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宋朝当太子-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幸好的是梁适等人没有同夏国串通起来,否则的话,就不是贬官这么简单了,赵昕眼里,对于通敌卖国者,即便是皇亲国戚,也是零容忍的。

    西夏使者认为宋朝即便是战胜大理交趾两国,那也得是损兵折将,所以他料定宋朝必定答应他的要求,便在没藏讹庞的要求之下,私自将岁赐又加了一部分,因为此行是肥差,夏国使者也是打定主意狠狠地敲诈宋朝一笔,捞一笔油水,没想到,宋朝拒绝的如此干脆利落。

    所以夏国使者见此先是于京中散播留言,而后眼见无果后,趁夜返回西夏,添油加醋的将此事汇报了没藏讹庞。

    没藏讹庞听闻后很是气愤,便想串通辽国一起,进攻大宋。没想到的是辽国发生了一件让人意想不到的事情。

    先前,西夏与辽交战,关系恶化,虽然后来贡献了大批财货,请求辽国原谅,释放西夏太后没藏氏,辽兴宗耶律宗真垂涎没藏氏的美色,所以一直没释放。

    耶律宗真平定蒙古诸部落之乱后,回到宫内,日夜宠幸没藏氏,耶律宗真年世已高,而没藏氏正是虎狼之年,便服用了壮阳药物,结果某日缠绵之后,耶律宗真再也没有醒来,一代雄主最终死在了牡丹花下。

    太子耶律洪基在文臣武将的支持下继位,改元清宁,奉耶律宗真的弟弟耶律重元为皇太叔,并且加封为天下兵马大元帅,萧观音为皇后。

    西夏使者来到上京的时候,正好赶上耶律宗真去世,西夏使者便将此事朝着耶律洪基说了,但没想到的是,耶律洪基狠狠的斥责了西夏使者一顿,言:宋辽两国为兄弟之国,现今他的妹妹下嫁于宋朝皇帝,受封香妃,且极为受宠,又言:宋朝皇帝是自己的妹夫,哪有大舅哥同自己妹夫反目成仇的道理。

    西夏使者被耶律洪基训斥的面红耳赤,只好灰溜溜的离开了,虽然耶律洪基不想同宋朝翻脸起战事,但给宋朝添点堵还是有必要的。

    耶律洪基归还了夏国的太后没藏氏,并且言明夏国与宋只间的事情,辽国不干涉,不参与。

    没藏讹庞见此,便于宋宣武元年六月中旬,起兵五万打算威胁一下宋朝,如果成了更好,如果不成也好乘机打打草谷,捞一笔。

    结果是没藏讹庞刚领兵至宋夏边境,就收到了大理,交趾两国兵败的消息,没藏讹庞是气的当场直骂娘啊!什么恶毒的诅咒都跑了出来。

    没藏讹庞见勒索不成,倘若直接退兵的话又没法同各部族交代。

    西夏全国的人口只有200多万,在全民皆兵的情况下,西夏能够动员超过50万军队。但这个数字属于西夏的承受极限,一般来说,西夏不会进行总动员。

    西夏的常备军只有10万左右,其中,西夏皇帝直接指挥的军队有3万多人。其余的7万军队,由各地的部落首领管理,毕竟西夏属于一个半游牧半农耕的政权。

    在西夏皇帝直接控制的3万多军队中,就包括了铁鹞子。铁鹞子总计只有3000人,属于精锐中的精锐。

    随同没藏讹庞而来的五万军队中,有三万是各部族的军队,若是无功而返的话,光是军费都够没藏讹庞头疼的了,而且无形中还会降低了没藏家在各部族之中的威慑力。

    没藏讹庞便率领五万军队进攻宋朝的永兴军路,没藏讹庞相继攻克了神堂堡和九堂堡两座城池,但是劫掠到的财货连出兵军费的十分之一都不到。

    见此,没藏讹庞便进攻定边军,却不想永兴军路统兵大将张亢率领两万禁军早已等候多时。

    张亢是北宋中期的一员良将,在对西夏作战中,数有战功,属于谋勇兼备型的指挥者。

    张亢一面命人严守城池,当夜,乘西夏军队困乏之际,亲率三千骑突入其军阵,杀了西夏军队一个措手不及,还是没藏讹庞亲自指挥,西夏军队才稳定下来,此次夜袭歼灭西夏三千人,而宋军损失不过百。

    另一边秦凤路统兵大将狄青率领三万禁军围攻夏国的韦州,没藏讹庞见此,不得不撤军,救援韦州。

    北宋中期第一猛将面涅将军狄青绝不是吃素的,打的就是围魏救赵的算盘,见没藏讹庞中计,便于半途设下埋伏,打了没藏讹庞一个措手不及,此战夏国损兵八千余人。

    当没藏讹庞率领士卒到达韦州的时候,狄青早已率军撤回大宋境内,没藏讹庞心里对狄青时极为忌惮的,而且各部族损兵折将不说,且又没捞到好处,便纷纷请求撤军。

    接连两战,他发现在大宋禁军的战斗力已经今非昔比了,比之辽国也是不相上下,他不由得为夏国未来的出路担忧起来。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免费在线阅读


………………………………

第一百八十九章 举子

    “十年寒窗,不负韶华,静待一朝,金榜题名!”

    赵昕站在新月楼天字房包厢内,望着一楼正在卖弄文采的举子,自言自语的说道。赵昕将他登基以来的第一次科举定在了八月初六,初七,初八,这三天,殿试定在了初十,而发榜的那天定在了中秋佳节,八月十五。

    以前举子们来京赴考,最喜欢去的就是状元楼,赵昕调查过,状元楼背后的主人就是梁氏家族,眼下梁适失势,连带着状元楼也失去了往日的风采,而新月楼这几年发展迅速,乘机取代了状元楼,成为了开封第一楼。

    赵昕这几日除了处理朝中的事务之外,便是来到新月楼,一边看一下汴河两岸的风景,一边欣赏一下北宋的名士风流,也好为朝廷择取一些才学品行兼优的官员。

    大理已经被灭,交趾也是苟延残喘,败亡只是时间而已,这两年来,朝廷一直在裁撤冗官,赵昕继位后,成立了监察院,开封受寒灾一事,赵昕大为恼火,而后监察院一改常态,仅仅半年时间,监察院就查处了贪污腐败官员多达二百多人,而朝廷的预备官员也所甚无几。

    本届科举,赵昕本来想大幅度缩减录取的人士,但眼下看来还是不成了,若这么做的话,各地都将会出现空缺。

    赵昕也没想到困扰大宋许久的冗官问题竟然在不知不觉间就给解决了。

    。。。。。。

    “天上仙人谪世间,醉中偏爱五松山。

    锦袍已跨鲸鱼去,惟有山僧自往还。”

    想入二楼必须作一首诗作出来,底下忽然传来唱读童子的声音。

    “好诗!”

    赵昕在二楼听到后,也是不由的赞叹道。

    “香艳怜渠好,无端杂芰窠。

    向来因藕断,特地见丝多。

    实有终成的,露摇争奈何。

    深房莲底味,心里苦相和。”

    又是一首大作传来,引得楼下众人喝彩不已。

    “举头便是长安日,弄袖时飘梦泽风。

    茂苑久抛飞鸟外,楚台遥在碧云中。”

    赵昕想不到的是今日他刚来,便听到了三首上好的词作,前几日他来的时候,能上二楼的举子也有,但才华都是一般般,赵昕也就没放在心上,但今日刚来不久,就有三首词作传来,今儿个,秋高气爽,阳光明媚,是个好日子。

    “难不成以后出门还真得看黄历?”

    赵昕自嘲道。

    三名举子来至二楼后,其中一个身材看起来很是英武的人朝着一旁的侍女问道:“敢问小娘子,这二楼今儿个可有人莅临!”

    侍女躬身道:“回藤大官人!除了天字一号包厢,其余皆无人,三位官人且看,要去何处包厢?”

    “藤兄!想不到竟然有人比我们还要早来啊!”

    一个看起来长相文弱的书生说道。

    “两位仁兄,杨某不才倒想看看这天字一号包厢里面是何人!”

    一个年轻的举子说道。

    “这!”

    侍女不由得眉头紧皱,她是锦绣卫的人,自然知道天字一号房里面的人身份尊贵,刚想出言制止,忽然见到赵昕从天字一号房里走了出来。

    “三位兄台!相见既是缘分,若不嫌弃,不妨来此处共饮!”

    赵昕笑道。

    三人没想到天字号房间里走出来的竟然是个看起来还不到弱冠之年的青年,都有些吃惊。

    “既然如此!我等就恭敬不如从命了!”

    为首的举子抱拳回道。

    。。。。。

    天字号包房内,赵昕先是自我介绍了一下,言及他是两浙路,杭州府的举子,姓赵名白玉,字平宁。

    “在下姓藤名元发,字达道,恰巧,我也是是两浙路的举子,只不过我来自东阳。”

    藤元发年龄最大,赵昕自我介绍完后,他率先抱拳道。

    “在下姓郑字毅夫,江西宁都人。”

    郑獬抱拳道。

    “在下姓杨名绘,字元素,号先白,绵竹人。”

    杨绘抱拳道。

    “久仰久仰!”

    大家都是读书人,一番介绍之后自然是很快就熟络起来。

    “小弟虚岁十八,三位兄长皆年长于小弟,小弟在此先干为敬。”

    说着将酒一饮而尽,而后作了一个请的手势。

    赵昕嘴上不说,心里却是乐开了花,因为这三人是历史上皇佑五年的前三甲。

    三人见赵昕虽然年幼,但举手投足之间,不卑不亢,竟显名士风范,而且隐隐之中还带有一丝不容侵犯的威严,难不成是皇族子弟。

    而且观其身后的护卫,也是高大威猛,气势不凡,更加笃定了赵昕是皇族子弟。

    三人进京赶考,为的自然是考取功名,赵氏皇族虽然向来低调,但也不是他们能得罪起的,更何况赵昕做足了姿态,三人赶忙举起酒杯一饮而尽。

    “好酒!藤某还是第一次喝到这么好喝的酒。”

    藤元发赞叹道。

    “藤兄!如果小弟没看错的话,这酒只怕是极品醉天堂!刚才藤兄这一小口,就值十两银子!”

    郑獬的爷爷郑建中从宁都去了安陆经商,并定居安陆,晚年领子郑五教从会同桃枝去了安陆,并考取进士,郑五教和朱京娘在宁都桃枝期间生育了五个儿子,大儿子郑狝,二儿子郑獬。郑家可以说是经商起家,这酒他只在知州大人那里喝过一次。

    “初次见面,想不到贤弟竟然用如此好酒来招待我三人,请受在下一礼!”

    藤元发说完就要起身施礼。

    赵昕赶忙阻止,笑道:“再好的酒也需要有人品尝才行,要不然怎么能被称为好酒呢?今日,能交到三位兄长,则是小弟的荣幸,可以说是花万金都不一定能买到的,三位兄长无须多礼。”

    “来人奏乐起舞!”

    赵昕对着侍候在一旁的歌女说道。

    “美酒佳人在此,三位仁兄请!”

    赵昕拱手道。

    “再拿一壶来!三位仁兄只管喝,不够还有,今日小弟请客!三位但请尽兴!”

    酒酣之际,赵昕朝着侍女大声的喊道。

    一壶顶级醉天堂很快就尽了三人的肚子里,当赵昕又命人取来一壶的时候,三人无不震惊不已,权贵家中虽然不乏金银,但奈何顶级醉天堂每年的产量极为有限,已经成为身份的象征了。

    一壶难求的极品醉天堂,到了赵昕这里好像大白菜一样泛滥,三人心下更加肯定了赵昕的皇族身份。

    应付起来也更加小心谨慎了。

    一起看书网 手机阅读请访问『』,全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