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62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上师提醒得对!”
    事实上谁都不是吃干饭的,刑部负责此案的官员雷大山也非泛泛之辈,本身就是出身于江湖,还是大高手,走南闯北多年,认识的江湖人物也是不计其数,手底下网罗的一些捕快也都各有绝技和门路。
    在查看过现场、翻阅了捕快们对附近居民的询问记录和仵作对尸体的查验之后就有了一个清晰的判断,把凶手锁定在刀法高强的刺客身上,这样的杀人手法、对出刀力道和速度的掌握只有身手高强的刺客才能做到,而这样的人在江湖上并不多见。
    但是要抓到人却并不容易,为何?有几个刺客能轻易暴露身份?暴露了真实身份的刺客根本逍遥不了多久,也许刺杀渴盘陀使臣的刺客根本就不为人知。
    在刑部的班房里,雷大山皱着眉头说:“我就不相信一个拥有如此精湛刀法的刺客会没有名声,你们看这个出刀的位置、伤口形状和深度,这个刺客绝不是第一次杀人,他一定留下过痕迹,只要留下过痕迹的人,我们就有机会查到!”
    手底下的十几个精干捕快都开始苦思冥想,看能不能从自己从前的经历中找到与这种刀招相似的案子。
    过了半响,一个年轻的书吏畏畏缩缩举起手。
    雷大山看向他,皱眉道:“有话就说,有屁就放!”
    “雷老大,属下似乎在哪儿见过这种形状的伤口,但却又一时间想不起来了!”
    旁边有一个捕快忍不住呵斥:“那你还说个屁啊,咱们现在要的是线索!”
    别看这些人都只是捕快,可他们不是一般的捕快,是刑部负责查大案要案的捕快,特别是涉及到杀人凶手武艺高强的案子,都由他们调查,因此他们每个人都有官阶在身,即便比不上下面的县令,也在县令以下的官员高一等。
    雷大山却和颜悦色说:“小宋,你别紧张,仔细想想在什么地方见过!”
    宋轲闭上眼睛,过了几秒钟他突然睁开眼睛向外面跑去,没过多久就抱着一大摞档案跑了回来放在桌子上,他一卷一卷的快速翻看。
    足足翻了一盏茶的工夫,他突然停了下来,大叫:“找到了,找到了!”
    “什么?真有?”捕快们都震惊了,他们刚开始根本不相信刺客曾经犯下过案子,还能在刑部的卷宗上查出来,所有人都围了过来。
    “雷老大、诸位,你们看,这是二十年前的卷宗,当时应该是魏国刑部留下的案子,一共是六件案子,作案手段完全相同,都是一刀割破喉咙毙命,与这件案子完全相同!从第一件案子可以看出凶手当时应该是第一次杀人,手法生疏,刀法有滞涩感,但从第二件案子就完全不同了,他似乎通过第一件案子杀人战胜了自己的内心,此后手法越来越娴熟!”
    “这六件案子,凶手一共杀了三十五个人,而且每一件案子都是有一个被杀主要目标,其他人都是附带被杀的,这六个主要目标都有一个共同点,都是高官!其他死者都是随从、下属什么的;当然,这六件案子还有一个共同点,所有的死者身上都只有一处伤口,那就是咽喉,也就是说,这个凶手杀人有自己独特的风格,每一刀必定要带走一条人命,而且伤口是在同一个部位!”
    一个捕快摸了摸下巴,“我说怎么想不出江湖上有这号人物呢,敢情是二十年前的案子,那时我们这些人也才十岁吧,最大的也不过十五六岁,根本没有见过什么世面,啥也不知道啊!”
    雷大山训斥这些手下捕快:“看看,这就是多读书的好处,若不是小宋,咱们现在还在抓瞎!你们几个以后没事的时候也把从前的卷宗多翻翻,卷宗房里还有成千上万的案子是陈年旧案,多翻一下还是有好处的!”
    一个捕快说:“雷老大,就算咱们翻出了从前的卷宗也找不到他啊,长安现在少说也有五六十万人,要找到凶手无异于大海捞针,更何况说不定他已经离开长安了,咱们去哪儿找他?”
    又有一人说:“雷老大,咱们的时间很紧,圣山给了刑部十天破案期限,可尚书大人只给了七天破案期间,到了侍郎大人这里又只给了我们五天破案期限,现在已经过去了两天,如果到期不能破案,只怕······”
    雷大山心头一跳,他知道在期限内不能破案的后果,轻则丢官罢职,重则发配充军,对于上头的官员来说,如果在期限被不能破案,那就是下属们的玩忽职守、尸位素餐,有充足的理由问罪!
    就在这时,有一个小捕头跑进来大声道:“雷老大,又出人命案了!这次死的同样是一个使臣,好像是什么钵和国使臣!”
    雷大山豁然起身,“在哪儿?”
    “就在使馆区,鸿胪寺安排给钵和国使臣的宅子里!”
    雷大山抓起桌上的腰刀就往外走,“留两个人在这里当值,其他人跟我走!”
    其他捕快们都有一种不好的预感,死了一个渴盘陀使臣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现在又是死一个,上头肯定是雷霆震怒,他们这些人怎么向上面交代?
    如果这次死的钵和国使臣同时死于他杀,凶手的胆子未免也太大了,要知道使馆区戒备森严,区内和外面日夜都有专门的兵士巡逻和站岗,要不惊动岗哨和巡逻队潜入进去杀人的难度不是一般的大。
    等雷大山等人到了使馆区,鸿胪寺的官员早已经在那儿等着了,钵和国使臣的宅子外站满了居住在这里的各国使臣和他们的随从护卫们,大家都在这里看热闹,接连出现了两个使臣死亡,这些使臣心里都七上八下,有一种头皮发麻的感觉。
    “劳驾,让一下,下官是刑部员外郎雷大山,负责调查渴盘陀使臣被杀一案!不知这里是谁在主事?”雷大山带着捕快们分开围观人群喊道。
    李继向雷大山招了招手,雷大山看见是李继,连忙走过去躬身抱拳见礼:“下官拜见李公!”
    “不必多礼了,现在又死了一个,本官不知道这一桩案子与渴盘陀使臣被杀一案是否有关联,但这次的死者同样是使臣,所以派人通知你过来看看!”
    “是,下官立即进行现场勘查!”
    雷大山答应一声,立即带人进去勘查现场、派人询问是谁报的案、是谁先发现死者、询问左右邻居是否听到什么动静等等,把这一切都做好记录。
    仵作用了两刻的时间检查尸体,大致判断出死因、死亡时间,而雷大山带人在宅子里寻找可能存在的线索。
    “雷老大!”仵作喊了一声。
    雷大山听见声音连忙走过去。
    李继和鸿胪寺的官员们只能在外面等着,各国使臣和他们的随从护卫聚在一起议论纷纷。
    雷大山听完仵作的判断之后立即派人去使馆区的大门处询问守卫和昨夜负责巡逻的兵丁,找他们寻找线索,还派人去使馆区的围墙脚下寻找线索,看看是否有人翻墙而入的踪迹。
    足足过了一个多时辰,鸿胪寺的官员们一个个在外面等得焦躁不安,这时一个中年太监带着两个小太监走了过来,身后还跟着几个羽林军甲士。
    “李公,宫里来人了!”有官员提醒李继。
    李继一看,连忙迎上去拱手:“吴大监,可是陛下有旨意?”
    吴太监一挽拂尘向皇宫方向拱了拱手:“陛下口谕,朕听闻钵和国使臣遭遇不幸,着鸿胪寺卿李继和刑部负责此案官员进宫禀报案情!”
    “臣遵旨!”李继答应一声,迅速派人去叫雷大山过来。
    雷大山很快赶过来抱拳道;“不知李公叫下官有何吩咐?”
    “雷头,现场勘查得如何了?”
    “差不多已经勘查完毕,现在就等去询问大门处昨夜当值的岗哨守卫和巡逻队的兄弟回来了!”
    李继说:“陛下对此案极为重视,派人来传下口谕让本官和你一同前往宫中面圣讲述案情!”
    雷大山不敢怠慢,抱拳说:“不曾想下官一个区区员外郎也有面圣的机会!李公稍后片刻,待前去询问的兄弟回来了,下官听了报告就立即与李公前往!”
    没过一会儿,两个捕快带着一个文吏回来了。
    雷大山问道:“问得如何?是否有线索?”
    其中一个捕快摇头:“昨夜并未有陌生人入内,大门处出入登记册上记录的都是各国使臣或他们的随从!”
    这时有一个捕快跑过来个禀报:“雷头,有线索了,东南角的围墙下发现了脚印!”
    “走,过去看看!”

第824章 线索
    李继和几个宣旨的太监也跟着雷大山等人来到围墙下,一个捕快正存在墙角下,他看见雷大山等人来了,立即起身抱拳道:“雷老大,就在这里!向墙外方向的脚印特别清晰,向墙内的脚印要模糊一些!”
    雷大山蹲在脚印旁边看了看,一双清晰的脚印是向墙内的,另外一线清晰的脚印是向墙外的。
    “这一双脚印应该是凶手从围墙上跳下来留下来,这一线脚印应该是凶手作案之后离开时留来的!你们看这个脚印,凶手助跑时腿部发力,所以这个脚印狠深;还有这个右脚印,以右腿发力纵身上了围墙离开!”
    宣旨的太监问:“以这些脚印能找到凶手吗?”
    “不能,但这算是一个证据和线索!”雷大山说了一句,又招呼一个文吏:“把这些脚印拓印下来!”
    “是!”文吏答应,从箱子里取出一摞白纸和一个盒子,他把盒子打开,在里面抓了一把黑色的粉末蹲在脚印边非常认真的在脚印上周围洒下黑色的粉末。
    当把所有的脚印周围都洒下黑色粉末之后,文吏把一张张白纸盖在这些脚印上,然后在一张白纸上轻轻抚平,再揭起白纸一看,上面沾满了黑色的粉末,中间是一个空白的脚印形状。
    随后文吏又依葫芦画瓢把所有的脚印都拓印下来。
    “李公,差不多了,咱们去进宫觐见吧!”雷大山向李继抱拳说道。
    李继点头:“好!咱么这就进宫,不能让陛下久等!”
    雷大山交代手下捕快们,第一队去调查渴盘陀使臣被杀一案,第二队留下来调查钵和国使臣被杀一案。
    走了几步,雷大山经过一颗齐人高的果树旁,他又走了几步停下来,扭头向果树上看了看,转身走回到果树前伸手从树枝上摘下一条布条。
    “这是什么布条?”宣旨的太监走过来问。
    雷大山说:“可能是凶手来去匆忙,不小心刮破了衣裳,这布条就挂在树枝上了!这是一个很重要的线索!”
    太监皱眉:“这布料的染色也太差了,红不红,褐不褐的!”
    李继走过来说:“公公此言差矣!并非是染色太差,而是故意染成这样的!这种染色法染出的颜色称为坏色,而非正色,只有比丘的三衣缝制才用这类颜色的布料!”
    雷大山忍不住问:“李公的意思是这是僧人身上衣物的布条?何谓三衣?”
    李继说完伸手从雷大山手上接过布匹看了看,说道:“三衣就是僧人的袈裟,也叫法衣,分为安陀会、郁多罗僧、僧伽黎!大致对应的意思分别就是内衣、外衣,大衣!你们知道天竺那地方天气比较热,对吧?一般情况下,三衣都是一层布料,僧人劳作、赶路、安寝都只穿安陀会;诵戒讲经、随众而行时在安陀会上加披一件郁多罗僧;只有行化乞食、说法教化、进入王宫大殿、参加重大典礼时才披僧伽黎。这布条有两层,周围都有针线孔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