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军师联盟-第3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放心吧。”
  这一次,满宠自信满满,拍着胸脯保证道:“保证不会出半点纰漏。”
  郭嘉点点头:“好,我在宛城,等你的好消息。”
  旋即。
  满宠大手一挥,丢下两个字“走了”,便迈步离开。
  望着满宠离开的背影,郭嘉舒口气,悬着的心彻底放下来:“朱侍卫,你有时间吗?”
  朱彤似乎已经猜到了郭嘉的想法:“怎么,想知道陛下是如何拿下张超的?”
  郭嘉点点头,倒也没有遮掩:“当然!还望朱侍卫能实言相告。”
  朱彤淡笑,轻声道:“可以,今天下值以后,你请我喝酒,我就告诉你,如何?”
  郭嘉欣然答应,揖了一揖:“既如此,咱们一言为定!”
  朱彤拱手:“一言为定。”
  ……
  皇宫。
  椒房殿。
  唐姬端坐在刘辨为她打造的梳妆台前,望着镜子里那个美丽动人的自己,从一盒发簪中挑选出最心仪的,插在上面:
  “昕若,怎么样,好看吗?”
  “恩,这套装扮可真适合您,特别衬托您的气质。”
  “陛下应该快回来了吧?”
  “应该还得半个时辰。”
  “……”
  二人正聊着时,镜子里反衬出一个熟悉的人影。
  唐姬急忙转身望去,眼里闪着光:“父亲,您怎么来了?”
  唐瑁皱着眉,上下打量着女儿:“我的乖女儿啊,你这肚子怎么还没有动静?”
  唐姬嘟着嘴:“爹—!”
  “你别叫我爹,我没你这样的爹。”
  “嘻嘻,别生气。”
  “呸!”
  唐瑁嚼碎一声,急忙改口:“我没你这样的女儿!”
  唐姬却是环住父亲的臂膀,柔声细语道:“爹,陛下说了,现在应该以事业为重,等到朝廷彻底安定下来,女儿把身体调理好了,再考虑孩子的问题。”
  唐瑁瞪眼盯着女儿:“你身子不是挺好的吗?来之前,我就已经问过王太医了,他说你没问题的,别拿这事来搪塞我!”
  “爹—!”
  唐姬搀扶着父亲到旁边坐下:“女儿身子虽然调理好了,但陛下不一直在忙吗?如今朝廷好不容易走上正轨,女儿可不能拖累陛下。”
  “哎呦,我的傻女儿呦!”
  唐瑁气得是捶胸顿足,赶忙转变女儿思路道:“你怀上孩子以后,陛下难道就非得围着你转,非得围着孩子转,这怎么能叫拖累呢?”
  “往小了说,你这是在帮助皇家延续香火,往大了说,你这是在稳定朝廷文武官员的心,先帝十二岁登基,一辈子就干了这么件事,到头来居然只有俩,你还不抓点紧?”
  “我可告诉你!”
  唐瑁气呼呼指着女儿道:“你如果再不怀上陛下的子嗣,保不准朝廷大臣会参奏你一本,罢黜了你的皇后位。”
  “而且,南阳阴家已经开始培养自家的女儿,他们就想等着朝廷开始选妃,想要把自己的女儿送入皇宫,你怎得一点危机意识都没有。”
  唐姬峨眉微蹙:“爹,你别吓唬女儿,这种事情,哪里轮得到朝臣管?”
  唐瑁摇摇头,吐口气道:“皇帝的家事,那便是国事,这点道理你都不懂吗?而且,如今朝廷有了太尉、司徒在,要不了两年,他们一定会劝陛下选妃。”
  “我的傻女儿啊!”
  唐瑁怒其不争地盯着女儿:“到时候,你都已经过了二八妙龄,如何能与那些女子争宠,还不赶紧趁着陛下只属于你一人时,为陛下诞下皇子?”
  “今年怀上陛下子嗣,万一是个女孩,你还能来得及再怀,一旦错过这两年,等陛下身旁的女人多了,各个比你漂亮,你拿什么跟别人争?”
  唐姬心中有些惶恐:“父亲,女儿……”
  唐瑁却是毫不犹豫地打断,压根没有商量的余地:“我不管!明年,你必须怀上龙种,这是任务,听到没有!”


第327章 冬节祭天大典!中兴剑,赐功臣,天罡名臣录!
  夜。
  寒风呼啸。
  皇宫,椒房殿。
  刘辨阖起书,心念一动,习惯性关上直播间。
  明日还需要参加祭天大典,今天必须早些休息,否则第二天肯定爬不起来。
  刘辨起身走进内殿,来到暖榻,方才钻到被子里,一只小手便踅摸过来,搂住了刘辨的腰身,趁势贴到跟前。
  “皇后,你……你这是何为?”
  刘辨的身体像是触电般一阵微颤,他能清楚地感受到唐姬的不怀好意:“咱们不是已经约定好了吗?等朝政彻底稳定以后,再谈子嗣的事情。”
  “可是……”
  唐姬爬起来,眨着一双黑珍珠般的大眼睛:“孩子是臣妾在怀,出生以后,同样是由臣妾照顾,丝毫不耽误陛下处理朝政啊。”
  刘辨惊诧于唐姬忽然的转变,哂然一笑:“今日可是国丈来过了?”
  唐姬倒也没有遮掩,点了点头:“恩,来过了。”
  刘辨握住唐姬的柔荑:“跟朕说说,除此以外,国丈还你说了什么?”
  “说就说!”
  其实,唐姬同样想要个孩子。
  毕竟在这个年代里,像她这样的年纪,有些已经是孩子娘了。
  而她身为皇后,住在这椒房殿中,肩负着为皇家生儿育女的艰巨任务,到现在却连孩子都没有怀上,以后必会有流言蜚语。
  因此,唐姬对于这次交心的谈话,可谓期盼已久,父亲白昼的那番话,充其量只是个导火索而已,并非决定性作用。
  “好。”
  刘辨深感糊弄不住了,只能心平气和地接受这次谈话:“咱们是得好好聊聊,否则再这样下去,朕的皇后非得出事儿不可。”
  “说吧。”
  刘辨坐定,双眸盯着一本正经的唐姬。
  却见,唐姬峨眉微蹙,面容略带着一丝愠色:“陛下可知,这椒房殿意义何在?”
  刘辨强忍着没笑喷出来,显而易见,对于今夜的谈话,唐姬必是经过一番缜密思考的,否则不可能会以“椒房殿”为切入点。
  “恩。”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朕非常清楚椒房殿的意义,而且同样非常肯定,咱们以后一定会多子多孙的,但绝非是现在。”
  “为何不能是现在?”
  唐姬蛾眉皱得更高,心中疑惑更盛:“寻常人家的女子,哪个不是二八妙龄前怀孕生子,凭什么他们可以,臣妾却不行?”
  “而且,若是再等两年,朝政彻底稳定下来,满朝的文武大臣,一定会劝陛下选妃子,届时臣妾已是人老珠黄,如何与她们争宠?”
  “家父曾言,南阳阴家已经开始为选妃做准备,她们不论是身世,还是样貌、品行,皆不输于臣妾,臣妾实在是……”
  话音未落,刘辨已然明白唐姬此举的真实原因,他毫不犹豫地打断:“你是朕的皇后,是随朕从雒阳皇宫中,一路扶持,走过来的皇后。”
  “这一点!”
  刘辨极其郑重地道:“不论天下哪个女人,都不能与你相提并论,你即便不相信自己,也要相信朕,朕此生绝不会辜负你。”
  刹那间。
  唐姬安静下来,一颗不安的心,彻底平静下来。
  刘辨含情脉脉地凝视着唐姬,伸手将她散落的秀发拨回,柔声细语道:“其实朕明白国丈的想法,更懂皇后的忧心,但朕有自己的考虑。”
  唐姬试探性问:“陛下有何考虑?”
  刘辨将皇后拥入怀,盖好被子:“父皇于建宁元年正式登基,那时候他才十二岁,而在熹平五年,才有了朕,这期间足足八年!”
  “八年时间,父皇不是没有孩子,而是大都早夭,甚至害怕到将朕送往宫外,由史道长负责养大,才最终回到宫里。”
  “是!”
  刘辨肯定地点点头:“如你我这般年纪者,的确已有不少人诞下子嗣,但相对于早夭者,能够活下来的,乃是少数。”
  “皇后难道想眼睁睁看着,自己十月怀胎诞下的皇子,就那样死在自己的眼前,却一丁点办法都没有吗?”
  唐姬峨眉微蹙,摇着脑袋:“太残忍了,臣妾可不想。”
  刘辨欣慰地笑了笑:“那就对了!朕同样不想。”
  “可是……”
  唐姬眨了眨眼:“陛下总得给臣妾一个时间吧,咱们何时能要子嗣?若是太晚,即便臣妾答应,朝中大臣都不可能答应。”
  “唔……”
  刘辨思索片刻,太早不好,太晚同样不可以,干脆给出个折中的年纪:“至少应该在十八岁以后,最好能在二十岁。”
  汉朝时是没有周岁概念的,一出生便是一岁,刘辨口中的十八岁,仔细核算下来,充其量也只是十七而已。
  可是!
  唐姬却是惊诧不已:“啊!十八?这怎么可以?父亲不会答应,朝中大臣更不会答应。”
  刘辨安抚道:“你放心,这是朕的家事,朕绝不会屈服于他们,朕要为皇后的身体着想,他们的意见充其量只是参考。”
  “为臣妾的身子考虑?”
  “可是……”
  唐姬疑惑不解,试探性问:“王太医说臣妾的身体很好啊。”
  刘辨哂笑,丝毫没把王宣当回事:“他懂个屁!王宣在皇宫已有二十余年,如果他当真擅长此道,又岂会有那么多皇子早夭?”
  “这倒也是。”
  如此理由,唐姬自然信服。
  刘辨则是继续道:“其实,万事万物皆有其生长规律,草木如此,动物如此,人类亦然,只有到了最佳的生育年龄,才能诞下最健康的子嗣。”
  “过早、过晚,皆易早夭,此有违人道,纵观天下生儿育女之例,女子在二十岁以后,生出的孩子成活率最高。”
  “朕如此……”
  刘辨极其诚恳地道:“是为皇后、皇子的健康考虑,更是在为朕的身体考虑,父皇年仅三十四岁,便驾崩了,便是遭此祸害,想来皇后不愿朕,重蹈覆辙吧?”
  唐姬颔首点头:“恩,臣妾不该如此,还望陛下见谅。”
  刘辨淡笑:“朕也有错,一心忙于政务,未能与皇后早些敞开心扉,你放心吧,这世上没有哪个女人能与你相提并论,你是朕唯一的皇后。”
  唐姬依偎得更紧:“陛下~~~”
  ……
  次日清晨。
  雄鸡报晓,朝霞满天。
  南阳宛城张灯结彩,喜气洋洋。
  刘辨按照祭天大典流程,身穿冕服,头戴冕冠,带着文武百官,从宛城开始游行,至伏牛山祭台处,正式开始祭天。
  约莫花了两个时辰,整个祭天大典仪式方才走完,待刘辨率领文武百官返回到皇宫时,已经是晌午过后的未时。
  皇帝行宫。
  文德殿。
  刘辨端坐上首,其下一干文武,分坐两旁。
  “众位爱卿,今日应该是朕自正位回宫以来,满朝文武聚得最齐的一次,孟德、文远,还有仲德、公台,全都回来了。”
  刘辨的目光从殿中曹操、张辽等人身上扫过,脸上遮掩不住的喜悦,满朝文武同样喜笑颜开,这是他们难得一次,面见皇帝陛下的机会。
  “南阳今年的发展,尔等与朕,有目共睹,不仅大获丰收,而且连战连捷,尤其是孟德,两战两捷,兵力扩充了近四倍,当真是可喜可贺啊。”
  “此外,还有……”
  “……”
  刘辨从军事、内政、朝廷官员等多个方面,回顾了今年以来的成果,满殿文武尽皆功臣,一个个与有荣焉。
  刘辨倒也懒得再废话,朗声言道:“考虑到今年的丰硕成果,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