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29书城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我的美母教师 | 乡村精品合集 | 乡村活寡 | 乡村欲爱 | 乡村春潮 | 乡村花医 | 欲望乡村(未删) | 乡村艳福 | 乡村春事 | 人妻四部曲

医国高手-第19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嗯?什么味?”马吉翔鼻子尖,首先闻到了臭味。
    “大人,孙国楠又拉又尿,失禁了。”一名锦衣卫上前禀首发
    “你特么的临死还要恶心人是不?”马吉翔回头看着孙国楠骂道。
    “孙国楠,死则死耳,何必做这等丑态?既知今日,何必当初?”黄宗羲皱着眉道。
    “孙国楠,你也是读书人,读书养性,你的书都读到狗肚子里去了?就凭这一点,皇上杀你就不冤!”吕大器也是生气,不顾斯文地骂了一句。
    孙国楠脸如死灰,一言不发。
    “俨若公,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李永茂跪爬了两步,扯住吕大器的官袍恳求道。
    “孝源,别想了,你没听圣旨上说吗,勿待后命?好好去吧,毒酒、白绫任你选,我会让手下好好伺候你的。”吕大器道。
    “孝源公,皇上为了你,两天都没吃好睡好,一直下不了决心。夜里睡不着觉,经常自言自语:‘李孝源怎么能做这样的事?本是想起用他的。他怎么会做这样的事?’,可见他做出这样的决定也是费尽了思量。孝源公,咱俩共事时间短,有些话说出来可能不合适,但黄某还是要说,咱们为臣子的,应该为皇上分忧,怎么能给他添烦恼呢?你这事做得真是……,唉。”黄宗羲道。
    “皇上,臣知错了,臣悔恨莫及啊,呜……”李永茂听了黄宗羲的话,号啕大哭——临死之际,他是真悔了。
    “李大人,咱家临来前,皇上说了,勿复再见,相见只能徒增伤悲,还说让你放心去吧,身后事朕自有照顾。”太监张建过来,转述了皇上的话。
    “皇上,皇上啊,大恩难报,只待来世,臣做牛做马必当报恩!呜……。”张建这番话,更是令李永茂羞愧难当,哭得更厉害了。
    “好好伺候李大人升天。”吕大器挥一挥手,两名锦衣卫过来,架起李永茂走了。
    “唉,眼前无路想回头,身后有余忘缩手。晚了!”黄宗羲看着李永茂凄凉的背影,感叹道。
    “唉,这人,可怎么说呢?”吕大器也是叹了口气,不知道说什么好。
    ……
    广宁案结了,除受害者孙盛被皇上特旨任为江西道御史外,一干人犯杀的杀,流的流,抄家的抄家,一下子就震动了朝野。
    通过此案,大小官吏都明白了,皇上对于贪腐是多么地痛恨,对阻挠新政的打击力度是多么大,再按过去那种老衙门作风办事是不行了,必须小心翼翼,改变作风了。于是,各部大臣开始自查自纠,找出问题,堵塞漏洞,革除弊习,制定新规。——皇上给他们的时间可是只有三个月啊。
    与此同时,都察院的御史齐出,分赴各地明查暗访,都想查到个贪官好在皇上面前露一鼻子。
    如此一来,朝廷上下谁也不敢庸懒、贪鄙,朝中风气为之一肃,新政更是顺利地推行开来。
    官不聊生,但普通百姓却是额手相庆。
    朱由榔要的正是这种局面,眼见朝中气象呈现欣欣向荣之势,他的心情一天天高兴起来,迅速冲淡了因杀掉李永茂带来的纠结和郁闷。
    只不过,他没高兴两天,就被马吉翔呈来的一份清廷情报给吸引住了,看到这份情报,他明白,自己的工作重点,应该转移了。……

第四十一章 双胞胎儿子
    马吉翔呈来的情报说,清廷已经将多铎、博洛、尼堪、阿济格、图赖全数调回京城,同时英亲王阿济格已经因谋反罪被幽禁。
    多铎在去北京前,已将郑芝龙斩首。
    代善已死,其子满达海被封为和硕简亲王,掌镶红旗;长孙罗洛浑袭封了他父亲的爵位,为多罗克勤郡王,掌正红旗。
    豪格、济尔哈朗为摄政王,另增索尼、范文程、洪承畴为辅政大臣。
    看到这些情报,朱由榔有喜有忧。
    喜的是两位摄政王都不算什么厉害角色,比多尔衮差远了。另外,这一番洗牌,清廷要平稳下来,怎么得有一段时间,自己正好发展。
    忧的是,孝庄这个娘们真是太厉害了,生生除掉势倾朝野的多尔衮兄弟,这得有多深的心计才行啊。而且,她还把索尼、范文程、洪承畴提拔为辅政大臣,这是用权势较小的臣子限制摄政王的权力,假以时日,豪格和济尔哈朗必被架空,到顺治亲政的时候,再无什么旗主议政制度,皇权就会得到充分稳固。
    而且,重用范文程、洪承畴这是一步好棋。
    两人虽都被抬旗,但实质上是汉人降官,用他们这是在安天下汉人之心啊。
    另外,别人还则罢了,洪承畴此人太厉害了,有勇有谋,能文能武,是不可多得的帅才。
    崇祯四年,洪承畴任“陕西三边总督”,总理剿匪事宜,用了将近八年时间,将农民军几乎全部剿灭,势力最大的李自成公率十八骑逃进商洛山中。
    若不是清兵犯边,再给他两年,中原大地的匪祸一定会让他全被剿灭。
    崇祯十二年,皇台吉犯边,形势危急,崇祯帝急调洪承畴出关,任蓟辽总督,于崇祯十四年在松锦会战时,被皇台吉所俘而降。
    松锦会战失败,并非洪承畴个人的失败,其实是整个朝廷的失败。因为他的“步步为营、不急于决战”的战略思想是非常正确的,但崇祯皇帝听信陈新甲的话,命他轻兵急袭锦州,结果被皇台吉合围,以至于兵败。
    就这么一个人,战略眼光绝对是一流的,他可不是豪格这等一勇之夫,他一定会看出自己的弱点所在,清廷若让他主持军务,自己可得小心一点了。
    那么,自己的弱点在哪里呢?
    朱由榔想了想,大约有两点。
    一是时间不充足,自己要发展新式武器,得需要时间;要巩固内部统治,让新政开花结果,也需要时间。
    二是资源不充分,就如生铁,如果江西的铁矿失去,那自己就得抓瞎。其实这一点,当初多尔衮也已经看到了,他集中力量进攻江西,夺取兴国、进贤两地铁矿就是为此。
    三是单兵作战能力不强。除去交割后,立即启程赴穗。继妻郑氏,与亡妻所生儿子王攽一同随他赴任。
    卸任巡抚就任国子监祭酒,让王夫之大喜,自己著书育人的愿望终于可以实现了,还是皇上知我心啊。
    兴冲冲往回赶,不止一日,四月十五日未时,终于赶到了广州。来到广州,王夫之第一件事就是进宫陛见。
    朱由榔一听王夫之回来了,大喜,忙令李洪将王夫之请进勤政殿。
    “陛下,分别半载,臣渴慕龙颜,今日得偿所愿,心中大喜,故而失态,还请陛下勿怪!”王夫之行过礼,站起身来,眼睛死死盯着朱由榔看了看,眼泪竟然流了下来。
    “哈哈哈,而农,这么大的人了,怎么还做小儿之态?朕看你啊,是因为得了国子监祭酒这个差事,不用在福建给朕当牛作马了,所以才高兴得掉了泪,是不是啊?”朱由榔没想到王夫之如此恋君,心下也是十分感动。不过,他可不想跟着一块流泪。
    无言相看泪眼?搞基呢?
    所以,赶紧开了一句玩笑遮掩。
    “嘿嘿,陛下,您算说对了,臣当国子监祭酒,真是得偿平生所愿,对臣来说,当算一大喜。”王夫之连忙拭拭眼泪,跟着凑趣。
    “而农,你有一喜,朕也有一喜,咱们君臣今日一见,竟是双喜临门。可见,你王而农是朕的喜神啊。”朱由榔乐呵呵地说道。
    “陛下,什么喜事?说出来让臣也跟着沾沾喜气。”
    “李选侍今日给朕生了一对双胞胎儿子,你说算不算大喜,算不算?哈哈哈……。”
    朱由榔得意地大笑起来。
    医国高手

第四十二章 归奇顾怪
    “双生子?陛下,这可是我大明兴盛之象,大喜啊,大喜。臣为陛下贺,为大明天下贺!”王夫之闻言,连忙躬身道贺。
    “哈哈哈,而农,你可真会说话。不过,你说的也是,小户人家生个双生子也是大喜,何况朕呢?”朱由榔笑道。
    “雪松,这回你和陈大人可有的忙喽。”王夫之看了一眼在旁边陪着笑的顾炎武,说道。
    “而农,你也别说他,你也一样。你虽然不在詹事府任职,但你也一样是皇子们的老师,你那一肚子学问,好好地掏给朕的儿子们吧。哈哈哈……”
    “臣甘愿为陛下效力!”王夫之回道。
    “而农啊,听说回穗只带了两大车书?”
    “是,臣在福建真是搜罗了好多好书,有的还是宋版孤本。”
    “十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你任福建巡抚,过手的银子跟水淌似的,竟清介不取,朕心甚慰啊。若是我大明官员都跟你似的,何愁清兵不灭?何愁祖业不复?”朱由榔感慨地说道。
    “陛下,臣受陛下隆恩,委以腹心,鞠躬尽瘁难报万一,哪敢贪墨,坏了陛下名声?”王夫之躬身答道。
    “嗯,不错,朕没看错人。不过,国子监也是个清水衙门,看来你还得继续安贫乐道啊。”
    “只要天下大治,百姓安居乐业,臣即使衣不蔽体,食不裹腹,也心甘情愿。”王夫之答道。
    “切,衣不蔽体、食不裹腹,朕是那样的人吗?朕怎么会让自己的臣子吃不饱穿不暖?”朱由榔道。
    “而农,你还不知道吧?皇上已经给你赐了一处宅子,一应家什用具都置办齐全了,只等着你们一家入住了。”顾炎武接着话茬说道。
    “陛下,您……,臣粉身碎骨也难报大恩啊。”王夫之一听,眼泪又在眼眶里打开了转。
    “行了,别掉眼泪了,要报恩,就好好把差事做好,给朕作育一批得用的人才出来。”朱由榔道。
    “是,陛下请放宽心,臣一定尽我所能,为朝廷选取美质良材。不过,陛下,您宅子也赐了,是否再赏臣一些银两?”王夫之抹了抹眼泪道。
    “好嘛,你打秋风打到朕头上来了!而农,俸禄太低不够花的?”朱由榔一愕,随即心中感动:“唉,这王夫之为官清廉,真是没说的,难道连安家银子都没有了?”
    “不不不,陛下,不是俸禄太低,每月八十两的俸禄完全够了,臣家口不多,实在是用不了这么多。只是,臣喜好买书藏书,大部分俸禄都让臣买书了。之所以厚着脸皮给皇上讨些银子,不是臣矫情,而是因为买书还欠着百十两银子,臣不愿意让人去国子监找臣讨债,故而求皇上赏些银子还债。”王夫之不好意思地说道。
    原来如此啊。
    朱由榔听了,心里也是十分佩服:“古往今来,清官不少,但像王夫之这么清廉的还真是不多见。”
    “而农,这就对了。有困难跟朕直说,朕无有不许。这样吧,赏你五千两银子,够不够?”朱由榔道。
    “谢陛下赏!尽够了,够臣买一屋子书的了。”王夫之大喜,连忙谢恩。
    朱由榔想了想,觉得这样也不是办法,不能让这种清廉之臣靠赏银过日子吧?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农,这样吧,朕准备成立一个皇家书局,待书局成立之后,你可以写书,书局不但免费给你印书,而且还会给你不菲的润笔,这样书局可以得到好书稿,你也可以得些润笔补贴家用,岂不是好?”
    “那可太好了。陛下,若是书局成立,那可是天下读书人。陛下,能否将书局设在国子监?”
    “怎么,你想近水楼台先得月?”
    “臣想兼这个书局的差,恳请陛下允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