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魂-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水很好,我们村要出大人物。
我是村长要请他吃饭,他见我第一面就说:‘哦,原来大人物已经出了’,嘻嘻。”
特遣队里听见鲍鱼光说话的人都尽全力强忍着才没笑出声来。
站在高处,军火库一目了然,祠堂门口设有岗哨,四周闪着手电筒不停移动的光亮,那便是日军的巡逻队了。
长孙花衣让队伍停下来,在山坡上隐蔽,他自己纵身而下,靠近军火库发出了真气探寻四周,并没有发现日军的埋伏,防守军火库的也只有日军一个小队。
向山上发出信号后,黑仔带着特遣队下了山,这种活他们熟门熟路,只是对军火的处理不同,以前是能拿多少拿多少,实在带不走的才连心疼一起炸掉。
自从接收了启德机场2号仓库的全部英美制式军火后,这帮暴发户现在连歪把子机枪、四o迫击炮都看不上眼了,只是炸掉就简单的多,也不觉得可惜。
长孙花衣乐于在旁边看热闹,可惜不能点支烟,也没有滚水泡杯茶,更没有一把舒服的躺椅。
………………………………
第八十一章 保卫香港(四)
鲍鱼光却没有兴趣看热闹,凑过来小声地说道:“军佬,你看情报准确,路也带到了,是不是。。。”
长孙花衣拿出劳森给的一包港币,扔了过去,鲍鱼光接到后千恩万谢地消失在去村里的路上。
特遣队已一枪未发解决了祠堂门口的岗哨,一个小组从正门闯了进去,另一个小组绕开巡逻队从围墙翻了进去。
长孙花衣百无聊赖,用叶子卷了两个耳塞堵住了耳朵。
一支烟的功夫过去了,没有听到炸弹的响声。
一顿饭的时间过去了,还是一点动静都没有。
长孙花衣取出耳塞:“难道叶子卷的耳塞真的这么有效果。”
“轰”的一声马上传来,不过不是军火库,而是鸡公岭山正后方传来的。
“酒徒”防线出事了!
紧接着又是“轰”的一声,密集的枪声也传来,在寂静的夜晚格外地清楚。
这时李黑仔带人从祠堂里跑了出来,“见鬼了,里面都是空的,别说军火了,连个炮竹都没有。”
调虎离山!
这时祠堂边的日军巡逻队也不见了,只有门口被特遣队干掉的几个日军仍躺在那里。
“我们中计了,如果我估计得没错,现在日军正在进攻修道院和城门碉堡,我们现在赶快回去增援,特遣队都来了这里,民兵团里那些保盟的学生顶不了多久的。”
但是他们还是晚了,“酒徒”防线的英军已被迫全线撤退。
“酒徒”防线其实是毁在日军两朵奇葩手里。
日军参谋本部已命令酒井隆中将的第23军原地休整一周再战,但这个命令在第23军中两朵奇葩眼里如同废纸。
这两朵奇葩便是第228联队联队长坂本贤郎大佐和第230联队联队长林山一良大佐。
他们俩都盛开在日本陆大第35期,一个窝里出来的,毛病也差不多,就是都喜欢犯上,并以此为乐,而且上瘾。
坂本贤郎平时为人傲慢,爱挑剔上级的毛病,有时甚至毫无顾忌地破口大骂,被称为“神经病”,曾被炒了鱿鱼,如果不是后来给土肥原当了女婿,怕是这辈子都出不了头了。
林山一良从当小队长开始,没有一个上级是他看得起的,没有一个上级看到他不头痛,但他打起仗来勇猛地像要去自杀,带领小股日军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击溃成建制中国军队,是23军著名的“疯子”。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酒井隆中将命令全线停止进攻后,“疯子”和“神经病”闲得无聊凑到一起,一致认为酒井隆是懦夫,丢尽了大日本皇军的脸。
“疯子”和“神经病”决定自己干,正在攸潭尾村合计,鲍鱼光满怀做大人物的理想拧着两瓶玉冰烧过来,于是一个看起来是不太正常的计策出台了。
他们用空虚的军械库做诱饵,钓来了长孙花衣和黑仔率领的特遣队,“酒徒”防线在修道院出现了一个巨大的漏洞。
第230联队的特种小分队趁机潜入修道院,发现修道院下面的一个山洞被改造成弹药库,他们将其引爆。
巨大的爆炸将修道院和大帽山山顶掀上了天,除了连夜赶去狮子山视察防务的劳森少将和几个参谋外,其余人员无一幸免。
看到指挥部遭受大劫,不明情况的旁遮普营从城门碉堡赶去增援,日军228联队乘虚而入占领了城门碉堡。
在狮子山上从望远镜里看到大帽山发生的一切,劳森少将已无力回天,只好下令全线撤回香港岛,“酒徒”防线全线崩溃。
事后世界各大报纸都是这样报道的:“日军第228联队及第230联队私自行动,在早上攻破城门碉堡及修道院,迫使驻港英军提早撤回香港岛。
由于日本军队的整体部署被两支联队扰乱,第38师团比较迟才占据九龙半岛,其时驻港英军已经全数撤离。”
长孙花衣和黑仔率领的特遣队也趁着日军被“疯子”“神经病”搞乱之际,通过地下组织找了几条渔船从荃湾回到香港岛。
九龙半岛的部队撤回后,香港的防务力量迅速成倍地增强,望着大街上角落里到处都是穿着各种服装的士兵,听着皮靴声盖过汽车轮胎声,港府、民众都顿时像打了鸡血,信心爆掤。
尤其是媒体异常兴奋,星岛日报的头版标题:“香港成为有史以来防卫力量密度最高的海岛。”
而日军酒井隆中将却很傻很天真,他对朝日新闻的记者说:“英军的防御必以固守陆上防线为主体,一旦突破‘酒徒’防线,香港岛要塞定会土崩瓦解。”
在他看来,英军固守海外孤岛,是最损人不利己的事情。
靠着手下“疯子”和“神经病”打嬴这场仗后,他突然想来个华丽的转身,从中斡旋,促成香港兵不血刃地加入大东亚共荣圈,而他将成为1941年诺贝尔和平奖获得者。
于是第二天上午,一艘插着白旗的和平之舟,在一群白鸽的引导下,向香港岛驶来。
艇上载有酒井隆的和平使者坂田大佐,还有答应获奖后分钱的香港总督私人秘书密斯李。
香港总督扬慕华却一点都不配合,并且警告日方,不能这样污辱人,他虽然取了中国名字,但不会遵守“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中国规矩。
战争中得不到的东西想在谈判桌上得到,无数次证明这样的想法简直是天方夜谭。
只有一个字:打!
两个字:开打!
路终于修好,炸断的桥也终于接上了,日军的大炮也终于运到了九龙塘何文岗阵地,架起远程重炮,开始向香港岛的英军阵地炮击。
密集的炮火压得英军几乎无还手之力,其中一部分炮弹落在市中心居民区,炮弹落下之处,便血肉横飞、尸骸忱藉,令人惨不忍睹。
每小时便有数以百计的香港居民被炮火夺去生命,或缺腿断肢。
同时,新见政二海军中将指挥的日军第2遣华舰队也在香港岛海面附近出现。
香港彻底成为了一座孤岛,被日军全面合围了。
………………………………
第八十二章 保卫香港(五)
香港岛的防御战正式开始打响,喜欢玩拆开组合游戏的劳森少将把防守港岛的全部兵力分为东西两个集团。
东集团由华哈里准将指挥,下辖苏格兰营、米杜息士营、旁遮普营及拉吉普营,驻防香港岛东北面。
西集团由加拿大援军司令罗尔逊指挥,下辖温尼柏营、来福枪营、东江纵队特遣队,驻防香港岛西南面。
香港岛面对大海方向都已筑有坚固的炮台,配备大小口径的岸炮,而面对九龙半岛一侧构筑了各种防御工事。
劳森少将对特遣队下达的具体任务是布防在香港岛南部,防止日军第2遣华舰队在南岸登陆。
安排好特遣队在沙湾的布防,汪莹和柳无花带领救护队的姑娘们来了,经过战火硝烟洗礼的玫瑰,更为娇艳,他们的到来,特遣队小伙子们的战斗热情好像旺盛了许多。
长孙花衣偷偷捏了一下汪莹已开始变得粗糙的手,看着她眼中露出的毫不畏惧的目光,很放心地离开。
他来到香港皇后大道中28号八路军驻港办事处,长孙花衣首先向廖远志主任汇报了特遣队在“酒徒”防线战斗中的情况和退回香港岛后新的任务。
廖主任指示特遣队全力协助英军防守香港岛,如果香港岛沦陷后转入山区隐蔽,参与营救民主人士和文艺界人士,开展游击战争。'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同时,南方局转来了上海日军第13军的内线的情报,为促使香港早日投降,进攻香港岛的主力第228联队联队长“神经病”坂本贤郎私下向岳父土肥原发电求援。
土肥原对此很重视,专门拟定了一次密级很高的特别行动,但除了知道行动代号为“断奶”之外,行动的具体计划不详。
昨天一架陆军的轰炸机已从上海起飞,目的地是刚被日军修复的九龙启德机场,内线看到川岛贞子带领岩井公馆的二十多名日本浪人登上了飞机。
椐内线估计,此次土肥原的“断奶”特别行动的目标应该是破坏港岛的公共设施,不能排除炸毁电厂,水源投毒等可能。
因此在继续开展营救行动的同时,一定要查明川岛良子来港的具体目的,阻止“断奶”行动。
“嘀嘀嗒嗒”的电报机旁,潘柱戴着耳机,将来自延安中共中央的无线电波变成文字交到廖主任手中:“为保护我国文化界的精英,必须动员一切力量,乘日军立足未稳,情况尚不熟悉之机以最快速度把他们从香港全部抢救出来。”
自港战爆发,廖远志也接二连三收到南方局周书记发来的特急电报,他似乎看到了中央首长及南方局周书记眉宇紧锁、焦虑万分的神情。
长孙花衣对廖主任汇报了英军突然放弃“酒徒”防线,日军得以长驱直入,迅速占领九龙城,使得特遣队被迫从荃湾撤离,来不及实施九龙的营救计划。
廖远志当即指派八办文武双全的乔冠中立即返回九龙,通知所有住在九龙的民主人士和文艺界人士,到香港隐蔽起来,等候撤退的通知。
长孙花衣住的嘉华酒店人员来往过多,已不宜作为联系点,廖主任昨天已经命令潘柱另找一个隐蔽的地点,作为上海营救组在港岛被占领后的联络点。
潘柱生于香港,是个“香港通”,他很快在铜锣湾附近的湾仔道找到一幢四层楼房,一楼是商铺,二楼原来是一家制衣厂,三、四楼以前是制衣厂的员工宿舍,廖主任要长孙花衣去看看是否合适。
长孙花衣告别廖主任和潘柱来到新的联络点,楼房很大,二、三、四层可以隐蔽一百余人,房子墙壁是水泥的,很厚实,楼房傍山,有利于紧急时撤离。
后门阶下还有一间半地下的仓库,可作临时防空洞,实在是一个理想的地点。
在这个联络站潘柱与八路军办事处另一工作人员张淑琴假扮夫妻,长孙花衣是潘柱舅舅,张淑琴把她五岁的孩子也带来了,并请了个保姆。一家人以避难为由聚在一起,开展营救工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