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匠心-第47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到此为止,许问“古艺新作”的工作全部完成,只等晚上的拍卖会出结果。按理说,直播到现在也应该关闭了。
  结果许问看了看时间,又跟旁边的人说了几句话,重新坐到摄像机面前,拿起了手机。
  “谢谢你们这几天一直来看我,能得到你们的关注,我很高兴。”他说。
  这是他几天以来第一次跟弹幕交流,弹幕简直要疯了,满屏密密麻麻,什么也看不清楚,下方的弹幕框拼命向上滚,速度惊人。
  “慢点慢点,你们这样我什么也看不清楚。”许问说。
  虽然他这样说了,但弹幕还是一点不见少,最后还是许问自己去设置了一下,才勉强看清了上面的内容。
  他设置的时候没有别人教,全是自己做的,而且速度并不慢。所以刚刚设完,他就看见一条弹幕,念了出来:“大师对弹幕挺熟的啊?”
  “那当然,我也是现代人。直播是看得比较少,但以前一直去视频网站看视频,自己也发过弹幕。”
  “什么样的视频?什么样的都有,传统文化的、考古发掘的、地方文化的,还喜欢看工业类型的。传统手工业,也是工业的一种嘛。”
  “传统手工业确实被现代工业冲击得很厉害,但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人总是要追求更方便更快捷的生活,我们不可能一直生活在过去。”
  “过去也很有情调?采菊东蓠下,悠然见南山?那我只能说,你们想得太简单了。就不举更远一点的例子,拿几十年前来说吧。七十年代的时候,家家户户限电,每户晚上只能开一盏灯。因为发电量供应不了。这还是有电的时候,再远了,没有电,蜡烛是很贵的东西,油也很贵,晚上怎么办?只能睡觉。夜晚照明,是很基本的需求吧?但真的满足不了。”
  许问语气和缓,慢悠悠地回答着弹幕的问题。
  这里面有一些是他收集来的信息,但大部分都是他亲自经历,说起来细节丰富,格外真实。
  按理说,他的工作做完了,直播间的人数应该大量减少的,但交工一个小时后,直播人气不仅没有减少,反而又增加了几百万,稳居虎鲸第一位了。
  其实人数相对固定,没有明显增量,但弹幕量增加太多了,还有很多礼物,大额打赏非常多,直播间上方的通知几乎没停过。
  许问跟弹幕聊着天,手上却也没有闲着。
  血榉还剩一点边脚料,他一边说话,一边用这剩下的边角料做了个小东西。那是一个半个巴掌大的小乌篷船,平镇常见的式样,船篷比较高,篷下有凳可供乘坐,船夫站在前方的船板上用竹篙撑船。
  它虽然小,但刻画得极为细致,船上乌黑竹篾篷子的纹理、船篷下的两排凳子、凳上的人、篷前的船夫全部都清晰分明,连衣纹都宛如真实。
  许问其实就只在刚刚到平镇的时候坐了一回这样的船,但现在他描画起来却信手拈来,每个细节都很逼真。
  弹幕看得眼馋,开始起哄:“抽了抽了!”
  许问看见了,处理完最后一点部分,笑着说:“行啊,弹幕抽一个人,回头邮寄出去。”
  接着想了想,又说,“回头我会正式开一个直播间,长期直播修复一座古宅。到时候我会定期做些东西弹幕抽奖,还请大家多多关照。”
  长期直播?
  修古宅?
  弹幕抽奖?
  直播间的弹幕迅速炸翻了天!


第772章 谁做的?
  所谓的古宅,指的当然是许宅。
  直播修复许宅,是许问不久前才做出的决定。
  现在已经让多人多时段验证过,许宅虽然还有一些无法解释的问题,譬如它的来历之类,但并没有什么不能公诸于众的灵异现象。
  甚至许问有了一个想法——
  这,也许本来就是它所期待的事情。
  时间差不多了,许问跟弹幕道了别,把木雕乌篷船和抽奖工作交给工作人员,让他们处理,自己就离开了。
  承运公司处理这种事情驾轻就熟,很快办妥。他们遵从许问的意愿,没去微博上扩大影响力,而是直接在弹幕上抽了一个人,用口令进行抽奖。
  最后是一个名叫“年轮”的女性观众抽中了,她非常激动,把自己的地址私信给了工作人员,是一个大学生,这几天一直在看许问的直播,已经是他的忠实粉丝了。
  工作人员验证完毕后,就表示会将奖品以最快速度寄给她,同时向她约稿,写收货之后的REPO,可以支付稿费。
  年轮满口答应,与工作人员交换了微信。
  许问知道承运公司的人会处理好这件事情,没有放在心上,带着荣显和高小树去吃饭。
  这几天,这两个小孩一直尽职尽责帮他打下手,工作得非常勤奋。
  他们虽然学过,但毕竟还算是初学者,一开始有点生涩,好几次递错工具或者递得慢了,但没过多久,他们就能跟上许问的脚步了,与他形成了相当的默契。
  以许问现在的水平,当然不是一般人能跟上的,要及时甚至提前半步做好准备,必须对他的工作拥有足够的阅读能力。
  他俩能做到这样,一方面确实有天赋,另一方面也明显是下了苦工的。
  “辛苦你们了,你俩想吃什么?我请客。”许问问道。
  “哥啊,那东西你真就这么抽出去了?”荣显忧心忡忡地问。
  “怎么,你想要?没事,我也可以做别的送你。”
  “我确实想要,但重点不是这个!你知道那样一件木雕能值多少钱吗?重建许宅,不是很费钱吗?”
  许问真没想到荣显是在为这件事担忧,他意外地看他一眼,拍拍他的肩膀,说:“我确实缺钱,你说的也确实是一种赚钱的方向,但我不想这么做。”
  “为什么?”
  “第一,真正做一件作品,是很需要时间和精力的,我将来的大部分精力,势必要花在许宅本身上。”
  “唔,有道理。”
  “第二,许宅是一座宅子,但又不仅仅是一座宅子。我想以修复它为一个契机,让更多的人关注它,通过它来了解传统文化、喜欢上它。这次展销会,咱们是搏得了一些热度,但还不够。这种热点都只是暂时的,要让它形成稳定的吸引力,必须得经过一段时间,最好能有多次热点。”
  “嗯……所以你说还会再继续抽奖,是想用这种方式来形成热点?”
  “手段之一。剩下的,我还想再跟承运公司的人商量商量,他们应该会有更好的想法。”
  “你这是……要下一盘大棋啊。”
  荣显彻底明白了,若有所思,旁边的高小树一直没有说话,这时也抿着嘴,仿佛在想着什么。
  现在离拍卖会开始还有不到一小时时间,他们没选那种很出名的高价餐馆,而是就在路边找了一个小餐馆,门口贴着鲜艳菜色照片的那种走了进去。
  这种餐馆一般都是地方菜,直接取材附近的河湖,以水鲜为主。
  这馆子很不起眼,但厨师手艺不错。当然也是因为食材真的特别新鲜,一顿饭下来,三个人都吃得很满足。
  结果刚刚站起来,一群人就正好从旁边的包厢出来,为首一人笑着说:“怎么样,不错吧,这家不咋出名,但我回回回平镇都要过来吃。老厨师了,我小时候他就在,现在还在。也不知道这一身手艺,有没有传给徒弟。”
  声音有点熟悉,许问回头去看,与对方对上视线。
  “许问?太巧了,你也在这里?”
  那人先认出了他,许问跟着也认出来了,招呼道:“李教授好。”
  这人正是李三司,他的声音很有特色,许问只听了一次就记住了。
  李三司见到许问很高兴,走上前来,要跟他说话。
  旁边一名女性低声提醒:“这样不妥吧……”
  “有什么不妥的?”李三司不以为意,道,“那件事可不可行,本来也应该多了解一下物主,搞清楚他的想法和打算的做法。”
  然后他对许问说,“你是要去拍卖会现场吗?走,一起去吧。”
  准备出门的时候,店主和厨师都出来了,亲自来送李三司。
  他们热情而感恩,许问这才知道,他们祖祖辈辈住在这里了两百多年,结果二三十年前险些被拆了,是李三司一力保下来的。
  现在他们在这里开个小馆子,做点小生意,过着虽不富足但非常安逸的生活,这都得感恩李三司,他们确实也铭记于心。
  李三司很洒脱地摆手,很认真地说:“我也不需要你们感谢,就想叮嘱你们一件事情。以前来吃饭的时候我也说过了,得让老爷子找个好徒弟,把手艺传下去。不然我以后来……”
  结果他话没说完,就很难得地被打断了。
  店主大婶爽朗地笑着说:“记得呢记得呢,您说过好多次。不过今天的菜,您真的没吃出什么不对吗?”
  李三司一愣,细细回味了一下,还是摇了摇头:“跟以前一样啊?”
  “味是一样,但可不是我爹做的,是他徒弟炒的。他刚还在厨房忙,没来得及出来送您……啊,他出来了!”
  李三司抬头,看见从厨房里出来的一个高大腼腆、穿围裙的陌生汉子,眯着眼,笑了。
  “好,好得很!”他笑着说。
  确实……很好。
  许问站在一边,看着李三司跟他们说话,然后挥手道别走开,也微笑了起来,跟了上去。
  “我听说你刚来就被埋进活动里了,都没好好逛过咱们平镇,我给你介绍一下吧?”李三司没向他问许宅的事,也没谈这几天他造成的轰动,反而提起了另一个话头。
  “好啊,我正想问您呢。”许问立刻应声,真心实意。


第773章 寒窗
  一群人浩浩荡荡往会场的方向走,李三司和许问走在最前面,两人沿着河,一边走,李三司一边给他介绍平镇。
  他对平镇实在太熟悉了,每一幢屋子都能说出道道。
  他没把重心放在平镇最出名的那些所有人都清楚来历的建筑上,重点讲刚才餐馆那样寻寻常常的普通人。
  他们通常都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好几代了,两三百年的都很正常,有些人家里还有家谱,供奉着祖先的牌位。
  在平镇建桥之前,他通过许问见过的乌篷小船与外界交流,但大部分人其实一辈子都没离开过这方寸之地,除了平镇他们什么也不知道。
  现在其实也有不少人这样。
  他们小时候在这里上学,长大了在这里继承家里的小手工活和小店,在这里结婚生子,一直生活。
  他们中也有不少会不满足于现状,但这种人一般都离开这里去外面了,留在这里的,享受这种生活,心灵平静。
  听得出来,李三司对这里的感情非常深,他提起那些人,就像提起自己的家人、自己的朋友一样,非常熟悉。
  许问一直安静地听着,对这里的一块石块、一条沟渠、一片砖瓦都有了全新的感觉。
  它们的存在不是无意义的,与人类有密切的联系。许问仿佛可以看见人们有意无意寄托之上的情感与情绪,像丝絮一样牵连于上,层布如云。
  这让这一切都仿佛增添了光辉,事实上,平镇能如此之美,很大一部分也是缘此于此。
  荣显是个自来熟,他知道顾问团是来做什么的,有意去找他们说话,很快就聊起来了。不过也没聊多久,他被李三司的话吸引了注意力,小尾巴一样跟在后面听了起来。
  会场并不太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