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4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聚集的本来就主要是女性观众,这样的男孩无疑非常受欢迎,女孩子们一边逗他一边问他问题,其乐融融,直播间热度不断上升。
  只能说,李大师还是很懂女性心理的……
  李承华大师的直播间人气上升很快,开播没多久,就来到了虎鲸网站“古艺新作”门类里的第五位,仅次于四个官方以及二路直播间。
  与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谢灵环大师的直播间。
  这名字一听就知道是女性,但她直播的内容却是百炼唐刀。
  唐刀是唐时的武器,现多指横刀,无装饰,是普通士兵佩带的战斗用刀。
  现在的唐横刀通常是一种直刀,与日本刀类似,参考依据也是日本正仓院藏品。
  但谢灵环开始就贴出一张古画,上面一人挥刀,做横斩之势,那刀同样也偏直似剑,却与日藏唐刀有着细节上的不同。
  谢灵环一言不发,也不讲解,直播间里充满了铁与火的气息,金属与金属撞击的声音响彻四周。
  百炼钢,那就是要百炼的,她不断重复着同样的动作,看上去有点单调。
  她的直播间人数不算多,弹幕也不多,但非常忠诚,一直不见减少,反而不断在缓慢增加,最终热度来到了该分类的第十二位,固定在这里不动了。
  除了类似这种有固定观众的个人直播间外,官方两个二路直播间的人气也不算低。
  武斯恩请来了一些大学的历史系名宿,和算房高这样的老师傅搭裆,分析并解说各直播间里的一些精彩操作,告诉普通观众这技艺来自何处、好在哪里、可以应用在什么地方。
  由于分支直播间太多,这样的解说二路安排了两个,解说的视频经过精彩剪辑,配上了幽雅的音乐、画面特色以及文字与线条装饰。
  画面美、解说精妙、旁征博引,引来了不少深度爱好者,人气固定在了第三、四位,一直保持不变。
  到目前为止,排名第一的还是官方直播间,第二名却是许问的个人直播间!
  要说的话,这其实也是个二路,但在推荐位上至少是不占劣势的。
  但个人直播间不是剪辑,按理说其实有很大的劣势,因为你不可避免会有大量的时间在做重复工作。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讨厌这样的镜头,很多人盯着熊猫慢吞吞的动作都能看上一天。但这毕竟是少数,许问也没那么可爱,没与粉丝建立那么深的感情。
  大部分人,还是喜欢精彩刺激的东西的。
  但许问的人气值还是一直能保持在第二名,大概在三百万左右,有短暂波动,但基本上保持着一个向上的态势。
  捡漏这个词刚出来的时候,他的人气值曾经冲到过第一,后来路人进来得越来越多,大部分停在了推广力度最大的官方直播间,让这里的人气值不断上升,维持在了第一的位置。
  但令人惊异的是,在这个过程里,许问直播间的人气也从两百多缓慢上升到了三百,几乎没什么流失。
  足可见他展现出来的东西有多吸引人!


第750章 木生
  关龄和她的室友们就是其中的一员。
  从一开始,她们被许问昨天的表现吸引到了他的直播间,然后就没法走了。
  三个女生围在电脑旁边,津津有味地看着他处理旧木头,一点也不腻味。
  此时,许问已经做完了木门的基础处理工作,去除了表面的陈漆与污垢,把它正式的模样展现在观众们面前。
  他跟摄影师讨论了一下,接过机器,亲自执镜,给直播间的观众看它的色泽以及木纹肌理。
  镜头很好,没有开滤镜,在良好的打光之下,显得无比的真实与美丽。
  而且,许问的镜头仿佛是带着情感的,这情感仿佛能够传达到每一个观众的心里。
  他们随着许问的视线,扫过这最简单最基础的木料,很多人都忍不住倾前向前,向着自己的屏幕靠了一靠,仿佛想要看得更清楚一点。
  红色微微偏暗,却并不让人觉得黯沉,仿佛清晨的云霞,有一股强大的生命力蕴藏其中,随时都有可能勃发而出。
  木纹起伏,有的较为曲折,如同层峦叠嶂;有的较为平缓,好像波浪徐徐,天然就是一幅画面。
  关龄的脸几乎要贴在屏幕上了,喃喃道:“真没想到,木头也能这么美。”
  “我有点能理解陈教授为什么愿意花一百万买它了。”室友一边努力把关龄往后扒拉,一边说。
  “是我老公拍出来的特别好看!”花痴室友又来了,被另两人一起翻白眼,掐得嗷嗷叫。
  “这是一块榉木,它生长在南方温暖潮湿的地方。”许问开口的瞬间,寝室里瞬间安静了下来。
  “它长在河流旁边,距离大约四米,这是一个很好的位置,它努力向河水的方向伸展根系,这使得它从小到大不需要供水问题。它的东边没有树,是一块空地,西边则有几个讨厌的朋友。这让它上半天能够自由地沐浴阳光,下半天则处于阴影之中……”
  许问缓缓讲述,真有些柔声倾诉的感觉。
  他就这样站在这棵榉木的角度上,讲述着它生长的环境、它的一天、以及它的一生。
  在他嘴里,这棵树像一个人,有着自己的思考、自己的喜怒与哀乐。
  它的运气不错,寿命也很长,大部分时间都在考虑自己的生存,但同时又是快乐的,阳光雨露、风水空气都能让它感到满足。
  他声音清朗而徐缓,极有代入感,所有人都听入了神。
  这也许也是因为,他一边说一边移动镜头,展示木材的各种细节。
  他其实没有刻意解释,但配合他的描述,很多人突然就明白了,他说的这些东西不是他想象出来的,而是木材本身的细节与特征告诉他的!
  它的色泽浓淡、纹理走向、疤痕色斑,所有的一切其实都在记录着它的生活,这一刻,无数直播间观众感受到了,摆在面前的不是一个单纯的器物,而是一个曾经无比鲜活的生命!
  直到许问讲完,继续进行下一步工作,很多人才反应过来,弹幕一阵哗然。
  很有趣,刚才许问讲述的时候,直播间里意外的安静,弹幕都没有几条,以致于有刚进来的人没听许问在说什么,就开始不明所以地嘲讽:“这热度假的吧?三百多万,弹幕就这几条?”
  他刚发完弹幕许问就讲完了,然后,突然爆发的弹幕就把这个新人给淹没了。
  “我愿称这为工匠届的福尔摩斯。”
  “真·福尔摩斯!”
  “太太太太太牛了!”
  “就从这蛛丝马迹,还原一棵树的一生?”
  “突然感觉当一棵树也挺好的。”
  “+1”
  “+2”
  “不过主播也说了这是运气好,靠河,还有比较充足的阳光。要是长沙漠,你就哭去吧。”
  “说起来主播发过一篇微博,写的就是沙漠的一棵树,很有意思,可以看看。”
  “双木的,主播的女朋友。”
  “真的假的!”
  “我早就关注那微博了,一直以为主播是女的……”
  一部分弹幕在讨论许问说的内容,一部分弹幕在讨论八卦,还有一大部分不停地刷666666。新来那人讪讪地发了一条:“搞什么,这么多人”,迅速被刷了过去,无人留意。
  由于许问本身是二路直播间,官方主直播间很少切他的镜头,但这段没过多久就被剪辑了出来,送到了人气排名第四的二路解说直播间。
  这个直播间主要解说石木砖瓦等大项,当前的驻守嘉宾正是方守一。
  他家主做宗教建筑,包括各类佛像的制作与雕刻。这些佛像有石也有木,他本人也算得上十五位师傅里比较全能的一个。
  因为前面的佛光雕,方守一本来就对许问很有好感,见到是许问的视频,立刻直起了腰,表情与刚才完全不同。
  跟方守一搭裆的是万园大学文同心文教授,民俗大师,对民间艺术也很有研究。
  他俩之前并不认识,但两人脾气都挺不错,专业素养也足,在直播间你搭我唱,说说笑笑,挺投缘的。
  这时看见方守一的变化,文同心笑道:“怎么,看见熟人了?很年轻啊,你家的孩子?”
  “不是,甲四十二号啊,你没听说过吗?探古活动的头名。之前探古活动的时候,他第二个找出来的那个佛光雕……”
  方守一又介绍了一遍佛光雕是什么,还把当时它出现在他们面前的经过跟文同心讲了一遍。
  直播间很多人前面没跟过探古活动,这时是第一次听说佛光雕。
  而那些从前面跟过来的观众,也是第一次听说探古活动的幕后故事,两种人都听得津津有味。
  时间有限,方守一介绍得很简单,最后笑着说:“据说这位与佛光雕结缘,还有一个故事,他发在了微博上,你们可以去看看。”
  给许问的微博打了个广告。
  而这时,视频上的许问刚刚处理完木料,开始带着观众欣赏它,然后开口,进行描述。
  方守一瞬间被吸引住了,敛了笑容,仔细聆听,片刻后,他的脸上渐渐露出惊讶的表情。
  文同心也没说话,安静地听着。
  与之前许问直播间一样,这里突然间也陷入了一种奇妙的氛围,所有观众都在看着那块比平时更美的木头,听许问说话,整个直播间弹幕都没有几条。
  许问讲完后,视频结束,方守一好像没想到一样怔了一下,突然举手道:“抱歉,这段可不可以久一点,再来一遍?”
  直播间除了两位嘉宾,还有一个控场主持,防止有些嘉宾不擅言辞,让直播间太过冷场。
  控场主持犹豫了一下,招呼工作人员照办。
  视频开始重播,方守一又从头开始看。
  他看到一半,突然长舒一口气,对文同心道:“真没想到,进入这个境界这么多年,我现在才知道天人合一究竟是怎么回事。”


第751章 所以然
  “天人合一?这是什么说法?”文同心问出了所有弹幕共同的问题。
  “这是我们匠人老师傅的一种说法。”方守一又发了一会儿呆才回答,“据说匠人达到极高的境界的时候,能与手中工具与材料产生至深的共鸣,了解它的前世今生、一切信息。能透过表皮看见它的内部,譬如一段木头,哪里有疤痕、哪里有结节、哪里有开裂,在天人合一状态下,不需剖解,手一摸就能看出来,跟长了透视眼一样,非常神奇。”
  “你能做到?”文同心听得有点不可思议,一边问一边打量方守一。
  “不是一直都能,偶尔可以。”方守一实话实说,“我从四十岁开始,就偶尔能进入这种莫明的状态,真好像身心通灵了一样,觉得手中材料无比亲切,它的一切我都能知道。到现在为止,这种状态一共出现过八次,我平生最得意的八件作品,都是在这种状态下做出来的。”
  “就是说,你能进入这种状态,但自己都不知道为什么?”
  “对。”
  “真是奇哉妙哉,我在各种书籍记载里都没有看见过。”
  “工匠是不会说话的。”
  方守一简短地说,文同心安静了一会儿,点了点头。
  方守一这话,当然不是说工匠都是哑巴。
  在古代,他们基本上都不通文字,地位也很低下。他们的声音,仿佛从历史长河里消失了一样,即使是万园的一些名园,留下的建造者名字也通常都是住在这里的文人、有钱人,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