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魂-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别无选择。”
华盛顿时间7月19日,美国方面破译了日本驻广州总领事7月14日发给外务省的一份电报,电报内容是关于日军进驻法属印度支那的详细计划。
日本第25军确实从7月14日开始从广东乘船出发,先后开往海南岛的三亚。
7月24日,日本开始进军法属印度支那南部这一天,美国电台广播了“日本军舰出现在法属印度支那的金兰湾海面,并且有12艘日军运输舰正从海南岛南下”的新闻。
7月25日,饭田祥二郎中将率领的第25军的船队从海南岛的三亚出航了。
7月28日,4万日军在印度支那南部登陆,随即占领了西贡和金兰湾,进驻了8个空军基地和2个海军基地。
日本的行动大大激怒了美国。赫尔要求罗斯福对日本实行新的禁运,以示报复。
7月26日晚,罗斯福下令冻结日本在美国的所有资产。接着,英国和荷兰也宣布冻结日本的资产,并废除同日本签订的条约。
以后,加拿大、新西兰、埃及也采取了同样措施。
7月28日,荷兰又宣布停止履行《日荷石油协定》,美国也于8月1日宣布完全停止对日石油输出。这样,日美关系空前紧张,谈判已无实际意义了。
在亚太地区,所谓abcd(美、英、中、荷)包围圈最后形成。
《纽约时报》认为,这个措施“是除了开战以外的最严厉打击”,而日本舆论则认为“经济战争已宣战了,不难想象下一着会是什么。”
根据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的估计,日本的石油储备只够用两年,战事一起就只够用一年半了。
因此,他认为:“在这种形势下,我们还是先动手好,我们一定能打胜。”
永野在一次向天皇的启奏中,预告了石油储备危机,建议决死进攻,又预言能打胜。天皇忧郁地说:“这将是背水一战。”
但是,日本统治集团仍大耍外交手腕,还建议两国首脑直接举行会谈,想换取罗斯福的让步。
8月3日,东条得到了天皇对日美首脑会谈的同意。
8月4日,东条便给美国国务卿赫尔发了一封电报,建议与罗斯福总统在檀香山会见,以讨论调整日美间分歧的措施。
赫尔对东条的建议半信半疑。陆军部长史汀生同意赫尔的看法,认为这是希特勒在慕尼黑对张伯伦使用过的那种“摸心术”。
史汀生认为:“向总统发出的邀请,只不过是一块用来阻止我们采取断然行动的遮眼布。”
两天后,赫尔会见了野村大使。野村想得到肯定的答复,而赫尔连指责带教诲地反驳说,现在很清楚,在日本赞成和平的人“已经失去控制”。
当时,罗斯福正在同丘吉尔会谈,商谈如何拖住日本,使英国能在新加坡巩固阵地。罗斯福一回到白宫,赫尔便警告说,除了武力,什么也阻止不了日本人。但为了达到推迟日本采取进一步行动的目的,要装成相信的样子。
8月7日,罗斯福召几了野村大使,兴致勃勃地说,“如果日本停止其扩张行为,并决心开始奉行太平洋和平的计划,美国准备重新恢复7月间中断的非正式的预备性讨论,并将竭力选择交换意见的时间和地点。”他对秘密会晤的主意表示感兴趣,甚至建议:“10月中旬左右在阿拉斯加的朱诺城会晤。”
野村立即给东京发了电报。
8月8日,日本外相丰田贞次郎召见了格鲁大使。格鲁给赫尔发了急电,认为最高级会晤可能产生的益处是无可估量的。
日本政府和军方领导人经过长时间辩论后,最终同意避免与美国开战,作出一定的让步。
8月9日,东条向罗斯福发出电文,再次要求与他会晤,并同意赫尔的四项原则。这个提议否定了日本数个月来所鼓吹的政策,还展现了将作出另外的尽管是有限的让步的前景。罗斯福的反应是乐观的,他提出了与东条会谈三天左右的初步计划。
然而,赫尔从截获的电报中得悉日本在东南亚的军事集结后,对日本人产生了怀疑。一直想“领略与东条会晤的滋味”的罗斯福被轻易地说服,同意在未取得圆满的协议之前不进行会晤。这就是说,本来就不相信日方建议的美国人,只有预先得到他们的条件会大体上被接受的保证,才愿进行谈判。
………………………………
第一百七十七章 作战演习
在8月11日晚上,罗斯福的回答才到东京,罗斯福婉拒了东条一再邀请会晤的请求。(w w w 。 q i s u w a n g 。 c c 无弹窗广告)
东条仍然不想放弃同罗斯福会晤的念头。他在伊藤文吉家破例地接待了格鲁大使和杜曼参赞。东条首先作出保证,天皇和雍仁亲王两人都希望和平解决问题。
格鲁问:“那么,赫尔的四原则呢?”
东条说:“这四项原则,总的说来是可以接受的。然而,在实际运用这些原则时,还会产生各种各样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我必须会见罗斯福。”
东条又把脸转向了杜曼参赞:“日本的情况你清楚(杜曼出生于大贩,在日本生活了23年,父母是传教士),我给你说几句话,请不要翻译给格鲁先生。你知道后,才能用你自己的信念,使他相信我的诚意。你也清楚,我们不能把天皇也卷进这场争议中去。不过,一旦我与总统达成了解决这一问题的协议,我便马上把情况上奏陛下。天皇将立刻下令,让陆军停止敌对行动。”
这是一个大胆的计划,在日本历史上是从未有过的事情。杜曼压住了要把这番话翻译给格鲁的愿望,答应一定保守秘密。
“我与总统会谈时,陆军和海军将各有一名大将站在我后边。不瞒你说,军方有一小撮人反对谈判,但由于得到海、陆军两位总长的全力支持,一定能制服一切反对派,”
而在美国国务院里,人们认为日本的东条首相是侵略者,虽然东条表示支持“赫尔四原则”,但这是他的由衷之言吗?
赫尔的忧虑使罗斯福初期对会晤的热情凉了半截。
8月12日,他从海德公园给国务卿发了一份备忘录:“我完全同意你用铅笔写成的照会——列举日本人最初要求会晤时比较开明的态度,指出他们现在狭隘得多了的立场,认真询问他们是否能回到原来的态度,重新讨论原则协议,并再次强调我希望会晤。”
8月13日,赫尔召见野村大使,拒绝了日本方面举行日美两国首脑会谈的要求,并要求日本必须作到以下几点:
1。确认赫尔四原则;
2。从中国和法属印度支那全面撤军;
3。放弃日华间的特殊密切关系;
4。放弃三国同盟条约的实质性部分。
赫尔的这一答复,使东条想利用外交谈判达到目的的企图彻底破产。在东京,刚翻译完这份美国的照会,就召开了政府和大本营的联席会议,只有首、外、陆、海四相和两位总长出席,再加上宣读和翻译电报的寺崎。
东条英机建议应对这个“极端严重的事态进行进一步研究,而不要企图当天找到答案”。海军军令部总长永野无情地打断了人们的迷惑:“没有时间讨论了,我们要迅速行动。”
会议一致达成决议:
1。日美会谈没有达成协议的希望,因此不得不开战;
2。在从中国撤军问题上不得后退半步;
3。让外务省继续以9月15日为期和华盛顿谈判。
掌握这些情况后,长孙花衣迅速将相关的情报资料交给薇拉,薇拉将其整理后分别发电给莫斯科和延安。
正准备好好研究营救佐尔格的方案,雍仁亲王又通知长孙花衣代表他去海军部观摩山本五**将组织的图上演习,随着南进战略的推进,整个东京已是山雨欲来风满楼。
在海军部的图上作业中心,山本五**将率领50多名联合舰队军官进行了珍珠港特别作战图上演习。
山本五**将首先说明了珍珠港作战原由:1。日本在1939年国内物资就供不应求,在全国范围内就实行配给制,在占领区如中国就实行以战养战的政策。资源的短缺*迫要尽快占领东南亚。而美国则是绊脚石。
2。在日本设计的“大东亚共荣圈”中就包括了东南亚,尤其是盛产石油的荷属东印度,而要想取得这个地方就必须经过美国的菲律宾。
3。在日本北进苏联还是南下的问题上,在诺门坎事件及苏德战场局势不明的情况下,还是决定南下。
4。美国实行了战略物资的禁运,与美国开战不可避免,既然要打,就要先发制人。
5。珍珠港作战一方面一次击垮美太平洋舰队,另一方面使得美国暂时没有力量顾及东南亚。就在空袭珍珠港的同时,在菲律宾登陆,全面进攻东南亚。
长孙花衣从中了解到,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
山本五十六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策划了珍珠港作战演习。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
在长孙花衣看来,奇袭珍珠港就是一场赌博,听到一起前来观摩的其它军官对山本五十六的议论中得知,山本五**将本身就是一名赌徒。
1884年4月4日山本出生在日本新泻县长冈的一个破落武士家庭,出生时父亲五十六岁,故此得名五十六。
1901年以第二名的优异成绩考入江田岛海军军官学校。
1904年刚毕业即以少尉候补生的资格参加日俄战争中的对马海战,在海战中失去了左手的食指和无名指。海战的胜利使他对当时的联合舰队司令东乡平八郎十分崇拜,立志要像东乡那样建功立业。
1914年至1916年在日本海军大学深造。
1919年至1921年赴美国哈佛大学攻读英语,选修燃油专业。回国后在海军大学任教官。
………………………………
第一百七十八章 一个赌徒
1923年奉命前往欧美考察各国海军,在旅欧途中,曾到各国赌场一展他的高超赌技,使他成为有史以来第二个因赌技太高而被著名的摩纳哥赌场谢绝入场的人。 q i s u w a n g 。 c c ' 奇 书 网 '
山本酷爱赌博,他赌博的格言是要么大赢,要么大输。这一点对他的军事思想也有着重大影响,珍珠港作战演习,也正充溢着孤注一掷的赌博痕迹。
1925年出任日本驻美国大使馆海军武官,由于日本在日俄战争后就将美国视为潜在的最大敌人,所以这一职位的人选通常是由海军中最有前途的优秀军官来担任,以使他们能对美国有一个比较感性和客观的了解。
1928年回国,历任巡洋舰舰长、航空母舰舰长、海军航空本部技术部长、第一航空战队司令、海军航空本部部长、海军省次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