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唐之八岁武神-第2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没开玩笑,这人真地是太子殿下!”
一名又一名的大唐子民聚集过来,他们看着城墙上的李承干,眼神中带着一丝掩饰不住的激动和兴奋。
他们永远也忘记不了到底是谁站出来凭借自己的一己之力拯救泾阳,他们更忘不了那个带着铁骑赶到泾阳,打算独自对抗东突厥大军的大唐太子!
毫不夸张地说,如果不是大唐太子当时挺身而出,站出来抵挡东突厥大军的话,那现在的泾阳说不定已经变成了一片废墟,再无现在的繁荣!
是大唐太子救了泾阳,让所有泾阳里的大唐子民免受东突厥大军的杀戮!
不管是谁,都不能忘记大唐太子为泾阳所做的事情!
现在李承干突然来到泾阳,他们内心又岂能不激动!
“我等,见过太子殿下!”
一众大唐子民皆是躬了躬身,面色恭敬地开口。
“这,就是我大唐的子民啊……”
李承干轻轻地吐了一口气,喃喃开口,“或许别人会觉得本太子做这么多有些没必要,但对于本太子来说,做这些都是值得的。”
“媚娘,去泾阳城中走一走吧。”
李承干微微一笑,对着武媚娘开口。
“是,太子殿下。”
武媚娘点了点头。
第495章 殿下的身上,背负了太多压力
“媚娘,你可知本太子当时为何要不顾父皇的命令,执意来到泾阳?”
李承干背着手,眼神变得逐渐深邃起来。
“当时东突厥大军即将到来,泾阳随时随刻都会有覆灭之危,太子殿下不顾陛下的命令,执意来到泾阳,应当是为了守住泾阳,抵挡住东突厥大军。”
武媚娘低头思索了一会儿,说出了心中的想法。
“此是其一,如果只是为了守住泾阳的话,那本太子大可不必亲自赶来,尉迟恭当时已经带领着大唐将士朝泾阳赶来,有尉迟恭在,泾阳在短时间内必定不会有覆灭之危,毕竟当时到来的仅仅只是一些东突厥大军的先锋。”
李承干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缓缓开口,“一些东突厥的先锋或许能够威胁到泾阳,但对于我大唐援军来说,这些人不过只是一些土鸡瓦狗罢了,根本就不值一提,只要东突厥大军未曾到来,那泾阳就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可言。”
“即使东突厥大军日后会赶到泾阳,但在这段时间里,尉迟恭也早就已经带着泾阳中的大唐子民撤离,留给东突厥的,不过只是一座空城罢了。”
李承干摆了摆手,淡淡开口。
“既然如此,那太子殿下先前为何要冒着如此之大的风险赶到泾阳?”
武媚娘微微一愣,一时之间不知道该说些什么。
她本以为太子殿下先前之所以不顾陛下的命令,执意赶到泾阳,是为了守住泾阳,但现在看来,这件事情并没有她想象中的那么简单。
陛下已经派遣了援军,且此次杀到泾阳不过只是一些东突厥大军的先锋,即使太子殿下没有到来,泾阳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可言。
既然泾阳没有任何危险可言,那太子殿下赶到泾阳,到底是为了什么?
“媚娘有所不知,当时我大唐的情况可谓是错综复杂,因为东突厥大军到来,不少人的心里面都有着求和的心思,希望通过求和来让东突厥大军撤离大唐。”
李承干嘴角微微上扬,脸上带着一丝玩味的笑容,“就连父皇的心里面,说不定也有这样的想法。”
“其实,如果大唐当时的情况没有那么复杂,如果当时面对的对手并不是东突厥的话,那本太子对求和一事也不会太过于抵触,暂时求和,积蓄自身的实力,也不见得是件坏事。”
李承干轻轻的吐了一口气,沉声开口,“但问题的关键是,大唐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允许我大唐做出这样的选择出来,当时的大唐,高句丽和吐蕃都在一旁虎视眈眈,他们都在看,看我大唐到底要如何去应对东突厥的大军,看我大唐是不是真地日渐衰弱,没有能力去抵挡东突厥大军。”
“要是我大唐真的选择和东突厥求和的话,那势必会显露出自身的虚弱,一旦显露出自身的虚弱,那高句丽和吐蕃必定会如同闻到鲜血的饿狼一般,狠狠地扑在我大唐的身上,想要从我大唐身上咬下一块肉下来。”
李承干冷笑一声,“其实,如果这样做仅仅只是会引起高句丽和吐蕃的窥视之心的话,那本太子也不会对求和一事感到如此抵触,毕竟对我大唐来说,打发掉东突厥的大军,才是最为至关重要的一件事情,即使会引起高句丽和吐蕃的窥视之心,那也是之后的事情了。”
“本太子之所以会如此反对求和,那是因为本太子心里面比谁都清楚东突厥的胃口到底有多么的大。”
李承干背着手,开口道:“选择退让,不仅不会让东突厥有所收敛,反倒会使其更加地肆无忌惮,想要通过求和来让东突厥大军撤离,无疑是痴人说梦。”
“东突厥大军不选择撤离,而我大唐又显露出了自身的虚弱,后果如何,本太子不说,想必媚娘你的心里面也很清楚。”
“要知道,一个东突厥便已让我大唐有些应付不暇,要是再加上高句丽和吐蕃的话,那就算本太子手握数量惊人的铁骑,怕是也难以挽大厦之将倾。”
李承干重重的甩了一下袖子,冷声开口,“想要避免这样的情况出现,那本太子就必须得亲自前往泾阳,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告诉所有人一件事情,求和一事,绝无丝毫可能,想要求和,那就必须得问过本太子手中之剑!”
“媚娘明白了。”
武媚娘轻轻点了点头,心中已经明白了李承干的想法。
想要彻底断绝那些人求和的想法,亲自前往泾阳,确实是最为正确的一个选择。
太子殿下身为大唐太子,身份尊贵无比,却依旧选择前往泾阳,抵挡东突厥大军,不和东突厥妥协,试问还有何人胆敢在这个节骨眼上跳出来说要求和?
若是太子殿下不前往泾阳,依旧留在长安的话,那即使太子殿下再怎么反对求和,怕是也无法让这些人改变自己的想法。
即使这些人畏惧太子殿下,表面上不会囔囔着求和,心里也必定会抱着这样的想法。
对求和一事并不抵触的陛下说不定真地会在这些人的劝说下,做出和东突厥求和这个选择出来。
太子殿下的反对,其实并不能够左右陛下的想法。
毕竟当时的太子殿下并不怎么受陛下的待见,太子殿下的想法,也不会被陛下放在心上。
就算陛下不顾太子殿下的想法,依旧执意选择求和,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其实本太子前往泾阳抵挡东突厥大军,也仅仅只是暂时堵住这些人的嘴罢了,那如果本太子战败的话,那先前那些暂时停息下来的人必定会再次蹦跶出来,一力推动求和。”
李承干冷冷一笑,“即使父皇没有这样的想法,迫于压力,也只能和东突厥缔结盟约,选择求和。”
“殿下的身上,实在是背负了太多压力了。”
听着李承干所说的话,武媚娘低着头,心中暗暗开口。
殿下当时所面对的并不仅仅只是朝中文武百官以及陛下的压力,数量惊人的东突厥大军,也同样是一股莫大的压力。
第496章 心情复杂的高建武
这等压力放在任何一个人的身上都足以让人崩溃,可殿下却依旧咬着牙坚持了下来。
若是殿下当时没有撑住的话,那大唐的根基说不定真的会因此而动摇。
后果,不堪设想。
“都已经是过去的事情了,现在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让媚娘你玩的开心。”
李承干微微一笑,拉着武媚娘的手,继续在泾阳城中闲逛。
身后的大唐子民虽然都因为李承干故地重游而感到激动,却无人不识趣地上去打搅。
能够亲眼见到太子殿下,对他们来说已经是一件极为荣幸的事情,若是不小心打搅了太子殿下的话,那他们就算是百死也不能辞其咎。
……
高句丽……
高建武长舒一口气,心中终于放下心来。
这段时间里,他可谓是心事重重,时刻担心高句丽的处境。
虽说他已经派人前去大唐请罪,表达了自己的诚意,但这样做到底能够有多少效果,他的心里面其实也没有底。
要是大唐太子不掺和此事的话,那他自然不会太过于担心此事,但问题的关键是,这等要事,大唐皇帝又岂会不和大唐太子商议?
一旦大唐太子掺合进来,那他们高句丽日后怕是要吃不了兜着走,想要就这样平息此事,无疑是痴人说梦。
即使是向大唐俯首称臣,大唐也绝不会如此轻易饶过高句丽。
毕竟大唐太子的手段一向铁血无情,即使大唐太子直接带领着铁骑杀向高句丽,也没有什么好奇怪的。
但好在大唐太子这一次似乎并没有深究此事的打算,让他们高句丽俯首称臣后,便没有了继续追究下去的想法。
虽然对大唐太子日后会派遣铁骑驻扎高句丽的这个举动感到有些难以接受,但现在形势比人强,只要高句丽没有把握抵挡住大唐太子的进攻,那就算大唐太子提出来的要求再怎么无理,他们现在也只能够答应下来。
“此事,终于算是结束了……”
高建武深吸一口气,喃喃开口。
“既然此事结束了,那现在也是时候腾出手来收拾肖博文了。”
高建武眯了眯自己的眼睛,眼神中带着一丝冷意。
先前之所以没有去收拾肖博文,那是因为他根本就揣摩不清大唐太子的真实想法。
要是大唐太子打算亲自出手对付肖博文的话,那他擅作主张,处死肖博文的举动势必会为高句丽惹来大祸。
高句丽本就处于风雨飘摇中,再也经不起任何风浪,即使触怒大唐太子的可能性不大,他也不敢冒这样的风险。
为了稳妥起见,他必须得暂时留着肖博文。
但现在,他已经没有这样做的必要了,大唐,已经同意让高句丽俯首称臣,不会再继续追究下去。
即使对付肖博文,高句丽也不会有任何的危险可言。
当然,现在敢这样做也是因为肖博文在大唐太子眼中很有可能只是一个微不足道的蝼蚁,即使对付肖博文,也大概率不会引起大唐太子的反感,故而他才敢冒一点风险,做出这样的决定出来。
不管如何,他都不会天真地认为大唐同意让高句丽俯首称臣,不再继续追究此事,他便能肆无忌惮,在大唐面前疯狂作死。
真敢在大唐面前疯狂作死的话,那怕是还没有等到大唐震怒,那些愤怒的高句丽将士便会直接把他这个大王绑了,然后送去大唐请罪。
“肖博文,这段时间让你在囚牢里蹦达了这么长时间,现在也是时候收拾一下你了。”
高建武咧了咧嘴,打算去囚牢中见一见肖博文。
这段时间里,肖博文可一直都没消停,不仅花费莫大的代价收买狱卒,还让自己的亲信偷偷摸摸地跑到囚牢中来见自己。
或许肖博文觉得自己做得天衣无缝。但其实,这一切都被他看在眼里,只是因为他想要看一看肖博文在临死之前到底有多能蹦跶,所以才装作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的样子。
就在高建武打算前往囚牢见一见肖博文的时候,一名大臣突然面色焦急地跑了过来,“大王,大唐传来消息,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