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唐魂-第1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在后勤方面,行动规模之大是前所未有的,而且,从某几点上说,历史上未曾再有过。进军的部队将近350万人,超过了1812年拿破仑渡过涅曼河时兵力的5倍。这一庞大军队及其数十万马匹和车辆都要行军,行军中都要保障,行军的目的地从北到南分别离出发基地600、700和900英里。这一切都发生在一个道路数量少、质量差的国家,那里的铁路,每一码都要改成标准轨距后才能利用。

    此外,这个国家至今供应德国以相当数量的重要战略物资,从石油到橡胶,一旦战事发生,供应必然中断。

    长孙花衣想到,目前德军在基辅和列宁格勒方向的进攻基本上都按计划进行,主要是还末进入雨季,公路进攻和补给的运输都很顺利。

    依靠铁路才能维持补给的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在向莫斯科进发时,在斯摩棱斯克会战中进攻受阻,而在7月14日下午苏联红军的那支炮兵部队击毁了铁路枢纽奥尔沙火车站为数不多苏联宽轨列车和后勤补给物资,这次战斗是不是就是德军受阻于斯摩棱斯克会战的原因呢?

    这一点还是需要分析和情报证实。

    作为一名**员,长孙花衣首先想到人民群众的问题,苏联人民群众在德军向莫斯科方向进攻时能起到什么作用呢?

    在德军的宣传中,关于在苏联乌克兰边境,当地居民热烈欢迎德军的故事有很多,德日意军事评论也大肆渲染。

    好像苏联十分不得人心,即使德军不进攻苏联,当地人也一定会联合起来,推翻苏联的统治。

    长孙花衣知道苏联是一个一百多个民族组成的国家,在沙皇俄罗斯帝国的基础之上建立的,民族问题十分复杂,历史积怨很多,莫斯科公国原是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很小的国家,臣服于蒙古汗国,后经过几百年的扩张、侵占、吞并无数个国家,变成了地跨欧亚大陆的沙皇俄罗斯帝国。
………………………………

第二百二十七章 德军死穴奥尔沙

    而乌克兰边境地区本身,就是沙皇俄罗斯帝国用武力侵占的罗马尼亚的故有领土,这里的居民热烈欢迎自己的同胞,没什么大惊小怪的,可以想象得到,就是大量的乌克兰军队发生的大量主动投降事件,也不足为奇。

    在沙俄帝国延续来的苏联,国家奉行的仍然是大俄罗斯主义的民族政策。制定民族政策时难免偏心,真正从中得益的是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他们才是苏联国家的社会基础,俄罗斯族和白俄罗斯族人在遭受外界侵犯时必定竭力维护自己的民族利益。

    一份资料中提到在德军向莫斯科方向进攻途中中,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在奥尔沙遇到了一位年老的沙皇时代的将军,他组织了一支俄罗斯游击队抵抗德军,游击队被德军包围后,古德里安大将劝说他投降,这位沙俄将军说道:“你们要是早来二十年,我们一定会伸开双手欢迎你们,但是现在太晚了,我们刚刚站起来,现在你们来了,又把我们推回到二十年前,现在我们在为俄罗斯打仗,在这个抵抗入侵的事业中,我们俄罗斯人是团结一致的。”

    这代表了大多数俄罗斯人的看法。

    在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进发途中,德军进攻的是俄罗斯族生活了几百年的核心地区,自然也会遭到前所未有的激烈抵抗,俄罗斯人高昂的反抗精神是德军进攻莫斯科途中最大的敌人。(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但民心向背也不是德军受阻于斯摩棱斯克的决定因素。

    长孙花衣又查到了另一份情报资料,这份资料是日本柏林大使馆提供的,当时的形势是在1941年7月21日至1941年8月7日,苏联红军从别雷、亚尔采沃、罗斯拉夫利地域向斯摩棱斯克实施向心突击,任务是粉碎斯摩棱斯克以北及其以南的德**队集团,并在第21集团军地带内对德**队后方进行了奇袭。

    苏联红军虽然在反攻过程中未能粉碎德**队中的斯摩棱斯克集团,未能取得显著战果,但却打破了中央集团军群对莫斯科的进攻。

    为此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在8月19日呈送希特勒的报告中描绘了一幅阴暗的图画。

    他在报告中说,补给品供应中断是中央集团军群停滞不前的主要原因,博克一再提到“补给品供应中断”和“兵力不足”。(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在三十万辆卡车中,百分之三十已损坏得无法修复,另有百分之四十需要大修或全面检修,只有百分之三十仍在使用。

    重要的是中央集团军群每天至少需要三十一列火车运送补给品才能维持下去,但实际上奥尔沙火车站只缴获了十六列苏联宽轨火车。

    博克尤其在报告中注明的是7月14日下午2:30分左右,苏军一个炮兵连数门bm…13…16火箭炮隔着奥尔沙河,发射了112枚火箭弹,打中了德军第12装甲师占领的奥尔沙火车站,当时德军正在这个靠近前线的供应站进行伤兵转运和物资集散,因为炮击来得太过突然,德军反应不及时,不仅使几乎全部的武器弹药油料被炸毁,十四列在车站和旁边中转车场内的宽轨火车也被炸毁无法修复。

    随后德军第12装甲师对苏军这支炮兵连进行围剿,8月德军将其包围,苏军炮兵连打光全部弹药之后,他们将bm…13火箭炮全部炸毁,指挥官fljorow连长和他幸存的士兵高喊“苏维埃万岁!”集体自杀。

    在博克元帅的报告中,奥尔沙火车站遇袭,军用物资大量损失对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向莫斯科进发的过程中造成了难以估量的影响。

    首先中央集团军群油料储备只够两个月到三个月使用,而缴获苏联的宽轨油罐车在袭击中被全部炸毁。

    其次德军坦克部队的实力,由于人员的伤亡和车辆的损坏,已降到编制定额的一半。灰尘、沙地和长途行驶使发动机严重磨损,而提供新的发动机进行替换很难,在只剩两列宽轨列车的情况下,若不把苏联的宽轨改为欧洲的标准轨,发动机和其它零配件的运输到前线几乎不可能。

    第三是中央集团军群遭受的伤亡,虽只是苏联红军伤亡的一小部分,但远非轻微,四十四万人,其中九万四千人死亡。到8月初,分配给各处的补充兵员却只有二十一万七千人,可是他们到达各自的单位无疑还需要一段时间,因为很多人在到达铁路运输终点奥尔沙之后,还需徒步行军前往各自的部队。

    看到这,奥尔沙是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死穴已基本明确,只要点中这个死穴德军中央集团军群将陷入缺油料、少弹药、补充不上兵员的境地,就可以使德军对莫斯科的进攻慢下来甚至停下来,苏联红军就可集中优势兵力,抓住时机绝地反击!

    下一步长孙花衣必须找准点穴的时机。

    在秩父宫,长孙花衣看到了只有雍仁亲王、首相兼陆相东条英机、陆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才能接触到的德军代号“台风”行动的情报资料。

    1941年9月6日,希特勒发布了第35号训令,代号“台风”行动,计划先将莫斯科正面的苏联红军分为两个包围圈加以歼灭,然后顺势攻占莫斯科。进攻方法仍像战争初期那样,同时从三个方向给苏军以决定性打击。

    “台风”行动将于10月2日开始实施,9月28日前各参战部队完成战略物资补给和兵员补充并进入出发阵地。

    德军用于台风行动莫斯科方向的兵力达180万,75个师,1700辆坦克,14000门火炮,1400架飞机。

    德军计划以各坦克集团实施突击,割裂苏军防御,并在维亚济马、布良斯克两地域合围歼灭西方面军、预备队方面军和布良斯克方面军,尔后以强大快速集群从北面和南面包围莫斯科,在步兵兵团实施正面进攻的同时,攻占苏联首都莫斯科。
………………………………

第二百二十八章 来到莫斯科

    长孙花衣看到了担任进攻莫斯科任务的德军编制,并抄了下来。(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中央集团军群司令:费多尔?冯?博克元帅

    直属与后备部队:辖第15,106,110,112,197,293步兵师;102后方地域司令部(辖第221,286,403警卫师)

    第三装甲集群司令:赫尔曼?霍特大将

    第39装甲军:第7装甲师/第20装甲师/第14摩托化师/第20摩托化师

    第57装甲军:第12装甲师/第19装甲师/第18摩托化师

    第5军:第5步兵师/第35步兵师

    第6军:第6步兵师/第26步兵师

    第九集团军司令:施特劳斯大将(直属部队:第102,900步兵师,第403警卫师,摩托化旅)

    第8军:第8步兵师/第28步兵师/第87步兵师/第102步兵师/第161步兵师

    第20军:第129步兵师/第162步兵师/第256步兵师

    第四集团军司令:冯?克鲁格元帅(直属第255,267,293步兵师、第286警卫师)

    第7军:第7步兵师/第23步兵师/第258步兵师/第268步兵师

    第9军:第137步兵师/第263步兵师/第292步兵师

    第12军:第31步兵师/第34步兵师

    第13军:第17步兵师/第78步兵师

    第43军:第131步兵师/第134步兵师/第252步兵师

    第53军:第45步兵师/第52步兵师/第167步兵师

    第二装甲集群司令:古德里安大将(预备队:第255步兵师)

    第24装甲军:第3装甲师/第4装甲师/第10摩托化师/第1骑兵师

    第46装甲军:第10装甲师/党卫帝国摩托化师

    大德意志步兵团第47装甲军:第17装甲师/第18装甲师/第29摩托化步兵师

    在台风行动计划的后勤部分,长孙花衣注意到,包括200万套棉衣棉裤、棉手套、棉皮靴、护耳棉衬帽、防冻润滑油在内的后勤物资将于9月22日全部运抵奥尔沙车站!9月23日开始分发至台风行动各参战部队!

    点穴德军时间便在9月22日!

    离开秩父宫,在薇拉的联络安排下,长孙花衣又回到了在东京湾外海徘徊的巴尔扎姆号上,向克格勃别津科夫局长详细讲解了德军中央集团军群的死穴所在地奥尔沙和点穴时间。'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两天后,裕仁天皇的御令传到,任命中野西功中将作为秩父宫雍仁亲王全权代表,携夫人日本公主博恭浩莹,前往莫斯科与苏方协商《苏日中立条约》的补充条款。

    之所以裕仁天皇御令中没有提中野西功去莫斯科处理释放北白川宫永久亲王事宜,是为了维护皇族脸面,北白川宫永久亲王在诺门坎战役中被苏联红军俘虏的事情一直处于保密状态。

    两天后,经三个起落加油,长孙花衣和汪莹乘坐的日本陆军陆军100式运输机降落在莫斯科。

    日本驻苏联大使馆的佐藤大使和夫人亲自前往机场迎接,苏联方面去机场迎接得的是华西列夫斯基少将,据苏方安排,华西列夫斯基少将将陪同和协调长孙花衣苏联期间一切活动。

    寒暄过后一行人分别乘车从机场前往莫斯科市区,在路上,负责任的佐藤大使向长孙花衣介绍了华西列夫斯基的情况,以便交往。

    华西列夫斯基1895年生于俄罗斯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