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匠心-第4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来这里的人当然不会吝惜两块钱,这价格本来就比现在步行街的便宜多了。他妈很干脆地拿了两块钱给他抽,结果果然,两块钱的叫头。
孩子捧着一个拇指大的软软糖块,低头看看,又看看高小树手上的糖龙,哇的一声哭起来了。
高小树也看了看自己手上的糖龙,又看看小孩手上的糖块,思考了一下,伸出舌头,舔了舔龙的脑袋。
小孩顿时哭得更伤心了。
第740章 安贫乐道
“两块钱,是不是有点便宜啊?”
许问见了,也去转了一次,他运气也不错,转到了一个花篮,同样是立体的。
老摊主做了两个糖圈,轻轻一提,稀薄的糖液自动落下,成为了半透明的糖壁。
他的动作轻松自如,仿佛这样做过千百次,永远也不会失误。
许问专心地看着,突然问道。
老摊主做完花篮的提边,还给提边上做了些装饰,叮叮当当地挂着,精致好看。
小孩羡慕地在旁边看,他妈硬拉也不走,气得嚷嚷:“有什么好看的,你运气又不好!”
听见这话,小孩扁嘴,又要哭了。
“哈哈。”老摊主笑了,多做了一个小挂饰,递给小孩,“送你的。”
虽然不是威风的龙和漂亮的花篮,但也是意外之喜。
小孩马上就不哭了,捧着小挂饰,喜孜孜地走了。
老摊主笑吟吟地看他高兴地离开,继续给许问装饰花篮,这才回答他的问题:“有什么便宜不便宜的,我做这个也没几个成本。家伙也就是这一勺一铲一石板,糖就是红糖白糖饴糖。自己家熬,靠手艺吃饭,怎么都不会亏。”
“手艺就不值钱吗?”许问问他。
“手艺……不就是吃饭钱?”老摊主做好了花篮,递给他,抬头不解地问。
许问没有说话,他也不知道该说什么。
安贫乐道,知足平静,无疑是一种美德。
但是……
“老爷子,你这做得真好。”荣显见有点冷场,连忙把糖画接过来,笑着打圆场,“我以前也转过龙,结果就给我画了个简笔画,怎么都看不出龙形来,生气!”
“对!”老摊主听得也皱起了眉,“现在好多人,吃这份饭还不好好琢磨手艺,人家转个龙转个花篮,就给画个画不说,还画得稀烂!就这还好意思挣钱呢!”
“就是就是,还贵。画那么稀烂还要十块钱,十块,您的五倍!”荣显跟他一起生气。
“对,那都是昧了良心,咱不跟他一样!”老摊主气愤地说。
“呃……”荣显语塞。
他的本意其实跟许问一样,是想老摊主加点价之类,没想到两边的思路完全不同,这一下,他也不知道该怎么说了。
“便宜不是好事吗?”三人最后还是走开了,高小树捧着他的龙,有点迷惑地问。
“作为消费者来说当然是。”许问说,“但老爷子有一个想法,从根本上来说就错了。”
“什么?”
“只有消耗的物力成本才是成本,人力不值钱,手艺不值钱。”
高小树有些迷茫,又若有所悟,没有说话。
“安贫乐道,是好事也不是好事,因为这种人终究是少数,大部分人,还是想过得有钱一点、舒服一点。老爷子觉得这样挺好,能吃饭,能对得起自己的良心,但后面的人呢?后面的人发现不用做得那么好也能挣到钱,他们还会那么认真地去学吗?没人去学,这门手艺还能传承下去吗?”
许问难得说了这么长一段话,这确实也是他一直在思考的问题,藏在心里很久的心声。
物力成本才是成本,人力不值钱、脑力更不值钱,这是从古代一直延续到今天的固有思维,不仅是这位老摊主,其他也有很多人下意识是这样觉得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古代,人力是真的不值钱。
不管什么样的工程,无脑往上堆人,总是能完成的。
这让古代创造出了很多令人不可思议,至今也很令人骄傲的奇迹,但对人力的歧视,也是从那个时候就延续了下来,至今仍然根深蒂固。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华夏人太多了,物资一直有限,大部分人小时候摔个杯子都要被家里人责骂,物大于人,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但现在,毫无疑问,这是造成传统技艺流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就拿糖画来说,平面糖画能比立体糖画赚更多的钱——就算赚得一样好了,后者的学习成本和制作成本都是远大于前者的,学徒为什么要学后者,而不是学完前者就去摆摊?
不过,抛开传统文化传承的这一面,糖画只是街头零食,是给小孩子休闲取乐用的。
就算是立体糖画,又凭什么卖得太贵?
毕竟它只是零食,无法长久保存,到时间就要吃了,不吃就会化。
所以,不管从哪个角度来看,立体糖画好像都是必然要消亡的。事实也是,不是平镇展销会这样集大成的地方,好像都已经看不见立体糖画的存在了。
当然,也可以由一些部门想办法立项,以外力介入将它保存起来。
但还是那句话,没有生命力的东西,有什么存在下去的必要呢?
糖画这东西,也许留存了许多人的童年回忆,显得格外的有价值,但无声无息间,已经消亡了的技艺不知道有多少……
“咦,这是在干什么?”荣显突然问。
许问回神,立刻听见了嘣嘣嘣的声音,他转过头,笑了起来:“你没见过吗?这是弹棉花。”
“弹棉花?啊,我听说过,说人家弹琴弹得难听,就可以说,你跟弹棉花一样。这就是弹棉花啊,我还是第一次见!”荣显恍然大悟。
他凑过去看热闹,高小树也跟了过去,表情好奇,显然也是第一次见。
这是最传统的弹棉花的方式,把被压得很实的棉花放在棉线绷子上,用修长的棉弓一下下弹动。
纤维断裂,紧实的棉花被弹松,白色的棉絮飞了起来。
工人技艺娴熟,弹完之后,长钩飞舞,将棉线层层分布,在棉絮上方形成棉网,把它兜了起来。
最后形成的棉被蓬软柔软,看着就很好睡。
“哇,我想买!”荣显眼馋地说。
“你家不是羽绒被吗?比这还松软吧?”许问在他家住过,很清楚。
“不一样吗,这看着就好舒服!”荣显强烈表示。
“那你就买。”许问想了想,好像也没什么好阻止他的。
“嗯!”
荣显过去问价,棉花按斤算,十块钱一斤,这床被子八斤,就是八十块钱。另外弹棉花加打被子,手工费二十,一共一百块。
荣显再次震惊了:“便宜!”
这个价格其实还好,棉被本来就比较便宜,新被子也就几十块钱,不能跟羽绒之类的比。这算是沾了旅游地点的光,但还算在合理范围内。
不过,弹棉花这种手艺,本身也消失得差不多了,荣显和高小树这种小孩就从来没见过,看见了都没认出来。
荣显付了钱,扛着棉被继续上路。
这样子有点滑稽,高小树在旁边看着他,噗哧哧直笑。
荣显也不在乎,他还是挺高兴,一边走一边东张西望,每看到一个新奇的项目,都要凑过去多看两眼。
而这里,新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所以他们前进得非常之慢。
此时,许问还是没有拿定主意。
我要做什么呢?
第741章 明灯
晚上,许问没有留在平镇,而是驱车回去了许宅。
平镇是有夜市的,晚上也很热闹,许问等到夜市快结束时才动身,从喧闹的通明灯火回到安静的黑暗中,他的耳边仿佛还残留着无数的笑闹与惊喜的欢呼声。
平镇展销会确实是花费了很多心力准备的,无数古老的技艺在此处尽情绽放。
许问拍了很多照片,也自己上手尝试了一些。
有些摊位或者小店除了展示以外,还设置了活动区,让游客亲自上手自己制作一些东西。
除了传统最常见的陶艺以外,还有灯笼、纸伞、雕版等等。
摊主亲自上手,教你怎么制作灯架、怎么调制糨糊、怎么将棉纱覆在灯架上,最后绘上彩绘。
这是比较完整的过程,如果不想麻烦,也有现在的白纸灯笼,可以直接在上面做画,制成成品。
许问就在这个摊位上试了一下。
他选的当然是全套工艺,还选了最难的双层宫灯。
这种宫灯的灯架用的不是竹子,而是木头,还需要比较好的木头材料,对韧性需要很高,这样才不容易变形。
连木不用钉,只用榫卯,这是许问极为擅长的,灯笼师傅只教了个大概,他就稍微思考了一下,开始动手制作。
来这里玩的大多数都是普通人,师傅也是把这一大两小当普通人看待的,这时候一看,眼睛就直了。
许问在木匠这一行,已经能入殿堂,他精擅十八巧,有自己的想法与做法。
他做出来的东西与师傅说的不大一样,虽然并不脱规则,但就是与众不同。
师傅一开始还在教,不久就闭了嘴,一边心不在焉地照应着其他人,一边盯着许问,看他动作。
最后许问做完,把灯架拿到他面前,他接过来翻来覆去地看,目光极为惊喜。
不过他什么也没说,没多久就把灯架还给了他,教他怎么剪贴窗纱,进行裱糊。
裱糊工作也是许问熟悉的,不过以前学的都是裱画,表面平整,需要注意的是其他细节。
尽管如此,他还是很快就掌握了师傅说的,裱得相当漂亮,每一部分的窗纱都非常平整,没有一寸浮凸或者翘起,边缘不露一点缝隙,完美得惊人。
“漂亮!”师傅终于忍不住赞出了声,问道,“你是哪家的孩子吧?不,这水平,已经不是孩子了,在家里也能独挡一面吧?”
“确实是学过的。”许问承认,笑得温和而谦虚。
“嗯……”师傅打量了他一下,突然问道,“那我再教你一种,你来试试?”
“好啊!”许问当然不会拒绝。
师傅教的,是走马灯的一种。
走马灯很多人都很熟悉,点起蜡烛之后,它外壁上的图案会不断旋转,像行人走马一样,因此得名。
许问有所听说,知道这大概是个什么东西,但是没仔细研究过。
这位姓温的师傅笑了起来,擦擦手,把其他顾客交给了自己的徒弟——他一家占了两个铺面,徒弟数量在一路走来看见的师傅里也算多的,有点让人意外。
毕竟灯笼这个东西,在大部分人看来都是马上就要被电灯完全取代了的。
温师傅先教他走马灯的原理。
它的原理很简单,就是在灯笼内部形成一个小小的结构,当灯内点上蜡烛的时候,烛火产生的热力会造成气流,让轮轴转动。
轮轴带动周围的剪纸,不断转动,于是灯壁上的影子也就会不断变化了。
当然,也有用轮轴直接带动灯壁的,但灯架比较重,往往需要更多的动力,所以这种情况常常使用高梁秸杆制作的灯架,自重比较轻,转起来会更容易一点。
温师傅教许问的是综合了这两者的改进版,双层轮轴,里面的剪影架能转,外面的灯壁也能转。
而且他做的这个灯架还是木制的,非常结实,不用担心随便就会坏掉。
然后,许问在温师傅身上得到了熟悉的感觉。
他能做到这样,一方面是因为他对轮轴与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