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穿越宋朝当太子-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钱,改成了上缴国库百分之二十五,另外一半上赵祯的内藏库,成为了便宜父皇的私房钱。
赵昕想的是自己便宜父皇的私房钱以后还不得是自己的,暂时放在他那里保存好了!不过就这么被拿走一半的收益,赵昕自然不甘心。
所以他也玩了一招空手套白狼,那就是向国库借了二百万贯钱用来组建他的禁卫团,有了这二百万贯钱,赵昕大手一挥,将禁卫团的三千人全部换成了骑兵,还组建了五百名武装到牙齿的重骑兵。
另一方面,夏竦等人也来到了西夏,开始了和西夏的谈判。西夏大臣们一听,都愣了,宋朝虽然没取消岁赐,但西夏必须每年上贡三万匹战马。所以一众大臣武将都叫嚣着要出兵攻宋,给宋人一点颜色看看,有的武将还建议把使者推出去斩了。
夏国君臣以为吓唬吓唬这个使臣,再去大宋打打草谷,大宋还不得乖乖的把岁赐送过来,结果夏竦却态度强硬的回道:“我大宋为君,夏国为臣,臣若每年不上贡三万匹上等战马给我大宋,不日,我大宋皇帝将亲率二十万禁军荡平西夏,除此外,我大宋还派使臣前往辽,劝辽国跟我大宋一同出兵!”
没藏讹庞一听,这还得了,庆历年间,宋军虽然三败与夏国,但仅仅损失了万余人,而反观夏国,被打的民生凋敝,叛乱部族四起,又加上宋朝封边禁贸,关闭榷场,可以说是惨胜啊!
没藏讹庞也收到了一品堂来自宋朝使者出使大辽的密报,信中言宋朝使者到辽国后,重金贿赂辽国重臣及大将,劝辽国出兵伐夏。
没藏讹庞也不傻,眼下夏国跟辽国的仇怨还没有化解,且国内政局动荡,若在惹得大宋兴兵来犯,那自己必将断送了党项人的天下,所以在经过跟夏竦四五次谈判后,方才在皇佑二年腊月初八达成了协议,即大宋每年赐给夏国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而西夏每年上贡大宋上等战马六千匹,中等战马一万匹,下等战马一万四千匹。当然前提是夏国先上贡,宋国再送岁赐。
由于签订这一天是腊八节,所以史称“腊八条约。”
而另一边,富弼出使辽国后,所作的一切不过是虚张声势罢了,辽兴宗耶律宗真也是明主,眼下,辽国虽然屡次击败夏国,但是在夏国交战的一年半载中,辽国虽大获全胜,一雪前耻,但因为夏国实行坚壁清野的策略,辽国获得的财货根本不足以支付军费。
耶律宗真也晓得宋朝这是坐山观虎斗,虽然自己这只大老虎损失很小,但夏国损失却是惨重,但又不想宋朝出兵把夏国给灭了,捞好处。便对宋使好言相劝,先是对宋朝感激了一番,然后说辽夏正在议和,夏国已经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了,并且夏国国君打算认自己为义父,知错能改就是好孩子,所以辽国身为家长就没必要再去打孩子了。
而且耶律宗真俘获没藏氏之后,被其美色所迷,夜夜宠幸没藏氏,不出俩月,没藏氏便有孕在身。所以夏国国主喊耶律宗真一声爹,也是没啥毛病。
言下之意就是我这个家长都不打孩子了,你这个结拜的异性兄弟也就没必要再来替我管教孩子了吧!
富弼一直收到宋夏腊八条约之后,方才拜别辽兴宗,返回大宋。
没藏讹庞由于急于获取财货用来和辽国议和,所以当下便下令将战马挑选好,同夏竦等使臣一同运回大宋。
当三万匹战马被运送到汴京时,朝野上下都震惊了,赵祯也是非常高兴,赐夏竦为同平章事,任副相。
。。。。。。
演武场上,赵昕高兴的看着改名的龙骑在那热火朝天的训练着马术和砍杀技巧。
赵祯本来想重赏赵昕,但赵昕一直谦虚礼让,将功劳三言两语划拉到了赵祯的头上,给他戴上了高帽,所以赵祯脑袋一热,就将六千匹上等战马通通划归了龙骑团。
所以龙骑团现在是每人双马,由于实行末尾淘汰制的方法,素质不高的骑兵都会被淘汰,两月下来,龙骑团现在可以说是大宋最强的骑兵了。
赵昕一直等的人才,沈括也来了,但由于暂时没精力去搞神机营,最主要的是没钱,所以赵昕将沈括扔到了将作监,先熟悉火药制作的流程再说。
三千骑兵重新划分为六个营,五个轻骑兵营,一个重骑兵营,杨怀恩任一营长,王韶任二营长,种谔任三营长,呼延守任四营长,李廷烨任五营长,李廷烨是北宋名将李继隆的弟弟李继和之子。(虚构人物!),至于狄咏非常善于训练重骑兵,便被赵昕任命为重骑兵营长。
为此赵昕还将安息骑射法传授给轻骑兵,即骑射者一边逃走,一边向后方的敌人射箭。(蒙古人称这种战法为“曼古歹”)。这种战术的精髓在于一从远距离攻击敌人,二持续不断的攻击敌人,三不给敌人还手的机会。在这种攻击下不论敌人的精神和装甲多么坚强,彻底崩溃只是时间的问题。
除此外还有迂回包抄策略,诱敌追击的策略,围三缺一,两翼包抄等骑兵战术,目的就是为了提高骑兵的机动性。
除此外还制定了很多严格的规定,比如违抗军令不进攻者杀,追击敌人过程中不得抢劫财物,出征在外不得扰民,队里有当逃兵者,其余人不制止的话遭连坐罪。
再加上先生们不断地灌输精神信仰,龙骑团已经焕然一新,已成势如破竹,无坚不摧之势。
看着面前军纪严明的骑兵,赵昕心想,老子的骑兵终于要练成的,就差一战扬名天下了!
烟花若殇:骑兵团缺四营长和五营长,有想要客串的书友留言,或者入群:545444277。
………………………………
第五十八章 出兵
转眼间便已至皇佑三年二月。
赵昕大婚后,仁宗和大宋重臣都希望东宫太子诸妃,能早早的诞下皇子,可惜四个多月过去了,四位妃子竟然连一个怀孕的都没有,这些大臣们都在心中腹诽,太子殿下是不是那方面不行啊!
赵昕心下也很是苦闷,除了夏若娇和杨凌薇因为年龄太小,他没有宠幸外,他在宠幸高滔滔和庞明月的时候也没刻意的做过避孕措施啊?难不成自己那方面真的有隐疾?
虽然东宫暂时没有皇子诞生,但仁宗的后宫,先是朱才人怀有身孕,让人没想到的是多年未孕的曹皇后竟然怀孕了,这下一众大臣都将目光瞄准了东宫。
朱才人即便生下皇子对赵昕也没什么威胁,但曹皇后就不一样了,若生下的是皇子,那可就是嫡子,赵昕的太子之位也就不会那么稳固了!
为此高滔滔以为是自己和庞明月的原因,所以一直劝赵昕在多纳妃子。赵昕本也想,既然一个两个不行,那本太子就博采众女,不幸弄不出一个娃娃出来。
但很快,朝廷中发生了一件大事,打断了他的造娃计划。
。。。。。。
二月中旬,大庆殿朝会。
庞籍上奏曰:“官家!今安德侬智高献上四头大象,金一千,银一万,请求内属!敢问官家该如何处置。”
文彦博出言道:“官家,安德之地属于交趾国,侬智高反叛交趾国,实为反贼,臣以为不因保侬智高而恶交趾!”
韩琦奏道:“为何不同意侬智高的附属,以侬智高所控之地为藩属,挡交趾兵峰岂不是更好?”
。。。。。。
赵昕自然知道北宋侬智高起义之事。
侬智高是北宋广源州蛮人首领。庆历元年,侬智高在傥犹州,建“大历国”,与交趾李朝相抗衡。同时,侬智高向宋朝请内附,以求获一职统摄诸部,抗击交趾掠夺,遭拒,遂在家乡安德州建立“南天国”,称仁惠皇帝,年号景瑞。其多次击退交趾入侵。
皇佑二年,广西转运使肖固命邕州指挥使亓赟前往“刺候”侬智高的情况。亓赟想要建奇功,便背地里自开兵衅,但却兵败为侬智高所擒。
亓赟深恐自己会在侬智高刀下丧命,撒谎道:“我来非战也,朝廷遣我招安汝耳。不期部下人不相知,误相与斗,遂至于此。”
侬智高本来就是宋人,但多次科举都未能取士,见此,自然想依附于宋朝,于是亲自为之释缚,引坐赐酒,席间用试探的口吻询问:“大丈夫何以郁郁久为人奴?方今交趾,经略失驭,边吏养安,孤欲北并衡湘,西荡瓯骆,然后乃策进取,即不能跨有南海,剖符通使,亦与国也。朝廷其许我平?”
亓赟见其直言相告,便发表己见:“足下以弹丸之地,崛起逆命,天兵所加,譬犹灶上扫尘;且夫顺天者顺,昧时者蹶,何如卷甲束身,纳土请命,不失封侯之赏,孰与夫首领不保,妻子为戮乎?”
听了此番述说,侬智高认为甚有见地,高兴地笑道:“吾固念之,事在公矣!”当即“遣其党数十人随赟至邕州”,奉表请求归属宋朝,但遭拒绝。宋廷还以亓赟战败偷生,妄许侬智高朝贡,为国生事为名,黜为全州都指挥使。
侬智高不死心,便与皇佑二年,献上礼物再次请求内附。
在赵昕眼里交趾国虽对宋朝称臣,然则与国内至终都不愿诚心臣服中国君主,一直想跟中国君主平起平坐,所以交趾国称帝不称王。
而且这时的交趾国是李氏王朝,国主是李日尊,多读书,懂音律,善武略。在位期间提倡尊孔,学习儒学,普及汉文化。后世称为李圣宗。
在赵昕的记忆里,北宋嘉祐年间,交趾兵常反宋扰边,均为宋郡兵击败,宋军亦有伤亡。宋神宗熙宁八年十一月,因宋桂林知州沈起等断绝边境贸易,交趾兵分3路攻宋,克宋钦州、廉州,次年正月又克邕州,宋军败,军民死伤甚众。
嗣后,宋遣军反击交趾,收复邕州、廉州,克广源州,经富良江一战,交趾军败,太子洪真被俘,其主李乾德降宋。
。。。。。。
大庆殿上,众人依旧在为此事争论不休,有建议安抚的,有建议置之不理的。自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赵昕奏道:“父皇,昔日,广西转运使萧固有言:蛮人见利则动,必保其往,非臣所能,顾今中国势未可以有事于蛮方,如智高者,宜抚之,且智高才武强力,非交趾所能争而畜也,就其能争,则蛮人方自相攻,吾乃得以闲而无事矣!”
说着看了赵祯一眼,又道:“是故!儿臣认为我大宋应当接受侬智高附属,赐其官职,但必须收其兵。”
枢密使王拱辰奏言道:“蛮人皆是好利之人,侬智高岂会轻易把兵权交出!太子殿下未免太过于想当然了吧!”
赵昕又道:“父皇!儿臣之新军已经练成,然则未能实战,儿臣自认为实战是检验军队战斗力的唯一标准,是故儿臣请求率龙骑团赶赴广西,若侬智高乖乖交出兵权,必以高官厚禄待之,若其假意归顺,儿臣分分钟灭了他!但请父皇恩准!”
说完,长跪不起。
庞籍出言道:“太子身份尊贵,岂能轻易涉险,臣以为不若置侬智高与不顾,让其与交趾相争,我朝渔翁得利岂不是更好!”
赵昕心下吐槽,哪有那么多渔翁之利可得,要不是本太子,就靠你们这一帮老谋深算的大臣,能在西夏与辽国打仗的时候坐收渔翁之利吗?
赵昕起身转头朝着众位大臣,斩钉截铁的说道:“我朝自太宗之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