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1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小林子,给宪斗府里送上一篓红枣去。”多尔衮站住脚,吩咐了赵德林一句。
    “谢王爷赏!”范文程连忙跪倒谢恩。
    ……
    范文程辞去之后,多尔衮和刚林、祁充格又密议了许久,才由祁充格执笔,写了几道圣旨。一道圣旨是给多铎的,一道是给肃亲王豪格的,还有一道是给孔有德的。另外,多尔衮又亲自执笔给多铎写了一封信,详细说明京中的情势以及后续安排。
    “王爷,圣旨得明日发出。”刚林看了看外边的天色,见已是酉时末,这个时辰皇宫已经下钥,任何人不得出入,要盖玉玺,得等到明天了。
    当然,多尔衮是例外。
    “如今是跟永历争时间,哪能等到明日?走,随本王进宫去盖玉玺。”多尔衮道。
    “王爷,军国大事都在王府里议定,盖玉玺还要跑到皇宫,若是遇到急务,岂不耽误了?您看是不是……。”刚林道。
    “嗯,有理。福临年纪太小,如今正在进学,军国大事说了他也不懂,一会儿本王就把玉玺取来,等他亲政时再将还回去吧。”多尔衮想了想,王府跟皇宫距离不算近,若是算上更衣、出行准备的时间,到乾清宫怎么也得半个时辰,确实不大方便。如今自己大权在握,军国大事皆决于自己,没有玉玺确实不大方便。
    于是,他同意了刚林的建议。
    ……
    过了承恩桥,来到东华门,果然见宫门已闭。
    “王爷,奴才给您请安了。”守门东华门的侍卫首领是正白旗下的苏克萨哈,见到睿亲王的仪仗过来,知道他有事进宫,连忙打开宫门迎了出来,一溜小跑跑到多尔衮的轿子前打了个千。
    “起轿!”
    赵德林连理都没理,看都不看他,也不跟多尔衮通禀,鼻孔向天,喊了一句。
    仪仗前呼后拥进了东华门,把苏克萨哈凉在当地。
    苏克萨哈本来是想在睿亲王面前混个脸熟,结果热脸贴了个冷屁股,不由得有些着恼。
    着恼有什么用?他一个侍卫总管敢跟皇父摄政王治气?别说是他,就算皇上、太后,哪个见了不是笑脸相迎?更何况,他这个侍卫总管还是巴结上主子多铎之后才得的。他要是稍露一点不悦,恶了睿亲王,不用旁人,多铎就能剥了他的皮!
    ……
    福临尽管才十岁,但长得比寻常家的孩子要高一些,而且生得眉清目秀,十分俊朗,颇肖其母——圣母皇太后布尔布泰。
    福临有两个母亲,分别是母后皇太后哲哲和圣母皇太后布尔布泰。哲哲和布尔布泰都来自科尔沁,两人都姓博尔济吉特,而且还是亲姑侄,只不过,哲哲是皇台吉的皇后,而布尔布泰是皇台吉的侧妃,因福临被立为皇帝,母以子贵,才被尊为皇太后。
    这些规矩,跟汉人是一样的。
    ……
    多尔衮来到乾清宫的时候,福临正在临帖。
    “皇上,睿亲王来了。”太监吴良辅远远见多尔衮来了,连忙小声提醒了福临一句。
    福临一听,连忙放下笔,小跑着迎了出去,见到多尔衮,一下子扑到他怀里,仰起脸,十分欢悦地问道:“皇叔父,这么晚了您怎么进宫了?”
    虽然圣母皇太后下懿旨尊多尔衮为“皇父摄政王”,可福临见了他时,都是称“皇叔父”,一次也没有改口叫过“皇父。”
    “有几道旨意今日就得送出京去,所以就进宫用玺。福临,你是皇帝,行动举止都要有帝王之仪,怎么还是这么毛毛失失的?”多尔衮先是回答了进宫理由,接着又板起脸训了几句。
    “范师傅是教侄儿要行正坐端的,可侄儿一听皇叔父来了,心中欢喜,就忘了师傅教导。”福临挽着多尔衮的大手天真地答道。
    “呵呵呵,这么大了,还是皇帝,怎么还跟孩子一样?”
    多尔衮也许是自己无子的缘故,非常受用福临的这种孺慕之情,笑呵呵地挽着他进了乾清宫……。
    医国高手

第二百二十七章 夺玺
    进了乾清宫,多尔衮拿出几份圣旨,命吴良辅用玺,然后拿起福临写的几幅字观看。
    “福临,字写得不赖,看来没少用功。只是行笔间有失从容和圆润,这跟你的性子急躁有关,以后还是要在修心养性上下下功夫。”多尔衮见福临临的是王羲之的《圣教序》,点画虽然稚嫩,但已颇有钟、王之风,感到非常满意,点点头指点道。
    “是,侄儿一定记住皇叔父教诲,好好练字,好好读书。”福临乖巧地答道。
    “还有,除了习学汉文,国文也要用功,不但要会说,还要会写。”
    “是,范师傅给侄儿安排的是半日学汉,半日学满。”
    “嗯,范文程大才,跟他学,学问必不会差了。”
    叔侄二人一问一答间,吴良辅那边就用完了玺。
    “福临,皇叔父要在王府里理事,到宫里来用玺颇有不便,所以,玉玺叔父先拿去王府,以免像今日这样,天这么晚了,还得进宫。”多尔衮说道。
    赵德林一听他发话了,上前一步,来到龙书案前,就要去抱盛玉玺的锦匣。
    “不行!”福临一听,脸色涨红,上前一脚踹在赵德林腿上,伸手将玉玺紧紧抱在怀里。
    “皇叔父,你把玉玺拿走,侄儿还算什么皇帝?你不是要废了侄儿吧?”
    多尔衮见福临一副不愿意把心爱的玩具给他人的小孩子模样,说出话来也稚气十足,不由得脸一沉,道:“福临,胡说什么?叔父不是说了吗,只是为了方便,谁说要废你了?等过几年,你年纪渐长,也娶媳妇了,叔父就让你亲政,到时候玉玺自然会还给你。”
    “不!没有玉玺侄儿就不是皇帝了!把玉玺拿去,你要自己做皇帝!”福临带着哭腔倔强地说道。
    “胡闹!叔父是摄政王,代你处理朝政,什么时候说过不让你当皇帝了?在你心里有玉玺就是皇帝吗?叔父告诉你,你就是有玉玺在手,让你当不成皇帝也是叔父一句话的事!”多尔衮越发不高兴,他没想到小小的福临能说出这样的话来,一急之下,自己说出了威胁的话,说出来就后悔了,
    这话要是让豪格的人听去,指定又是一场子大乱啊,得赶紧想办法转圜。
    于是一改严肃的口吻,和颜悦色的说道:“福临,听叔父的话,叔父是为了你好,为了让你好好习学,增长学问,等你大了,玉玺指定还给你。”
    过了一会儿,福临知道不能再坚持下去了,不情愿地把锦匣递给多尔衮,道:“皇叔父,你要说话算数,不能骗侄儿。”
    多尔衮把锦匣接过来,随手转交给赵德林,笑道:“真是孩子气,叔父能骗你?行了,好好练字吧,叔父去见你额娘!”
    多尔衮达到目的,迈步出殿,往西边的慈宁宫去了。
    见多尔衮一行人出了殿,福临一屁股坐到一旁的锦凳上,心情糟糕到极点。
    没想到,象征着皇帝最高权力的玉玺就这样被叔父抢走了,更没想到,叔父不但抢走了玉玺,还当着他的面说要去见额娘!
    这不是明着欺负人是什么?!
    “别以为朕什么都不懂,朕什么都懂!你等着,多尔衮,总有一天,朕会让你死得很难看!”福临的脸直气得雪白如纸,心里暗暗发誓。
    他也只有暗中发恨。
    他当然明白,自己只是个傀儡,名义上的皇帝。朝中大事都是多尔衮一言而决,另外一个皇叔父摄政王济尔哈朗是个软弱的人,凡事不敢出头,凡事都让着多尔衮。原来臣子们上折子,济尔哈朗是排在多尔衮之前的,但济尔哈朗却主动给臣子们说,将多尔衮排在他之前,还说凡事要先禀睿亲王。从某种程度上说,是济尔哈朗的退让使得多尔衮更加势力滔天,更加不把他这个皇帝放在眼里。
    除了济尔哈朗之外,跟福临同心的还有一人,就是自己的皇长兄豪格。福临明白,若不是有皇兄存在,多尔衮早就把自己废了。
    对于玉玺,福临倒是真舍不得,尽管他知道如今的自己确实没有能力保有它,但有它在,自己虽然不能在政务上发表意见,但总能看到圣旨上的内容,总能知道一些多尔衮的动向,如有对皇兄不利的,他也可以早早设法给皇兄通个信,让他早有准备。
    如今玉玺被抢走,就意味着,他以后再也没有机会探查多尔衮对皇兄的动作了——这是他最痛心的。
    “皇上,刚才用玺的时候,奴婢看到了圣旨上的内容,有一道圣旨是发给肃亲王的。”吴良辅见皇上脸色发白,傻呆呆地发愣,知道小主子心情不好,就变着法子转移他的注意力。他眼珠子一转,知道小主子最为关心皇兄的消息,连忙说道。
    “哦?什么内容?”果然,福临一听这话,立即来了兴趣。
    “催促肃亲王抓紧进兵,不让他理会云南的孙可望等,与孔有德分东西两路合击广西。”吴良辅记性极好,简要地说出了圣旨上的内容。
    “皇兄已经打下贵州遵义,记得上一道给皇兄的圣旨,说贵州民业凋敝,粮粖供应不上,许他暂停进攻,回京休整的,怎么又催促他进攻?难道有什么变故?”福临暗自疑惑。
    “另外几道圣旨呢?”
    “回皇上话,另外还两道,一道是给孔有德的,也是让他加速进攻,说只须打通南北通道,快速进攻桂林,不必理会其它。还有一道给豫亲王的,说让谭泰抓紧拿下赣州,直扑广州。还说,五万八旗子弟命丧漳州,不能不对朝廷有所交待,令他将尼堪、阿济格、郑芝龙押送回京问罪。”
    “啊?死了五万?取地图来。”福临一听,心中大惊,连忙命道。
    吴良辅取过地图,找出漳州、赣州、遵义和桂林的位置,福临看了看,心中大喜:“啊哈,原来多铎打了败仗,死了五万八旗兵!这下好了,多尔衮啊多尔衮,这回你的老本没了,看你兄弟如何跟我皇兄争?!”
    同时,心里默默祈祷:“皇兄啊皇兄,千万别听多尔衮的,赶快回京!”
    医国高手

第二百二十八章 心机了无痕
    哲哲为长,居于东侧的清宁宫,布尔布泰为次,居于西侧慈宁宫。
    “皇父摄政王驾到!”多尔衮进了慈宁宫,刚到宫门口,慈宁宫首领太监胡进忠扯着公鸭嗓子喊了一句。
    只这一句,慈宁宫里所有宫女太监跟风吹衰草一样,全低了头。
    “登哥,你来了?”布尔布泰像一只小燕子一样,欢快地迎了出来,看到多尔衮那一刻,眼睛亮光一闪,情意浓得跟水一样,仿佛快要流了出来。
    多尔衮的小名满语叫“额尔登”,“光明”之意。
    布尔布泰比多尔衮小了一岁,但由于生于蒙古,长于皇宫,早年的草原生涯和皇宫的锦衣玉食,让她看起来身材矫健挺拔,肌肤紧致娇嫩,声音清脆宛啭,清清爽爽,美而不艳,怎么看怎么跟个草原女郎一样,一点也看不出她已经是三十四岁的中年妇女了。
    “玉儿,我来了。”多尔衮能感受到布尔布泰对自己的情意,同样,他看到她,也是满心欢愉,跟当初在草原上初次相遇的感觉一样。
    布尔布泰小名叫“玉儿”。
    布尔布泰笑着走过来,握住多尔衮的手,多尔衮伸手揽着她的肩膀,两人旁若无人地往宫里走去。
    布尔布泰把多尔衮让到正位上坐下,然后吩咐宫女:“给王爷宽衣。”
    宫女们走上前,帮多尔衮除下外边的长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