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军师联盟-第31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将军快瞧。”
  正当众人围着城池打量时,程立抬手指向东门方向的一处裂痕:“那里有一处裂痕,想来城墙年久失修导致,应该可以利用。”
  “还真是……”
  曹操眼神骤亮,目光锁定那条裂缝:“这的确是个突破口。”
  程立点点头:“将军,在下有一句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曹操蹙眉:“仲德,你我之间,还有什么话,是不能说得吗?”
  “这攻城弩炮虽好,但却会摧毁城墙,将来不管何人当汝南太守,必然要重新修建,耗时费力不说,却依旧是城防的薄弱点。”
  嘶—!
  曹操倒抽一口凉气:“你的意思是……”
  程立一揖:“攻城型弩炮,咱们能不动用,则尽量不动用,城池一旦告破,袁术、张邈必然出逃,咱们应该想办法在路上,对其进行致命打击。”
  “有道理!”
  曹操饶有兴致地点点头:“可咱们麾下的骑兵只有千余,即便再善战,只怕也难以对袁术产生致命的打击。”
  “将军。”
  程立自然清楚这一点:“在下听说,陛下委派吕布、黄忠,成立狼骑、豹骑精锐,其若能进入豫州协助作战,还愁消灭不了袁术?”
  骑术大比武的事情,曹操自然有所耳闻。
  他对于皇帝陛下新成立的豹骑、狼骑,同样深感兴趣:“好!等咱们回营以后,我立刻给陛下递奏章,请求朝廷派豹骑、狼骑出战。”
  程立拱手:“如此,袁术必败无疑!”
  曹操大手一挥:“走,继续侦察。”
  程立:“喏。”
  ……
  长平县。
  袁术大营。
  此刻,袁术、张邈正在商议军务。
  虽然目前已经高挂了免战牌,但如果曹操强行开战,他们依旧要被迫迎战。
  而且,这种事情大概率会发生,因此他们不得不防。
  “主公,曹操之所以没有开战,是因为攻城器械还没到。”
  阎象分析完当前面临的局势,立刻转回战场本身,继续深入分析:“而依据从新汲到长平的路程看,最多三天,攻城器械必到。”
  袁术皱着眉:“的确如此,子像可有何办法?”
  阎象一揖:“在下以为,主公、郡守应当各自派出传令兵,让张勋、吴皓二位将军,伺机而动,争取将其攻城器械毁掉。”
  “不论是采取强攻也好,突袭也罢,即便对方早有防备,咱们能拖延一日,便拖延一日,如果能牵制曹操调兵回援,咱们甚至可以趁机反打一波。”
  “恩。”
  袁术点点头,深以为然地道:“有道理,不管将来哪一路得手,曹操绝无继续攻城的可能,咱们的危机便算是解除了。”
  “孟卓兄。”
  袁术抬眸望向张邈:“你觉得呢?早些解除危机,你也能早些返回陈留,不是?”
  张邈心愿如此:“好!我会派人通知吴皓,公路兄放心便是。”
  袁术淡笑:“如此甚好。”
  阎象心满意足:“那咱们继续商议对策。”
  “报—!”
  正在这时,帐外响起悠悠一声传报。
  袁术等人抬眸望去。
  但见,自家士兵急匆匆入帐,欠身拱手道:“主公,曹操率领一支精锐,正在城外打探情况,其在东门逗留良久。”
  “东门?”
  袁术皱着眉,暗自揣测曹操的想法:“曹操一定是想选择主攻的城门,不过东门方向应该没有什么特殊的破损吧?”
  士兵拱手:“有一道裂缝。”
  “裂缝?”
  袁术不由惊诧:“多大的裂缝?”
  士兵略一思忖,拿手比划道:“大概这么宽吧。”
  袁术发出一声蔑笑:“那点缝隙,还不足以让曹操利用,我还以为有缺口呢?”
  士兵回答:“长平城防每日皆有人检查,绝对没有裂缝。”
  袁术点点头:“那便好,让曹操随意侦察便是,不管他选择哪一门做主攻方向,咱们做出针对性调整即可。”
  士兵拱手:“喏。”
  旋即。
  躬身离开。
  虽然,临战前进行勘察,乃是极其正常的操作,袁术没有把它当回事,但它却引起了阎象的怀疑,甚至下意识紧张起来。
  “子像,你怎么了?”
  袁术察觉到阎象的神色变化,试探性问道。
  “哦,没怎么。”
  “只是……”
  阎象赶忙摆手摇头。
  “只是什么?”
  袁术揪心,赶忙询问。
  目前,阎象是他唯一能够依仗的人,对方的任何一个想法,都可能决定这场战局的走向。
  阎象不敢撒谎,只得老实回答:“主公,在下有个不详的预感,曹操此举绝对没有表面上那么简单,如果他不在意那条裂缝,又何必长时间逗留?”
  “这……”
  袁术皱着眉:“难不成,子像知道曹操图谋?”
  阎象摇了摇头,轻声道:“在下虽不知曹操图谋什么,但从张勋反馈回来的连发强弩,以及咱们这次遇到的超远距离强弩,足以证明曹操对装备,进行了全方位的革新。”
  “恩,有道理。”
  袁术只要想起当日溃败的一幕,便不由地感到心悸。
  尤其当鲜血溅在他脸上时,更是将心底的恐惧,彻底爆发出来。
  袁术深吸口气,努力压制翻腾而起的回忆,轻声道:“依着子像的意思,莫非曹操对攻城器械,同样进行了革新?”
  阎象不敢正面作答,只能反问:“难道没有可能吗?”
  如今的袁术,畏惧曹操如虎:“的确有这个可能,那不知子像,可有办法应对?”
  阎象捻须沉思:“不管怎样,咱们首先得派人将裂缝弥补,至少要简单进行修复。”
  “可以!”
  袁术毫不犹豫地点点头,招呼道:“来人!”
  大将纪灵拱手:“末将在。”
  “你立刻传令长平令,命其派人对城墙进行修复,务必要赶在曹贼的攻城器械,运抵长平之前,将城墙上的全部裂缝,全部弥补起来。”
  “喏。”
  纪灵应一声。
  旋即。
  躬身离开。
  袁术转而又问:“子像还有何建议?”
  阎象摇摇头:“暂时没有了,待在下想到后,再行汇报,如何?”
  “可以!”
  袁术自然时满口答应:“子像好好想,千万要把曹贼的心思琢磨透了,长平若是再破,咱们可就当真没有去路了。”
  这一点,阎象心知肚明:“主公放心,在下必定竭尽全力,保证长平不失。”
  袁术重重点头:“拜托了!”


第306章 对于狼骑、豹骑而言,这不是战斗,而是演习!
  戏贤怎么也没有想到。
  根据郭嘉情报反馈,司马徽已经从襄阳迁徙到了南阳。
  而且,就在距离襄阳不算太远的邓县郊外,过起了躬耕南阳的小日子。
  最令戏贤不敢相信的是,司马徽迁入南阳已有小半年的时间,甚至还在邓县分到了田,跟普通老百姓一样,种上了稻田鱼。
  只不过……
  司马徽种的体量没有普通老百姓那么多,因为他还要兼职去教乡里的小盆友读书,领取朝廷每年发的五十石粮草。
  “应该就是在这里了吧?”
  戏贤牵马走在郊外的路上,凝望着热火朝天的工地,那里正有官员负责指挥,为老百姓过冬搭建房屋。
  按照郭嘉提供的情报,司马徽同样报名参加了过冬房屋的搭建,证明他有意愿在这里扎根下来,长久的生活。
  但戏贤却没时间进去寻找,因为按照目前的时间点,司马徽应该在庠序教小盆友读书,还得至少半个时辰,才能放学回家。
  戏贤心急如焚,可没时间等。
  他一路打听,终于来到了司马徽所在的庠序,还没到门前,便听到学堂中孩子们朗朗的读书声:
  “急就奇觚与众异,罗列诸物名姓字;”
  “分别部居不杂厕,用日约少诚快意。”
  “……”
  这是朝廷下发的蒙学教材《急就篇》,与《仓颉篇》《训纂篇》《凡将篇》《滂喜篇》合称蒙学五书,专教孩子读书识字,以及一些常识性生活问题。
  戏贤满怀期待地走向窗前,讲席台前,一位松形鹤骨,气宇不凡的中年男人,正微闭着眼睛,手捏着山羊胡,随着孩子们朗朗的书声摇头晃脑。
  没错!
  正是司马徽!
  这一瞬,戏贤悬着的心终于放下来,眼眶湿红,有泪水缓缓淌下。
  虽然,二人分开才不过一年多的时间,但戏贤总感觉他们已有许久不曾相见,熟悉的身影中,不知为何,竟隐隐带着一丝陌生感。
  这倒不是说司马徽变成什么模样,而是从他身上散发出的气质,更显得怡然、从容,与自己脑海中那位严苛的师尊,判若两人。
  “志才?”
  正在这时,一个熟悉的声音自背后响起。
  戏贤转身望去。
  但见,眼前这人,身长八尺,葛巾布袍,手持一卷书,气质极其儒雅。
  戏贤稍稍愣怔半息,双眸中闪过一道光:“你是……徐庶徐元直?”
  男子飞快点头:“没错!是我,认不出来了?”
  “还真有点。”
  戏贤饶有兴致地打量着眼前此人,啧啧称奇:“你怎么……怎么跟以前大不一样了?那柄从不离身的剑呢?”
  “收起来了。”
  老友相见,徐庶脸上遮掩不住的笑容:“我已经弃武从文,开始研习经学了,德操先生便是我的老师,现在我算是你师弟。”
  “来!”
  戏贤趁势调侃道:“唤一声师兄听听。”
  徐庶倒也不恼,躬身行个礼:“徐庶见过师兄。”
  “哈哈哈哈!”
  旋即,二人相视,仰天一声大笑。
  “何人在外喧哗?”
  戏贤、徐庶赶忙转身望去:“学生戏贤(徐庶),拜见老师。”
  司马徽站在窗前瞭望。
  这一瞬,他脸上的愠色骤降,只是细眉微拧着,呵斥一句:“庠序重地,不得喧哗,尔等暂且退下吧。”
  戏贤、徐庶这才拱手,应一声喏,旋即离开。
  两人在一旁的树下对座,畅聊着往事。
  遥想当年。
  徐庶杀人在逃,是司马徽收留他,暂避风头,二人也是在那时候结缘。
  期间,司马徽谆谆教诲,化解掉徐庶身上的戾气,引导其走向正道。
  只是不曾想,徐庶竟然真的弃武从文,开始研究经学、兵法了。
  “元直,以你现在的学问,已经完全不输参加考课的那些人,你怎么不去尝试参加考课,为朝廷效力呢?”
  “参加考课?”
  “对啊!”
  “我还差得远呢,想多跟老师学两年。”
  “倒也是,跟着老师的确能学很多东西,以后再参加考课,同样可以。”
  “师兄,不知朝廷这考课取士,能持续多久?”
  “这个……”
  戏贤摇了摇头,表示不知:“师兄不知,但想来短时间内,不会随意废止,如今即便是三公举荐之人,同样要参与考课,而且考课难度极大,寻常人难以通过。”
  “如果我猜得不错,陛下是有要废除三公征辟权的想法,只不过如今是以这样一种方式,进行过度而已。”
  “以后……”
  戏贤极其肯定地道:“朝廷取士的标准,想来会以考课为主,面向更广大的学子,而非仅仅只是世家子弟。”
  徐庶内心狂喜:“甚好,如此甚好!我辈儿郎寒窗苦读,若是因为出身寒门,便失去报效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