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军师联盟-第2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喏。”
  ……
  新野,邓家。
  八角亭。
  邓勋一边拾掇自己的花草,一边哂然笑道:“阴禄这老家伙的动作还真快,咱们这边才刚开始卖地,他便跟上了。”
  “这老东西……”
  言至于此,邓勋无奈地叹口气:“一定是察觉到了咱们的意图。”
  邓同恩的一声点点头:“没错!小侄派人打听过了,阴家同样采取了化名,没想着暴露身份,生怕引起恐慌,跟咱们一般无二。”
  “哼!”
  邓勋轻哼一声,压根没把阴禄当回事,而是转问道:“朝廷那里,可有动静吗?他们是否有要回收土地的迹象?”
  邓同摇头,疑惑道:“没有,完全没有动静,按理来说,这的确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只要现在买下土地,完全可以赶得上耕种。”
  毕竟,世家豪族的土地,全部都是现成的耕地,只需要稍加打理,便可投入生产,这可比派官员去开荒,强多了啊。
  “贤侄啊。”
  邓勋直起身子,冲他笑了笑,放下手头的工具,转而回到席间,呷口茶:“你还是太过年轻了,不明白陛下的手段。”
  “哦?”
  邓同皱着眉,抬眸望去,心生疑窦:“还请家主不吝赐教。”
  邓勋捻须言道:“其实,陛下不是不动心,而是他知道,这价格还得往下降,只要朝廷政令不变,价格就会一降到底,主动权完全在陛下手中掌控着,陛下自然不会着急。”
  “如果陛下出手购买了田产,证明朝廷对于百姓施恩的政令,很快便会结束,而今按兵不动,证明还会持续一段时间。”
  嘶—!
  邓同不由惊叹,缓缓点头:“有道理。”
  邓勋轻声道:“贤侄啊,你别瞧咱们这位陛下年纪小,但这手段的确令人惊叹,即便是老朽,也是琢磨了很久,才想到这么个办法去试探。”
  当初,邓同去挑选各家中的青年才俊时,便接到了家主邓勋的亲笔信,让他劝谏各地的邓氏豪族,卖出一部分品质稍差的耕田,来试探朝廷如何应对。
  结果!
  朝廷按兵不动,像是完全没有接受到讯息一样。
  邓勋立刻意识到朝廷的政令,短时间内,是绝对不会结束的。
  “家主果然高明。”
  邓同由衷地钦佩道:“那不知家主以为,陛下的政令何时会结束?”
  邓勋皱着眉,思索片刻,捻须言道:“三年之内,一定结束!即便陛下不愿意结束此令,长安的董卓也会逼迫他结束。”
  南北汉庭对立,导致长安汉庭的声望大幅度下降,董卓是绝对不允许自己手里的皇帝贬值的,因此他只要恢复元气,就一定会对南阳开战。
  打仗打得是什么?
  是钱粮!
  没有钱粮,怎么可能支撑得起一场庞大的战斗。
  要知道,当初刘辨讨董时,才不过数月时间,便花费了南阳数十万石粮草,仅仅一个邓家便筹措了二十万石!
  而董卓一旦卷土重来,声势必然更盛,南阳汉庭则需要拿出更多的钱粮,来支撑这一场战斗,在外部环境的压力下,刘辨岂能施恩于民?
  “有道理!”
  邓同佩服家主的大局观。
  对方的思绪,不仅考虑到了新野的情况,更能结合外部环境压力。
  这样得出来的结论,自然更加准确:“如此说来,这的确是一次千载难逢的机会,或许咱们邓氏一族,会比之前更加强盛。”
  南阳豪族是支撑不住的,但是邓家、阴家这样的世家大族,皮糙肉厚,资金实力超强,面对朝廷的政令,可以立于不败之地。
  如此一来,反倒是一次吞并小型豪族的机会,邓勋已经开始布饵,只要时机成熟,便是逐渐收割的节奏。
  “贤侄。”
  邓勋摆了摆手,吩咐道:“咱们抛出去的饵,如果有人接着,还自罢了,如果没有人接,半个月后,便集中降价一次,咱们要把价格逐渐打下来。”
  邓同自然明白老族长的意思,拱手抱拳:“家主放心,交给小侄便是。”
  邓勋颔首点头,他对于邓同的能力,持肯定态度:“恩!你办事,我放心,不过切记,朝廷旦有任何动静,务必及时回报,不得有误。”
  邓同肯定道:“家主放心便是。”
  邓勋摆了摆手:“既如此,你便退下吧,我要休息了。”
  邓同拱手:“喏。”


第279章 耕地价格暴跌!南阳士族内斗,愈演愈烈!
  望着满片的稻田,刘辨饶有兴致地点着头,称赞道:“恩,还不错,你负责的稻田养鱼,完成度已经超过了朕的预期。”
  “子敬啊!”
  刘辨扭头望向身旁的枣祗,忍不住开口称赞:“你在农事上很有天赋,相信要不了多久,朝廷便可以实现粮草独立自主了。”
  “哪里~~”
  枣祗面带微笑地揖了一揖:“陛下谬赞,祗承受不起,这全都是陛下的功劳,下官不过是照章办事而已。”
  “有些人啊,你即便给了他规章,他也未必能照着做出来。”
  “如果陛下这么说,那下官的确要稍微聪明些。”
  “哈哈哈哈!”
  二人互视,仰天大笑。
  刘辨转而摆摆手,吐口气道:“既然如今,农耕之事已经走上正轨,那么朕也该跟你聊点全新的内容了。”
  “子敬啊!”
  刘辨转过身来,摆手示意其出田垄:“这件事如果你能做好了,便是朝廷最大的功臣,朕会给你封侯,甚至建立生祠,也未尝不可。”
  生祠,对还活着的人立祠奉祀,以表示内心的感戴和钦敬之意。
  能够被建生祠的人,全都是为社会做出过杰出贡献之人,得到全天下百姓一致尊敬之人。
  “啊?”
  枣祗闻言愣怔,同时惊诧不已:“生祠?下官怕是承受不起啊!”
  刘辨走出稻田田垄,郑重道:“你别害怕,此事非常困难,或许会耗尽你一生的时间,可一旦成功,全天下的百姓自此便不会缺粮,以后再也不会出现饿死的人了。”
  “这……”
  枣祗一脸的难以置信:“果真能如此?”
  刘辨极其肯定:“恩!子敬,你可愿意为朝廷,为全天下的百姓,贡献你的一生否?”
  见皇帝陛下不似玩笑,面色极其郑重,枣祗深吸口气,这才拱手抱拳,郑重回应:“若当真如此,下官愿拼尽全力,为天下百姓计。”
  “好!”
  刘辨缓缓点头:“朕果然没有看错你,起来吧,咱们回马车上说。”
  枣祗一揖:“喏。”
  旋即。
  二人返回马车,分宾主落座。
  枣祗坐定,拱手抱拳:“不知陛下,让下官做何事?”
  刘辨深吸口气,略微组织语言后,轻声道:“子敬,在生活中,你应该见过这种现象,父母身材高大魁梧,则子孙同样如此,父母长相俊美者,子孙亦然。”
  “此外,还有……”
  “……”
  遗传基因学太过超前,刘辨生怕枣祗不能理解,便从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来逐渐灌输遗传基因学的知识。
  好在,枣祗的接受能力相对较强,仅仅只是通俗解释了一遍,便获得了他的赞同。
  枣祗缓缓点头:“的确如此。”
  “当然!”
  刘辨继续加深印象道:“并非父母优秀,子孙尽皆优秀,或许会出现那么一两人,与父母之样貌、身材等,有较大的差别。”
  “对于这种情况……”
  “……”
  从普遍现象,到个别现象,刘辨开始加深遗传基因学的灌输,为两季法杂交水稻做铺垫,只有理解了遗传学的知识,才能更好的进行过程性操作。
  涉及到更深入的遗传学知识,枣祗的接受程度,明显慢了一点,不过在刘辨及军师联盟的潜心调教,以及深入浅出的案例分析后,枣祗终究还是能接受。
  有此,足矣。
  约莫过了一个时辰。
  愣是从乡间,回到了皇帝行宫,枣祗才全面接受了遗传学的知识。
  不过,刘辨非常有耐心,一遍又一遍,反复做出解释:“其实花草树木与人一样,同样具有这样的遗传特性。”
  “朕要你做的,便是从稻田中择取遗传特性良好的,高产的品种出来,专门去培育它,争取让稻田的亩产翻倍,甚至翻十倍!”
  若是此前,枣祗听到亩产翻倍,一定会惊到下巴都掉下来。
  但在刘辨普及了遗传学知识以后,他已经隐隐感觉到,亩产翻倍的确可能,甚至翻十倍,同样不是在吹牛。
  因此,枣祗只是显得相对兴奋,并没有过分的惊诧表现:“陛下放心,微臣会竭尽全力,哪怕拼尽这一生,也要将高产水稻培育出来。”
  “你有如此决心,朕心甚慰。”
  刘辨满意地点点头,长出了口气:“那咱们现在开始,真正进入正题,咱们要从水稻中,培育出具有高产、耐寒、抗病等优良性状的水稻。”
  “……”
  “如此一来,这第一个难题便出现了,如何让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水稻,其后代继续保持这种稳定的遗传性状。”
  “……”
  “紧跟着,第二个难题又出现了,如何将水稻雌雄分离,以保证具有优良遗传特性的水稻花粉,能落在普通水稻的雌蕊上呢?”
  “……”
  “所以,咱们第一步,是要在自然界中,寻找到自然状态下,本就是雌雄分离,而无需人工进行阉割的水稻。”
  “……”
  两系法的杂交水稻,关键就在于寻找自然状态下,没有繁育能力的“伪娘”,因而其无法完成自交,而只能通过异花授粉进行繁殖。
  呼—
  刘辨长出了口气,旋即起身到一旁书架,从上面拿出一卷书:“子敬,这是朕关于培育高产水稻的心得与理解。”
  “你拿回去。”
  刘辨将书卷递给枣祗,轻声道:“好生研读,如有不懂之处,尽管来皇宫寻朕即可,朕必将为你解答。”
  枣祗双手接过书卷,只感觉肩头的担子越来越重,不过却又充满干劲:“陛下放心,臣必潜心研读,争取早日寻找到符合要求的水稻。”
  刘辨不忍打击枣祗,在现代社会中,通过举国之力,才从南海寻找到符合要求的“野败”,虽然古今的环境、气候不同,不代表别的地方没有,但这样的寻找,同样无异于大海捞针。
  “恩。”
  刘辨只是肯定地点点头,轻声道:“子敬别急,这是一项极其漫长的过程,千万不能急于求成,你先去熟悉,掌握之后,再全面铺开。”
  “朕对你有信心!”
  “但是……”
  刘辨双目炯炯地凝视着对方:“你也要对自己有耐心,千万不可半途而废,这世上没有人是可以不经过失败,便能一步成功的。”
  枣祗再次拱手,郑重言道:“陛下放心,微臣一定沉下心来,哪怕耗费生命的全部,也会将其寻找出来,不负陛下厚望。”
  “好!”
  刘辨颔首点头:“朕相信你!去吧,拿着它,好生研读。”
  枣祗一揖:“喏。”
  旋即。
  躬身离开文德殿。
  望着枣祗离开的身影,直播间内一阵感慨:
  “以目前南阳汉庭的能力,让枣祗做这件事,简直太尼玛难了。”
  “何止是难,压根就是没办法实现的事情。”
  “辩爷太能忽悠,拿建立生祠来说事,给我,我特么也上头啊。”
  “扯淡!我感觉枣祗不是为了生祠,他是真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