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三国:开局荒岛捡到曹阿瞒-第7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直到明月初升,姜冏才惊觉已经在丞相府中待了如此之久,便起身告辞离去。

    姜维则是直接留在了丞相府中,在林川旁边的一间客房住下,等到邓艾到达许昌便一同启程前往汉中。

    七日之后,风尘仆仆的邓艾也终于和母亲赶到了许昌。

    邓艾带着母亲先拜访了曹操,林川因为带着姜维去了城中游玩,所以邓艾回许昌之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见到林川。

    随后邓艾便将母亲安顿到了曹操在许昌城中提供的宅院之中,便邀请林川前来做客。

    林川收到邓艾的邀请后,便带着姜维来到的新的邓家大宅。

    “林、林、林先生,快快请进!”

    “艾、艾、艾已经为林先生准备好了酒菜。”

    看到林川前来的邓艾十分高兴,招呼着林川入内。

    邓艾的母亲也出来亲自迎接林川,并感谢林川能给邓艾一个机会,还有及时送来治病的药物。

    林川面对热情的邓艾母子连道不必如此,路途劳累请邓艾的母亲先行休息。

    邓艾母亲在回房休息前又叮嘱了邓艾一番,告诫邓艾一定要尊敬林先生,邓艾自是认真答应母亲。

    “士载,这位是天水郡冀县姜氏子弟姜维。”

    林川向邓艾介绍起一同前来的姜维。

    “小维,这位是南阳邓氏的邓艾,字士载。”

    “今后你们二人将会同我回汉中一同学习。”

    “希望你们做到相互尊重谦让,共同进步共同成长!”

    林川互相介绍完之后,对二人又同时勉励了一番,但林川心里想的和嘴上说的却是不同:

    ‘历史上的姜维和邓艾可以说是老对手了,改写历史的感觉真是非同一般啊!’

    ‘还有邓艾加上姜维能爆发出多强的战斗力,真是期待啊!’

    姜维和邓艾在听到林川的勉励之后,便同时回答道:

    “维,谨遵老师教诲!”

    “艾、艾、艾谨遵林先生教诲!”

    邓艾说完后就察觉到了不同:

    ‘姜维为什么称林先生为老师,难道他已经行过拜师礼了?’

    邓艾和林川此时虽有师徒之实,却并无师徒之名。

    ‘不行,我也要拜林先生为师!’

    被姜维抢先拜林川为师的邓艾不由得急了,随即对林川道:

    “请、请、请林先生也收艾为学生!”

    林川自然是当场答应,免去跪拜之礼后,邓艾也正式成为了林川的徒弟。

    只不过年龄更大的邓艾成了师弟,姜维成了师兄。

    其实曹节才是林川的第一名学生,姜维和邓艾还不知道自己头上还有一位大师姐。

    “老、老、老师,我们何时启程前往汉中?”

    已经拜林川为师的邓艾也同姜维一样,称林川为老师。

    林川略一思索便道:

    “士载可再休息两日,两日之后便启程回汉中。”

    两日后,林川便同曹节带着邓艾和姜维踏上了返回汉中的旅途。

    一路上林川给邓艾和姜维讲述了一些现代军事知识,听得二人大为惊奇。

    得了林川‘巾帼不让须眉’评价的曹节也和邓艾姜维一起学习军事知识。

    林川觉得光是纸上谈兵过于枯燥,是不是便会同邓艾几人骑马实地勘察沿路的地形。

    “今天便给你们布置一道作业,明天我会当场检验。”

    于是林川便把未发生的赤壁之战作为考题,来检验邓艾和姜维的学习效果。

    在邓艾和姜维的辩论中,林川一行人终于回到了汉中。

    初次来到汉中的邓艾和姜维对用红砖重新修整的城墙大为惊叹。

    在见到了由水泥铺就的汉中城主路之后更是惊叹连连,如此坚固平整的路面,极大的方便百姓出行和军队驰骋。

    百姓们开心的笑容和守城将士精良的装备整齐的军容,让邓艾和姜维更加深刻体会到了林川治下汉中城的坚不可摧和生机勃勃。

    面对如同好奇宝宝一样的邓艾和姜维,林川便让曹节代为讲解汉中城的变化与缘由。

     奇*书*网*w*w*w*。*q*i*s*u*w*a*n*g*。*c*o*m 
    伴随着邓艾姜维一路的惊叹与好奇,众人终于来到汉中侯府。

    望着由红砖和水泥建造的汉中侯府,邓艾和姜维再次齐齐在心中发出感叹:

    “真不愧是林先生啊!”
………………………………

第一百三十三章 要想富,先修路!

    汉中侯府。

    姜维和邓艾一个年纪尚小,一个出身寒门,两人都对林川兴建的汉中侯府充满好奇。

    林川便带着他们开始参观整个汉中侯府。

    整个汉中侯府建造的大气恢宏,内有亭台水榭,占地三十亩。

    林川在府中规划了居住区、养殖区、种植区和专属研发区。

    “先生,为何学生在府中并未见到木质柱子?”

    姜维发现汉中侯府与许昌丞相府大不相同,不由得出言问道。

    邓艾也发现了两处府邸的不同,但因为口吃,话并不多。

    林川微笑着对姜维答道;

    “因为这汉中侯府,全部都是由红砖和水泥建造而成。”

    “老师,这水泥是何物学生已经知晓,但这红砖与平常所用之青砖有何不同?”

    姜维自从来到汉中之后就对林川身边的事物感到非常好奇,此时更是接连追问。

    邓艾在姜维身边也跟着点头附和。

    其实汉代已经有青砖和石砖出现了。

    青砖的制作工艺较为复杂,首先选优质粘土,凉晒、翻搅,去暴质、增柔性。

    再经筛选,用中性水和泥、练泥、打浆,制成坯型并置于阴凉处阴干,最后在窖内高温烧制一个月。

    所以用青砖建造房屋的多为王公贵族,普通人家是没有这个实力的。

    石砖顾名思义就是开采石块,再由石匠制成砖型。

    “这样吧,不如你们和我一同去烧制红砖的工坊看看。”

    林川打算直接带姜维和邓艾去看下红砖是如何烧制的。

    “好!”

    于是林川带着二人出了汉中城,来到了城外临近汉水的一座山脚下。

    此处是林川在开始建造侯府时就已经规划好的生产基地。

    林川带着姜维和邓艾经过三处明暗关卡后,来到了正在生产红砖的工坊。

    姜维和邓艾第一次见到了什么叫流水线作业,不由得大为惊叹。

    “这、这、这就是先生之前提到的流水线生产吗?”

    邓艾看着每一道工序都有工匠专门负责,大家分工明确,对林川说道。

    “没错,这就是我之前和士载提到的流水线生产,士载还记得流水线生产的好处吗?”

    林川对着邓艾问道,邓艾也是立刻答道:

    “记、记、记、得,流水线生产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避免生产工艺外泄。。。。。。”

    “不错,士载记得很全面,很好!”

    林川对邓艾一番表扬后,又对着姜维问道:

    “小维,你接下来说说这流水线生产推广之后,会对民生有什么影响?”

    姜维低头沉思片刻,便开口道:

    “会出现老师所说的工厂,百姓除了种地还可以通过做工养家糊口。”

    “产品的生产会变的更快,品质更统一,商业会加速发展。。。。。。”

    其实姜维说的大部分想法都出自林川的教导。

    林川对姜维的回答也较为满意,毕竟姜维还是一个孩子。

    “好,小维说的很好。”

    林川又勉励了一番姜维。

    根据两人年龄的不同,林川对他们的教导方式也各有侧重。

    林川对姜维主要采取更多理论上的教育,对邓艾传授的更多是解决问题的具体方式。

    参观完了林川的流水线工坊,一行人便回答了汉中侯府。

    兴致不错的林川准备亲自下厨,给两个学生展示一下厨艺。

    此时天气已经转冷,林川决定涮羊肉火锅。

    邓艾和姜维都是长身体的时候,吃的满嘴流油,大呼过瘾:

    “老师这火锅真是美味非常!”

    “没、没、没错!”

    林川闻言笑道:

    “民以食为天嘛!”

    晚饭过后,林川又开始给姜维和邓艾上课。

    “要想富,先修路!”

    “你们如何理解这句话?邓艾先说。”

    林川喜欢用问答的形式来锻炼两名学生的思考能力。

    邓艾因为喜欢军事,所以从军事入手来理解:

    “艾、艾、艾认为,道路通达平整,不但利于行军,同样利于行商。”

    “不错!小维,再说说你的想法。”

    姜维思索片刻后道:

    “维觉得既然商业是互通有无,那么发达的交通是最基本的要求,商人们也是利用差价来赚取利润。”

    “如果天下各大城池都由老师所修水泥直道联通,那么往返各地的时间会大大缩短。”

    “商人们也会更频繁的交易!”

    林川十分满意姜维的回答,因为姜维年纪小,受林川现代思维的影响比邓艾要大。

    所以姜维的思路也更倾向于现代思维。

    对姜维和邓艾各自勉励后,林川便将他们各自的看法总结了起来:

    “士载所言便捷的交通先是利于军事,然后利于百姓。”

    “这个观点非常好,因为只有在政权稳定的国家之中,商人们才会活跃起来。”

    “一个稳定的环境才是商人生长壮大的土壤。”

    林川先是对邓艾的观点进行了深入分析。

    “小维则从商人的角度出发,来论证交通给予的便利。”

    “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模式,在未来一定会被取代!”

    “交通的便利会让商人和手工业者过上比从前更好的生活,我之前提供给丞相的高产粮种也会让农民的收成更加有保障。”

    “这就会促使一部分农民无需整年在田间劳作,有机会成为手工业者!”

    “更多的产品被制造,更便捷的交通让产品卖向各地,这就是‘要想富,先修路’!”

    经过林川一番深入浅出的解释,姜维和邓艾心中豁然开朗!

    “不愧是老师,如此解释我一下就明白了!”

    “老师不仅精通工业之法,对经济之道也有如此理解!”

    姜维和邓艾再次因林川知识涉猎之广,而感到拜林川为师实在是三生有幸!

    林川则见天色已晚,就先让他们去休息,自己则是留下来整理一番思路。

    因为红砖和水泥的烧制,都已经在工坊中实验改良过多次,如今终于可以量产。

    所以林川打算给曹操去信,把改良后的红砖和水泥的配方以及烧制工艺给到曹操。

    林川也在信中建议曹操,在明年春天播种之后,便可以雇佣百姓开始修路。

    而且还不需要重新规划路线,直接在原有的大路上平整过后,铺上石子水泥便可。

    关于‘要想富,先修路’的观点也一同阐述给了曹操。
………………………………

第一百三十四章 基建狂魔在三国

    许昌,丞相府。

    曹操收到了林川来信之后,便认真读过。

    “没想到这红砖和水泥如今已经可以量产了?!”

    “还有这‘要想富,先修路’的想法,真是妙极!”

    曹操对林川提供的红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