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大军师联盟-第48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噗!噗!噗!噗!噗!噗!噗!
  在拿到战矛的这一刹那,张辽毫不犹豫,便是一招超大范围的横扫千军,将四周的敌军诛杀三人,逼退四人。
  “吾乃雁门张辽,挡我者死!”
  这一声吼,宛如口中迸出春雷,舌尖震起霹雳。
  四周敌军士兵吓得脸都绿了,一个个避之犹恐不及,又岂敢再战。
  张辽趁此机会,猛一夹马腹,坐下战马昂首一声嘶鸣,撒丫子向前狂奔,长短兵器左右狂舞,不仅速度不减,甚至连杀敌都没有落下。
  “啊?”
  张侃惊诧,眼瞪如铃。
  他有种被阎王爷盯上的感觉!
  虽然,张侃知道张辽悍勇,但却不敢相对,对方居然悍勇到了这种程度,尤其是在这样的地形条件下,更是悍勇之极。
  驾—!
  张侃不停地猛夹马腹,同时呼喊道:“快,给我挡住此贼!挡住此贼!”
  然而,张辽掌中的战矛狂舞,接连诛杀敌人,声音更是越来越近:“给我死开!”
  嗤呼!
  嗤呼!
  张侃大口大口地喘着粗气,试着回头瞥一眼张辽,却见对方握着战矛,眼似寒星,瞬息之间就刺倒了数名阻挡的士兵,直让张侃看得眼突面红,心中大恨。
  “杂碎!”
  张侃嚼碎一声,干脆狠下心来,拨马转身,迎着奔袭而来的张辽,以硬碰硬地强磕上去,口中谩骂不停:“张辽匹夫,我杀了你!!!”
  然而……
  张辽不仅没有畏惧,甚至心中狂喜。
  当下,他抖擞精神,抡起战矛、长剑,冲着迎面袭来的张侃,直扑上去:“这才像是个铮铮铁骨的男儿,倒在对手的招式下不丢人,不战而溃,才是懦夫。”
  铛!
  枪矛相交处,星火迸溅。
  一声震耳欲聋的金鸣,轰然炸响。
  虽然,张侃知道张辽厉害,但他自以为自己也不错,因此这才敢回头复战,以提振军心。
  可是这一交手,他才真正明白双方的差距,到底有多大。
  虽然只是简单的一次碰撞,但张侃竟有种撞在大山上的感觉,那种难以撼动,甚至被反震到手臂发麻的感觉,简直令人发指。
  但是……
  这还不算完,张辽的战矛依旧前冲,竟将自己手中的铁枪,直接撞飞出去,呼呼呼,打着旋转,扎在一旁的山体上,枪杆嗡鸣不断,震颤不停。
  张辽看准了时机,一矛挑向张侃,待张侃心惊之时,身旁的副将以身护主,死死抓着那战矛,任由它留在腹中,还回头对张侃说道,“将军,速走!”
  “该死!”
  张辽猛地往出拽矛杆,却被对方死死攥着。
  不得已之下,张辽舞动长剑,鲜红的汁液顷刻间从其脖颈喷出,一具无头的尸体,轰然从战马上跌落尘埃,血如泉涌。
  可是……
  当张辽抬眸凝望时,张侃距离自己,已然二十余步远。
  这里已经是后军,兵力极多,且没有混乱,想要追杀,难于登天。
  叹口气,张辽心中暗道:“公台,接下来,便看你的了。”
  ……
  太原郡。
  王家。
  书房中,王允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皱着眉,盯着手中信笺,轻哼一声:“哼,袁绍这家伙当真以为老夫如此好骗?”
  “父亲,这难道是……”
  一旁的儿子王盖皱着眉,不可思议地道。
  “恩。”
  王允颔首点头,放下信笺,吐口气:“袁绍害怕为父受《讨贼檄文》的影响,因此便写了封亲笔信,向父亲解释当年的一些事情。”
  “哼。”
  言至于此,王允轻哼一声,不屑地道:“可惜啊,袁绍不是袁隗,阐述某些事情的高度,根本没有达到,他的这封信在父亲眼里,不过是强行解释罢了。”
  “若是之前,父亲只是怀疑,那么现在来看,朝廷的这封《讨贼檄文》,十之八九乃是真的,绝非空穴来风。”
  王盖不由惊诧:“哦?父亲是如何看出来的?”
  “很简单。”
  王允捻须言道:“其实,大汉经历过这么多年,不论是阉宦,还是外戚,全都清楚,皇权交替之时,双方的权柄同样会逆转。”
  “大将军何进的权势正盛,在阉宦内部,已经产生了分化,张让的儿媳妇是何太后的亲妹妹,便是一种有力的证据。”
  “这是阉宦表达和解的意向,甚至连何太后都亲自出面了,但何进依旧没有任何退让,非要置阉宦于死地。”
  “从某种意义上说……”
  王允扭头瞥向儿子,轻声道:“何进之死,乃是被逼反的阉宦所为,而此时袁绍、袁术却打着为何进报仇的名号,诛杀了阉宦。”
  “这是不是太过巧合了?”
  一句灵魂级的反问,顿时令王盖愣在原地。
  他缓缓点头。
  同样认为这样的事情,实在太过巧合,有些不太合理。
  紧跟着,王允继续道:“其实父亲当年,也曾想过大汉的前途命陨,十常侍虽然很坏,但不是所有的阉宦,全都是坏人。”
  “正如曹操所言,只需要针对某些阉宦,将其下狱即可,搜罗罪名非常简单,在铁证面前,便是何太后也保不住张让、赵忠!”
  “可惜……”
  王允摇了摇头,轻声道:“大将军府智囊云集,既然会出召四方猛将入京,这样的昏招,简直令人作呕!”
  嘶—!
  王盖惊诧,倒抽一口凉气。
  他仔细想了想。
  还真如自己所言那般,所谓的何太后力保张让,简直就是个借口而已。
  张让、赵忠等人犯下的罪孽实在太大,这样的人压根就是保不住的,何进没脑子,但他府里的智囊,岂是吃干饭的。
  这已然证明……
  彼时的何进早已被人控制了思想。
  而想要达到这样的程度,非得经年累月不可。
  袁术、袁绍等人便是在长期的接触中,逐渐取得了何进的信任,甚至在后来,已经到了听之任之的程度,这才会表现得跟个蠢蛋一样。
  “没错。”
  王盖缓缓点着头,轻声道:“父亲所言甚是,这封信反倒暴露了袁绍的心虚,侧面证实了南阳汉庭《讨贼檄文》的真实性。”
  “恩。”
  王允应了一声,但面上却没有丝毫得意之色,反而显得有些忧愁:“可惜啊,袁绍既然敢把亲笔信寄过来,证明他的这套说辞,已经稳定了冀州内部。”
  “悲哀啊!”
  “真叫人感到悲哀。”
  王允长长出了口气,声音中带着一股淡淡的愤怒:“这天下人愚者多如繁星,而智者却是凤毛菱角,否则焉能被袁家伪善的外表欺满。”
  王盖欠身拱手:“父亲,圣人云: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咱们管不了别人,但却可以管自己,而且如今正好有个机会。”
  “哦?”
  王允皱眉,试探性问道:“是何机会?”
  王盖揖了一揖,回答:“根据最新的情报,就在张侃引兵进入吕梁山后不久,陈宫率领兵马,同样进入了吕梁山。”
  “哦?”
  王允捏着颌下一缕山羊胡,不由惊诧:“你说的可是真的?张侃带着兵马,进入吕梁山不久,陈宫居然也带兵进去了?”
  “没错!”
  王盖点点头,极其肯定地道:“两者约莫相差半天左右,而且陈宫派大将李堪在山体入口驻兵,明显是在提防张侃留在太原郡的兵马。”
  “恩。”
  这一点,自然瞒不过王允。
  他捻须皱眉,沉吟良久,恍然大悟:“我明白了,张辽是在拿蔺县当诱饵,想要将张侃的兵马,全部消灭在吕梁山中,毕竟这条路比较凶险,易于伏兵。”
  “若是张辽先攻蔺县,再战张侃,反而不利于占据发展,此人居然已经设计到这种程度,怪不得是南阳皇帝帐下猛将。”
  “厉害啊!”
  即便是王允,也忍不住点头称赞。
  这一次,他当真是心服口服。
  因为,张辽不是在兵器、装备战胜他,而是在战略战术上,战胜了他。
  如此一来,证明张辽的军事素养,是远胜于他自己的。
  要知道,当年黄巾起义时,王允也算是一员悍将,曾经追随皇甫嵩一起,杀入豫州,征战黄巾,且屡战屡胜。
  也正是因为如此,袁隗才会派他进入河东,主持河东、并州的战局,王允同样觉得自己可以,这才敢于接下这个任务。
  实际上。
  河东一战,王允虽然落败,但并不心服。
  毕竟,导致获胜的因素,乃是陷阵营装备精良,刀枪不入,这才致使轵关陉出口的伏兵,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从而左右了河东战局。
  至于白波谷那一战,更是如此,若非有朝廷的伏火雷霆相助,将白波谷两侧山体崩塌,张辽根本不可能拿下白波谷。
  但是……
  此一战,吕梁山之战。
  张辽的骚操作,实在是让王允惊叹。
  即便内部带兵之人不是张侃,而是自己,同样可能会中计,全军覆没。
  这一战,让王允输得是心服口服:“张辽果然厉害,看来并州这一战,已经没什么太大的悬念了,张侃必败无疑。”
  “父亲!”
  王盖揖了一揖,更进一步:“而且郭家、李家也有回信了,他们也愿意归顺南阳汉庭,还希望跟着咱们,听从父亲号令。”
  “哼!”
  王允捻须轻哼:“南阳汉庭对于小士族友好,他们岂能不归顺南阳,你告诉他们,留心军营的刺奸,从今天开始,不遵从任何人的号令。”
  王盖欠身拱手道:“诺!”
  王允轻声道:“快去吧,同时把父亲的信笺,派人给李堪送去。”
  王盖再次拱手:“诺。”
  旋即。
  躬身离开书房,消失在视野。
  王允长出了口气,拿着袁绍的信笺,轻哼一声,心中暗道:“袁绍啊袁绍,外强中干,袁家尽皆如此后辈子孙,焉能成大事。”
  下一秒。
  王允便将袁绍的信笺,随手丢尽炭火盆,拿出火折子,将其焚烧,一干二净。
  在跳动的火苗中,他似乎看到了自己另外的两个儿子。
  他们目前在南阳汉庭,已经有了十足的进步,当真令人欣慰。
  而就在今年,二儿子王景更是因为政绩比较突出,当上了豫州鲁国的国相,这可是足足两千石的大员,最重要的是,他今年才不过二十出头,如此年纪,可谓少年英杰。
  南阳汉庭的考核、监察体系,是他梦寐以求的制度,尤其是监察体系,更是尽心尽责,皇帝陛下非常支持。
  也正是因为如此,南阳的生产责任书体系,才能发挥出它最强悍的作用,为朝廷筛选真正有能力的人才。
  这一点!
  简直太特么棒了。
  要知道,王允自己也是监察体系出身,不论是豫州刺史也好,还是侍御史也罢,全都是监察体系的官职。
  但在长安汉庭,这样的官职已经失去了其原本的意义,万物脱离其道,这世界自然就会发生紊乱,这是其内部的规律。
  “南阳!”
  王允口中喃喃着这个词,内心已经跨越了千万里,直奔入书中描绘的大同世界,那便是幸福的南阳生活。
  虽然,王允已经老了,可能即便投靠南阳,也不会受到重用,但至少,自己已经将王家的种子,深深地埋在了南阳地土壤上,而且从目前来看,非常茁壮。
  他们才是王家延伸下去的希望!
  而自己,可能终究是要退居二线,沉于幕后,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