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魂-第9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大概是想急于成名吧?就好象在德国有人纵火焚烧国会大厦;在法国有人想拆毁埃菲尔铁塔;在美国有人企图推倒自由女神像一样吧。”
佐尔格的幽默、辛辣使全场人轰堂大笑,同时也都十分佩服他的睿智,因为他是有所指的,上述这些行为,都是反动派栽赃给**和民主人士的丑恶伎俩!
“请往下说。”高田*官强忍住笑说。
“1932年初,我从尾川秀实那里得知,日本将于近期加强对中国其他地区的扩张与渗透,目标很是上海。有关作战计划已经制定。尾崎秀实说,日本的目的是要迫使其他大国和中国政府,满足日本的要求,允许满洲和内蒙实现自治,从而在事实上承认日本对该地区的控制。此外,日本计划夺取中国的商业动脉。进攻上海的主要目的是打垮南京政权。日本需要一个首先维护日本利益的南京政府。因此,我做出判断,日本不可能进攻苏联,它的目标仍然是中国。我马上给总部发电。1932年1月28日,日军南下进攻上海,事态的发展验证了我的判断。”
“你是在什么时间离开中国,又是在什么时间到日本的?”高田*官问。
“我是在1932年末离开了中国的。”
“这就奇怪啦,你在中国的间谍活动可谓是呼风唤雨、如鱼得水,为什么要离开中国,跑到日本来呢?”小林不解地问。
“原因是‘牛兰事件’。”
“牛兰事件?”
个别敏锐的记者,马上意识到这又是一个可以引起轰动效应的好材料,是一个价值可观的新闻眼。马上有记者站起来提出要求:“佐尔格先生,请详细说一下这个事件。”
佐尔格礼貌地转向高田*官,以眼光征询他的意见。
高田*官点点头:“你可以说。”
“牛兰事件发生在本世纪30年代初期,已经过去十多年了,这就难怪在座的许多年轻人不知道,当时,这可是轰动一时的国际性的大事件呢!”
佐尔格侃侃而谈:“牛兰是苏联**员,他的真实姓名叫亚可夫?马特耶维奇?鲁德尼克。1927年,蒋介石发动反革命政变,中国革命形势逆转,共产国际驻中国的机构遭到破坏。1928年春,牛兰被共产国际派往上海,以商人身份作掩护,任务是重新建立共产国际联络部中国联络站。
1931年6月,英国警方在新加坡逮捕了一名共产国际信使,从他携带的文件中发现了牛兰在上海的电报挂号和信箱号,牛兰夫妇因此被捕。由于牛兰同时是国际工会组织——泛太平洋产业同盟秘书处驻上海的代表,因此在中国营救牛兰夫妇的活动,很快演变成一个世界性的运动。很多世界名人都加入了进来,比如象爱因斯坦、蔡特金、德莱塞、高尔基、史沫特莱以及孙中山先生的遗孀宋庆龄等国际知名人士都参与了营救。共产国际自然也不例外,我授命要积极采取行动,想尽一切方法,一定要将牛兰夫妇营救出来。
………………………………
第一百七十三章 公开审判(四)
虽然,国际社会的进步力量尽了全力,我也通过国民党政府的左派对蒋介石施加了最大的影响,最终,国民党政府还是宣判了牛兰夫妇无期徒刑。 也正是在这场营救行动中,我由于积极行动、步伐太大、暴露了自己。
1932年10月10日,我在上海警察局的内线朋友,向我发出警报:‘已经监视拉姆扎小组一年多的上海警察局,近期准备收网。’我的直接上级,别尔津将军也在这时,收到了上海特工发来的密电:‘南京方面已发现一名苏联军事间谍的踪迹。据南京军界高层人士透露,此人是一名德国犹太人。根据综合情况分析,各方怀疑的焦点与线索,正在向拉姆扎小组聚焦。请指示,拉姆扎是否一定要等到接替人选来了之后才能离开,还是可以提前撤离?’别尔津回电指示:尽快撤离。
我也给别津科夫将军发了密电:与律师和患者的联系对我们的安全构成威胁。
别津科夫将军立即回电:早该脱身了。
于是,我1932年11月12日,离开了中国。21日,抵达符拉迪沃斯托克。”
“可惜,蒋介石的手下太无能,让你这只老狐狸溜掉了!”小林得意地说:“但是你终究逃不出特高课的手心!”
“小林先生,请不要干扰法庭的正常秩序。(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高田*官用厌恶的眼光看着他。
“那你为何又来到日本呢?”高田*官又接着审问。
“众所周知,日本是二战的发动国之一,东京更是世界各国间谍的云集之地,在这个素有‘远东巴黎’之称的繁华大都市里,除了600多万日本人之外,还有世界各国的驻日大使馆和上万名形形色色,披着各种外衣的间谍和特工。而对苏联对外政策影响最大的,是来自日本的情报。
1933年,日本的气势正在向四处蔓延,苏联明显地感觉到了这一点,苏联最高当局决定派遣克格勃,到日本建立秘密情报站。在人选上,总参四局里大多数人都倾向于我。别津科夫将军也向苏共中央委员会和政治保卫总局推荐了我。最终,我被确定为去日本建立情报机构的最佳人选。
我的主要任务是:日本是否会在东部边界进攻苏联,一旦入侵可能投入哪些部队;日本与德国的关系;日本对美国、英国的对策;日本军人集团在制定外交政策上的作用;日本军备生产情况等。
1933年5月中旬,我从莫斯科出发,绕道西欧和美国前往日本。我先到达柏林。在那里,我竭力把自己装扮成希特勒的忠实崇拜者,在很多社交场合整段地引用希特勒的名言警句,从而取得了纳粹党的信任,并先后加入了纳粹党和纳粹记者协会,然后又取得德国出国护照。我花了4个月的时间,获得了《法兰克福报》驻日记者的身份。1933年9月,我从加拿大坐船到了日本横滨。
在东京,我领导的情报小组,依然使用拉姆扎的代号,在短时间内,我就发展了40多人。这些人包括德国无线电员的克劳森,法国哈瓦斯通讯社的记者武凯利奇。这些人有的原来就是拉姆扎小组成员,有的是后来加入的,例如从美国派来的宫城与德。我将这些人再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四五个人,互相不来往,只与我指定的几个交通员联系。每个小组各有自己的一批人、情报线索和来源。我就象是一只大蜘蛛,稳稳地坐在中军帐中,不用撬保险箱,但是存在里面的文件,却主动送上门来;不用持枪闯入密室,但是严密的铁门却自动为我打开。”
“够啦,不要炫耀自己啦,说!你是怎样打入德国驻日本大使馆的?”小林*问。
这又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记者们的胃口和神经,立马被刺激、调动起来。
“很简单,德国需要日本经济、社会方面的情况,而我可以提供,不要忘了,我是著名的日本问题专家。所以,德国大使馆委任我为经济问题助理。”
奥特大使全神贯注地听着,他有些紧张,生怕佐尔格说出什么对他产生不利影响的东西来。
“佐尔格先生,你从德国大使馆那里,获得了什么有价值的情报呢?”长孙花衣问道。
“很遗憾,没有多少有价值的东西。”
其实,佐尔格从德国大使馆那里获益非浅。奥特是德国一名军人,说来可笑,奥特的老婆是当年佐尔格的情人。他把这个旧情人介绍给了奥特。奥特早在1930年,就被德国任命为日本名古屋,日军某炮团的德国见习军官,同时担任德国国防军驻日本的观察员。
佐尔格有意识地与他相交,而奥特也把佐尔格看做是消息灵通的好朋友。由于奥特不懂日语,观察和报告日军培训情报困难很大,佐尔格趁势对他进行了热情的帮助。奥特与佐尔格很快就成了莫逆之交,奥特在遇到一些重要的事情时,第一个商量的人就是佐尔格。
在佐尔格的倾力帮助下,奥特很快得以升迁,1938年3月被提升为少将,并被任命为德国驻日本的特命全权大使。奥特感恩图报,委任佐尔格为大使馆的经济问题助理,还给佐尔格专门安排了一间办公室。佐尔格也就顺理成章地成为德国大使馆的自己人,而且公开在使馆办公。
就这样,大使的保险柜也对他敞开了。他可以一连几个小时地研究第三帝国的绝密材料,有时干脆把它们带回自己的办公室。到了1940年初,佐尔格在日本的公开地位已经相当显赫,他是一家荷兰报纸、两家德国报社和两家德国杂志社的记者。
但是,佐尔格决心保全奥特,只字不提不利于奥特的话题。
“关于德国进攻苏联的情报,难道你不是从德国大使馆里获得的吗?”小林毫不放松,步步紧*地问。
………………………………
第一百七十四章 公开审判(五)
佐尔格回答道:“不,这份情报我是从德国驻泰国使馆武官肖尔中校那里花钱的,今年4月底,肖尔中校携家人来东京观赏樱花,德国驻日本大使奥特专门设宴招待其一行,我也做陪。(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好看的小说) 席间,肖尔透露了德国将于6月进攻苏联的消息,我便私下和他交易,花了5000美元向他买了详细资料,可惜的是肖尔中校6月中旬调去前线,不幸牺牲了。”
听到这,奥特终于松了口气。高田*官宣布:“共产国际谍报团案,今天的公开审理暂时结束,择期判决,休庭。”
佐尔格在法庭的供诉,在德、日法西斯轴心国引起极大震撼,这样一位献身于第三帝国的高级情报人员,竟然是敌方的间谍!而且这一案情牵涉面既广且深,将德国、日的一系列绝秘的军事情况全都暴露无遗!
日本当局为此大为震惊和恼怒,东条下令:对全国各系统的情报机构人员,不论是处于国内国外;也不论是军界政界;更不论是何等身份,立即进行一次全面地审查、甄别。
同时指令特高课小林:“你们马上对佐尔格刑讯*供,挖出还不明真面目的深海,一定要弄清楚深海到底是谁?嗯,你们可以许诺,只要佐尔格交代深海的真相,我保证送他回苏联。'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超多好看小说'”
在严刑拷打下,佐尔格面不改色、毫不动摇,坚持自已的供词:“我最后说一遍,我就是深海,你们不要再白费力气了。”
长孙花衣劝道:“佐尔格先生,东条首相说了,只要你供出深海,就送你回苏联。”
佐尔格笑了笑:“可我本人正是深海,你们还送我回苏联吗?”
“不,你是拉姆扎,深海另有其人,是尾川秀实吗?还是他身后的人?”小林一面挥舞着手中的皮鞭,一面*问。
“拉姆扎,是我所领导小组的电台呼号,深海则是我个人的代号,这种方式,是各国间谍组织的惯例,你该不会如此孤陋寡闻吧?”
整整一个昼夜,什么也没有问出来。好一会儿,小林叹了口气轻声对长孙花衣说:“**人真是可怕啊,佐尔格是不会真正招供的。”
“为什么?”
“会不会招供,一看便知。如果他回到牢房,马上忙着处理伤口,或者是找个舒适之地,收拾铺草,叠得厚厚的躺下,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