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32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但冥冥之中好像有一种力量,在自然地引导着他这么做。
  不过他现在没时间想这么多。
  城市规划比他想象中还要难,他事先已经做了很多准备了,临到建设时还是发现了很多问题。
  这跟搭积木可不一样,牵一发而动全身,切实从实际生活去考虑的话,还有很多不足,又有不少地方需要舍弃。许问不断权衡,不断进行着填充与修改。
  就这样,时间来到了第四天,各组的建设都来到了后半段。
  这是皇帝行宫,除了实用,还要讲究艺术性。
  传统建筑的艺术性,当然离不了石雕。
  但许问组易于雕刻的青石全部都被换走了,换成了坚硬难处理的花岗岩。
  这对石雕来说,无疑是个巨大的难题。
  “其实我一开始就只想要花岗岩,不想要青石的。”
  这时,许问掂了掂手里的凿子,对黄无忧说道。


第527章 主题
  “花岗石啊……”
  黄无忧蹲在旁边,看着眼前的材料,有点发愁。
  他对技艺不算精通,但也是知道的,石雕、尤其是精细石雕,花岗岩雕刻起来着实是有点费劲。
  “没问题的。而且,又不是只有花岗石,还有大理石之类的,好多种呢。”许问笑着说,很轻松的样子。
  黄无忧还是发愁,大理石当然是很好的石材,性质软、易处理,但数量不多,而且大部分石匠只学过青石雕刻,未必上手过这大理石。
  “没事,我来。”听了他的话,许问仍不担心。
  你来?
  黄无忧扬了扬眉,这一次他没有说话。
  这可是花岗岩,内物阁的老人们见到了也会苦手。
  更何况,他们现在要做的不是一比一的实物,而是微缩的烫样。
  精上加精,难度可不止是成倍地增长。
  许问真的能行?
  许问眯起眼睛,看向眼前已经初见端倪的新城,仿佛陷入了沉思。
  没过多久,他就开始动手了。
  新城分成两部分,内城的行宫与外城的逢春新城。
  外城是民居,无论从实际出发还是就礼制要求,都不需要太华丽的雕刻装饰。
  而花岗岩自古以来都有用来作为塑形的石雕材料,在一定的精度范围内,这些南粤工匠也是可以完成的。
  当然,为了统一美观,也不能完全由他们自由发挥,还是得有一定的要求。
  许问画好了大致的图样,列了一二三四点基本规则,把它交待给了驼子。
  只有大概的框架,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想法,在一定的基础上,许问也希望他们能发挥出自己的创造力。
  随后,就是许问自己的工作了。
  勿用宫。
  事实上,这应该也是主审方所希望看见的。
  最早透出来的竞选项目里包括了集体和个人两部分,主审方不仅想看见主官组织工作的能力,也希望看见他们在技艺上的个人实力。
  如今,就是展示的时候了。
  雕刻与建筑本身不是相互分割的两部分,而是一个整体,城市和行宫也是如此。
  在拟定它的构成与细节之前,许问深入思考过它的“主题”。
  行宫勿用,它建设的意图非常明确,就是迎接外国使节。
  所以,它一方面需要显得亲切友好,另一方面需要显示大周本身的气质与气派。
  那么,大周的主题是什么样的呢?
  它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呢?
  许问思考了很久。
  假如他是一个真正的、属于这个时代的许问,从乡村出来,走到于水县,走到林萝府,经历徒工试,来到西漠。这一段历程里,他感受最深的是什么?
  假如他是一个外来的许问,从一个完全旁观者的眼光来看这个世界,将它与自己的世界相对比,他最大的感受又会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他一直在想,然后在一个不眠的深夜里,他得到了答案,也决定将它定为行宫设计的主题。
  那就是“变化”。
  这个世界其实很奇怪,它无法断代,不属于许问所知的任何一个朝代,只有一个短暂的历史,并不连贯系统,这本身很不符合逻辑。
  这种感觉,就像它是从某个世界截取过来的其中一段,被塞到这里,然后自己慢慢地变化,自己慢慢地说服自己,形成了一个残缺而完整的自己一样。
  但即使如此,许问仍然能够清晰地感觉到,这个世界正处于一个夹缝之中,新与旧、传统与未来正在相互碰撞,一些新的东西开始出现。
  内物阁、玻璃、现在改成叫月龄的西漠队……天工、墨工、京营府……
  没错,这就是许问感受到的班门世界,这就是许问感受到的“大周”!
  拟定主题之后,各种元素便应运而生,无数画面浮现在脑海中。
  他开始刷刷刷地绘图,然后定形,动工。
  黄无忧以为石材是最麻烦的部分,其实许问从一开始就没把这个问题放在心上。
  而当整座行宫的主题拟定了,他才真正地松了口气,心里有了底。
  黄无忧负责管理,也负责整支队伍南粤的运行、后勤等各方面的周边工作,每天的事情还是很多的。
  等到他好不容易闲下来,决定过去看看许问在做的事情。
  许问背对着他,看不清手上的动作,然而黄无忧先听见了那个声音。
  普通石匠雕刻石头的声音是“叮、叮、叮、叮”,节奏分明,流畅中带着韵律,十分动听。
  但这时从许问那里传来的不是这样的。
  叮叮叮叮叮,密集的声音几乎连成了一条线,但是中间又能感觉到明显的韵律,仿佛把黄无忧熟悉的节奏加快了十来倍!
  但是听见这个声音,黄无忧不仅没有高兴,反而皱起了眉。
  速度再快,质量不行,也是过不了关的。
  他见过很多年轻人,忙着炫技,搞得花里胡哨的,结果做出来的东西看都没法看,只能报废。
  许问可千万不能心急啊……
  他捏了捏拳头,转了过去。
  天气晴好,冬日的阳光暖融融地洒下来,照在许问身上。
  许问坐在一个小马扎上,面前摆着一块花岗岩,手里执着锤子和凿子。
  凿子不断移动,锤子不断落下,叮叮叮的声音连成了一条线,中间几乎听不见停顿。
  阳光下,大小石块与石屑纷纷而落,堆积在石台上,然后落在地上,闪闪发光。
  然后,石材里渐渐浮现出形状,好像它本身就存在在这里,许问只是看见了,然后把它周围的杂质除掉了而已。
  石材坚硬却很脆,缺乏韧性、极易断裂。许问雕刻的这个东西只有巴掌大,这么小的东西,细微之处尤其容易出现问题。
  但它在许问手上,却像木头、像绵砖,像任何软硬适中极易处理的玩意儿,就这么轻轻松松被雕刻了出来。
  如果不是花岗岩的外形足够特殊、黄无忧也能一眼就认出来,他简直会觉得是许问另外调换了材料!
  这么硬脆的材料,这么快的速度,稍有不慎就会出现裂痕,黄无忧不敢出声打扰,甚至屏住了呼吸,生怕发出一点声音,就让许问出现了失误。
  然而,许问从头到尾都保持着同样的速度,同样的精准。
  顷刻之间,就在黄无忧的眼前,这件石雕完成了。


第528章 斜阳如血
  时间倏乎而过。
  第五天晚上,四名主审围坐在桌边,各人手持一杯茶,气氛有些微妙。
  屋角燃着香,淡淡的烟气萦绕在屋子里,四个人只看座位就能看出明显地分成了三方。
  一方是荆南海,一方是秦连楹,还有一方离桌子稍远一点,明山和林谢不知什么时候熟悉了起来,坐到了一起。
  这件事的主事方只有一个,那就是朝廷下属的工部。
  但这四人来自不同的势力,代表着不同方向的利益,中间很自然会出现一些矛盾与争端,有意无意地争夺话语权。
  其实按理说,内物阁和京营府两个组织在职能上是重复的,有点资源浪费的感觉,但从建立伊始,他们就有着不同的理念,做事方式大相径庭。
  以往,类似勿用宫这样的建设工作,工部会在两个部门里选一个进行。
  结果这一次不知为何搞了个竞选,还把两家,再加上一个梓义公所放到了一起,公平竞争。
  内物阁建得很晚,但由于某个特殊原因,自创建之日开始,就处在一个非常微妙的位置。
  京营府资格比他老得多,但在这种场合,很少与他们相争,自然而然把内物阁放在了主位。
  更何况,这次内物阁来的是荆南海,内物阁掌事。大头目到了,秦连楹这种京营府的三号四号人物当然还是要往后面让一让的。
  之前,荆南海发话的场合,秦连楹都很少吭声。
  但现在,秦连楹坐在了一个与荆南海隐成犄角的位置,隐隐约约强势了起来。
  而明山和林谢,明显不想跟他俩争,坐得稍远了一点。
  “……时间很紧,重中之重,还是要看能不能在时间内把工程完成。”荆南海首先开口,把效率放到了最关键的位置上。
  “潜龙勿用,勿用宫是皇家行宫,自然是皇家的规制。单是把房子建起来了可不行,该有的气派还是要有。”秦连楹饮口了茶,慢悠悠地说。
  “而且,墨艺殿都只建了一年半,这中间还是改过一次图纸的。三年时间建一座勿用宫,时间充裕,不成问题。”秦连楹进一步补充道。
  “三年之后番使就要来了,怎能说三年就建三年?加上验收布置种种事宜,我们最多只有一年时间。”荆南海说。
  “这倒也的确是。”秦连楹同意。
  “而且,墨艺殿建在什么地方?京城首善之地,要人有人,要东西有东西。西漠偏远之地,怎么跟京城比?一年连带调度与建造,的确是有些紧张。”荆南海说。
  “但这是皇家行宫。”秦连楹说。
  仅仅四个字,就足够说明很多问题。它的规制在这里,份量就在这里。
  “而且,荆大人也莫要忘了,朝廷为什么要建这勿用宫。”然而,秦连楹又紧接着补了一句,抬头看荆南海。
  建勿用宫,是为了显大周国威。
  既然如此,那就不能单是建得快就够了的,必须要建得好,建得辉煌,建得气派,建得让番使心服口服。
  那就不能像荆南海强调的这样,建完了就完事的,对质量要求需要更高。
  荆南海没有说话,与秦连楹对视。
  他们俩说了半天,其实真挺像废话的。
  这要盖的可是行宫,没盖完不行,盖得不好也不行,肯定各方面都要尽善尽美。
  这跟时间紧张交通不便利什么的都没关系。
  皇家工程,岂容得你讨价还价?
  有本事就上,没本事就滚蛋,就这么简单。
  但这两人说的,却不止这一座行宫,还牵扯到更多。
  这是内物阁建立的原因,也是这两者的根本矛盾所在。
  过了好一会儿,荆南海缓缓转头,看向明山:“明大师亦为主审,对此事如何看待?”
  明山正在喝茶吃瓜,结果突然惨遭点名,他不慌不忙地抬头道:“秦大人说得有道理。”接着他话锋一转,“荆大人顾虑得也没错。我们不能建个半成品给番使看,也不能辜负了陛下的期待。所以我觉得,要快,也要好,还是要两全其美。”
  这话说了跟没说一样,荆南海不置可否,转向林谢。
  “我与明叔看法一样,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