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3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个纸团又一个纸团,没一会儿,旁边就滚了十来个,后面有几个几乎是刚起笔没两下就被揉了的。
  在这个过程里,连天青也站在墙壁旁边,凝眉注视着那些墨迹。许问想了想,走过去把伞移到他头上,跟他一起看。
  这点小雨连天青当然不怕,但他只是看了许问一眼,没有拒绝。
  过了一会儿,他突然问道:“在你的世界里,书画如何?”
  “有很多不同类型。譬如有一种画师的流派,叫印象派。”许问想起了自己刚才在浴桶里时的猜想,顺势介绍了起来。
  印象派是西方绘画史上划时代的艺术流派,它们考虑的多半是画的总体效果,较少顾及枝节细部,笔法通常比较草率,所以刚诞生的时候有相当的争议。它对光与色彩的描摩极其准确与精到,对形体结构的把握准确而简练,后续影响力极其巨大。
  许问简要给连天青介绍了一下这个流派,连天青迅速了然:“就是写意派。”
  “呃……”许问停顿了一下,他本能觉得这两个派别不一样,但在连天青的观念里,这样觉得似乎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有点相似吧。”他挠了挠头,没有过多解释,又道,“后来画技渐渐发展,又出现了一个叫抽象派的流派。它算是印象派某个极端方向的发展,印象派忽略细节,注重把握整体与结构,他们就把细节与自然抛弃得更多,更注重抓住事物核心方面的本质进行勾勒。抽象派对现代艺术的影响非常大,不仅绘画,在雕塑等其他艺术形式上也有很多体现。由于它太凝炼了,很多人看不懂,所以也很有争议。”
  连天青没有说话,但明显听得很认真,过了一会儿,他转身走到书案旁边,看了看吴可铭正在画的东西,摇头道:“不用试了,一时的灵感稍纵即逝,过了就是过了,找不回来的。”
  “但是听小许说的,我想起来一点那种感觉了。当时竹叶被灯光和月光一起照在墙上,两种光浓淡不同,相互交错混合,映得竹影本来就像一幅画一样,就是缺了点东西。我越看越有趣,提起笔把它给补全了。但现在怎么想,都想不出来当时情景的细节。”吴可铭愁眉苦脸,墨汁弄到了脸上,看上去有点狼狈。他愣了一下,突然振奋,右拳重重一敲左掌,“对了,我可以等到晚上,把灯照原样挂上,不就可以还原了吗?”
  结果他话音刚落,雨势突然变大,从细雨变成了中雨。
  雨水哗啦啦地砸在竹叶上,有的向外溅开,有的则直接带着枯叶一起落了下来。
  绿林镇温暖,竹枝能长青,但总还是会生长枯荣的,之前没有外力,勉强堆在枝上不动,现在被雨水一砸,落得很快。
  这是自然现象,顺理成章,但吴可铭却看直了眼,张着嘴半天说不出话来。
  “不下雨也一样。”连天青往那边看了一眼,表情如常地道,“今天下雨,晚上必无月光。即使天晴有月,弯月与圆月的光也不一样。时机如灵感,过了就回不来了。”
  “……唉!”连天青说的确实是实话,吴可铭也知道。他的身体僵凝了一阵,放松下来,长叹了一口气。
  “可惜。”他说。
  他这几天面上不显,其实一直在惦记着这件事。
  他有一种感觉,那天晚上画在墙上的画,是他近十年来最好的作品,天云石居什么的压根儿没法跟它比。
  许问的话激发了他的一部分记忆,这种画法也是他以前完全没有想过的,巧妙至极。
  不过其实他也知道,就算真能还原当时的场景,他也不可能再画出来一次,更别提将它搬到纸上,让它以另一个形式长久地保存下来。
  就像连天青说的一样,有些东西过了就是过了,就像激情永远只迸发于电光火石之中一样。
  “可惜。”吴可铭看着墙那边,又说了一遍。
  雨水溅在墙壁上,残存的墨迹变淡,雨后多半只会余下少许墨痕。
  从头到尾,那幅作品只存在过一个晚上,或者更短一点,只存在于圆月处于天空那个位置的一瞬间。
  从此它就消失,再也不复存在。
  “总之是出现过的,那它就在了。”许问听着两人对话,突然间,他鬼使神差地说出了这样一句话。
  说完他愣了一下,细细品味自己这句话的意思,吴可铭则用全新的目光看着他,瞬间释然。
  “对!我吴可铭画过,那它就是在了!”他大声说。


第636章 行万里路
  夜晚,灯笼挂在了屋檐下,散发着幽幽的光芒。
  灯笼还是七只,与那天晚上的数量一模一样。
  虽然吴可铭和连天青都说了彼情彼景不可能重现,但许三他们还是把当时的花灯找了出来挂上。
  吴可铭洒然一笑,亲自下厨给他们做了几道小菜道谢,但晚上他径自就去睡了,真的就已经把这事完全放下了。
  此时雨已经停了,空气里弥漫着更加浓郁的竹香与泥土的香气,许问站在那堵墙壁跟前,仿佛是在看灯下的竹影,又仿佛什么都没看,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思绪中。
  过了一会儿,连林林悄悄走了出来,站在他身后,却没有出声,只是看着他的背影。
  许问毫无所觉,还在想着今天白天的事情。
  最近一段时间,他其实一直都在纠结。
  工业化生产对社会的促进,以及手工业生产打造出来的精品,两者都很重要,他一样也舍不得丢掉。
  但前者的发展,几乎注定了后者的渐行渐远。
  在他自己的世界里,这样的事情已经发生过一遍,结果就是现在文传会拼死拼活想要保留一些旧日的东西,将它传承下去,但效果一直有限。
  当然,许问可以尽其所能地帮忙,也有很多人在这样做,但在此之前,还是有很多东西已经消失了,再也追不回来。
  这是另一个世界的现实,是已经发生了的事情。
  在这个世界,一切尚在襁褓之中,但同样已有端倪。
  他不想让这个世界走上那个世界的老路,更何况它还关系到整个许宅以及荆承。
  他甚至隐隐有一种感觉,所谓的“修复”许宅,也与这个世界的未来发展息息相关!
  那么,他究竟要怎么做呢?
  这段时间,他一直觉得自己站在一条岔道上,一条清晰可见,令人熟悉;而另一条,笼罩着层层迷雾,看不见未来……
  而今天这件事,再一次触动了他。
  吴可铭以月影竹影灯影为主体,以墨迹为填充,创造出了一幅他就算烂醉如泥也无可忘怀的佳作。
  但这幅作品存在的时间只有一夜,甚至更短,只有一瞬间。
  许问后来又去问过了许三等几个人,他们当时是醒着的,但没留意吴可铭的举动——连林林不在,他们自己忙着包元宵煮元宵,相当的手忙脚乱。等他们过去看时,吴可铭已经画完了画,倒在地上呼呼大睡,脑袋旁边还有两滩呕吐物。
  他们忙着伺候吴可铭、收拾院子,大约用了半个时辰的时间。
  等到他们想起来吴可铭刚刚在做的事情过去看的时候,墨迹犹存,但已经看不出画的是什么了。
  圆月偏斜,光线换了一个角度,已然与方才完全不同。
  只存一刻的绝世作品,只有画者本人能够看见,甚至这本人由于酒醉,醒来后也失却了所有记忆。
  但即使如此,这作品也曾经存在过,仿佛人类的艺术之光,短暂地照耀了这里一样。
  就像流觞园山上山下的冰雕,山下的春暖花开马上就会融化,山上的费尽心力,到现在也还是不太能留得住了。
  然而它们同样存在过,一刻即是永恒。
  所以,有些东西只求一时存在,不求永久传承?
  不,也不对……
  许问的心里隐隐有了一些明悟,但还没完全想清楚。
  他长吐一口气,渐渐回过神来,注意到身边轻轻的呼吸声。
  他转过头,看见连林林,坐在他身边的石凳上,托着腮,不知道想什么东西也想得入神了。
  檐下的灯光落在她的头发上、脸颊上,暖融融的。
  “林林。”许问看见她就笑了起来,叫了一声。
  连林林仍然托着腮,仿佛没听见他的声音。
  许问走到她旁边,伸手在她面前晃了晃,连林林长长的睫毛眨了眨,陡然间醒了过来。她眼中瞬间迷茫,仿佛不知自己身处何处,但下一刻,她抬头看着许问,叫道:“小许!”
  许问也笑了。
  被连林林这样看着,很难不笑。
  他走到另一个石凳上坐下,问道:“你在想什么?”
  “我还在想从江南到西漠,这一路上看见的事情。”连林林的声音轻飘飘的,仿佛仍然沉浸在记忆中没有出来。说完这个,她突然想起好像之前也跟许问说过这个事,连忙说,
  “你不要笑我啊,我这是第一次出这么远的远门,真的看见了好多东西,以前完全没看过的!”
  “譬如?”许问当然不会笑她,轻声问道。
  “譬如我知道了,在外面,匠人都是吃百家饭的。除了勤快手艺好,嘴巴还要甜,会说话讨东家欢心。有一次我们路过,遇到一个石匠在哭,因为他刚修好了一道碑,然后跟东家说‘碑修好了,钉绝光了’,结果东家脸色马上就变了,二话不说就把他赶出来了,工钱也没结。虽然他确实是不会说话,但修了这么久的碑,做了白工,一家老小都没饭吃,还是挺可怜的。”连林林轻声叹气。
  “钉”同“丁”音,丁绝光了,相当于诅咒人家家里断子绝孙,难怪东家生气。
  这也是这年头的常事,很多匠人没机会读书不识字,基本上没有文化水平这一说。有的遭受了生活的鞭打,学会了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但更多的人还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来。
  像这样是自己说错话了没了工钱,无辜被东家坑骗的其实也不在少数。
  更别提到各地服役,被无良工头欺负更是常事中的常事,许问来到西漠时间不长,也看过很多次了。
  “也有好玩的,有次路过一个村子,有个打小铁的师傅刚好挑着担子来了。他给人修铜壶,驳壶口的时候手一抖,缺了一块。那家的嫂子不干了,硬要他少钱,他耳朵不好使,就装聋,大嫂子说什么他都比手划脚地装听不见,我在旁边快笑死了。”
  连林林说起了另一件事,咯咯咯地笑了起来,学着师傅的样子比手划脚给许问看。
  “还有还有,有一个绞棺材索的,好粗的麻绳……”连林林不愧是半步天工的女儿,眼中不离一个匠字,处处都是手艺人和手艺行当。
  她说的这些很多许问都没见过,听得津津有味,还不时发问,于是连林林也越讲越起劲,眉飞色舞,很多细节。
  “真是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其实你说的这些很多也在书上看见过,但不是亲眼所见,还是不够那么有体会。”许问感慨。
  “是啊是啊。亲眼所见,才会额外看到很多东西,这就是你以前说过的……细节?”连林林兴致勃勃地说。
  “对,而且你观察得也很仔细,视角非常独特。”
  “视角是什么意思?”
  “就是看你怎么看待一件事情。你的角度很低,很细腻,这也是女孩子的优势吧。”
  “嘻嘻。”连林林被夸了,很高兴,捧着脸笑眯眯。
  “如果有机会,真想到处去走走看看。”许问说。
  “……是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