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穿越宋朝当太子-第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

    庆宁宫内,赵昕正脸色发青的站在殿内。

    秋菊正脸色煞白的跪在地上,一旁的春梅,夏兰,秋竹也不敢说话,只是静静地站在那,自从入庆宁宫内以来,还是头一次见王爷发这么大的火。

    良久,赵昕喝了一口茶,而后盯着秋菊说道:“今日之事?是不是你私自所为?”

    秋菊面容失色的说道:“王爷!奴家。。。。。”

    见秋菊吞吞吐吐,赵昕方才想起,今日暖阁内,曹皇后居然反常的劝起自己的酒来,而且让侍女搀扶自己去坤宁殿歇息,这本就不正常,而且好巧不巧的是高滔滔居然在自己的隔壁沐浴,显然是早有预谋,若不是赵徽柔突然闯了进来,还指不定发生什么。。。。。

    “算了!你起来吧,这事不怪你!”

    赵昕淡淡的说了一句,曹皇后的命令想必除了官家也没谁敢不遵从吧!更何况她只是一个小小的侍女。

    忽然张茂则从外头走了进来,说道:“官家有令,着雍王即刻去垂拱殿!”

    额,赵昕不由的愣住了,难不成这么快就传到官家耳朵里了?

    。。。。。。

    垂拱殿内,赵昕问过安候,就老老实实的站在一旁,宛如一个做错事被罚站的孩子。

    赵祯也没抬头,还在继续看着大臣们的奏折,父子二人就这么静静的待着,也不言语。

    良久,赵祯方才放下手中的奏折,仔细打量了起赵昕来,眼神深邃,似乎想要把赵昕看穿一样。

    “雍王,听闻司马卿家说你近来学问大涨,朕今天就考考你!”赵祯笑道。

    “儿臣但请父皇指教!”

    赵昕恭恭敬敬的行礼道。

    “君子发乎情,止乎礼是何意!”赵祯问道。

    赵昕心下一惊,心想要遭。

    “回父皇,这句话的意思是男女之间可以产生情感,但要止于礼节。”赵昕小心翼翼的回道。

    “嗯!回答的中规中矩,昔闻皇后有心替你换侍女,你却拒绝了,为何?”赵祯转而问道。

    “回父皇,儿臣是个念旧的人,顾没有换侍女。”赵昕回道。

    “你的侍女漂亮吗?”赵祯又问。

    “漂亮!”赵昕犹豫了一下决定还是实话实说的好。

    “你喜欢她们吗?”

    “喜欢!”

    赵昕眼下只有一个想法,那就是实话实话,争取宽大处理,毕竟目前仁宗就自己一个儿子,再怎么惩罚,无非就是禁足而已。

    赵祯问到此,忽然厉声道:“你与侍女有染吗?”

    赵昕下意识地回道:“没有!”

    “真的没有!”赵祯不信。

    “父皇!儿臣若是有半句谎言,请父皇将儿臣贬为庶民。”赵昕突然跪下,掷地有声的说道。

    “雍王不必惊慌!就是碰了也没什么!谁人年少不风流!朕没有责怪你之意。”赵祯忽然笑道。

    额!什么情况!仁宗这么好说话?赵昕心想。

    “嗯!听闻雍王醉酒闯入高氏沐浴之室,可有此事?”赵祯突然问道。

    “额!谁说的?”赵昕抬头吃惊的回道。

    一旁的张茂则忽然开口道:“雍王有所不知,宫内已经传遍了!”

    赵昕心下汗颜,我去,这么快!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我这回真的是跳进银河系都洗不清了。

    “好了!雍王!朕不和你废话了!眼下既然事情已经发生,朕给你两个选择,第一,朕下旨立高氏为王妃,择良辰吉日完婚!”

    “那第二个选择呢?”赵昕好奇道。

    “第二个选择就是朕赐高氏三尺白绫!怎么?难不成雍王还想选第二个?”赵祯玩味的看着赵昕。

    “额!儿臣愿意娶高氏为妃!望父皇恩准!”赵昕无奈的说道。

    没办法,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谁叫他不但没有穿越的外挂,而且连金手指也没。更惨的是他是灵魂穿越了过来,要不然也提前准备些土豆地瓜啥的。

    。。。。。。

    烟花若殇:求收藏,推荐,投资,月票,求包养。

    路人甲:有点节操好不好!

    路人乙:他还有节操吗?说好的酒后乱性呢?

    烟花若殇:。。。。。。
………………………………

第十四章 出宫与赐婚

    翌日,大庆殿朝会。

    时为天章阁待制、知谏院的包拯上奏道:“陛下!陛下即位将近三十年,没有失道败德的事,近五六年来重用张尧佐,人们暗中议论,认为过错不在陛下,而在宫中的女宠、皇帝的宠臣和执政大臣。故陛下去岁封张尧佐淮康军节度使、群牧制置使、宣徽南院使、景灵宫使,又赐他的两个儿子进士出身,臣认为一人担如此多的要职是否即为不妥,望陛下三思。”

    龙图阁学士、谏官陈升之奏道:“陛下!臣以为张尧佐不过一县之才,不当担此重任。”

    张尧佐赵昕倒是知道他,也是亲眼见证了他的升官速度,只因他是张贵妃的伯父。由于赵昕这只蝴蝶翅膀煽动带来的效应,庆历五年,张贵妃生下皇三子后,有感于自己是舞娘出身,出身低下,不利于三皇子争夺太子之位,便想以门第来抬高自己,故常在仁宗耳边吹枕边风,又加上仁宗心有立三皇子为太子的打算,所以短短几年内,张尧佐便从七品县令升迁到了从二品大员。

    去岁,皇宫天花,三皇子早夭,有感于仁宗痛失爱子,众大臣遂没提此事。现今事情过去一年了,自然该算后账了。

    听到此,仁宗不免有些为难,张尧佐有多大才能,他自然是清楚的,当初提拔张饶佐也是为了皇三子铺路,可眼下,三皇子逝去,张贵妃又身体抱恙,虽太医言已无再生子嗣的能力,但毕竟自己对她的爱是真的,只要她好好地陪在自己身边就行,若此时降她伯父的职,未免有些不近人情。

    仁宗看了看一旁的赵昕,便说道:“雍王对此有何建议?”

    赵昕见仁宗把皮球踢给自己,斟酌了一下,奏道:“父皇!儿臣认为举贤不必亲,举亲不避嫌,若张尧佐真有宰相之才,担此职位也是理所当然,然则若无其才,靠恩萌身居高位,以后难免生祸事。”

    虽然赵昕说得在理,但仁宗面上却有些挂不住,不住的摇头。

    赵昕见此,又道:“去岁,父皇失爱子,张贵妃失宠儿,儿臣亦失吾弟,心有悲戚,哀痛欲绝,故今日,儿臣请求父皇追赠已故安王为皇太子,且晋张贵妃为皇贵妃。”

    赵昕心想,这个女人虽然要强,但也挺可怜的,三个孩子都未能长大,给她个皇贵妃又能如何,毕竟对于他而言,后宫中不能生育的妃子是没有任何威胁而言的。

    仁宗见此甚是欣慰,想不到雍王如此仁爱,亏自己还从有过让他早点出阁的打算。

    仁宗便朝着众臣说道:“雍王之意,朕心甚慰,然则已故皇子追赠太子一事,古之未有,朕虽痛失爱子,然亦不能开其例,故追赠安王为太子太师,晋张贵妃为皇贵妃。免去张尧佐所有官职,改任安平郡公,众卿以位如何?”

    “陛下圣明!臣等附议!”

    众位大臣异口同声的说道。

    宰相文彦博奏道:“陛下!去岁十月,杭州知州范仲淹出资购买良田千亩,让其弟找贤人经营,收入分文不取,成立范氏义庄,对范氏远祖的后代子孙义赠口粮,并资助婚丧嫁娶等用度,臣认为范仲淹如此收买人心,恐怕有不臣之心,故请陛下彻查此事。”

    赵昕心想:人家花钱买地供养宗族后代,培养后代子孙关你啥事?真是瞎操心啊!不过范氏义庄是中国慈善史上的典范,它是最早的家族义庄,更重要的是它是我国史料记载的第一个非宗教性民间慈善组织。它还创造了一个奇迹,虽然朝代更迭,历经战乱,但一直到清朝宣统年间义庄依然有田5300亩,且运作良好,共持续了八百多年。

    赵昕心里不在乎范氏义庄,他在乎的是眼下已经是皇佑二年了,而范仲淹是皇佑四年病逝于赴任的途中的,时间不等人,自己得想办法拯救一下这位名垂千古的贤臣。

    赵昕见此便出言道:“父皇,儿臣不相信能写出岳阳楼记这种千古名篇的范先生会有不臣之心。”

    庞籍奏道:“雍王!你年纪尚小,尚且知画虎画皮难画骨,知人知面不知心。莫要被一个人的表面所迷惑了!”

    赵昕又道:“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儿臣认为若心中有藏匿者,断然是不会写出这等忧国忧民的诗篇。”

    说着看了一眼仁宗,又道:“父皇!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儿臣斗胆请求父皇委派儿臣为钦差大臣,赶赴杭州彻查此事。”

    文彦博赶忙奏道:“陛下!雍王身份最贵,岂能亲自冒险,若有闪失,岂不是。。。。。”

    一众大臣皆附议。

    见此,赵昕又道:“父皇,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不知学问之大也,我大宋幅员辽阔,山河瑰丽,儿臣若不亲眼见见大宋这万里河山,风土人情,又岂敢言为父皇分忧,为国尽忠,望父皇成全儿臣。”说着,长跪不起。

    赵昕心里对这些大臣很是鄙夷,一群看似处处为自己着想的大臣,其实都是老奸巨猾,没安好心,想把我困在这汴京城,做一个养在笼子里的金丝雀,想都别想。

    “好!既然雍王有如此豪气,朕便准其所奏,封你为钦差大臣,不过,雍王你年纪毕竟尚小,朕再派一副使协助你!众位卿家可有愿随雍王走一趟的。”

    仁宗说完,看看了众位大臣。

    众位大臣都是面面相觑,在心里计算着此行的利害关系。

    “臣愿随雍王爷一同查此事,望陛下恩准!”

    一声如雷贯耳的声音传来,赵昕转头过去,原来是以铁面无私,公正执法著称的包拯。

    仁宗见到包拯出来,便笑道:“有包爱卿辅佐雍王,想必此案必定能早日水落石出。”

    “好了!今日朝会还有别的事,那就是雍王选妃一事,有了结果,茂则宣旨吧!”说着,朝一旁的张茂则示意道。

    张茂则恭敬的走到殿前,张开圣旨,大声的念道:“朕绍膺骏命,今有高氏之女,贤良淑德,容颜端庄,赐为雍王妃,又有夏氏、庞氏、杨氏之女肃雍德茂,温懿恭淑,一并为侧妃,着礼部择良辰吉日完婚!钦此!”

    旨意宣读完,一众大臣都有些愣神,赵昕也是没想到,立高氏为王妃就算了,怎么还有三个侧妃,古代也有买一送三吗?不过,眼下我这小身板能应付得过来吗?真是想想都头疼,难怪某小说主角穿越到古代都要带个什么金枪不倒之类的外挂。

    仁宗看了看赵昕,笑道:“雍王!待你归来之际,朕亲自为你完婚。”

    “谨遵父皇旨意!”

    。。。。。。

    坤宁殿,曹皇后只是安静的看着赵昕,也不言语,良久方才说道:“雍王长大了!也有自己的主见了,本宫不阻拦你出宫,毕竟堂堂大宋王爷岂能一直养于高墙之内。且范先生素有才名,乃恪尽职守之臣,本宫也不相信他会有不臣之心,你去查清此事一方面为官家分忧,另一方面也还范先生清白。但宫外不比宫内锦衣玉食的生活,风餐露宿的你要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