车送我,对了,别告诉他们我的身份。”
  “放心吧,您是神秘评委。”
  给大领导通完电话后,林祯又往给区里的赵主任打了个电话。
  在过去的几年里,赵主任从街道办一只升到了区里,现在主要管理文化宣传方面。
  林祯给他打电话,自然是想请记者过来报道一下。
  现在刚改开,上面对响应号召往前迈步的人很扶持,有些勤劳大胆的人还被追踪报道,以起到宣传作用。
  想林祯这种情况,赵主任听了自然不会拒绝,立即就派了记者小吴过来。
  小吴曾经是街道办的统计员,就是当初接替娄晓娥岗位的那位,跟林祯也算是熟人了。
  听说林祯提供了一个不错的素材,立即带上助理拿着装备就往八萃楼赶。
  一见到小吴后,林祯就悄声嘱咐道:“等会三位评委的照片不用拍,只拍做菜和他们认输鞠躬道歉的照片。”
  “林工,三位评委的身份能透露一下吗?”
  “你在报道上提神秘评委就行了,一个是曾经轧钢厂的李副厂长,一个是个旧社会的王爷,另一个是闲不住爱凑热闹的退休领导,你觉得能提吗?”
  “呀,这样啊,嘿嘿,那还是称他们为神秘评委吧,对了,他们是坐一起品鉴吗?”
  “当然不是,每人一个雅间,要是都坐一起了,我那位退休的老朋友一露面,另外两人得吓瘫了。”
  “哈哈哈,领导还真有意思,这真是来凑热闹了。”
  “老小老小的,越老越像个顽童,他的岁数比院里的贾张氏还大呢,就是因为有个好心态,身体棒着呢。”
  说话间,大领导的专车到了,赶紧进了雅间等着。
  “小林,啥时候开始,我还真饿了,哈哈哈……”
  “马上就好,您就瞧好吧,我先过去。”
  林祯带着小吴来到了后厨,双方已经在准备了。
  王御厨一看记者来了,还带着助理,拿着照像机和纸笔,要现场记录稿件。
  吓得王御厨心中咯噔一下,不过转念一想,现在已经改开,不会再翻旧账,就不再害怕,强装镇定起来。
  但越想越觉得自己好像一步步的掉进别人挖的坑里了。
  再一看绷不住笑容的林祯,和信心满满的马华。
  王御厨的优越感瞬间没了,听记者问他这次要和八萃楼比赛的动机。
  他答非所问的支吾道:“林祯同志,你没说要叫记者同志啊?怎么?这事非要公开吗?不能点到为止吗?”
  林祯笑道:“你想啥呢,都到摘我招牌这一步了,还提什么点到为止,赶紧吧,人家记者问你话呢!”


第415章 李副厂长的反向用法
  小吴直接开门见山的问道:“请问这位同志,您以前是宫里的御厨吗?”
  “啊?我,我,我……”
  “您不用担心,现在已经不是几年前了,您也肯定知道,不然您也不会来比赛了。”
  “呃……是,我是大清朝最后一任御厨总管,我姓王,四九城有资历的老厨子基本都认识我。”
  “那您来比赛的真正目的是什么呢?是真看不惯八萃楼招牌太大,还是另有隐情呢?”
  “呃,没有隐情,就是看他的招牌太大,天底下能荟萃八大菜系的,只有宫里的御厨,他们不配!”
  “据说三位评委有两位是您叫来的,那关于评审方面,您怎么能保证公平呢?”
  “哼,我堂堂御厨总管,还不屑于作弊,这个问题,记者同志您尽管放心,菜是服务员端上去的,我们双方各出一人去听结果,评委根本不知道哪道菜是谁做的。”
  “那您有没有考虑会败呢,如果败了,您不但要打杂三月还要鞠躬道歉,我们也会进行报道,你……”
  “不要说了!我不会败的!”
  王御厨大手一挥,立即打断了小吴不吉利的问话。
  但小吴是个记者,该问的还是要问个清楚。
  “请问王御厨,对方只有掌勺的马华同志一人迎战,您已经八十多岁的高龄,要亲自下手吗?”
  “看情况来,必要的时候我会出手,我虽然上岁数了,但闭着眼睛也能做菜,好了,请您观战就行,我们要开始了。”
  小吴和助理立即退后,又看了看双方立的字据,密切的记录着现场的经过。
  三道菜,双方各做一次,就地取材。
  跟当初林祯和傻柱比厨艺差不多,食材用同样的,做法因人而异。
  第一道菜,双方一致决定用豆芽。
  用最普通的绿豆芽,做出不可思议的味道。
  这道菜由关冬青对阵马华。
  关冬青虽然佩服马华做的蒋侍郎豆腐,但提起做豆芽来,他是一点也不怯场,主动请命打头阵。
  他做的这道菜叫玉针探海。
  选豆芽一份晾干水分放入盘中,再倒上高度酒头。
  边上的娄晓娥问道:“当家的,他用高度酒泡,这不成了醉鸡醉鸭一样的醉豆芽了吗?”
  林祯道:“他用的是七十多度的酒头,不是为了吃酒味,应该是为了把豆芽点着,最大的力度保证豆芽的脆。”
  果然,关冬青将猪油烧热烹出葱姜蒜的香味,略撒盐花,紧跟着淋上鲜虾鲜贝蒸出的海鲜水。
  趁着锅中突然窜出的火舌,直接浇到豆芽上。
  盘中的豆芽里的高度白酒瞬间被点燃,一道玉针探海瞬间成菜,鲜香扑面而来。
  娄晓娥笑道:“他这酒头还有去腥的作用呢。”
  “没错,用了海鲜水的鲜,还不要一点腥,确实是年青一代厨子才能想起的发明,要是另外两位老者,估计得墨守成规了。”
  另一边马华的豆芽也出锅了。
  马华为了不给师父丢脸,稳扎稳打,做了师父曾经教给他的一道菜。
  选一份豆芽晾干,再用鸡蛋、淀粉、虾油、虾粉和少许盐调糊。
  豆芽挂上鸡蛋糊以后,过猪油炸了。
  捞出控油后,配上青椒丝、鸡丝、火腿丝、料酒、白糖和秋油,再用花打四门的手法爆炒。
  出锅后豆芽根根成型不断,色香味俱全。
  这道菜正是林祯穿越前在网上看到过的噶礼豆芽。
  只不过自己又改进了一些。
  原本的噶礼豆芽只挂了鸡蛋糊,他加了虾油、虾粉。
  而且爆炒的时候加了秋油,减少了原版表面看起来清淡的缺点。
  两道菜由服务员端上去,马华、关冬青和记者小吴都跟着去听结果。
  刘玉华在边上问道:“林祯,你不去看看?”
  林祯笑道:“不去,胜负已经分出来了,嘿嘿,肯定会让你们大跌眼镜的。”
  菜先端到了大领导所在的雅间。
  关冬青玉针探海的火还没灭呢。
  为了防止做菜的人使眼色作弊,马华跟关冬青约定,在门口听点评,除了服务员外,谁也不准进雅间,记者小吴都不让进。
  大领导看了这两样菜,心里挺稀罕的。
  噶礼豆芽林祯还真没给他做过,因此他没有分出来哪个是马华做的。
  不过即便分出来了,他也不会带着偏见点评,毕竟领导的格局在那摆着,不会耍小心思的。
  大领导先吃了一口玉针探海,果然清脆爽口。
  一股海鲜的清香,却没有一点腥味,吃在嘴里真是太鲜了。
  尤其是脆,真是太脆了,跟生豆芽一样脆,但没有生味。
  “嗯,好,这个玉针探海脆鲜爽口,一口下去豆芽在齿颊间断裂,满嘴都是海鲜与豆芽的清香,玉针探海,名副其实!”
  大领导说完,又吃了一口噶礼豆芽。
  瞬间就闭上了眼睛。
  “这盘豆芽一口下去,先是醇香护嘴,随后又有清脆袭来,把火腿和鸡丝仅有的一点油腻给中和了,更有层次感,手法老练,大火翻炒之下竟然根根不断,比起玉针探海来,着实高了一手,说实话,玉针探海有些投机了,豆芽浇酒头点燃,没了翻炒的动作,也少了一丝炝锅的烟火气,因此我的点评是,噶礼豆芽胜!只是不知道为什么取了这么个名字。”
  大领导点评后,摆了摆手,两位服务员立即点头,将两盘菜端到下一位评委那。
  门口的小吴快速记录着,马华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关冬青脸上不服,小声道:“才一个评委而已,马华同志,别得意的太早。”
  第二位评委就是哪个所谓的王爷。
  其实就是个旧社会的纨绔子弟,老爹是清末的王爷。
  大清朝没了以后,他们改姓为金。
  虽然失去了锦衣玉食,但仗着旧时的人脉,在四九城过得相当滋润。
  这位更是放不下自己的王爷架子,在解方前作福作威了十几年。
  后来到了新时代,他就老实了起来,前几年更是低调,人们都称他老金头。
  如今改开了,他似乎又看到了锦衣玉食在向自己招手。
  也不安度晚年了,光想着在临死前能过几年小时候的富贵日子。
  这次听说王御厨找他当评委,要摘一家新开酒楼的招牌,当时就一路小跑赶过来了。
  本以为就他的资历而言,这第一评委的位子非他莫属了。
  不料想来到之后被领进了第二间雅间里。
  每道菜自己都是吃第二口,心里有些不高兴。
  当服务员端过来第一道菜的时候。
  老金头撇嘴道:“上一个评委是谁啊?这么大的谱?”
  服务员道:“对不起同志,我们不认识,也不能说,请您品尝吧。”
  老金头见过关冬青做的玉针探海,自然就带了偏心。
  虽然也被马华的做的菜震惊到了,但还是昧着良心道:“嗯~这个玉针探海清脆鲜香,做法新颖不拘小节,比噶礼豆芽强太多了,噶礼豆芽虽然也好吃,但味道太复杂,清香劲就少了三分,我的点评是,玉针探海胜!”
  门口的关冬青听了以后送了一口气,脸上露出了笑容。
  马华却是毫不在乎,笑道:“下一位李副厂长就能定输赢了,希望你能笑到最后。”
  李副厂长刚结识关氏父子不久,并没有吃过太多他们做的菜。
  事前王御厨和关沧海看不起野路子出身的林祯和马华,也没有提前作弊通音信。
  只想着轻易就赢了野路子的小年轻,丝毫没有把八萃楼看在眼里。
  因此李副厂长看着面前的两盘菜陷入了沉思。
  不知道那个是自己人做的,只能按口味来了。
  他相信堂堂的大御厨,肯定能赢得了林祯马华的野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