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4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司马楚之都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过了半响他才对王慧龙说:“这齐州城的情形你也看见了,城墙已被攻打得残破不堪,刘宋大军打一次,我们就修一次,但每一次都被破坏得更严重,百姓们并不与我们齐心,他们只想过安稳日子,谁主政对于他们来说无关紧要,所以我们根本就不能把希望放在百姓们身上,也只能让他们帮着修缮城墙,可城里的粮食都吃光了,百姓们没有吃的就容易失去控制,闹不好会出大事,所以这齐州若是没有其他外部力量逼退南朝大军,我们永远也翻不了身!”
    “为今之计,我们唯一的活路就是希望能够获得来自燕王的增援,但燕王却提出了让我效忠的条件,这些日子我也考虑过了,我似乎已经别无选择!为了这城里数万人的身家性命,我只能投效赵俊生,惠龙啊,你带兵来援我跟感激,可你这次太鲁莽了!”
    王慧龙闻言沉默了半响,却又笑着说:“我觉得投效燕王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他既然提出了条件,我们就跟他讨价还价嘛!”
    “哦?”司马楚之觉得意外,问道:“你是怎么想的?”
    王慧龙笑着说:“投效燕王可以,王爷也可以提出听调不听宣!”
    “听调不听宣?”司马楚之一愣,“这似乎是一个不错的想法!”
    司马楚之把谋士沐谦找来,任命他为密使前去幽州见赵俊生,跟赵俊生谈判。
    沐谦在出发之后,赵俊生派出的使者李继此时也已抵达了平城并见到了皇帝拓跋俊。
    “什么?你说什么?赵俊生想要立国,定国号‘乾’?他当真以为朕不敢动他是吗?”拓跋俊咆哮道。
    李继一脸的风轻云淡:“陛下,我家王爷虽然立乾国,但依旧尊奉陛下为主,依旧尊奉朝廷,陛下又何必如此着恼?”
    宗室大臣拓跋浑铁青着脸说:“李典客,赵俊生一而再、再而三挑战朝廷的底线,他真以为朝廷拿他没办法吗?”
    “王爷这话就说得不好听了,怎么是我家王爷挑战朝廷的底线呢?幽州给朝廷的赋税可曾少过?我家王爷给朝廷的朝贡可曾少过?陛下和王爷,敢问各地诸侯谁有我家王爷对陛下和朝廷如此忠诚?他们可曾还交过赋税?可曾上过朝贡?天下间只有我家王爷还把陛下和朝廷放在心上!这难道不是事实吗?”
    拓跋俊和满朝文武都被李继怼得说不出话来,他们明明感觉赵俊生强烈而又明显的不臣之心,却又拿他无可奈何。
    拓跋俊气得差点吐血,暴怒之下挥袖一走了之,朝会自然也进行不下去了,朝臣们各自散去。
    夜里,李继来到了豆卢鲁元的府上。
    豆卢鲁元看着李继指挥几个随从
    抬着几箱子金饼和财物走进来,心里贪念大起,却又有些犹豫,赵俊生这次的要求太过分了,竟然想要立诸侯国,立国号乾,这也太过分了。
    “李典客,你这······”
    “老太保,这是我家王爷的一点小小意思,关于白天在朝堂上的事情还请老太保在皇帝面前多多美言几句啊,拜托了、拜托了!”李继连连拱手作揖。
    豆卢鲁元很是不舍的把目光从财物上挪开,一脸的爱莫能助的说道:“李典客,这次老夫只怕帮不上你什么忙了,赵俊生的要求也太过分了,他这是在打朝廷的脸,在打陛下的脸啊!”
    李继毫不犹豫的指出:“老太保,这脸啊,是自己挣的,不是别人给的!王爷让下官来就是给朝廷留个体面,让朝廷下诏,总好过我家王爷单方面宣布吧?再说了,这事朝廷是否同意有区别吗?我家王爷要立国称王,朝廷也阻止不了,天下人更会认为朝廷已经······但是如果由朝廷下诏的话,情况就大相同,老太保认为呢?”
    豆卢鲁元心里一阵叹息,大魏这棵大树如今也只有这么一点作用了,能捞一笔算一笔吧,给后人多留点财产,也不至于在乱世到来时饿死。
    公元435年11月,朝廷下诏册封赵俊生为乾王,以乾王辖地立乾国。
    消息传到蓟县,赵俊生治下各地官民军兵都大为振奋。
    赵俊生还没有来得及下令庆祝,崔浩就前来报告:“王爷,司马楚之派密使来了!”
    我老婆是花木兰

第619章 听调不听宣
    赵俊生听了崔浩的报告,扭头问一干幕僚官员:“诸位以为司马楚之这个时候派密使前来到底是何用意?”
    崔浩在军事战略方面有着独到的眼光和敏锐性,其在政治方面的才能却不是他的强项,没有把握的事情他也不会轻易开口。
    倒是寇谦之说:“王爷,今日清早,臣起来卜了一卦,我幽州在近一段时日会接连有喜事发生。臣以为司马楚之这次派密使过来对于我们应该是有利的,王爷不妨见上一见!”
    东方辰站出来拱手说:“臣以为见司马楚之的使者倒是不急,可以缓上一缓,如今最要紧的事情就是受封立国称王,举行立国登位大典!如此一来可向天下臣民证明立国称王是朝廷册封,名正言顺,其他诸侯虽心有不满,却又无可奈何,但若是自行立国称王,情况大不相同,有叛乱之嫌!”
    “王爷立国称王之后面对司马楚之底气更足,优势更明显,从前他认为他与王爷地位相当,向王爷效忠有辱颜面,而立国之后王爷就是一国之主,他那个琅琊王只是一个爵位,地位与王爷有着天壤之别,他在王爷面前自然是低人一等,投效王爷也不会感觉受辱了!”
    “好,东方先生说得好!”赵俊生大悦,指着高允说:“高卿,你熟知典章礼仪,本王就命你全权主持立国登基称王的典礼筹备事宜,时间不宜拖得太久,司马楚之那边只怕支撑不了多久,时间拖长了本王担心齐州被南朝攻破,到那时本王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高允却说:“王爷,这立国登基称王之事决不可马虎草率,王爷这一生就这么一次,岂能随便敷衍了事?要定制王爷的王袍、王冠等、需要安排哪些兵马在内外警戒、需要邀请哪些诸侯前来观礼,典礼上需要册封王妃,需要提前做好任命王国大臣、官员、武将们的官位和册封的爵位的预案,需要修建宗庙祭天、祭祖,需要颁布王国法令等等,事务繁杂,不是短时间之内可以筹备好的,而且王爷的王宫尚在筹建之中,臣以为立国登基大典最少也需要一年的时间筹备!”
    赵俊生皱眉道:“一年?这个时间太长了吧?”
    高允说:“一点也不长,再有一年的时间王爷的王宫的第一期工程就能完工了,到时候举行大型典礼的御极殿、王爷日常处理国政的含章殿、内宫、祭神坛和宗庙都建好了,正好可以举行立国登基大典,既气派庄重,又威严肃穆。若是草率行事,不但会给外人留下笑柄,还会堕了陛下的威仪和我乾国的声威呀!”
    东方辰站出来拱手说:“王爷,高博士言之有理,臣附议!方才是臣思虑不周,如今朝廷的册封已经下来了,王爷已有了诸侯国国君的名义,司马楚之不认也得认。举行立国登基大典之事倒是不在急于一时,见司马楚之派来的使者可以等上几天,向打发了朝廷使者再说不迟!”
    赵俊生听从了下属的建议,先热情招待了朝廷派来宣旨的太监和随行护卫的羽林军,把司马楚之派来谈判的使者沐谦晾了驿馆内不闻不问。
    沐谦一连三天都没有见到赵俊生,这让他很不安,他感觉到事情不妙,立即派人出去打听消息。
    “什么?朝廷派来使者宣旨册封为赵俊生为乾王、立乾国?”沐谦大吃一惊。
    随从说:“正是,小人出去打听得清清楚楚的,这事都在蓟城传了好几天了,茶楼酒肆勾栏院都传得沸沸扬扬,幽州百姓说起此事一个个手舞足蹈,一个个活像过大年一样!”
    沐谦的心沉到了谷底,如此一来,赵俊生那边的筹码就更多更重了。
    两天后,赵俊生接见了沐谦。
    在沐谦到来之前,郭毅把调查沐谦的情况向他做了报告。
    “王爷,这个沐谦原本是刘宋开国皇
    帝刘裕派去刺杀司马楚之的刺客,沐谦精通刺杀之术,却也精通政务,当初他深知司马楚之身边不乏武艺高强之人,甲士林立,想要刺杀谈何容易?于是他装扮成亡人{南朝liu wáng到北朝的人}去投奔司马楚之,楚之见他颇有才学,又通政务,就让他负责军中辎重调度,沐谦干得很不错,把军需方面的事宜打理得井井有条,深得司马楚之的信任。沐谦知道刺杀的时机已成熟,加上刘裕又派人催得急,于是在一天夜里诈疾,他知道司马楚之必来,因此准备了bi shou藏于席下。司马处置听到他生病的消息竟然亲自煎煮汤药前来慰问,沐谦深受感动,扔出bi shou,把他受刘裕派来刺杀之事合盘脱出,司马楚之放他离去,他走到半道又回去委身以事之!”
    赵俊生问:“你觉得沐谦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郭毅想了想说道:“若说他是一个忠诚度极高的人,只怕不见得,否则他也不会背弃刘裕而事楚之。极度忠诚的人,往往不会在意主君的为人品行和才能,就算主君无缘无故让他去死,他也会毫不犹豫,这样的人一生只认一个主君,即便千错万错也会一条道走到黑!很明显沐谦不是这样的人,臣以为他是那种别人以诚待他,他便以诚待人的人!”
    “还有,臣以为沐谦是一个渴望被人重视的人,渴望被人认可的人。王爷请想,当初刘裕和司马楚之相比,孰高孰低?刘裕是刘宋皇帝,天下间还有谁比他的权势大、地位高?沐谦在刘裕手下只能做一个刺客,而到了司马楚之这里却能做总管军需的官员,成为司马楚之的左膀右臂!”
    赵俊生听了郭毅的分析,对沐谦这个人有了一些了解,他扭头看向抱着剑站在角落里的吕玄伯:“老吕,你认识这个沐谦吗?”
    吕玄伯微微欠身说:“实不相瞒,刘裕称帝之前曾训练大批死士,总人数有一百九十人,属下和沐谦就在其中,但到最后结束训练时能活下来的人只有十三个!这十三人就是刘裕刺杀晋朝皇族、宗室、朝廷大臣、武将以及铲除异己的十三把利刃。据属下所知,这十三人在这些年来有六人死在执行任务之中,有四rén liu落江湖,还有三人依然在为刘宋皇帝效力!”
    不久,沐谦被人引了进来。
    “琅琊王使者沐谦拜见乾王!”
    “快快免礼,看来沐使君也知道本王被朝廷册封为乾王,立国号为乾的事情了!这几天本王一直在忙着接待朝廷使者的事情,对沐使君怠慢了,请沐使君勿怪才好!”赵俊生看着沐谦笑着说。
    沐谦拱手说:“岂敢,岂敢!”
    赵俊生请沐谦坐下说话,问了一下沐谦关于齐州方面的情况,沐谦知道齐州的情况肯定瞒不过赵俊生的耳目,与其说谎引起赵俊生的不快,还不如索性把实情详细介绍一遍。
    赵俊生听了沐谦的话,对他毫不隐瞒的介绍了齐州的真实情况很是满意,对他说:“本王听得出沐使君是带着诚意来的,琅琊王也很有诚意。齐州的险恶局势让本王很是心忧啊,本王倒不是怕齐州被攻破之后,南朝军队可以挥师北上攻我冀州,本王是心忧琅琊王和齐州城内数万官军百姓的生死前途!本王可以派兵支援,可以支援粮草军械,但琅琊王与本王非亲非故、又没有从属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