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魂-第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花衣转过头,高田法官正用询问的目光看着他,长孙花衣轻轻点了一下头。
高田法官顿时松了口气,举起了木槌,用力一敲,“啪!”整个法庭顿时安静下来。
“请安静,小林先生,这是法庭,不是你的特高课刑讯室,让他把话说完,你再捣乱我就驱逐你出去了。”高田*官不满地制止道。
小林不情愿地坐回了座位,佐尔格激昂的声音又在法庭响起。
“十月革命后的苏联与沙皇的旧俄国完全是天壤之别,她是无产阶级的伊甸园。我最终选择了在苏联工作与生活,并且于1927年结识了学音乐和戏剧出身的叶卡捷林娜?马克西莫娃,我们两人产生了深厚的革命爱情。我原本以为,结婚后,我与马克西莫娃会在苏联平静而又激情地过着一个苏联公民普通的幸福生活,但是不曾料想克格勃第4局却主动找上门来。”
“佐尔格先生,你是说,是克格勃主动找你的吗?”长孙花衣问道。
“的确如此。”
“佐尔格先生,克格勃是怎么回事?”长孙花衣又问道。
“克格勃的全称是苏联红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是苏联红军最高的权威情报机构,他的前身就是契卡。”
“原来是这样!”法庭记者席区也发出一片噪动。
“那么,克格勃第4局,具体又是干什么的呢?”长孙花衣追问。
“克格勃第4局直属苏共中央委员会政治保卫总局,是苏联情报部门所属6个局当中的一个,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它的主要任务是在国外建立特务网、间谍小组和通讯联络。它的领导人叫卡尔洛维奇。别津科夫。
别津科夫将军是一位传奇人物。早在苏联国内战争时期,他就领导过契卡的队伍,不过使他闻名于世的还是他自1924年开始负责的第4局。他当这个局长达11年,这11年让克格勃名扬四海,第4局功不可没。
他把我叫到办公室,对我说‘年轻人,我们已经注意你很久了,并且对你的评价很高。克格勃一致认为你具备了一个间谍最优秀的素质,比如头脑冷静、观察力敏锐、善于交际、并且文笔犀利;前两者可以使你处在安全之处,后两者可以使你找到最好的掩护。
不过,这些还不是要找你的主要原由,根本原因就是,你是个坚定的**信仰者,又具有德国血统。这一切都使你很有可能成为谍报行业不可多得的人才。怎么样,年轻人,你是否愿意转入秘密战线,在一个重要的迫切需要你的地方为伟大的苏联竭智尽忠?’
………………………………
第一百七十一章 公开审判(二)
我是一个**员,党的事业是不能推脱的,我的生性又喜欢冒险猎奇,便欣然同意了。 其实,我也是过了很长时间以后,才对第4局真正有所了解。事实上,它与克格勃有一个联合分队,而我正是这个分队中的一名特工。
这是一个当时世界上最大、装备最先进的截听和破译机构。这个分队的间谍活动,为第4局带来的利益,比其他西方任何一个类似的机构都要多。在大部分机构里,从事间谍侦察的人都时常会得到一些破译的情报。
不过在30年代,只有苏联政治保卫总局和我所在的总参四局的联合分队,仿效了十月革命前沙皇‘暗探局’制定的规矩,使获取此类文件成为他们独有的特权和优势。”
“法官先生们、记者先生们,你们都听见了吧,自诩为无产阶级革命的苏联,却采用沙皇的那一套秘密警察制度,那么,苏联是怎样一个国家,不是显而易见的吗?!”小林嘲讽着。
高田*官不奈烦地冲着小林摆摆手,打断了小林,又转头对佐尔格说:“请接着说。”
“遵照别津科夫将军的安排,1929年11月,我先返回德国,在柏林一家报纸谋到了驻中国记者的职位。1930年1月,我又从日本乘船到达上海,开始了在中国的活动。”
“为什么克格勃一开始便派你去中国,而不是日本呢?”长孙花衣问道。
“克格勃之所以要在中国建立情报网,与当时的国际形势有直接关系。30年代初,中国内战不断,世界列强都争着在中国发展自己的势力。仅以德国为例,在一年的时间中,就向蒋介石的国民党军队派出大批军事顾问和教官,并出售武器。日本自然不甘居人后,把驻中国东北的军队增至1。5万人,侵占中国东北之心,路人皆知。
十月革命后,被红军打垮的白俄军官谢苗诺夫跑到中国,准备复辟。蒋介石向中国**举起了屠刀,制造了4?12流血政变,并驱逐苏联派到国共两党的顾问,这一切都构成了对苏联东部的潜在威胁。不过,苏联更是看到了中国蓬勃发展的民族革命斗争的巨大力量,还看到了在不发达国家和地区建立社会主义的希望和改变世界力量平衡的远景,所以才派我去中国。”
“你是以什么身份进入中国活动的?”高田*官问道“我的证件上写得很清楚:德国记者理查德?佐尔格博士。另外我还持有一封德国外交部新闻司签发的介绍信。在到达上海一星期后,我来到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拜访德国总领事科伦贝格男爵,并向他递交了介绍信。”
“信的内容是什么?”从德国专程赶来出席审理案件的,盖世太保上校冯。蒂特利希神情显得有些紧张地问。
“信的内容大致如下:理查德?佐尔格博士,家住柏林,现前往上海研究中国的金融和农业问题。敬请协助佐尔格博士收集相关资料。”
冯。蒂特利希长长地舒了一口气,不出声了。
“科伦贝格很关注地看了看我,笑着说‘啊,佐尔格博士,你来研究中国的金融和农业问题?可是中国很落后,有什么值得研究?’不过随即他就很快知道了是怎么一回儿事,他高兴地伸出手‘我们德国人应当互相帮助。’然后他很诡秘地说,‘想要有所收获,必须要想办法,结识蒋介石政府的德**事顾问团成员。’于是开始了我的周游交际。因为我手上有很多德国驻上海总领事馆总领事科伦贝格男爵写的介绍信,再加上我高超的交际能力,所以很快就在上海的外国记者圈内成为名人。不过,开始的一段时间,我只做两件事。第一件事是与各色人等接触,第二件事就是建立工作站,我把自己的情报小组取名为‘拉姆扎’。”
“你的拉姆扎小组有多少人?都有什么人参加?”高田*官问道。
“拉姆扎小组共有14名核心成员,其中有军事顾问:爱沙尼亚人保尔。里姆,化名鲍威尔,毕业于伏龙芝军事学院,少将军衔。无线电报务员德国人马克思。克劳森,其妻为联络员。电报译码员爱沙尼亚人克尔曼。摄影师波兰人约翰。联络员:德国人鲁特。维尔纳,化名汉布尔格夫人。交通员吉姆。斯蒂隆斯基、美国左翼作家史沫莱特女士、法国记者布兰科。武凯利奇等。”
“我仅用了几个月时间,就将情报网络扩展到了广州、天津等地。每个月我可以从总部拿到不少于8000英镑的活动经费,除了情报人员每月200美元的经费外,我把大部分钱都花在了交际上。
通过个人的友谊传递,我认识了南京政府的德**事顾问吉尔贝特上校。在几次会面后,我们成了无话不谈的好朋友。这位上校对我一点都不设防,他主动向我透露,德国人的真正目的,是把中国当做德制武器的试验场,派德国官兵到中国接受实战训练。为德**队培训骨干。我立即把这一情报传回了莫斯科,德国人在中国进行的活动,使苏联知晓了德国的军事实力,导致苏联主动与德国签定互不侵犯和约,维持了短暂的和平。
但是,我深知结识德**事顾问团里的军官,并不能真正地探悉到中国的形势,我必须与中国人交朋友。于是我开始在这方面下功夫。很快,我就结识了很多国民党政府的一些军政要员,后来还认识了军政部长何应钦。我进一步想认识中国的最高首脑蒋介石。
我仔细地研究这位中国统治者的爱好与生活习惯,发现他是一名狂热的汽车爱好者。他还亲自组建了一个赛车俱乐部,并亲任俱乐部主席。我也把自己塑造成一个赛车迷,加入该俱乐部。
………………………………
第一百七十二章 公开审判(三)
在一次比赛中,我驾驶着那辆毫不起眼的赛车冲在了最前面,排在第二名的蒋介石脸色铁青,因为以往每次总是他第一。 可是在冲刺的时候,我的汽车突然发生了故障,最终还是被蒋介石超了过去。
赢得了冠军的蒋介石走下车来,径直走到我跟前,和我握手,请教我的尊姓大名,并且执意邀请我到他的郊外官邸做客。从此以后,蒋介石身边的将军们都爱跟我套近乎。自然,在很多次谈话中,一些情报也就从这些将军们的嘴巴里流到了我的报告里。”
“从1930年5月开始,我从广州出发,进行了长达半年的内地采访之行,我的足迹遍及南方许多个省份,以及北京、天津、东北三省和内蒙古。结束采访之后,我给总部写了一份较为详尽的材料,报告中说:目前,苏维埃运动在中国中部和南部的300多个县蓬勃发展。苏区拥有正规部队36个军,此外还有20万民兵和大约100万装备较差的工农游击队员。苏维埃政府致力于消除帝国主义的压迫和一切封建残余势力,没收地主土地,将其分给农民,免除农民的债务。所有这些措施都使得苏区为全中国的解放指明了道路。南京政府虽然得到了许多帝国主义国家广泛而全面的支持,但无法消灭苏区。”
“那么,你向朱毛赤匪提供了什么情报?”小林问道。
“很多,比较重要的有:1932年德国顾问魏策尔,帮助国民党政府制定了第4次围剿计划。我设法搞到了这份作战计划,包括进攻方向、兵力部署及部队集结日期。我立刻把这份名为‘掩体战略’的计划电告莫斯科。同时,也把这个情报辗转通过几个人的关系,最终送到了中央苏区。从而使中国工农红军在围剿前就做好了准备,避免了重大损失。
1931年9月18日夜,日本人在沈阳开始行动,强占满洲,整个东北都陷入了混乱。这时,红军总部最关心、最担心的就是日本已经对中国发动了军事攻击,那会不会入侵苏联呢?
红军总部来电指示我加紧收集情报,我很快就找到了答案,因为我就在这个时候,认识了一个叫尾川秀实的日本人,他当时是《朝日新闻》驻上海的记者。”
“你们是如何认识的?”小林又问道。
“是通过《法兰克福日报》驻远东的记者、美国左翼作家史沫特莱,介绍而相识的。(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因为都是记者,共同之处很多,我们便成了朋友。”
“尾川秀实知道你是**的间谍吗?”长孙花衣突然发问。
佐尔格马上反应过来,应声道:“不知道,直到今天,这位可爱的先生还蒙在鼓里,我只是出钱向他买感兴趣的消息。”
“你休想为他开脱,尾川已经承认自己是深海了。”小林叫着。
“你大概是想急于成名吧?就好象在德国有人纵火焚烧国会大厦;在法国有人想拆毁埃菲尔铁塔;在美国有人企图推倒自由女神像一样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