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宋朝当太子-第13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官家!呜~”

    。。。。。。

    宋朝实行强干若末的政策,简而言之就是中央强,地方弱,对于边疆,宋朝采取的是招募地方豪强,编为番军用来戍边,折家将,种家军等等都是这么起家的。

    宋朝番军的军饷并不高,这些守卫边疆的番军为了生存往往都会同辽国,西夏,甚至是各部族做生意,宋仁宗也是知晓此事的,但奈何国库空虚,他也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宋太祖宋太宗时期,大宋禁军战斗力还是可以的,所以这些地方上的番军都是比较听话的,但宋真宗之后,朝廷陷入三冗,财政入不敷出,又加上接连败于西夏,这些番军一度起兵作乱,显些成为兵祸。

    大宋皇商若是直接参与榷场的交易,肯定会触动这些地方豪强们的利益,一个不好,就会引来兵变起义等等。赵昕眼下没有精力和时间去对付他们,所以还是采取安抚的政策为主。

    庆历五年,名将种世衡去世,种家军被收编为禁军,所以目前西北边疆剩下的就是各归降于大宋朝部族的边军,和大名鼎鼎地折家军。


………………………………

第二百二十章 宋夏和议

    辽国这条饿虎走了,紧接着西夏这条恶狼又来了。

    今岁西夏也闹饥荒,所以赵昕下令宋夏边境的榷场不得向夏国出售一粒粮食。

    如此一来,西夏自然坐不住了,没藏太后便派遣使者前往宋朝,请求开放榷场,两国重归于好,并且要求宋朝把去年的岁赐连同今年的岁赐通通折合成粮食。

    宣政殿内,当夏国把这些条件提出来之后,赵昕的脸色变得甚是难看。

    “庞相!你给朕念念这份劄子!”

    赵昕拿起一份事先准备好的劄子,递给了为首的庞籍。

    庞籍打开后,先是扫了一眼,而后大声地念道:“自夏国庆历四年五月丙戌日,同我大宋议和,并立下誓言,今后边境上番、汉人逃亡过境,不得袭击追逐,并按时归还,朝廷每年岁赐银绢13万,银五万两,茶三万斤,进奉乾元节(宋仁宗生日),赐银一万两,绢五千,茶五千。正节,回赐银五千,绢五千,茶五千。每年冬天赐银五千,绢五千,夏国主生日时,赐银器两千两,细衣一千。”

    “去岁,夏国入侵我朝,夺了两座城池,杀我百姓,掠我子民,公然违背誓言,现今还好意思向朕要岁赐?”

    赵昕很是气愤的说道。

    “先前我朝太后不在,乃国舅没藏讹庞为之,我朝太后归国后,听闻此事,狠狠的训斥并处罚了没藏讹庞,我朝没藏太后连同夏国君臣是抱着诚意而来的!希望大宋皇帝陛下明察!”

    夏国使臣不卑不亢的说道,赵昕的生气显然在他的预料之中。

    “既然夏国是抱着诚意而来的,那么朕也不能不给夏国一个机会,去岁没藏讹庞入侵我大宋,造成的损失,夏国就赔偿一百万两白银好了,此外岁赐同先前商议的一样,夏国上贡战马,我大宋给岁赐。”

    “大宋皇帝陛下!一百万两白银太多了,我夏国最多出三十万两!”

    夏使有些无奈的说道。

    宋夏议和之后,李元昊开始不思进取,兴建宫殿,沉迷于享乐,享乐也就算了,结果都把手伸向了自己的儿媳妇,最终也因此而丢掉了性命。

    李谅祚继位后,没藏氏和没藏讹庞掌握夏国军政大权,同辽国发动了一系列的军事战争,但都以失败而告终,没藏氏也被辽兴宗耶律宗真俘获,受尽了屈辱,还为耶律宗真生了一儿子,本想在辽国谋划一下,结果还没等势力建成,耶律宗真就去世了,而且自己也被赶了回来。

    夏国为了同辽议和,花费了大量的金钱,所以一次性拿出一百万两银子,还真的是困难重重。

    “拿不出不要紧,可以分成几年算在岁赐里面吗!也就是说如果是十年的话,大宋这十年内不用给夏岁赐了,但夏却必须向我大宋进贡战马!”

    张方平忽然出列说道。

    “这恕本使不能答应!”

    夏使直截了当的拒绝了。

    “敢问正使,夏国是否是朕的臣子!”

    赵昕忽然问道。

    “根据先前的议和规定,夏为臣,宋为君!”

    夏使小心翼翼地说道。

    “好!既然如此!让没藏氏和李谅祚前来我大宋才能显得出诚意不是吗?去岁,我边境损失兵民共计万余人,这一百万两,朕已经是给的友情价了!当然也可以如辽使所言,缩减到三十万两,但朕要没藏讹庞的人头来祭奠我大宋牺牲的兵民!”

    赵昕双拳紧握着,直视着夏国使臣。

    “什么?这。。。。。不可能,没藏讹庞再怎么说也是我夏国的国舅爷!恕本使不能答应!”

    夏国使臣先是一愣,他本想大事化了,小事化无最好,结果大宋朝竟然要国舅没藏讹庞的脑袋,这显然不是他所能决定的。

    “夏使别先急着拒绝朕,还是回去同没藏氏商量一下吧!没准她就同意朕的提议呢?”

    赵昕笑道。

    “既然如此!本使告退!”

    夏国使臣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离开了大殿。

    。。。。。。

    “官家!眼下我朝大旱,此时拒绝夏国的请求,似乎有点不妥!一旦战事起的话,只怕一时半会很难取胜!”

    庞籍进言劝道。

    “如果说辽国是一头饿虎,那么夏国就是一群饿狼,一头饿虎很容易满足,但一群饿狼就不是那么容易满足的,现今李谅祚年幼,军政其实都掌握在没藏讹庞手里。对付群狼的办法是什么呢?那就是杀掉头狼,只要头狼一死,群狼必定四散而逃,而眼下,没藏讹庞就是这条头狼,朕要它的脑袋,就且看它们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了!”

    赵昕回道。

    “入国夏国举全国兵力攻打我朝!官家该如何?”

    文彦博出言道。

    “夏国不会举全国兵力来的,他没藏讹庞不是李元昊,没有那么高的领袖能力,自庆历年间对夏作战以来,我大宋损失兵力也不过万余人,但是看看夏国,被我大宋打的是民生凋敝,叛乱四起,如果不是朕当时年幼,朕定会支持先帝继续打下去,只怕夏国早就平定了,朕现在是悔不当初!”

    赵昕有些后悔当初他没能站出来,他当初有些软弱,因为他没有无敌的系统在身,他甚至连自己的生命安全都保证不了。

    “西夏肯定是要灭的,大宋的疆域也会一直向西延伸!”

    赵昕在心下默默地发誓道。

    。。。。。。

    宣武二年六月九日,夏国使臣回到夏国之后,讲了赵昕所言之后,没藏讹庞甚是愤怒,当夜召集辽国军政大臣,商议集合全国兵力伐宋。

    最终没藏讹庞聚集十万士卒,想要入侵环洲,但不曾想军队还未到边境,就收到噩耗。

    王韶率六万士卒,五万禁军,一万吐蕃士卒自青塘城出发,围攻武威,威胁夏国西凉府。

    没藏讹庞听闻后,当即抛下三万步兵,率领七万铁骑星夜前往武威,却不想赶到时,武威城早已被攻破。

    本以为宋军会据城而守,没想到的是王韶竟然同没藏讹庞打野战,而且几番交锋下来,大宋军队不但没吃亏,反而占尽了上风,西夏骑兵虽然骑术高超,作战勇敢,悍不畏死,但奈何武器装备同宋军要差上一大截。

    几日下来,七万骑兵已经损失了三万,而大宋骑兵损失不过八千余人,没藏讹庞见事不可为,便派遣使者同大宋议和。

    时值蝗灾爆发,波及周围数路,虽然赵昕提倡吃蝗虫,但蝗虫的数量实在是太多了,就算河北两路二三百万的百姓扯开肚皮吃,那也是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或许战争真的有伤天和,而且眼下已经不适合在继续打下去了。

    宣武二年八月初一,宋夏议和,武威城归宋,夏对宋称臣,宋每年岁赐夏粮食一万石,绢三万匹,茶两万斤,夏国每年上贡战马两万匹。


………………………………

第二百二十一章 真香

    宣武二年的蝗灾远远超出了赵昕的估测,不但河北东路,河北西路蝗灾蔓延,而且河北东路,京西西路,京东东路,以及永兴军路,秦凤路等多地都爆发了蝗灾。

    蝗虫们成群结队,呼朋引伴,浩浩荡荡地朝着田地里的庄稼袭去,它们是贪婪地,它们是凶恶的,它们就是一个吃货,所到之处,寸草不留。

    河北东西两路的百姓们对蝗虫进行了祭祀,献上了贡品,虔心祈求蝗虫能给自己留点口粮,但蝗虫丝毫没有给他们留情面,如同狂风肆虐,所到之处,片甲不留。

    河北西路,怀州,一处残缺都庄稼地里,王安石和随行的1000禁卫军正在支起一口口硕大的铁锅,而后朝里面倒上半锅大豆油。

    百姓们都很好奇,这位钦差大臣可是同他们一起祭祀了蝗虫,而且听说贡品也是这位大臣用自己的俸禄买的。

    难不成眼下,这位大人要在庄稼地里施粥吗?可也不像啊!看那金灿灿的油可不是市面上及其少见的豆油吗?听说很贵呢!谁施粥会用如此昂贵的油呢?

    “怀州的父老乡亲们!前些日子,本官同大家一起祭祀蝗神,祈求蝗神嘴下留情,能给我们一条生路,可你们看到了吗?它们是如此的贪婪和凶残,好好地庄稼就这么没了,一点都没给我们留下啊!若不是当今官家体恤民情,拨了大量钱粮,那么我河北东路的父老乡亲们岂不是要断了香火?”

    王安石慷慨激昂的说道。

    “大人!蝗虫将老朽的庄稼都给吃光了,老朽最疼爱的小孙子也饿死了,大人要给小人做主啊!”

    一位骨瘦如柴的老者佝偻着身躯,朝着王安石下跪道。

    “大人!你要想办法救救我们啊!”

    在场的百姓众人纷纷跪下磕头道。

    王安石前往河北西路治里蝗虫和赈灾,到了之后发现官府施的粥极为稀薄,每位灾民能领到的粥不过几颗米粒而已,而且一天一顿,哪有饿不死人的道理。

    王安石当场震怒,扣押了施粥的官员,而后彻查出,怀州官员上下勾结,贪污了朝廷的赈灾粮,王安石拿着尚方宝剑当着怀州十万百姓的面,将这些官员给处决了。

    而后重新施粥,要求没口锅内,筷子必须得立的住。

    “父老乡亲们!蝗虫吃我庄稼,这样的害虫又怎么能被称为神呢?当今圣上曾言,任何不造福于百姓的神都是伪神,虚假的神,而蝗虫实际上就是大宋百姓的祸害,圣上乃真龙天子,受上天旨意,下决心除掉蝗虫这个祸害,今儿个,我王安石就将同在座的父老乡亲们一起送蝗虫下地狱!”

    王安石痛心疾首的说道。

    “点火!”

    王安石朝着众将士下令道。

    早有拿着火把的士兵将一口口盛放豆油的火锅给点燃了。

    不少片刻,一阵阵诱人的香味从铁锅中传出来,在场的百姓们都眼冒金光,如同饿狼盯着猎物一样注视着大锅。

    油锅沸腾之际,早有士卒拿出麻袋,里面是事先处理好的蝗虫,而后在众目睽睽之下倒入了滚烫的油锅中。

    “滋啦!”一声传来。

    “大人,用豆油炸蝗虫太过于浪费了吧!”

    有百姓咽了一口唾沫,而后眼睛直勾勾地望着锅里那被炸的金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