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28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该喝喝!本将军敢以人头担保,在永昌王率军抵达之前,没有任何人再能对诸位的性命造成威胁!”
    虽然只是简单的叙述了一下经过,但赵俊生的一字一句都带着强烈的威胁和明确的表态,老子就是要拥立永昌王,谁都别想搞小动作,谁若搞小动作,下场就会跟匹娄金一样!
    一些大臣们见赵俊生没有直接向他们动手,他们都稍稍松了一口气。
    赵俊生看了看众人,继续说道:“永昌王已经得到消息,很快就会率军赶来主持大局,而乐安王······本将在这里就跟诸位说句实话,他直到现在还不知道先帝驾崩的消息,柔然人还带着他和右厢兵马捉迷藏,这几天lián zhàn了几场,根据那边出来的消息,他手下只剩下四千人马!”
    “诸位,就算永昌王孤身一人前来,乐安王也休想凭借四千人马登基为帝!他本人都不知道消息,而你们当中却有些人在帮他谋划,本将军就不明白了,你忙活个什么劲?人家感激你吗?人家领你的情吗?希望有些人认清现实,不要把自己和家族的前程给耽搁了!”
    原本不少人对于赵俊生的蛮横很是不满,可听了这番话冷静下来一想,可不是么?当事人根本就不知道有登基为帝这回事,他们这帮人却在这里瞎忙活,万一到最后乐安王自己不乐意,他们这帮人岂不是一厢情愿?
    哎,罢了罢了,一切都听天由命吧,乐安王啊乐安王,不是我们不想助你,而是实在是形势比人强啊!
    一连三天,山上山下都偃旗息鼓了,山上那帮想拥立乐安王的大臣们也没有了其他动作,一个个专心把拓跋焘的遗体入殓,替他守灵。
    七月初二,永昌王拓跋健带着本部右卫军人马七千多人终于以最快的速度赶了过来。
    “末将赵俊生拜见王爷!”赵俊生在黄岩山以东五里外接到拓跋健并下马 bài。
    拓跋焘遇刺驾崩的事情若不是赵俊生第一时间派人告诉他,他还不知道要等到何时才能知道,也许他根本就没有机会参与夺位之争,拓跋健对此心知肚明,赵俊生这次可是帮了他的大忙了。
    他立即跳下马疾步上前把赵俊生扶起:“俊生不必多礼,快快请起!”
    “多谢王爷!王爷终于赶来了,卑职心里一块石头也就落地了!”
    幕僚虞纪上前询问:“赵都统,现在情形如何?”
    只要拓跋健来了,现在对于赵俊生也不急了,他对拓跋健和虞纪说:“王爷,虞主薄,咱们想去营地安顿,待卑职再慢慢与王爷和虞主薄细说!”
    “好!”
    三人当即各自上马,在
    赵俊生的引路下很快来到了黄岩山下的营地。
    右卫军各幢人马在各幢将和高修的安排下在旁边新扎下的营地中落脚,给各幢划分营区和分配营帐。
    拓跋健和虞纪等人在赵俊生的引路下来来到帅帐,赵俊生请拓跋健上座。
    拓跋健见赵俊生早已经把一切都安排妥当了,心中很是感慨,有一个得力的部下打点一切,他这个主上要轻松不少。
    “俊生有心了!”
    “王爷过奖,这都是属下应该做的!”
    酒肉很快送上来,帅帐内就只有赵俊生、拓跋健和虞纪三人,三人一边进食一边说话,赵俊生把他抵达这里之后发生的事情一五一十详细说了一遍。
    拓跋健听后先是对拓跋焘被刺身亡之事而悲痛了好一阵,在赵俊生和虞纪的劝慰下才收起悲伤之情。
    赵俊生说:“王爷,这里的随军大臣们都已一致认同若要拥立新皇,必须从此次出征的两位亲王之中选择其一,分别是王爷您和乐安王!乐安王此时正率军在穹隆岭西北两百里外搜讨柔然人,花木将军正在他身边拖住他,他还不知道陛下驾崩之事!末将早已让中曹宗爱以大行皇帝之名义给其下达旨意,让其继续搜讨柔然人!假传旨意之事也是迫不得已,当时情形危机,若不如此,乐安王就要奉命率军回援,先帝驾崩之事就会暴露,他就会占据先机,只怕此时早登基,但毕竟冒用了皇帝之名,乃是大罪,末将等向王爷请罪!”
    “另外,末将一直在fēng suo xiāo息,先帝派出去搜讨柔然人的四路大军的主将目前都还不知道陛下驾崩的消息!”
    虞纪急忙对拓跋健说:“王爷,此事可谓赵将军一力撑起了大好局面,功不可没!至于冒用皇帝之名向乐安王假传旨意之事,属下以为此事不宜张杨,待王爷登基,这份旨意要以王爷的名义留档!赵将军、花将军、宗爱等人也是为主心切,万万不能降罪!”

第399章 彩排,影帝级表演!
    别说还没有登基,就算已经登基了,拓跋健也不能立即卸磨杀驴、过河拆桥,他对虞纪的建议深以为然:“先生之言与本王不谋而合!”
    说完,拓跋健对赵俊生做出了承诺:“此等大事全由俊生一人包办,可谓担了天大的风险,冒着被诛九族的罪名,本王记在心里了,等本王登基,绝不会亏待俊生和将士们!至于假传圣旨一事你们也不必放在心上,本王知道你们也是迫不得已,此乃权宜之计,本王怎会怪罪?”
    赵俊生抱拳道:“多谢王爷不罪之恩!王爷,除了末将、花木兰将军、宗爱在此事上出力之外,太常卿崔浩、国师寇谦之、秘监崔徽等都是明确支持王爷的,侍中伊珝、太宰常英、高昌王拓跋那以及已死的侍卫统领匹娄金等人都支持乐安王;冠军将军安颉、镇北将军张黎、卫尉卿拔拔道生等其他几个大臣态度不明!”
    拓跋健听了赵俊生的介绍,心里有了底,扭头问虞纪:“先生,接下来当如何着手,还请先生替本王谋划一番!”
    虞纪摸着胡子思索了一番,当即对拓跋健拱手说:“王爷,今日天色已晚,不宜再山上,山上的大臣们若是够聪明,自当知道如何做。王爷今日就早些休息,养足精神,待明日一早再上山祭奠大行皇帝,以亲王之尊接手大行皇帝的丧葬之事,此事不能马虎,不能给天下臣民留下口实!”
    拓跋健听到这里不由点点头。
    虞纪又问赵俊生:“赵将军能肯定崔浩、寇谦之、崔徽等人是真心拥立王爷的吗?”
    “这个自然,末将已与他们商议好几回了!”赵俊生语气极为肯定。
    “那好,你速派人去把他们请过来,王爷登基之事要需要他们出力,这必须要事先谋划妥当,绝不能出纰漏和差错!”
    赵俊生点点头,走到帅帐门口对李宝低声吩咐了几句,李宝抱拳答应后离去。
    等赵俊生回来,虞纪又继续对拓跋健和赵俊生说:“登基大典可以不必太过着急,尽管如今是出征在外,但还是要遵守相关典章制度,马虎不得,但皇帝的名分必须先确定下来,明日就必须把这事办成,谁若反对,就以意图叛乱为由严办!”
    “名分确定下来,陛下接受众臣朝拜,行君臣大礼之后,陛下要进行封赏,以收拢人心!”
    “而后,陛下下旨,以商讨军情为由命各路大军主将轻装简行以最快的速度赶回大营,等到他们回到这里,他们就知道了所有事情,陛下再看他们的反应和态度决定是杀是留!”
    “待陛下收拢西路军兵权,臣以为此次出征漠北的战事已经完结,当速速班师回朝以巩固帝位,正式举行登基大典,内安朝臣之心,外结盟友,待陛下掌控朝政、收拢各地兵权,与民修养生息三五年,陛下再着手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
    赵俊生不得不说一句,谋士不愧是谋士,思路清晰,思虑周全,有大局观。
    拓跋健大喜:“听先生一席话,顿感茅塞顿开!好好好,哈哈哈······”
    酒肉饭食吃到尾声,赵俊生忍不住站起来对拓跋健抱拳道:“陛下,末将有一事向陛下禀报!”
    “哦?你我之间还有什么不可说的?直接说!”拓跋健喝了一口酒说道。
    “是!”赵俊生当即说:“花木兰将军本是女儿之身,还未从军之前就是末将的未婚妻,此前大行皇帝被困敌阵之中,花将军冒死前去救援,身负重伤而暴露了女儿身的身份,末将请陛下允许我二人回乡完婚!”
    “啊?花将军竟然是女儿身?这······难怪在金陵大营的时候,不是你经常往她的营地里跑,就是她经常去找你,本王还很纳闷呢,营中许多人都怀疑你们二人有龙阳之好呢
    !原来她是女儿身,还是你的未婚妻,哈哈哈······此乃美事一桩,本王答应了,等回到平城登基之后就让你二人回乡完婚!”
    “多谢陛下!”
    一顿酒菜饭食吃完不久,崔浩、寇谦之、崔徽、宗爱等人快速赶了过来。
    三人走进营帐一起对拓跋健行礼:“臣太常卿崔浩、国师寇谦之、秘术监崔徽、中曹宗爱拜见王爷!”
    拓跋健面带笑意,抬手说:“诸位卿家免礼!”
    “多谢王爷!”
    该轮到虞纪表演了,他以一副沉痛的表情说:“大行皇帝驾崩,王爷和虞某以及东路军各军将士们万分悲痛,王爷收到赵将军送去的消息之后痛不欲生,为我大魏和北征数万将士的安危计,王爷忍住悲痛火速赶来稳定大局,这段时日有劳诸位公卿费心了!”
    众人急忙说:“此乃臣等份内事!”
    尽管已从赵俊生得知这些人的态度,但虞纪还是再进行了试探和确认:“大行皇帝驾崩,国不可一日无主,不知诸位公卿对新帝人选方面是如何考虑的?”
    这几人互相看了一眼,崔浩站出来拱手说:“按祖制,当由大行皇帝之子皇子晃继承大统,但皇子晃年纪太小,容易被架空皇权,成为外戚大臣或朝中某些显贵权臣的傀儡,而大行皇帝是被刺驾崩,驾崩前没有留下遗诏,所以帝位传承不能一概以祖制为准!”
    “为大魏江山社稷计,我北征军各随军大臣一致认同新皇只能是参与此次北征的亲王之一!永昌王英武伟岸,擅弓马骑通兵法,带下属宽厚,体恤士卒和百姓,在朝野拥有崇高声望,其才不逊于大行皇帝,若由永昌王继承大统,当是大魏天下百姓之福!”
    说罢,由崔浩带头下拜,其他人接二连三下拜,齐声道:“臣等拥立永昌王健为帝!”
    拓跋健连忙起身把这几人一一扶起,“众卿之意本王已知晓,快快请起!”
    虞纪这下放心了,也不再藏着掖着,直接对崔浩等人说:“明日王爷上山祭奠大行皇帝之后,还得有人牵头站出来恭请王爷登基为帝,得有人为王爷黄袍加身,还得有人站出来附议,这些事情还要落在诸位的身上啊!”
    这一环节崔浩等人早就想过了,他们毕竟是朝廷朝廷大臣,对这类事情很熟悉。
    崔浩拱手说:“浩是太常卿,掌典章礼仪祭祀等相关事宜,此事由微臣提出来最恰当不过,陛下尽可放心!”
    宗爱急忙说:“咱家是中曹,只要待陛下站出来接受众臣朝拜之时,咱家就立即给陛下披上黄袍,谁若不下跪 bài,即为叛逆!”
    崔徽说:“微臣会站出来附议!”
    寇谦之一甩拂尘,站出来说:“大行皇帝生前信道教,以道教为国教,明日待陛下接受众臣朝拜之后,贫道便命人搭建道坛,陛下登坛受符箓,以示天授帝位皇权,是为正统,堵天下悠悠之口!”
    拓跋健惊喜交加:“大善!有众卿家谋划辅佐,本王放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