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2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崔浩站出来说:“陛下,看这地图,我军穿越大漠最少也需要日,就算十日行军吧,我们预留五天的时间寻找柔然部落进行补给,每个人只要携带十五日的干粮就可以了,以我军的携带能力,一个人携带十五日干粮不成问题,只是这水源的问题不好解决,毕竟没有人穿越过大漠······”
    寇谦之这时提醒道:“陛下,不是抓了许多蠕蠕俘虏么?难道从这些蠕蠕俘虏中就找不出几个向导?”
    一语
    惊醒梦中人,拓跋焘大喜,当即下令去俘虏当中寻找穿越过大漠的蠕蠕向导。
    还真找出了几个曾经好几次穿越过大漠的蠕蠕人,拓跋焘对他们许以重诺,只要能带大军穿越大漠,就能封官赐爵,还有大量钱财牛羊布匹等赏赐。
    重赏之下,这几个柔然人也把仇恨忘得一干二净,互相向拓跋焘说出自己的行径路线,哪路有绿洲,哪里有海子,哪里有戈壁,哪里又能找到地下河等等。
    崔浩把几个向导所说的路线进行汇总和分析,指定了一条最近的行军速度,只需七天时间就能走出大漠进入漠北草原。
    为了保险起见,拓跋焘还是下令给每个人准备十五日干粮,三天的饮水。
    不是不愿意多准备一些水,实则是没有更多的工具装水,不像后世可以用塑料大桶,而今在沙漠行走用来装水的工具只有用牛皮水袋,这还是把大军本身携带水袋算上,再从柔然人那里缴获的一起算上也只够给每个人准备三天的水。
    六月初二,拓跋焘下令全军放弃全部辎重,留下三千人马在比干城看守俘虏和辎重,率所有人马轻装出发,每人携带十五日干粮和三日饮水向北翻过南床山进入大漠。
    大漠天气变幻无常,上午是烈阳高照,说不定没过多久就变成风沙漫天,吹得人真不开眼睛,夜晚的温度又很低,常常冻得人浑身发抖,没过三天就不断有兵卒生病,忽冷忽热的打起了摆子。
    对待生病的兵卒,将校们只能是命人尽量带着他们走,直到实在走不动就只能扔下,任其自生自灭,只因这次是轻装出发,并没有军医同行,就算是生病了也无军医诊治。
    许多人都从未进入过沙漠,没有沙漠行军的经验,准备的饮水不节约喝,还没有到预定补充饮水的地点就把水喝光了,只能忍着口渴赶路,自然而然就会因为缺水而逐渐丧失体力、神志。
    不说普通的兵卒,就算是皇帝拓跋焘也不能在饮水方面管够,行军时每个人的嘴巴就没有湿润过,一直都是干枯的,有些缺水严重的人嘴唇都开裂起壳了。
    与此同时,昼夜气温的巨大差距也让许多体质不好的人无法适应,生病了,高烧不退,坐在马背上走着走着就摔落下马再也起不来。
    穿越大漠的这段路程大大出乎了所有人的预料,计算是崔浩在出发之前经过计算也没有想到,他们所需要的时间比预想的多用了两天,足足用了十天才走完。
    等到穿越大漠,数万人马竟然在沙漠中损失了六百多人,这些人要么在途中生病落下,就是在行军时因为风沙来袭而走散,还有许多人走近流沙地中陷入进去再没有起来,更有甚者被沙漠中的毒虫咬了中毒而死。
    为了实现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目的,在大军穿过大漠的第一天下午,拓跋焘就派出了大量斥候四散探查,寻找柔然人的部落,一经发现,立即派出大队兵马进行突袭或强攻,一时间方圆百里范围内的柔然人部落都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
    遭到攻击的柔然人部落总有人逃出来,消息很快传来去,大量的柔然人携家带口四散逃逸,连牲口牛羊都不要了,魏军抵达之后竟然捡现成的。
    粟水上游西岸,柔然人居住地。
    居住在这里的柔然人有上万人,就在前几天柔然可汗大檀就带着自己的卫队在这里巡视,宣示权威。
    穹庐内,歌舞声中,大檀坐在案桌后拿着一条羊腿用小刀剃着肉,吃得满嘴的胡须上全部都是油渍。
    “报——”一个柔然探子气喘吁吁跑进来单膝下拜:“启禀可汗,大事不好了,鲜卑人杀过来了!”
    “鲜卑人杀过来了?”大檀先是一愣,大笑道:“哈哈哈,鲜卑人的胆子真
    是越来越大了,他们竟然还打到我漠北来了,说吧,他们来了多少人?”
    “在三万至四万之间!”
    “哐当”一声,羊腿和割肉小刀都掉在了桌上砸出声响。
    大檀失色道:“什么?你说有三到四万人?”
    “是!”
    大檀慌了手脚,他这次出巡只带了三千骑,而魏军有三到四万骑兵,兵力是他的十倍以上,这怎么打?
    “魏军如今在何处?”
    “就在此处以南两百里,大漠以北的许多部族都遭到了魏军的血洗,更多的族人们四散逃逸,牛羊马匹散落在野外无人问津!”
    大檀一听魏军距离这里只有两百里,在慌乱中回过神来,立即下令:“快,去召集国师法瓒、俟力发蹋乌忽录、吐豆发吴提、俟利乞列归和所有随行大帅、大将前来议事!”
    柔然国师自不必说,如今大檀可汗信奉佛教,因此以佛教为国教,但也有许多柔然人依旧信奉萨满教。
    柔然的官职中有国相,相当于中原王朝的丞相,这次国相没有跟来,而是留在了可汗王庭处理政务。
    俟力发,柔然官职之一,掌管着一方军权,相当于一方诸侯,其下是大帅。俟利发蹋乌忽录是大檀可汗的哥哥,图真公主就是他的女儿。
    吐豆发,柔然官职之一,仅次于俟力发,一般由柔然王族担任,可汗继承人的最得力人选。吐豆发吴提,此人乃是大檀的次嫡子。
    俟利:柔然官职之一,主管一方政务,相当于巡抚。乞列归,柔然南部地区的俟利,他也是大檀的庶长子。
    没过一会儿,蹋乌忽录、吴提、乞列归和国师法瓒以及随行的大帅、大将们纷纷赶了过来。
    大檀脸色凝重的对众人说:“众位,刚刚收到消息,魏主拓跋焘亲率四万大军越过了大漠直向我等此处而来,距离此地已经不足百里!”
    “啊······”与会者一时间纷纷大惊失色。
    乞列归当即叫道:“父汗,我等只有三千骑兵,如何是魏主四万铁骑的对手?还是赶紧撤走吧!”

第363章 事泄
    大檀次嫡子吴提一听,当即站起来表示强烈反对,“父汗,我等岂可不战而走?如此岂不有损您的威名?”
    大檀一听觉得这个二儿子的话也说得不错,他的汗位得来不正,要不然柔然汗国的大臣多是由他的兄弟子侄当任?就是为了巩固统治才把他自己的兄弟叔伯子侄都任命为高官权贵,这些人要么是王庭重臣,要么就是镇守一方的统兵大将。
    大檀又看向自己的哥哥蹋乌忽录:“兄长,此事你怎么看?是战是走?”
    蹋乌忽录思索一下抚胸说:“可汗,以三千人马与三万余铁骑对阵,正面交战胜算不大,不过吴提所言也不错,就这样走了,也的确有损可汗威名······”
    其他人听蹋乌忽录说这种,心中都骂这个老狐狸狡猾,你这不等于啥没说么?
    大檀不由感觉无语,他也知道自己这个哥哥的性质不喜得罪人,吴提和乞列归这两人总有一个日后要继承他的汗位,得罪哪一方都不好。
    他的目光注意到了坐在哥哥旁边的侄女——图真公主,这个称号是他封的,这个侄女足智多谋,又与魏国交手多次,一向是胜多败少,于是笑着问:“图真啊,你一向有主意,也擅用兵,叔父想听听你的想法!”
    图真公主沉吟一番,起身走出来抚胸说:“可汗,侄女这几年与魏国大军交手数次,他们的战力不逊于我柔然儿郎,我父说得的确也含糊了一些,以三千对三万,在侄女看来,不是胜算不大,而是毫无胜算!其实吴提和乞列归两位哥哥说得都有道理!以侄女之见,我们打不赢也要打,怎么打呢?不是硬碰硬,而是诱敌深入!”
    大檀好奇心被图真公主跳起来了:“怎么个诱敌深入,你仔细说说!”
    图真公主当即说:“以我们现在的兵力直接对阵拓跋焘肯定是不敌的,我们需要时间集结兵力,所以必须要选择暂时性撤退,
    他们穿越大漠而来,肯定没有携带多少粮草,我们就沿途丢给他们一些牛羊、财物,以此拖延他们的追击速度,也为我们争取集结兵力的时间!”
    “更重要的是,如此可以让他们放松警惕之心,等到我们集中了兵力,再······”
    大檀听了之后脸上露出了笑意,心情大为逾越,这个侄女果然没有让他失望,不过他还不能做出决定,他必须要请国事法瓒预测一下此战的吉凶。
    “国师,本汗想请国师作法沟通一下佛祖,询问此战吉凶,不知国师可否?”
    “阿弥陀佛!贫僧添为柔然汗国国师,自当为可汗分忧!”法瓒答应道。
    大檀当即下令:“来人,去给国师准备相应法器,搭建法坛!”
    吴提有些不爽,但还是站出来答应:“谨遵父汗旨意!”
    在吴提的指挥和命令下,一座法坛很快就搭建完成,法坛的周围牵着许多绳索,绳索上挂满了白黄红绿蓝五色风幡,风幡上写着密密麻麻的经文,这种只在藏区能看见的独特风景——风马旗此时却出现在这里。
    国师法瓒左手持禅杖,右手持佛珠登上法坛,一排十几个和尚走过来围着法坛站了一圈,随后面对法坛盘腿坐在地上。
    一声敲击钵盂的声音传出,和尚们就开始捻着佛珠闭目念着经文。
    法瓒在法坛此时正盘腿坐在法坛上,闭着眼睛,禅杖就放在身侧,左手竖掌于胸前,右手富有节奏的敲击着木鱼,嘴里快速而有力的念着经文。
    刚才还有不小的风,风马旗都被吹得呼呼作响,天空也有些阴沉,而此时突然风停了,阴云密布的天空很快变得晴朗起来,一轮圆日悬挂天空,阳光普照大地,照在人的脸上暖洋洋的。
    包括
    大檀在内,所有人脸上都呈现出敬畏之色,纷纷双手合十做出虔诚状。
    良久,木鱼声停了,念经声也听了,法瓒睁开了眼睛,脸上呈现出金光。
    大檀立即上前询问:“国师,如何?”
    法瓒缓缓开口道:“若战,必败!东、南、北皆为凶地,唯有西方才是吉祥之地!”
    大檀听得脸色大变,当即下令:“撤!”
    只一个字,所有人都开始做撤退的准备,但凡不易搬动的物件都丢弃在原地,就连可汗的穹庐都被他自己点燃,烧起了熊熊大火。
    根据图真公主的建议,在原地留下些许牛羊,每过一段路程又丢下一些牛羊,还把杀死的牛羊丢弃在水源之处,对水源进行污染。
    撤退半日之后,大檀次子吴提对他说:“父汗,再过一个月就是母亲的生辰,驻守在东部草原的叔父匹黎先想必已经在前往王庭为母亲贺寿的途中了,是派人通知他继续前往王庭,还是让他退回去?”
    北方蛮族有一种恶习,在父亲、叔伯死后,儿子可以娶父亲和叔伯的妻妾,这在中原王朝被视为禁忌,但是在蛮族却很正常,而这大檀可汗就是这么干的,他的叔父斛律当年是柔然可汗。
    斛律被堂弟步鹿真联合大臣树黎夺了汗位,又被树黎劫持到了北燕,北燕之主派人送他回柔然,在途中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