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军师联盟-第21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巴拉巴拉。
  孔本一路走,一路劝谏。
  可虞翻愣是理都没理,直奔粮仓禁地。
  孔本追至门口,被两个带刀侍卫,阻在门外,不得进入。
  这一幕,甚至连负责粮仓的仓曹掾吏,都有些看不下去了:“虞郡丞,您这又是何必呢,知错能改,善莫大焉,何必揪着孔家不放?”
  虞翻扭头瞥了眼那人,犀利的眸光宛如杀人的利剑,只一眼,便吓得仓曹掾吏闭口不敢再言,只能闷声退在一旁:
  “你收了孔家多少钱?”
  这一句话,更是杀人诛心,吓得仓曹掾吏眼瞪如铃,冷汗狂流,赶忙摆手摇头:“郡丞,下官岂敢收孔家的钱,只是……”
  不等对方说完,虞翻丢下一句话,“哼!想要替孔家求情,也不好好掂量掂量自己,有没有那个分量”,便径直入仓。
  仓曹掾吏诚惶诚恐,吐口气,赶忙跟上对方脚步,随之做最终的核验,只待核验以后,便可以装车,运往雒阳前线。
  不过……
  虞翻自己也有些怀疑。
  按照常理,目前董卓已经落败,弘农王要么西进讨董,要么返回南阳称帝,可为何却要按兵不动呢?这岂非徒耗钱粮?
  当然!
  虞翻心中虽然疑惑,但却不敢妄自猜测。
  毕竟,弘农王要面对的,可绝不仅仅只是孔家这么简单。
  这一点,虞翻心知肚明。
  他甚至已经做好准备,随时接受孔家粮草,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一切重归和平稳定,就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
  按照虞翻自己的理解,目前孔家姿态非常低,正是可以就坡下驴,安定南阳内部的时候,在此时妄生事端,绝非明智之举。
  至于孔家?
  弘农王如果当真生气,完全可以大力惩戒,以此震慑一下南阳士族即可,但绝不可以一棍子打死,否则必然引起南阳震动。
  弘农王登基称帝,普天同庆,需要的是一个和平安定的政……治环境,而不是暗流涌动,随时面临崩盘的南阳。
  虞翻真的不理解,弘农王因何如此这般?
  难不成……
  他当真以为自己的手段,能够斗得过整个南阳士族?单单靠一个孔家,难道真的可以澄清南阳的士族环境?
  ……
  想不清楚。
  虞翻是真想不清楚。
  待检验合格以后,虞翻从粮仓中出来,往日守在门口的孔本,已经离开。
  这倒是引起了虞翻的好奇,询问身旁侍卫:“孔本走了?”
  侍卫拱手作答:“恩,其子孔立突然赶来,说家中有客造访,便急匆匆回去了。”
  虞翻皱眉:“有客?”
  侍卫点点头:“恩,小人听得一清二楚。”
  “有点意思。”
  虞翻哂然一笑。
  敢在这关键时刻拜访孔家者,当真是不要命啊。
  唐瑁早已把孔家监视起来,一举一动,全部都在他们监视之下。
  这人不是来救孔家的,分明是来递刀子的。
  ……
  与此同时。
  太守府。
  唐瑁同样接到了消息,皱眉轻声道:“可知来者何人?”
  刺奸摇了摇头:“必不是各大士族,倒像是外乡商贾,如今赶上农耕,孔家的农具不仅畅销南阳,甚至还向周边郡县贩卖。”
  “只不过……”
  刺奸皱着眉,疑惑不解道:“寻常商贾只会在孔家的铁铺购买,很少有人会主动登门,对方衣着不凡,想来是个豪商富贾。”
  单从合理性上分析,没有丝毫破绽。
  但是……
  唐瑁总感觉在此关键时刻,忽然冒出个人来,有些不太对劲儿。
  谨小慎微的他心生不安,赶忙吩咐道:“你速速回去,派人盯着那商贾,务必要搞清楚对方来头,然后再来汇报。”
  刺奸拱手抱拳:“喏。”
  旋即。
  躬身退出大殿。
  唐瑁皱眉,长出口气,闭目沉思。
  弘农王的消息到现在没有传回来。
  答案已经很明显了。
  他绝对不会放过孔家,甚至会以此为由,牵连部分南阳士族。
  没有人比唐瑁更清楚孔家的人脉关系,弘农王一旦对孔家下了死手,十之八九的南阳士族都会遭受牵连,只是罪名大小不同而已。
  如今。
  孔家更是神经紧绷,如履薄冰。
  在这种岌岌可危的状态下,难保不会做出什么出格的事情。
  弘农王此举到底是……
  嘶—!
  一念至此,唐瑁猛地睁开眼睛,思绪骤然间通达。
  没错!
  弘农王就是在给孔本足够的时间准备。
  营造一旦返回,必会对孔家下死手的紧张气氛。
  他真正的目的是要逼反孔家!
  毕竟,孔家好歹为盟军提供过粮草,即便治罪,罪不致死,若再有各大士族为其求情,弘农王便难以真正下死手。
  而此前张咨收集的证据,因为时隔太久,不容易做成铁证,难以将孔家相关势力根除,更难以对南阳士族起到震慑作用。
  “一定是这样!”
  唐瑁恍然大悟,却是满目骇然。
  他实在是不敢相信。
  弘农王小小年纪,居然如此的强横决绝。
  不过,此事若是能成,南阳士族必大为震动,各方资源收入弘农王之手,日后在南阳便更加有话语权了。
  “来人,唤翔儿来!”
  “喏。”
  既然弘农王有心如此,唐瑁自然要助其一臂之力。
  没过多久。
  唐翔来到殿中:“父亲。”
  唐瑁摆手示意其一旁落座:“翔儿,你回来之前,殿下可有何吩咐?”
  唐翔摇了摇头,皱着眉:“没有!只是说要再等等,彻底理顺以后,自然会回去。”
  此言虽然相对隐晦,但唐瑁却是明白,弘农王一定是在思考对孔家下手,而非是如何化解与孔家的关系。
  既然这样……
  唐瑁长出了口气,捻须言道:“翔儿,你带着决曹掾吏,暗中收集孔家罪证,然后再派人把消息偷偷泄露给孔家。”
  “恩?”
  唐翔闻言愣怔:“父亲,您这是要……”
  唐瑁淡笑:“别问那么多,按照我说得去办。”
  “可是,如此一来,孔家岂不是会……”
  “恩。”
  唐瑁点点头:“弘农王要的就是他如此。”
  唐翔心中巨震,良久方才镇定下来:“父亲放心,儿明白了。”
  唐瑁摆摆手:“去吧。”
  唐翔:“喏。”
  ……
  南阳,孔家。
  廊道下。
  孔本背着手,凝望着远处的风景,皱眉沉思。
  不知何时,其子孔立出现在身后:“父亲,您可考虑清楚了?一旦踏出这一步,咱们可就真的没有回头路了。”
  “你觉得现在有回头路?”
  孔本皱着眉,回头瞥了眼儿子,轻声道:“弘农王摆明了是要拿咱们孔家开刀,否则他早已收了咱们的粮草。”
  “那人说得没错。”
  孔本深吸口气,又缓缓呼出:“弘农王绝不会让咱们活,与其坐以待毙,不如主动出击,能否彻底翻身,重现咱们孔家当年的繁盛,只有这一次机会。”
  “大司农吗?”
  “恩。”
  孔本点点头:“你都听到了?”
  孔立抬眸望向父亲:“父亲,这可是弑君啊!”
  孔本眉头一拧:“弘农王还不是君,只要他死了,长安的那位便是真正的君,届时你是南阳郡守,我是朝廷大司农,咱们孔家便彻底翻身了。”
  “父亲!”
  孔立喉头滚动,苦口婆心:“连董卓都不是弘农王的对手,咱们孔家岂能是他的对手,这次刺杀肯定不会成功。”
  “儿以为,咱们还是主动承认错误,请求弘农王原谅,他要的不过是咱们的家产而已,给他便是,至少咱们父子还能苟活。”
  “而且有邓族父已经答应帮咱们求情,阴家那边……”
  “够了!”
  不等孔立说完,孔本大手一挥,直接打断:“若非咱们手里攥着他们的把柄,他们岂能答应相助,孔家在南阳百年,绝不能葬送在我手上!”
  “家主—!”
  正在这时,不远处响起悠悠一声呼喊。
  孔本扭头望去。
  但见,一个仆从打扮的男子,神色慌张而来:“家主,大事不好了。”
  孔本却是不慌不忙,冷声言道:“何事?”
  仆从拱手:“小人听说,太守府已经在暗中收集孔家罪证了,而且似乎掌握了不少证据,可能真要置咱们孔家于死地。”
  呼—
  孔本眉头紧蹙,倒也不震惊,而是回头瞥了眼儿子:“瞧见没有?弘农王根本没有想过让咱们活,不管有多少士族求情,皆不会改变。”
  “这……这怎么……怎么可能?”
  孔立眼神中满是惶恐,希望彻底追入深渊。
  “儿啊!”
  孔本双目灼灼地盯着儿子,冷声言道:“造反是咱们孔家唯一的活路,你若还是孔家的嫡子,便跟父亲一起干。”
  “父亲!”
  “走吧。”
  孔本长出口气,越过儿子,径直回屋:“咱们商议一下,应该在何处动手,趁着弘农王还没回来,尽可能准备齐全。”
  “咱们孔家不缺的就是铁匠、兵器,若是瞅准时机,未必不能一击而中,只要弘农王死了,不管死多少人,对于咱们孔家而言,都是值得的。”
  ……
  雒阳。
  盟军大营。
  中军,大帐。
  刘辨将一卷厚厚的竹简书,递给男子,轻声道:“这是孤在上古典籍中,偶然发现的,现在它是你的了,好生研习,切莫让孤失望。”
  枣祇接过书卷,不由好奇:“殿下,这是……”
  刘辨解释道:“哦,应该叫《农耕要略》吧,里面有很多东西,比如稻田生态养殖,还有农具、水利器械等,是孤按照记忆,东拼西凑起来的。”
  “你说得没错。”
  跟着,刘辨长出口气道:“国之根本,在于民,而民以食为天,想要长治久安,首在于安民,而安民之本,便是劝课农桑,积谷屯粮。”
  “等孤正位回宫以后,便提拔你为屯田都尉,全权负责屯田事宜,尤其现在,已经到了该播种的时候,你肩上的担子越来越重了。”
  枣祇一脸的不敢置信:“殿下,您要提拔我为屯田都尉?”
  刘辨点点头:“怎么,很意外吗?”
  枣祇没有撒谎,面带惊喜:“恩,有点意外。”
  “哈哈!”
  刘辨笑了笑,摆手道:“你不必惶恐,孤相信你,一定能够胜任这份工作,咱们新朝能否站稳脚跟,可全都交给你了。”
  枣祇忙不迭拱手:“属下必竭尽全力。”
  刘辨恩了一声,故意提醒道:“若是有不懂的地方,记得来找孤。”
  枣祇颔首点头:“殿下放心,属下必仔细研读。”
  “恩。”
  刘辨呼口气,如释重负:“你且下去吧。”
  枣祇拱手:“喏。”
  旋即。
  躬身离开大帐。
  枣祇前脚刚走,荀彧后脚便跟进来,趋步上前:“殿下,南阳孔家有动静了。”
  刘辨猛地坐直了身子:“哦?消息准确吗?”
  荀彧非常肯定:“恩,准确!”
  “在哪动手?”
  “堵阳!”
  “堵阳?”
  刘辨深吸口气,皱眉点头道:“还真是个好地方,传令下去,明日一早,启程返回南阳,雒阳战场,交由张辽全权指挥。”
  荀彧一揖:“喏。”


第249章 论汉末教育环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