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国重器-第2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离谱的是那两个行政、后勤人员,人们都在说他们能干什么,难道是过去专门为研究人员整理资料、负责后勤?
一些本来已经答应,进入课题小组的人员也是非常愤怒,当即找到他,对人员组成提出了抗议。有几个人,更是激烈地表示,如果这些人加入,他就退出!
对此,游锦也展现了强硬的态度,表示可以退出,但是人员名单不会变!
交涉无果,几个经过说服工作,同意进入研究课题团队的人员,愤而退出了。而那些暂时留下来的人,也是非常不满,几名看似专业不对口的医生,也是人心浮动,怕自己胜任不了工作。
那两名行政、后勤调来人员,更是心理压力极大,几次想要主动退出。
就这样,在全院上下议论纷纷之中,团队终于组建完成。
所有人都带着笑意,个别人甚至是带着恶意,等着看他们出丑。
第三百六十一章 PCR
游锦之所以表现得一意孤行,当然不是因为对白云天言听计从,完全信了他的说法,而是私下里做过考察。
几个初看起来,完全不合适的人员,他都悄悄接触过。白云天答复中,说了他们几项特长,这些特长很好考察,游锦让他们做了几次实验,以他外科医生的敏锐眼光,立即就看出来他们在这方面的水平,确实要超出同济很多!
这说明,白云天说的都是真的!
他专门挑出来的人,确实是这次研究团队最合适的人员!
几次测试,全都印证了白云天的内容。
这让游锦心头大定,在佩服白云天识人之明的同时,也对这次研究的成功抱了极大信心。
所以,他才表现出非常强硬的态度,坚持这份名单。
他知道,现在大家对这次课题研究的看法越负面,一旦成功,取得效果就越好!
只要出成果,所有质疑的声音都会戛然而止,而他则会受到更多肯定。
……
在所有人都不看好,团队人员内部有些人也并不热情,只是碍于他的院长身份不好拒绝的氛围之下,团队组成了。
整个小组一共有二十一人,是整个课题组中,人数最多的一个。
课题工作地点,就在医院行政综合楼三楼。
游锦动用权力,在右侧走廊尽头,单独安排了三个房间作为实验室和资料工作室。
在他请示以后,总公司专门调来了一批设备、计算机,派来了软件工程师,为他们安装专门的软件系统,辅助进行细胞筛选、注入等工作。
白云天更是专门抽出时间,来为他们进行了设备改装,以将各种单独的设备用通讯端口连接到计算机内,实现数据实时传输、处理、共享等诸多功能。
他还带来了几套据说是精度极高的设备,可以让许多繁琐的操作过程,实现计算机控制的自动化操作,最大程度降低人为干扰造成的污染、损伤等实验失败因素。
走廊上,专门加装了一道合金栅栏门,公司派来了几名部队退役的保安,担任警卫。其负责人,更是由白云天的贴身保镖李强亲自担任,这也压住了其他人的反对意见。
团队内,颁布了严格的保密程序,任何实验过程、方式、数据,都不允许向他人透露——包括院内领导!
如此严密的措施,令研究团队内部,都有些紧张起来,一些并不积极的研究人员,看到公司如此重视,也提高了工作热情。
头两个星期,所有人在分配了工作内容以后,都在游锦的监督之下,进行相关设备的熟悉过程。
各种常规的实验,更是反复进行,让他们重新捡起医学院所学知识,强化他们的实验手法,为以后的正式实验展开做相应准备。
游锦本人,也将大多数时间投入到了实验室,跟着进行实验器材、流程、实验手法的熟悉过程。
在他亲自坐镇之下,没人敢偷懒,也没人说什么影响团结的话,形成了良好的研究氛围。
两周过后,经过一段时间的熟悉,大家对各自的工作都有了相当的了解。在这个过程中,随着接触增多,实际看到对方的手法灵活程度、成功率,大家对那些原来觉得应该是瞎指挥,或者是进来镀金的人员,有了更多的认识。
之前的一些偏见,也迅速得到改观,再没人觉得他们没有资格与自己并立。
而那些本来被排斥的人员,通过实验,也很快树立了信心,工作热情越来越高,越来越投入,甚至有些乐在其中,反而觉得这才是他们最喜欢的,不想再回到原来的岗位。
特别是那两名行政、后勤人员,分别在试剂调配成功率、操作的稳定性方面,取得了远高于其他人员的成绩,让那些之前看不起他们的人眼珠子掉了一地,大呼不可思议。
可以说,他们天生就应该属于实验室!
两周的时间,让团队完成了初步的磨合,每个人都对给自己的定位非常满意。同时,也对其他人的长处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团队迅速凝聚成型。
随着各项条件成熟,实验也随之展开。
第一个研究方向,就是利用实验室内常用的酶kod…plus…neo,进行pcr技术练习。
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它是一种用于放大增扩特定dna片段的生物技术。
自从七一年提出“经dna变性,用合适的引物杂交,用聚合酶延伸引物,并不断重复可以得到合成trna(运转核糖核酸)”以后,核酸体外扩增有了理论指导方向。
经过不断发展,到八五年,用同位素标记法,第一次看到了pcr片段,真正实现了聚合酶链式反应。
从此,克隆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
之后的克隆技术,全部都是基于pcr,在此基础之上发展出来的,可以说是克隆技术的基石。
大家要练习的,就是这种技术的操作流程。
不过,在常规的pcr操作流程之外,他们还自行拟定了许多实验方法,打算在熟悉pcr之外,看看能否摸索出更加简洁、有效的操作流程。
这个意见,是由游锦提出来的。
而游锦之所以会提出这个设想,也是来自于白云天的远程指导,由他先拟出了数十个操作流程设想,再转发给游锦,让他在实验中加以验证。
游锦又在此之外,自己想了十几种,并且在团队内集思广益,将其补充到一百种,在之后的实验过程中,逐步进行试验,以验证其是否可行。
这也是试验的常规操作,包括游锦在内,所有人都不觉得有什么奇怪。
在实验过程中,常规的pcr技术操作繁琐、容错率低、浓度要求高、扩增难度大等特点,也渐渐为大家所熟悉。
而他们自己设计的实验步骤,也一次又一次宣布失败,大多数时候,甚至是在起反效果。
这点也很正常。
实验就如同在茫茫大海之中寻找一个小岛,大家知道它的存在,却知道大概方向,可是要找到它的概率,还是非常低,更多的可能是在大海中迷失方向,什么也找不到。
全球上百万科学家、科研工作者都在做这事,可一年成功的比率却寥寥无几,可见成功率之低。
大家能做的,就是看别人的实验,成功的、失败的都看。失败的,要知道它为什么失败,以后便知道规避这些失败因素;成功的,则要明白他们选择的方向与自己有什么不同,找到共通点,为自己以后的实验找准方向。
这就好比在大海航行,常规方法就是抬头看星星,通过星星来定位。
近些年陆续出现的各种新发现、新的实验流程、设备改进,就是让大家可以用三角板、星轨仪、雷达来定位,一步步提高着在大海中航向的可靠性。
随着技术进步,大家的定位手段会越来越准确,成功率自然也就会越来越高。
重复并枯燥的实验,就这样一天又一天地进行着。
直到这一天……
第三百六十二章 发现(上)
第7组,92号。
吉梅对着屏幕上显示的实验编号,填写下编号,将其用胶带贴在试管外壁,作为识别。
这也意味着,她已经完成了92次实验。
像她这样的实验小组还有五个,如果大家进度都相同,则表明他们已经一共做了三百多次实验!
研究就是这样。
重复试验,因为各种条件都已确定,只需要按部就班照着做就行,最多是为了保证正确,多做几次就行了。
而研究性实验,由于试剂添加的种类、数量,或是升降温的温差都不确定,光是对以上两个条件进行排列组合,就能设计出数百种实验流程。再加上数量不等的对比验证实验,一个项目做成千上万次实验,那是再正常不过了。
如此密集的实验,就算设计正确,也需要极大的投入,才能取得一点成绩。
若是最初的设计方向就错了,那整个投入都毫无意义。
由此可见,研究就是烧钱。
没有钱,什么研究都搞不起来。
即便是毫不吝惜的投入,也不见得就能取得想要的结果,更多的可能是一无所获。
pcr是基因的定向培育。
但光是为了一个定向的确定,就涉及到很多条件,再到培育扩容,所需的条件就更庞大,需要进行的实验也就更多。
吉梅将试管放入自动滴液机搁置架,照着屏幕上列出的条件,输入所需滴入试剂的名称、数量,检查没有输错以后,按下了确认按钮。
一个针头从滴液机垂下,后面拖着软管,针头伸入试管,然后挤出了一串水珠,落在试管之内。
堪堪快到五毫升的量,针头不再出水,最后一滴试液,也顺着细滑的针头,滴入试管。
刚好五毫升,不多也不少。
针头起起落落,将一种又一种试剂,精确定量地滴入试管,完成调配。
吉梅很是感慨。
有了这些设备,实验的准确性、成功率提升何止十倍。她在上学、原单位的时候,可没有这么优良的设备可用,所有的试剂调配、注入全都是手工操作,试剂的纯度容易出现偏差,手工注入的量也有多有少,导致实验的成功率大为降低。
大家都知道有好的设备,实验成功的几率会大幅上升,可是又有几家单位能够配得起呢。
他们这几个实验室内,配置的各种实验仪器,好多她以前听都没听说过,先进之处让她瞠目结舌。而这些仪器的价值,据她所知,不下数千万!
换个零件,都要几百上千块!
做一次实验所用的各种高纯度试剂,价值就一两千!
这样的投入,别说她原来的单位了,就是国家级的大型研究机构,也不见得用得起。
吉梅摇摇头,甩掉脑中的感慨,取出试管,用一个专用的铁盖盖住试管口,然后放入加热仪。
根据pcr技术原理,dna聚合酶这种天然存在于生物体内的物质,会在细胞分裂前进行dna的复制。pcr就是利用它,来完成细胞的克隆。
通过加温,使得完整的基因链熔断为两条单链。
当降温后,聚合酶就会自动融合到每一条单链基因上,生成互补链,又变成一个完整的基因链。
通过不断重复该步骤,就能让较少的目标基因大量复制,从而克隆出较高的浓度。
这台加热仪就是公司利用pcr技术原理,自行研发的,可以精确地控制温度在极短的时间内快速升温和降温。
等托盘收入扩增仪内,吉梅开始输入加热程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