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我老婆是花木兰-第70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可是一个大难题,总不能一直派兵驻守在漠北,毕竟漠北的地域太过广大,兵少了根本就镇守不过来,部署的兵力太多,朝廷的负担也会增加,仅仅是补给方面就是一个很大难题!
    最更重要的是,漠北在中原人是蛮荒、苦寒之地,谁也不愿意到那里生活,别说普通百姓了,就算是军队的兵将们也不愿意久待。
    大臣武将们议论纷纷,谁都没有站出来提出什么好办法。
    这时赵平站出来说:“父皇,儿臣有两点建议,一旦把柔然人迁走,朝廷不能不管势力空白的漠北,儿臣认为要留下兵马在漠北筑城镇守,但我朝子民都比较眷恋家乡,若不是没有办法,多不愿意久居在外,所以留守漠北的兵将要隔三五年进行一次换防,如此兵将们才有盼头,对于驻防漠北的兵将,朝廷可以提高他们的军饷和其他待遇,以安其心;其次,向民间招募百姓前往漠北放牧,朝廷划分草场给他们,只要他们不逃走或迁走,划分给他们的草场永远归他们所有!”
    乾国安定了二十余年,人口增加了一倍还多,现在还看不出来土地压力的问题,但是再过十年八年,土地不足的压力就会逐步出现,解决这个问题的办法只有几个:第一,控制人口增长,制定和颁布计划生育方面的政令,但根本做不到;第二,想办法提高生产力水平、提高土地单位面积内的粮食产量,以大乾如今的技术水平根本做不到;第三,发动战争、扩张版图。一方面可以消耗一些人口,另一方面打赢了可以获得大量新的土地,把多余的人口迁移过去进行实际上的占领。
    这几个选择之中,只有第三个选择有实施的可行性,但发动战争不一定能打赢,这里面存在着很多不确定性的因素,若没有达到战略目标,不但消耗了国家的实力,还会让各种隐藏的矛盾都暴露出来,到时候朝廷该头疼的就不是土里和人口压力的问题了,而是各种内部矛盾的困扰。
    赵平的提议说出来之后,有好几个大臣相继站出来表示支持,赵俊生也认为这个想法很有操作性,还具体还要看实施的过程。
    赵俊生沉思了一会儿,对卢玄下令:“给长安下旨,以政令的形式向各地颁布,招募愿意去漠北放牧的百姓们,最好是以户为单位,向天下百姓承诺,只要愿意去漠北放牧,每户将获得一定面积的草场和一定数量的牲畜,具体是多少面积的草场和数量的牲畜,由多衙门商议之后给出一个统一的标准!”
    “诺!”
    “都下去吧,朕休息一下!”
    众臣们走后,赵俊生闭上眼睛,实际上却是在思考权衡,接下来到底是要收兵班师回朝,还是继续扩大搜索范围。
    漠北和西部高原的地域太广大了,紧靠几万人马根本不可能把所有地方都搜一遍,无论是前朝地图还是本朝绘制的漠北地图都不是很详细,地图上有很多位置都是空白区,甚至有些位置地形画的都是错的。
    所以说,如果有柔然部落还藏在漠北地区,赵俊生一点都不会感觉奇怪。
    接下来如果继续扩大搜讨范围,那么毫无疑问会出现兵力太过分散的问题,甚至方圆百里之内只有一个骑兵小队的情况,如果漠北各地还藏有大量的柔然部落,那么分散的乾军遭到埋伏和偷袭的机率将会大大提高,而且也有被个个击破的危险。
    当天夜里,赵俊生终于下定了决心。
    次日一早,他排热再次召集众臣,当众下旨:“传令西路军各部两天之内陆续返回此地汇合并做好出发准备,两天后,随朕出发!”
    众臣面面相觑,他们搞不清楚赵俊生到底是什么意图,出发?去哪儿?
    过了两天,各部兵马陆续返回,这天夜里,赵俊生下令:“苏戟!”
    苏戟站出来抱拳道:“臣在!”
    “朕给你五千人马,你带着这些兵马把面前俘虏的、归顺投降的柔然老弱妇孺全部带去金微山西麓一带放牧,两天之内启程!”
    “臣遵旨!”
    赵俊生又继续道:“常昆、杨烈统带六千人,加上李宝的两千龙卫军,一共八千人随朕从此处出发向北继续搜讨柔然人;东方辰、郦嵩随驾,其他将军、大臣及剩下的兵马全部留下来,你们的任务是留下来继续休整,并操练那些柔然降兵和青壮!留下来的人,以卫靖为主,其他人辅助!
    此外,传令给尉眷、白劲光,让他们收缩兵力返回原来的可汗庭并与我们在哪儿汇合!”

第920章 刻石立碑唐努山
    大乾十八年,六月二十五,赵俊生率军八千从河云出发,沿着甘微河西岸向西北方向行军,沿途广布探哨侦骑,探查周围是否有柔然部落隐藏。
    快速行军三天之后,斥候营都尉那颜报告:“陛下,前方有一条河流从东而来与甘微河交汇一直延伸向西北方向,探子们在两条河流交汇处,发现了曾经有牧民生活的营地和放牧及其他活动的痕迹,但是他们已经迁走不短的时间了!臣猜测因为是我们围攻了河云并屠灭了柔然君臣的消息传来之后,这里的柔然部落收到了消息,所以举族迁徙了!”
    赵俊生问道:“能追踪到他们迁徙的方向吗?”
    “数日前曾经下过一场雨,痕迹都被冲刷了干净,不过臣以为那些柔然人要迁走有很大的机率会沿着河流走,毕竟无论是人还是牲畜都离不开水源!”
    赵俊生让御前护卫拿来地图,他打开地图看了看,地图上甘微河从河云开始转道向北注入一个大湖,在注入大湖的前面一段的确与一条由东而来的河流交汇。
    “这条名叫浑贵河的河流是从燕然山的西麓发源而来?”
    甘微河的发源地是在燕然山的东段天山,刚开始向南流下,等到了下游就向北流了,整条河流几乎是一个几字形。
    “让斥候营的人迅速沿着河流侦察,把这个湖泊周围侦察清楚!”
    “诺!”
    此时赵俊生的大军距离甘微河的终点——吉尔吉斯湖只不过三十里,一个时辰之后,大军抵达了吉尔吉斯湖的河口处。
    赵俊生骑着马站在河口处的一道山岗上眺望远方,“嘶——这湖可不小啊,一眼都看不到尽头,只看得见天边的云彩!”
    龙卫军一个小将从湖边打马飞奔而来,禀报:“陛下,这湖是淡水湖,水很甜呢!”
    赵俊生扭头对李宝吩咐:“传令龙卫军负责警戒,让其他各军将士们就地休息,可去湖边洗漱、喂马,但人若要喝水必须要煮开才能喝!”
    “诺!”
    命令下达后,将士们发出一阵阵欢呼,打马向河边冲去,河边的水鸟吓得冲天而起,一群群飞向蓝天。
    赵俊生也来到湖边洗了一把脸,牵着马到湖边喝水,把马洗刷了一遍。
    御前侍卫上前接过马喂草料和马料,赵俊生在一条马扎上坐下,拿出地图看了看,见这地图上竟然没有标注这个大湖的名称,向正走过来的郦嵩招了招手,等他过来还有问道:“知道这个湖叫什么吗?”
    “陛下,臣惭愧,臣不知!”郦嵩一脸的惭愧的请罪。
    赵俊生皱了皱眉,说道:“这地图绘制得太粗糙,大部分山川河流都不标注名称!来人,去把掌管舆图的相关官员找来!”
    “诺!”
    没过多久一个小官快步走了过来行礼:“小臣柳诞参见陛下!”
    赵俊生问道:“朕问你,为何这舆图上的大部分山川河流、湖泊都没有标注名称?”
    柳诞回答道:“回陛下,这舆图是前朝绘制的,而且绘制舆图的人也不知道叫什么名称,因此只是把地形绘制出来,并未标注名称!陛下想要知道这些山川河流的名称很简单,自己取名就行了,反正是给我们自己看的,至于柔然人称呼它们什么名字根本不重要!”
    赵俊生把手上的地图往地上一摔,大怒道:“你知道朕一天到晚要考虑多少事吗?你让朕取名,朕要是有这个时间和精力,还需要你干什么?来人,拖下去砍了!”
    几个甲士把柳诞这个倒霉鬼拖了下去,凄惨的求饶声戛然而止,正在湖边洗漱喂马的兵将们都回头看了看,然后继续该干嘛干嘛。
    “那颜!”赵俊生叫道。
    那颜站出来抱拳答应:“臣在!”
    “告诉绘制地图的斥候哨骑,以后绘制地图时要给山川、河流、湖泊、荒漠、高地、平原等这些地形取好名字!就像咱们眼前这个湖,此时阳光照在湖面上发出闪闪金光,就叫它金光湖,如是有很特别的形状,可以根据它的形状特征取名,也可以根据当地人的称呼取名。总之,朕以后不希望看到地图上只有山川河流的地形,却看不到一个名称,这样的地图你让朕怎么看?”
    “是,陛下!”
    不多时,前方哨骑回来了一人。
    “启禀陛下,我们把这湖周围探查了一遍,有一处人类生活的痕迹,看营地的规模大约有三千帐,但却不曾发现一人,也没有看到牲畜,应该是迁走了!”
    赵俊生抬头看了看天色,下令:“天色不早了,传令下去,全军今日在此宿营,明日一早继续向北进军!”
    将军大臣们一起躬身:“诺!”
    翌日,大军在赵俊生的率领下继续沿着西北方向前进,沿途经过树林、草原、丘陵和荒漠。
    数日之后,大军再次来到了一个湖边,这个湖的面积也不小,只怕比此前的那个湖还要大上不少,同样看不到边际。
    大军在湖边停下没多过久,就有几个哨骑押着一个当地人走了过来。
    “陛下,湖的右侧十里外发现了一个小部落,只有几十帐,都是一些老弱妇孺,这是他们的族长!”带队的哨骑报告。
    赵俊生打量这族长,此人脸色晒得黝黑、黑里透红,大约四五十岁年纪。
    “问问他,这湖叫什么名字,这里只有他们一个部族吗?”
    一个通译走过来用柔然语问了几句,就听那柔然人叽里咕噜说了一通,双手还不停的比划。
    通译听完后对赵俊生说:“陛下,他说这湖叫乌布苏湖,这湖的周围曾经生活着三个部族,他们是最小的一个,前些日子听说乾国的大军打到了附近,所以另外两个大部落和他族中的青壮都迁走了!”
    赵俊生道:“问他,那两个大部落和他族里的青壮都迁到哪儿去了?他部落的老弱为何不迁走?”
    通译转述了一遍,听这柔然人说完之后就向赵俊生报告:“陛下,他说他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只说一路向西迁走了,最后会在何处落脚也不知道,一旦迁走几乎不可能再回来!现在只剩下他族里的一些老弱妇孺了,他们也走不动了,就算迁走,也会死在迁徙的途中,索性就留下来!”
    赵俊生考虑了一下,对常昆吩咐:“派一队人马把他们迁往金微山西麓交给苏戟,派去的人就留在那里,不要跟上来了!”
    “是!”
    随后大军沿着湖边继续向西北方向进军。
    赵平骑马走到赵俊生身边:“父皇,刚才那个柔然族长说其他几个部落向西迁徙了,我们不向西追击吗?”
    “若他们一直向西迁徙,难道我们还要一直追上去吗?根据地图上显示,往西再走几天的路程就会进入一片陌生的地域,就连柔然人都没有去过,那里很可能有大量猛兽和野人出没,地图上一片空白,朕不能把大军带进一片完全不了解的地域,这一带还是柔然人的地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