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国重器-第1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之后,他们又迅速开发出了自己的模/数转换集成电路,生产出了一批数字仪表,在欧美销售。因为价格低廉,性能也还过得去,很受欢迎,一年也有近一个亿美元的销量。
  接下来就是重点了。
  他们在去年,以386处理器为目标,开发出了全球第一款pci主板。应该说,他们做得非常不错,这款主板将386的潜力彻底挖掘出来了,性能达到低端486计算机的水平!
  目前,以这款主板为核心的廉价版386计算机,正在欧美逐渐打开市场,其销量预计也能达到接近一亿美元。
  然后,他们就研发出了这款纯平显像管,并且震惊了全球!
  现在,你还认为他们的研发实力很弱吗?”
  听着他的介绍,加兰特脸上漫不经心的表情渐渐褪去,到最后更是一脸严肃。
  他知道,这次可能碰上硬茬子了。
  这绝不是一家捞了就跑的暴发户,而是有着远大目标,一步一步坚定不移向目标迈进的强大竞争对手!
  想要随便扔给对方几根骨头,就将之打发掉的策略,怕是行不通了。
  但是,公司愿意付出多大代价,来换取这项技术呢?


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示?暗示?
  下午两点,加兰特一行进入苏城。
  “需要联系本地的外事部门吗?”加兰特等人申请签证时,使馆工作人员曾叮嘱他,到了中国以后,最好立即通知当地外事部门,不要擅自行动。
  “千万不要!跟外事部门一打上交道,我们就离不开了!”伊登立即制止。
  “为什么?难道他们会把我们监禁起来?”加兰特看他神情紧张,顿时想起前苏联的克格勃,不由得毛骨悚然。
  “恰恰相反!”
  伊登打消了他的幻想:“一通知外事部门,在中国,这就是正式的外交活动。然后你就会发现,粘上他们,你在短时间内就别想脱身了。他们会非常热情地接待你,组织各种欢迎活动,每天邀请你出席各种酒宴,将你灌得酩酊大醉再送回酒店,然后第二天又会请你参加另一个鬼知道什么的欢迎宴,再次把你灌醉。总之,只要你与官方正式接触,那么接下来起码一个礼拜的时间,都别想做任何事!”
  “我的天!中国人这么好客?”加兰特和他两个助手,都目瞪口呆。
  伊登耸耸肩:“谁知道。或许他们认为采用这种方式,有助于让外国人对中国产生好感吧。”
  “那我们还是直接去Made In China吧。”加兰特可不想每天周旋于各种不认识的官员之中,然后完不成任务,被总公司一顿臭骂。
  公司付出在中国的公关资源,可不是让他来这里花天酒地的。
  “明智的决定!”
  伊登一打方向盘,没有进入城区,直接从城北绕城而过,直奔中华制造而去。
  在接近中华制造的大路上,他们也看到了排着长长队列,等待运送货物的车队。这让他们对于中华制造的经营现状,有了更加直观的感官认识。
  中华制造周边地块,大兴土木的场景,也让他们停下车,下车观望良久。
  很明显。
  这是一个生机勃勃,正处在高速扩张期的企业。
  在中华制造门口,车子被拦了下来,通过助手,加兰特将自己一行的身份和来意告知了对方。
  警卫用内线电话,通告了加兰特等人的情况。
  几分钟以后,一辆类似旅游观光车的敞篷电瓶车开到了门口,上面下来了两名看起来很年轻的中国人。黄种人的生理成熟周期本就比白种人晚,所以在加兰特看来,这两人最年长的估计也就二十三四岁,另外一人则更加年幼,怕是还在读高中吧。
  “我是中华制造的总经理杜炜逸,我在伦敦念大学时,曾经取过一个英文名字叫艾伦,如果不介意的话,你们可以直接叫我艾伦。”那个看起来只有二十三四岁的年轻人,朝他们露出阳光般的笑容,伸出手来自我介绍道。
  对于他如此年轻,加兰特等人虽然略有惊讶,但并不震惊。
  比尔盖茨拿下ibm合同,得到第一个六百万美元的时候,也才二十六岁。乔布斯在成立苹果电脑的时候,年仅二十一岁。
  在美国,年纪从来不是阻碍一个人成名的决定性因素。
  决定他是否能够成为最年轻百万富翁的关键,在于他是否有足够深厚的家庭背景,以及个人的才华。
  但是当另一个比他看起来年轻,如同高中生一般稚嫩外表的中国人,也伸出手,用和杜炜逸一样带着牛津腔的英文自我介绍,是这家公司的首席技术顾问、技术总监的时候,他们才大吃一惊。
  在地位与技术之间,唯有技术无法靠背景得到,他只能用超人的才华,来赢得众人的认可。
  如此年轻,就成为这家有着诸多研发成绩的企业技术总监,可见他的实力有多强悍!
  加兰特等人,用比面对杜炜逸,更加尊敬地态度,斟酌了一下称谓,握住他的手,轻声道:“非常高兴能够认识你,白博士!”
  不管他是不是博士,能够靠一己之力,取得如此多的成绩,完全可以胜任博士这个尊称。
  资本与技术,谁为主、谁为辅,这是博弈的结果。
  大多数企业中,都是资本在发号施令。
  但在这家公司,显然技术主管是这家公司生存、壮大的主要保证,连总经理都需要听取他的意见。
  于是他在面对白云天时,就更加客气了。
  “你们的来意,我们已经知道了。想来你们对于我们,也有着很大的好奇。如果不介意的话,不妨由我们,带领你们参观一下我们的企业,以让你们对中华制造有更多了解,便于接下来的沟通,几位看可以吗?”见面过后,杜炜逸微笑着向他们建议道。
  “我们乐意之至!”加兰特等人都是大喜。
  他们正有感于对于这家异军突起的公司所知甚少,不知道怎样给予对方一个定位,以制定接下来的谈判方针。现在公司主要高层,愿意带着他们参观一下企业,他们自然是非常乐意。
  假如对方连纯平管制造车间,也对他们开放,那就更好了!
  但是能够在如此年轻,就成为亿万富翁的人,没有人是傻子。
  白云天、杜炜逸带着他们,参观了电机厂、电池厂、电动车厂,也带他们去看过了新建的电视厂外走了一圈,还看过了正在兴建大片楼房的住宅区,并且手一划,向他们说明了周围这几块地,都属于中华制造之外,并没有让他们进到显像管制造车间。
  在看过了中华制造的办公环境,所有行政部门,都已经如欧美一样采用了电脑办公;还有那一个个仓库中的研发部门,虽然外观寒酸,但却极为现代化的工作环境以后,他们明白了一点——或许中华制造承接的是一家老旧破产企业的人员和资产,但这家企业的新领袖,绝对是有着国际视野、现代思维,和锐意进取的企业家。
  站在计算机研究所内,白云天满含深情地看着那些埋头工作的研究员,带着深深地遗憾说道:“他们都是很优秀的研究人员,配得上最好的实验器材。我一直想要为他们添置一台最新款的实验室用小型光刻机,只可惜我们国产的设备性能太差,进口的又买不到……”
  说完,他微笑地看向加兰特,不再往下说。
  加兰特不明白他跟自己说这番话是什么意思,还把所要的设备名称都说得清清楚楚。
  可他又不是搞半导体的,鬼知道它是做什么的!
  没等他想好说词,旁边伊登就迅速接上道:“优秀的研究人员,却没有很好的研究设备可用,这实在是非常遗憾的一件事!幸好您说的光刻机,我们惠普都能买到,也能想法绕过限制,送到中国。”
  “可我们现在资金紧张,一台实验室小型光刻机也要几百万美元……”白云天为难道。
  几人的对话,王成等人都听在耳里。
  听说这几名惠普公司的代表,愿意帮公司购买最新的实验室用光刻机,他们差点按捺不住内心的激动,欢呼出声。
  对于白云天这种近乎于明说的暗示,他们都是无语。
  在国人都对欧美奉若上宾,卖力讨好,不惜拿出所有博君一笑的时候,他却竟然敢公然向外国友人索贿,并且还表现得如此理直气壮。
  真是有够无耻!
  但是,他们却很喜欢。


第三百一十九章 心头滴血的东芝
  东芝公司是最后一家赶到苏城的显示生产巨头。
  由于得到的消息最晚,并且各家公司、包括其本国的几家公司为了抢先跟中华制造联系,都对它封锁了消息,所以一开始并不知道发生了什么。
  公司高层最初还以为其他公司为了逼他们就范,结成了联盟。经过几个小时的对策会议,决定稳坐钓鱼台,准备跟他们打一场长期的拉锯战。
  直到几天以后,在英国的销售人员无意中在电视上看到新闻,他们才恍然发现,自己花费重金研发的直角平面显像管,还没上市已经成为了一文不值的落后技术。
  转眼间,直角平面管就由受人追捧的对象,变成了弃若敝履的垃圾。
  现在别说没有哪家显示设备公司,会白痴到花重金去购买这项毫无价值的技术。就算东芝无偿送给大家,甚至是跪在地上求人家用,也没人会要。
  上亿的研发投入,连个响都没有,就无声无息成了过去时,或许在彩电制造史上都不会再被人提起一笔。
  震惊、痛心自是难免,可是形势比人强。
  虽然公司的战略完完全全失败,损失惨重,年末报表绝对会是一片凄厉的红色,难看至极。可是市场不相信眼泪,公司高层、研发部门的人员哭得再惨,满地打滚也毫无用处。
  如果他们再不奋起急追,弄到纯平管制造技术,重新站到和其他公司同一起跑线,那他们损失的将不只是上亿的研发投入,而是整个显示设备市场!
  显示设备并不是东芝唯一的主营业务,但绝对是非常重要的主营业务之一。
  失去它,公司就如同瘸了一条腿的人,再也不可能高速快跑。
  惊慌之下,公司高层做出了决策,无论如何,不管采用什么手段,付出再大代价,也必须要把纯平显示技术弄到手!
  只是毕竟晚了几天,哪怕公司再舍得花钱,公关手段再高明,也不可避免地成了最后一个才赶到苏城的公司。
  时间,足足晚了一个星期。
  等代表团心急火燎从虹桥机场,一路狂奔赶到苏城,才发现自己并没有成为掉队者:所有的大财团们,都还窝在市区的各大酒店,出席着市委市府组织的各种应酬活动。
  不明所以的代表团团长丸山智也,没有直接赶往中华制造,而是拜访了三菱集团的代表。
  二战前,东芝就是三菱财团的一员。战后,在驻日美军的刻意拆分下,东芝脱离了三菱,成为一家独立经营的股份制企业。但两者之间,依旧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同属于一个松散的商业联盟。
  对于三菱公司没有提前给他们示警,东芝上下要说不怨恨是不可能的,但对方的实力比他们大太多,即便怨恨,他们也只能求到对方面前,以得到最新的情报。
  “山口先生,我们来得最晚,可能是最后一个跟中华制造交涉的企业。在这方面,不知道您有什么建议?”
  一见面,丸山智也就放低姿态,向对方请教道。
  其实他更想问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