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4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是我在做的梦,林林想要什么,其实我一直不知道,也没有问过她。现在的她,似乎也很好。”
  现在的连林林,正孤身一人——不,仅由吴可铭陪伴着在外游历。
  她写回来的信连天青全部都看过,一开始态度明显有点紧绷,担心连林林的安全,又担心她在外有没有吃好睡好,有没有吃苦。
  但渐渐的,他肉眼可见地放松下来,面带微笑地看着连林林的信,偶尔还叮嘱许问几句,回信的时候要写些什么。
  “确实挺好的。”许问同意。
  他停顿了一下,紧接着又问,“但前面那个问题呢?你觉得在这个世界,秦家那本忆里的秦织锦,她的父亲会认识你吗?”
  “为什么这么问?”连天青敛起笑容,表情微妙。仿佛有些不解,又仿佛非常清楚许问问这话的原因。
  “大周之前有个唐,用我们现在的话来说是个缝合怪。它把这个世界上几千年的名人与名作荟萃到数百年里,形成了一个奇特的时代。”许问说。
  连天青在听,表情没有异样。在这个世界,他不可避免地接触到了历史与文化,对此早有知觉。
  “然后我在想,是只有唐是个缝合怪吗?还是说它之后的时代,包括你们,其实也是一样?”许问问得犀利,语气却很温和,并不冒犯。
  “你是说,其实我们也是来自你的历史,只是史上无名?”连天青问道。
  “是。现在就织锦来看,这个猜想好像是真的。”许问说。
  孤证不立,只有秦织锦一个例子当然不足以证明他的想法。
  不过既然有了这样的猜测,剩下的也就是想办法去寻找其它的证明而已。
  两人没再讨论下去,各自带着疑惑回去了原处。
  心里怀了这样的疑虑,又在班门古建这样的地方,接下来许问对钟楼各个细节的观察更仔细了一点,想要再找一些痕迹出来。
  但这事可遇不可求,他有意去找,反而什么也没找到,倒是探古的进度又往前推进了不少。
  下午近五点的时候,他已经总共提交了七十五项探古的技术,全部鉴定审核通过,而现在,他还没有离开钟楼,还有十三座古宅没去呢!
  其实活动的组织者也知道十五座古宅的技术总数肯定不止七十五项,但是一来,这种活动总是要设立一个目标的,二来术有专精,一人一生精通一个门类已经很了不起了,两三个门类的罕之又罕。
  而许问,登记在资料上的只有三项,但其实又对其他四五个门类也有涉猎,据顾问团猜测,他所会的可能不止于此,可能涉及了所有的十个门类!
  这样,就算不可能门门都达到精通的地步,也是很惊人了……
  他才二十五岁,说得夸张一点,连普通工匠“年富力强”的年龄还没有达到呢。
  他们不知道,许问身边还有一个连天青,那是真正全门类精通的人物。不过连天青只是稍微插了一下手,他指出的技术,全部都是许问确实能会,也是由他本人提炼总结出来的。
  当然,许问能对这么多门技术“略知皮毛”,也还是跟他建设逢春城有关。
  建一座城涉及到的事务之繁杂,普通人是难以想象的。许问当然不需要事事都会,但很多东西他还是必须要先了解了,才能做出更好的安排。
  而此时的逢春城,所有参加流觞会的大师全部赶到了。能接到流觞会的邀请函,他们的实力地位不言而喻。
  可以说,大周最精粹的工匠力量都聚集到了这里。
  许问不想错过这个机会,本身也在竭尽全力地学习着。能在平镇有这样的表现,当然也是他这一段时间学习成果的体现。
  非常奇妙的,通过许问,另一个世界大师们的所知所学流动到了这里,被另一些大师了解、思考、学习。
  一些失落的东西,在此处再次出现,只是它是会焕发新生,还是会在短暂的出现后再次消失,是现在谁也不知道的事。
  平镇另一头的顾问基地里,五名顾问本来只是短暂地联通视频,向未到场的其他顾问询问一些事情,没想到视频一打开就关不上了。
  又过了一段时间,那些已经到了万园的顾问都亲自赶到了,没在这里的也派了人过来,现场关注并讨论许问提交的那些技术。
  当然,这也是因为许问把核心技术要求全部写在了微博上的缘故,虽然不算太具体,但已经足够讨论了。
  这些人大部分都不是自己一个人来的,还带了随行者。
  林林总总加起来,屋子不小,但还是挤得满满当当,都有点坐不下了。
  原先的人起来让座,后来的人安排座次,屋子里乱糟糟的。
  这时,一人从外面走进来,算房高意外抬头:“老秦,你什么时候出去的,做什么去的?”
  进来的是秦连绣,他正捧着一个平板在看,时而皱眉,时而舒展。
  听见算房高的话,他迅速敛了神色,不动声色把平板往身后藏。
  算房高眼尖看见,大喝一声:“这老小子想藏私,快抢下来!”
  他话音未落,一群跟他们差不多同龄的老师傅就挤挤攘攘地上来了。


第736章 所图
  “别挤别挤别挤。”秦连绣见势不妙,连忙把平板往外递,一边递还一边教训他们,“这么大年纪了,还这么不稳重。”
  算房高本来只是想开个玩笑,看见他这样子,也有些好奇了,一边接过平板一边疑惑:“什么东西?”
  “刚才我看见那织法,通过微博私信向这四十二号小哥打听了一下,他指引我去他们所在的展位。”秦连绣整了整衣服,正色道。
  “他在这里有展位?在哪里?”方守一连忙问。
  “在镇尾,离这里有点远。我循着门牌号找了过去,看见了这个。”秦连绣掏出手机,打开一张照片给他们看,正是双木展位摆在门口的那座雕像。
  一瞬间,手机旁边的几个人就没了声音。他们直勾勾地看着那张照片,仿佛魂都被勾走了,吸引进去了。
  手机屏幕毕竟只有这么大,只有它旁边的人才能看见。
  外围的人顿时就有点心急了,隔着人叫:“是什么,是什么?”
  “……大家都看看吧。”片刻后,算房高长出一口气,视线仍然被牢牢地拴住,对周围道。
  没一会儿,那几张照片被导出来,放到了大屏幕上。
  沉默仿佛在扩散,整座屋子瞬间没了声音。
  即使在这个时代,能走到他们今天这个位置,与旁边的人平起平坐的,谁不是天才横溢,谁不是潜心钻研,谁不是浸淫多年?
  虽然无人能描述得出这雕像的形状,但谁会看不懂它雕的是什么?
  它雕的就是他、他、他,他们每一个人,他们家里写在书上的那些人,他们的整个群体!
  这一刻,百感交集、千言万语压在心头,强烈的情绪冲刷着他们,迟迟不能褪去。
  过了好一段时间,算房高突然起身,问道:“这雕像在哪里?我要去看看!”
  “就在这展位门口,招揽生意用的。效果不错,引进去了不少人,我还看见了你家那孩子。”秦连绣总算是被实物冲击过了,现在看照片有了适应力,对算房高点点头说。
  “效果当然不错了,这雕像,简直……”算房高只觉词穷,这对他来说可是非常难得的事情。
  他又发了几秒钟呆才意识到秦连绣后面的话,“我家那孩子,你说小远?他也在那里?”
  “嗯,看样子已经在那里呆了一阵子了。不过我也没与他招呼,我是为了别的事情去到那里的。”
  秦连绣喝了口茶,慢慢给他们讲双木工作室的情况,讲他从进门开始看见的东西,大致跟高望远当时看到的、想到的差不多。
  不过他的目的比高望远更明确,到了三楼看了大屏幕,就知道许问之前在私信里说的是什么了。
  于是他直接就着薄织法谈起了生意。
  有明确的载体,秦连绣更轻易地明白了许问他们在做的事情,他看出了其中蕴藏的机会。
  秦连绣把双方沟通谈话的内容大致讲了一下,最后端起杯子,又喝了口水。
  “有意思。”片刻后,算房高缓缓开口道,“听了这话,我倒是猜到他为什么毫不在乎地将技术原本发到网上,并不在乎我们学到了。”
  “这当然是因为,他根本没把我们当竞争对手。”旁边也有人看出来了,苦笑着说道。
  所有人都在点头。
  今天站在这里的,谁不是江湖上混迹多年的老油条?
  许问的意图,就算他们一开始有些疑惑,看见了这么多事,也多少能看出个一二了。
  许问不仅没把他们当成竞争对手,也没把他们当然成自己的目标客户、服务对象。
  当然,也不会排斥他们,譬如秦连绣主动找上门去,花了钱,也做成了这笔生意,顺利把薄织法的原始描述——其实是在另一个世界,秦织锦讲给许问的那些话——和它经过百里启等人解析后的数据模型和相关织机改造方法全部买到了手。
  但从根本上说,许问的目标并不是他们,而是更广泛意义上的“外行”,也就是那些对传统技术有兴趣,也想在这方面做出一些发展、获得一些利益,但不知从何入手的普通人。
  这些人包括没有传承背景的大中小型公司,也包括各技术学校出来的普通技工。总之都是常规意义上的“行外人”,并不会跟他们发生太多冲突或者太多交际。
  “那也还是在跟咱们抢生意啊。”旁边有人说道。
  “生意倒在其次,生意是做不完的,市场也是越大越好。只是……”算房高缓缓说着,但说到一半就住了嘴,没有再说下去。
  旁边的人也没有再多问,仿佛已然知道他要说什么了。
  这世上,不是为利,就是为名,无非就是这两件事。
  而它们纠纠缠缠,也并不分彼此。
  “此人所图甚大啊。”算房高最后说。
  此时,墙上大屏幕发出嘀的一声响,紧接而来的是一段音乐声。
  所有人一起抬头,旁边有个工作人员又惊又喜地道:“七十五的通知声!这个甲四十二号,现在就已经探完全部的七十五项技艺了!”
  各家的大师们表情严肃,都没有说话。
  他们当然知道,整座平镇可探得的技艺总数绝对不止七十五项。
  万物皆由术成,一座宅子,屋顶、墙壁、廊柱、牌匾、雕花、彩画、檐刻、山石,何处不是物?何处不是术?
  七十五这个数字,只是平镇一直以来流传的一个传说,主办方顺势利用了这个传说而已。
  而经过他们的评估,绝大多数人、包括高望远和田小田这种的,七十五对他们来说也相当于一个满分试卷。
  老实说,今天这两人探得的数量能超过二十项,已经是受到这位神秘竞争者的激励,超水平发挥了。
  而且大家都心知肚明,这种事情,肯定都是一开始快,后面越来越慢的。
  “你能行吗?”方守一问算房高。
  “把咱们凑一块儿,也许能行。”算房高的语气舒缓平和,但非常肯定。
  “嗯。”方守一点了点头。
  这时田师傅还在茶馆,周围人很多,是通过视频跟他们交流的。画面里,他侧过头,跟附近的人说了几句话,然后转回头来,突然问道:“我这里刚才有人问,既然七十五项技术全部完成了,那探古活动的胜负,是不是也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