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老人家赏东西,我做臣子的接着就行了,想那么多干嘛?再说了,什么圣兽什么的,还不一样是乌龟王八,说人是王八很好听吗?为啥要往自己身上引?”孙博然慢悠悠地说,可把刘修吓了一跳。
  “玄武是北方圣兽,只是形如巨龟,并不是真的乌龟,您误解了,误解了。”刘修连忙解释。
  “看着像王八,人家也觉得是王八,你就算说它不是,又有什么用?”孙博然的语气仍然是慢悠悠的,刘修越发惶恐,正想继续解释,旁边云远际微笑着开了口。
  “孙大人说得是,众口烁金,的确难以解释。不过这千里目似乎比我们常用的看得更远,是在工艺上打磨得更加精细了吗?”
  孙博然把千里目从眼前移开,看了云远际一眼,把手里的铜管递给他:“的确要远一些,你看看。”
  孙博然的脾气是出了名的古怪,这次刘修和云远际跟他共事,考试前才匆匆见了一面打了个招呼,之后一直在小心翼翼摸他脾气。
  现在两人待遇完全不同,刘修和云远际对视一眼,心里都有了些计较。
  云远际不动声色,道谢之后接过千里目,凑到眼睛跟前。
  这一看他真的有些诧异了。
  千里目也就是望远镜,他家境不错,这对他来说不是什么稀罕的东西。但眼前这个跟他以前用过的那些明显不同。
  普通的千里目,能看到两到三倍的距离已经算是质量比较优秀的了。到达三倍的时候,视野范围会变得非常狭窄,光线也会很暗。
  但孙博然这个就不一样。
  用这个千里目,可以看到至少五倍的距离,视野范围跟三倍的差不多,关键是光线一点也不暗,仍然显得非常明亮。
  云远际试用了一下,又放下来拿到眼前观察了半天,疑惑地问道:“这是怎么做到的?”
  “厉害吧?这是去年洋人进贡给皇上的,一共四个。皇上把这个赏了我,剩下三个交给工部研究仿制,到现在也没有仿制出来。”孙博然语气淡淡,没有炫耀,反而有些忧心的样子。
  云远际的眉头也皱了起来,又把它举到眼前试了试。
  刘修在旁边看着心痒,试探着问了下,孙博然没有反对,他连忙接过来试看,也惊讶了:“这也看得太远太清楚了。洋人技艺竟然如此高明?”
  孙博然没有说话,半晌后轻叹了口气,道:“是啊。”
  作者的话
  迟来的……情人节快乐!


第184章 全分法
  事关洋人和皇上,云远际和刘修有心想问,但完全不敢开口。
  他们对着这个千里目研究了半天,大概看出它的镜片跟常见的那些有些不太一样,但更多的细节暂时还没有观察出来。
  最后,千里目被交还到孙博然手上,他看了看它,轻轻叹了口气,无声自语:“也许皇上那么急,也不是没有道理的事情……”
  他重新拿起这东西,准备去看下面的考生。
  这时,云远际突然若有所思地道:“这次考试真是有意思,两千多名考生,为他们准备了两千多件应试的考题。这也算是徒工试自开设以来,最大的创举吧。”
  “徒工试到今天也不过第四年,都在摸着石头过河,一天一个变化的,谈得上什么创举。”孙博然撇撇嘴,不以为意地说。
  “但是足足两千一百七十八件考题,仅仅只用一个月就全部完工,十大门类的全部考题,各自都一模一样,这实在太惊人了。”云远际说。
  “还行吧。去年,朱甘棠朱大人呈上一份奏折,整理了一份民间收集来的监工方法,最适合用来成批制作。工部的大人们以前就有类似的想法,研究过后,将两者的思路进行兼并,创造了这种名叫‘全分法’的生产方法。两千一百七十八件考题看着多,但样式简单,用全分法生产起来并不算太难。”孙博然淡淡地说着,并没有隐瞒。
  两名副考官听见“奏折”之类的词就已经肃然起敬了,云远际尤其注意到其中的关键词:“民间收集来的?”
  “江山代有才人出,大能隐于乡间的故事并不少见。”刘修说。
  “大能?”孙博然挑眉一笑,说,“你搞错了,设计出全分法雏形的,不过只是一个考生,还是徒工试的考生!”
  “徒工试?”云远际和刘修异口同声地问,满是不可思议。
  “他今年也应该参加徒工试了……”孙博然眯起眼睛,看向下方重重帷幕。
  云刘二人对视一眼,不知道该说什么。
  孙博然这话里透出来的意思,就是提出全分法的那考生去年参加的还不是府试或者院试,不是资深学徒,而仅仅只是一个刚刚进入县试的小学徒!所以,他今年才要继续参加府试,继续努力晋级成工匠。
  “是哪位考生,您知道吗?”
  还只是小学徒就已经上达天听,这运气真的太招人嫉妒了,但人家也是靠的自己的本事,只能说是金子总会发光的。
  “我知道名字,但没有去跟人对上号。”孙博然说。
  两名副考官点头。
  考前稍微回避一下也是应有之义,但两人还是不可避免地想起了考试前不久发生的那场闹剧。不过孙博然没事人一样,他们当然也不会主动去提。
  两人没再说话,孙博然把千里目举到眼前,俯视下方。
  离他最近的,是桐和府七县上一届的物首。
  听说本届物首也有直接报名参赛的,但由于是临时补位,考位比较靠近,并不在他眼前。
  排在第一位的是最富庶的和光县,孙博然第一个看向了他。
  这个玄武千里目的质量很好,但质量再好也有极限,透过它的目镜,孙博然能看清下面考生的长相,看清他在做什么,但更细节的部分——在纸上写什么、在木料上做什么,不可能看得很清楚。
  本轮考试的方式是孙博然定的,甚至这些作为半成品的考题也是他带着人拟定,再组织人使用全分法批量制造出来的。
  木工类这做了一半的百宝箱是他亲手做出来的,在他看来,这道题一点也不难,甚至全分法做它用的那一个月,有半个月都是在教那些工匠怎么协调配合。
  但这道题说容易也不算容易,完成它需要一定的技巧。没有技巧上手就蛮干,成功的机率非常小。
  更为关键的是,这其中还隐藏着一个非常重要的考点,也不知道有几个考生能注意到……
  孙博然看过去的时候,和光县这个考生正执着笔,在纸上写写画画。
  看见他的动作,孙博然立刻眼睛一亮,饶有兴致地往前凑了凑。
  但只两三秒,他就微微摇了摇头,往后退了一下,千里目看向了第二个人。
  两名副考官站在他旁边,看他这动作就能判断出这名考生多半是哪里没做对,让这位大人失望了。
  云远际站到一边,悄悄对刘修耳语道:“这道题换你的话,你会怎么做?”
  刘修凝思半刻,压低了声音摇摇头:“我来当然简单,一看就知道怎么分了。但这是徒工府试,要这些小学徒搞清楚怎么分格……经验还是欠了点。”
  “若是不靠经验呢?你觉得这考的又是什么?”云远际问。
  “不靠经验……”刘修皱起眉头,陷入了沉思。
  ******
  许问完全不知上方考官的讨论,也不知道孙博然正拿着望远镜在监考。他全身心地投入到了自己手头的工作中。
  按照考试细则,他们要保证完成的百宝箱成品内部的格子刚好到达十二个,不能多也不能少。
  主考方给出的半成品已经完成了四个格子,也就是说他们要在此基础上再做八个。
  许问利用几何这个最好用的工具,很轻松地完成了百宝箱的内部结构。十二个格子一应俱全,一个不多,一个不少。
  淡黄的毛边纸上,各种线条和图形共同组成规整的结构,旁边清晰标注着尺寸与比例,带着一种严整的理性之美——也是这个时代非常少见的一种美感。
  按照这张结构图,许问能够很轻松地搭建起百宝箱的成品框架,剩下的只需要根据原有的雕刻风格衍生出另一半的花样而已。
  许问把图纸放到一边,拿起旁边的木料,准备进行处理。
  半成品箱子是松木的,旁边预备的木料当然也是柏木。
  柏木质地细密,是雕刻用木的标准材料,但处理起来相对会比较困难。
  但这对许问来说完全不是问题,他轻松地除去它表面的树皮,正准备把它锯开,手却突然停住了。
  他放下这段木料,重新回到工作台旁边,拿起刚刚画好的毛边纸。
  他盯着纸上的图形看了半天,突然摇摇头,低声自语道:“不对。”
  接着,他一抬手,把刚刚画好的图纸揉成一团,又在案上重新铺开了一张新的。
  “这个百宝箱……是用来做什么的?”他自言自语地问道。


第185章 沉醉
  这个百宝箱只有尺许长短大小,不算太大,按照许问之前的设计,这十二个格子虽然上下左右高低都有,但挤在一起,大部分格子就太小或者太扁,甚至被其他格子挡住。
  这样的百宝箱,根本放不了什么东西,就是勉强完成任务,谈不上有用。
  但箱子就是用来装东西的,百宝箱的分格只是为了让东西更易于收纳整理而已。如果箱子里的格子反而会挤压东西摆放的空间的话,那就是本末倒置,完全失败的设计了。
  所以,这一次设计,许问换了个思路,先一步去想:这个箱子是用来放什么的?
  他现在是个工匠,最熟悉的当然是各种工具,最需要置放的也是这种。
  除了刨子锯子这种大件,他们经常会用到一些刻刀、凿子之间的小件,以及粘胶、洗剂等各种各样的瓶瓶罐罐装的材料。
  以前这些工具大多是放在固定的麻布刀袋里,一层层裹起来固定,瓶瓶罐罐放在另外的箱子里。
  现在看来,能不能做一个统一的百宝箱,把这些东西全部整理放在一起?
  而且,百宝箱内部的格子是不是可以向外扩展,增加而不是缩减它的收纳空间?
  许问想得出神,良久之后,他重新提笔,画下了第一根线条。
  设计最重要的是思路,思路畅通之后,剩下的只是技术问题而已。
  而在制图的技术上,许问已经相当成熟了。
  一根根线条延伸出去,一个个最基本的形状组合形成,每一个都是那么简练,每一个都是那么精准。
  一边铜壶里的水滴发出轻微的响声落下,壶中水线向着他预先设定好的刻度逐渐逼近。
  许问之前撰写制作方案的时候,留给设计这个部分的时间其实是相当长的。
  但他废弃了一次设计图重画,这部分就显得相当紧张了。
  现在是九月中,秋意已渐浓,天气颇为凉爽。
  但布帷把这片空间遮挡得不太透风,长时间的专注工作,让许问额上渗出了毛毛细汗。
  他目光专注,浑然若无所觉,笔下的线条始终如同第一根一样标准、坚定。
  最后,当水线最终逼近刻度,将超未超时,许问长吁一口气,直起了身子。
  他用审视的目光看着眼前的设计图——它不是一张单一的图,而是由三张不同角度的整体图和十余张分解的局部图共同组成的图集。
  小二十张图纸完整表达了他的设计思路,比例尺和具体尺寸全部都非常正规地标在了一边。
  有了这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