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1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起来,起来!跟明军拼了!”
    耿继茂一看,山道上自己的士兵大概有数百人,若是真刀真枪地打,这几百人还有一战之力,兴许能逃出去呢。他对自己士兵的单兵作战能力,还是非常有信心的。
    有希望就有动力。他连忙招呼自己的士兵起来,准备抵抗抵抗。
    耿继茂没想到,他的兵厉害,但他遇到的这些明军更厉害!

第二百八十一章 乌石山大战(二)
    第二百八十一章乌石山大战{二}
    “杨将军,这一阵让给我如何?也让我的兵见见血,赚点赏银。”
    半山腰,李颙正在冲着杨元拱手求情。
    “凭什么?我的兵也有三成新兵蛋子,也没见过血呢,你怎么不让给我?再说了,赏银是好东西,谁不想要?”杨元眼珠子一翻,并不答应。
    “凭什么?凭他们是壮家汉子,都是穷人,就指着赏银过好日子呢。杨将军,这样行不行,此仗打完,皇上赏给我的银子,我一分不少全给你,行不行?”
    “得了吧你,我杨元会要你的银子?要是收了你的银子,李指挥使还不剥了我的皮?甭废话,各凭本事,看谁杀的鞑子多,正好咱们两家也比比,看谁的训练更厉害。”杨元一点不给面子。
    李颙本是文人出身,面皮薄,本以为说两句好话就能求下情来,没想到碰上这种不讲情面的老兵油子,油盐不浸。
    “真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李颙刚想退缩,忽见戴忆兰从山上跑下来,后面跟着吴新和三个小太监。一见她来,李颙大喜,心说:“行来,杨元,让你再横,我看你怎么对付这主?”
    想到此,连忙迎上去:“大帅,您怎么亲自来了?让吴新传个令不得了?”
    “怎么回事?快冲上去砍人头啊?一颗人头可是五两银子呢。”戴忆兰不满地数落李颙。
    她那些本族小伙子们一见到她,眼里都露出兴奋的表情,一听她这话,都跟着点头。
    “不行啊,大帅,杨将军拦着不让啊。”李颙故意苦着脸一指杨元说道。
    “哎,你怎么回事?为什么拦着我们?”戴忆兰怒视着杨元。
    杨元一听,心里那个气啊,好嘛,李颙啊李颙,以为是你是正人君子呢,没想到你也会告刁状、使拌子啊。
    “臣哪敢阻拦?臣这不正要下令呢。来呀,禁军守住东边山道,勿使一敌逃脱,山地军冲锋!”杨元赶紧下令。
    他可惹不起这位姑奶奶。
    “冲啊!”戴忆兰一听此令,兴奋起来,从腰间抽出宝剑,往空中一举,大声下令。山地军呼啸着冲下山去,戴忆兰感觉手痒了,也跟着往山下冲去。
    “大帅,皇上有旨,不许大帅上阵杀敌!”吴新一见,连忙紧跑几步,拦住戴忆兰。
    “哼!杀个人也不行,训练这么长时间,不是白训练了么?”戴忆兰不敢抗旨,只好悻悻地停下脚步,把剑插回腰间,不乐意地嘟囔道。
    ……
    山地军的士兵出动,就跟猛虎下山一样。
    他们不同于普通士兵,从装备上就能看得出来。
    人人都有一把锋利无比的bi shou,腰间挂一把腰刀,一把水壶,一个小布囊,每人小臂上都绑着一张小弩。
    这种小弩极小,跟弹弓差不多大,绑在手臂上把袖子放下来,外面根本看不到。与这种弓配合着使用的,是一种细长尖锐的竹箭。别看这种弩很小,但杀伤力不小,最适合近战,遇敌时,只须一抬胳膊,触动机簧,小箭迅疾射出,专射咽喉,如再涂上壮家特有的一种毒药,中者无不立时毙命,端的是歹毒无比。
    除了这些装备,他们每人手里都握着几条一头粗一头尖的树枝。
    这是早先在作战斗准备的时候,他们用bi shou削成的,因为平时他们在狩猎时,用来插水中鱼、山中兽,百发百中,极少失手。如今,这些树枝,就成了杀敌的利器。
    山地军与别的军队还有一个最大的不同,那就是杀人时根本没有心理负担,在他们看来,这些脑后留着辫子的清兵,跟他们平时猎杀的野猪没什么两样,唯一的不同时,这些清兵的脑袋值五两银子,而野猪没这么值钱罢了。
    耿继茂遇上的,就是这么一群兵。
    “呜嗷”“呜嗷”“呜嗷”……
    山地军像喊号子一样,呜嗷呜嗷叫着冲向清兵。看上去像野人一样,但行进间却是很有章法。
    他们三人一组,一人在前,两人在后,形成一个三角形,而每三个组又成一大组,形成一个大的三角形。这种小组式的组合的优点就是攻击时彼此协作,可以形成局部优势,防守时又可以形成有效保护。
    朱由榔给它取的名字叫“三才阵。”
    借着冲力,山地军的士兵看准山道上的清兵,将手中的树枝投出,树枝速度很快,划破空气带起风声,就听“呜”声不绝,准确地刺进清兵胸膛。
    “比鱼好刺多了。”跑在最前面的士兵阿文,见自己投出的树枝刺中一名清兵,那名清兵仰面朝天摔在地上,胸口鲜血汩汩流出,头往旁边一歪,叫都没叫一声就死了,兴奋地想道。
    阿文又举起另一根树枝,却是不投,待他身后的两名同袍将树枝投出之后,他才投出第二条树枝。
    “啊!”“哎哟!”
    清兵的惨叫声不时传来。
    阿文冲下山坡,迎面对上一个眼里全是恐惧的清兵,阿文一点可怜的意思都没有,冲上前去,一刀砍向清兵,那名清兵下意识地一抬刀,挡住了阿文刀势,却不想阿文身侧的两名明军趁虚而入,两柄刀同时刺中这名清兵的两肋!
    “啊!”
    清兵惨叫一声,委顿在地。阿文眼都不眨,上前提起他的辫子,另一名士兵长刀一挥。
    “喀嚓”一声,人头砍了下来。
    阿文举起人头往自己副队长那里一比划,心道:“嘿,五两银子到手了!”
    同样血腥的场面在官道上上演。
    山地军太残暴,把人杀了还不算完,还要把人头砍下来。
    耿继茂都吓傻了,心道:“这特么是什么军队啊?哪有这么野蛮的?”
    回头再看自己剩下的士兵还有二三百人的样子,耿继茂一看,知道再不能打了。因为自己的士兵先是被炸了个心惊肉跳,后被惊马踩踏,紧接着又来了这么一阵子像长qiāng一样树枝雨,再加上被明军这一通残暴的杀戮,原先那种昂扬的战意早就不见了,个个吓得腿肚子直哆嗦,身体跟筛糠一样,哪里还有能力再战?
    山坡上、官道上,到处都是肢体不全的尸骨,树上挂满了被炸飞的断手断脚,甚至还有半个脑袋,如此之惨,跟人间地狱差不多。
    “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降了吧。”想到这里,他举起了双手……。

第二百八十二章 乌石山大战(三)
    皇上制定的政策是优待俘虏,不准杀降。  杀得兴起的同地军都非常不满,阿文见气得踢了一脚跪在地上的一名清兵,骂道“投什么降啊?没骨气!让老子少赚多少银子?”
    一面倒的杀戮,因为清兵的投降很快就结束了。前前后后用了不到半个时辰,三千曾经不可一视的清兵竟无一人逃脱!
    “这么快?”何腾蛟看了一眼李过,呆呆地问道。
    “这么简单?”李过呆呆地回了一句。
    “这仗打得也太容易了吧?”高一功、郝摇旗、刘体纯、袁宗第等人面面相觑,脸上满是惊讶之色。
    “启奏陛下,清兵全军覆灭,生擒清汉军正红旗梅勒章京耿继茂以下三百零四人,臣特来缴旨。”前敌总指军杨元清理完战场,赶来奏明战果。
    “没意思得很,知道了。收拢战马,打扫战场,加强警戒。”朱由榔没有一点特别兴奋的表情,随口嘱咐一句,站起身来打个呵欠,往御帐走去。
    “皇上这胃口未免太大了吧?杀了三千兵还觉得没意思了?要知道那可是清兵啊。”何腾蛟心道。
    朱由榔确实感觉没意思,清兵是厉害,但以shou liu dàn和地雷之威,又占据地势之利,才杀了三千兵,于耿仲明和尚可喜根本没造成多大创伤,有什么好高兴的?
    唯一让他高兴的,是山地军的骁勇。不但在山石树木间奔跑跳跃,甚是敏捷,而且行进间极有章法,配合也算默契。就山地之战而言,比禁军要强大许多。
    回到御帐,朱由榔看了看兴奋的臣子们,把李过叫过来“补之,有何想法?”
    “回陛下,臣现在还如在梦中。没想到,在臣等眼里不可战胜的强大的鞑子,在皇上手里竟如此不堪一击。要说想法么,臣有三个感慨。一是兴奋,这自不必说;二是震撼,shou liu dàn、地雷威力竟如此之巨;三是禁军和山地军军纪严明,战意高涨,臣带兵多年,从未训练出这么一支队伍,深感惭愧。”李过躬身答道。
    “除了你刚才说的军纪、战意以及shou liu dàn、地雷等因素之外,还有一个最为重要的因素,你没有体会到。雪松,看你跃跃欲试的样子,莫非你有什么说话?”
    朱由榔说话间,看到顾炎武双目贼亮,嘴一张一合,一副不让他说话,他能急死的样子,心里一笑,点了他的将。
    “回陛下,臣曾跟而农和太冲兄请教过军队建设问题,他二人都提到了皇上的话,即‘战争的决定性因素是人,而不是武器’,臣一直将此存在心里,自追随陛下以来,所闻所见无不暗证陛下此言,愈是咀嚼愈是有理。李将军所言固然有理,但只是表面的东西,其本质是军人的信仰和追求。不知臣说的对不对?”顾炎武答道。
    “对,就是信仰和追求,也可以称之为军魂,这是精神层面的东西。朕的哲学是物质决定意识,而意识对物质有反作用力。我大明军队称之为解放军,就是为了解放被清廷奴役的人民。有了这个崇高的信仰和追求,军队才能焕发出巨大的战斗力。补之,这一点,你们几个要好好体会,要好好跟禁军学一学。”
    朱由榔接过话头说道。
    李过听了,细品皇上话中之意,似有三层意思,一是继续让他们带兵的意思,只是不知道兵从何来罢了;二是似乎想让自己几个好好检讨清除一下过去的流寇思想,跟上皇上的思路和步伐;三是自己这些人好像要以自己为首的意思。
    想到这里,他老老实实地答道“回陛下,臣等在湖南被何督师招降,一则穷途末路,二则也深悔往日之行为,偌大汉人江山竟被异族占据大半,我叔侄zà fǎn之举实属首恶。幸蒙陛下不弃,谆谆教导,苦心孤诣,我等敢不洗心革面重新做人?无奈,我等与清兵接仗不下数十次,却无一胜绩,军心士气受到了很大影响。故归降以来,节节败退,几十万大军竟余不足一千。今闻陛下之言,犹如醍醐灌顶,才知不胜之根本原因在于军无崇高信仰,有一种打到哪算哪的思想。今后,臣等一定潜心习学,将禁军练军强军之法学到手,以期驰骋疆场,杀敌建功,不负陛下厚望。”
    朱由榔对这些降将,只所以比较重视李过,不是因为他是李自成的侄子,过去在农民军的地位较别人高,是因为李过比别人有文化,从李过有字,别人只有名和外号而无字就能看得出来。
    当然,李过也有外号,叫“一只虎”,个人勇武自是十分高强。不过,现在的战争,更看重为将者的文化和智慧,个人武勇也很重要,但基本不在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