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医国高手-第20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吴三桂心里怎么想咱不清楚,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的心乱了。”豪格道。
“是啊,如果能达到这个目的,就说明朱由榔这小子不简单啊。”济尔哈朗道。
“无妨,六叔,朱由榔仗着手榴弹和地雷等火器,接连打了几个胜仗,现在有些猖狂。不过,依我看,他现在还是弱于咱们的。只要咱们集中兵力全力剿杀,就算他有手榴弹和地雷,也决不是咱们大清铁骑的对手。”豪格道。
“出动大军全力剿杀?这就是你想出的对策?”济尔哈朗问道。
“是啊,六叔,难道除此之外,还有别的什么办法吗?”豪格问道。
“豪格,怎么个剿杀法?是分三路迎敌,还是选一个方向重点进攻?如今李定国趁势北进,意图迅速占领湖南、湖北、贵州;李成栋在福建浙江边界陈兵十数万,虎视眈眈,随时可能北进;张家玉已然收复江西全境,谭泰、何洛会兵败回到南直隶。咱们在江南的兵,除了谭泰、何洛会的十万兵,就是守卫南直隶的五万兵,另外西南方向也只有吴三桂驻扎在汉中的五万兵,凭这二十万兵,能挡得住李定国、张家玉和李成栋的进攻吗?所以,我认为防御是当前重中之重,至于进攻,如今来看,并不现实。”济尔哈朗反驳道。
“六叔,您的意思是先防御?”
“是。朱由榔虽然有手榴弹和地雷,但这两样东西利守不利攻,利野战不利攻坚。只要我军据城死守,明军是狗咬刺猬无处下口,磨也能磨死他们。三国的时候,诸葛亮多厉害?可以说打遍天下无敌手,可碰到司马懿,给他来个避而不战,待他粮尽,只好退兵,这一招,就掐住了诸葛亮的死穴,最后被磨得身死五丈原。”
“这也是事实。唉,想我大清铁骑纵横天下何人能敌?如今竟然被朱由榔小儿打得下马守城,不得不说,这家伙有点门道。”豪格叹道。
随后,他想了想,觉得济尔哈朗这个防御之策固然稳妥,但只被动挨打,如何能消灭朱由榔的军队呢?如果不能消灭他的军队,那防御又有什么意义呢?难道只是为了跟他“磨”?跟他拼实力、拼消耗?
医国高手
第五十六章 劲敌?他也配!
“索尼,宪斗,亨九,你们都说说吧。”豪格想了一阵,也没想出什么新主意来,遂把目光转向了另外三人。
其实索尼、范文程、洪承畴他们早就已经在太后那里深刻分析过了,而且也拿出了较为详细的应对方案。在豪格和济尔哈朗对话时,除了范文程插了一句嘴外,索尼、洪承畴都没有插话,他俩心里均在想:“这俩王爷如此草包,怎能打败朱由榔?还效仿诸葛亮呢,笑死人了都。太后虽是女流,见识真是不知道高出他们多少倍。谁说女子不如男?太后要是当家主事,这俩草包连提鞋的资格都没有。”
“你们谁先说?”豪格见三人都没有答话,跟着问了一句。
“索学士说吧。”
范文程、洪承畴虽都抬了旗,但骨子里还是汉人,不肯抢索尼的风头,所以都示意让索尼讲。
反正谁讲都一样。
“二位王爷,奴才以为,永历如今已成我大清之心腹大患,可不能小瞧他了。”索尼也不客气,直接开口说道。
“这也是事实。索尼,本王和六叔谁也没有小瞧他啊。”豪格点点头,对于“心腹大患”这个词很是认同。
“王爷,请恕奴才无理,在奴才看来,王爷内心深处还没有把他当作劲敌。”
“劲敌?他也配!索尼,朱由榔只不过侥幸打了几个胜仗,而且打败的并不是我八旗主力,能称的上劲敌二字吗?你不要危言耸听好不好?”豪格对于索尼的这个判断,显然并不十分认同。
“是啊,索尼,豪格说的对,永历打败的大部分是明军降兵,当然,还有孔有德、耿仲明和尚可喜的汉军旗,金砺、博洛的数千旗兵。就算这样又如何?我八旗主力还在,受损并不严重啊。”济尔哈朗也是非常赞成豪格的说法,不以为然地说道。
“二位王爷,请听奴才解释。”索尼拱拱手,整理了一下思路,继续说道:“朱由榔即位一年多的功夫,先后打了四个大仗。第一仗是只身犯险进入广州,凭借数千临时拼凑的乡勇,巧妙利用绍武朝君臣的轻敌和李成栋的偷袭,一举夺取广州,接着一边抗拒李成栋大军,一边收伏了陈际泰、林察,将原绍武朝的军队迅速据为已有,又利用李成栋的轻敌,预先将林察大军埋伏到南河岗大桥,将李成栋大军团轩围住,最后不得已李成栋投降。这一仗,是朱由榔的定鼎之战,一下子就收服了广东的民心,激起了抗拒我大军的意志,迅速站稳了脚跟,意义非常重大。第二仗,是漳州之战。他采取的计策是用空间换时间,让李成栋边打边退,慢慢将博洛贝子爷诱到预设战场,也就是漳州,他则带兵从海上增援,一下子就改变了双方的力量对比,并成功利用手榴弹、地雷这种火器,将我军击溃;第三仗就是乌石山大战,他利用桂林和全州这两座城池为诱饵,利用新降的李定国大军,将孔有德全军包围、歼灭;第四仗就是赣州之战,打败了谭泰与何洛会。当然,这一仗是张家玉指挥的,也是仅有一次我军没有被全歼的一仗。从这四仗的过程来看,我军都是先胜后败,仔细想来,倒像是朱由榔精心策划的一样,一步一步诱导我军进入他的算计之中;从结果来看,我军损兵折将,实力大损不说,明军却是越战越勇,人数越战越多。如果仔细分析他的战略战术,不难看出,他是个善败统帅,善于利用地利、火器等有利因素,如非必要,决不肯硬碰硬,作战思想是不在乎一城一地之得失,力图在运动战中消耗我军有生力量。不得不说,他这种作战思想,完全迥异于史上所有名将。奴才甚至认为,如有必要,他是可以放弃广州的。”
“二位王爷,从这些战例中不难看出,朱由榔有勇有谋,雄才大略不让太祖太宗,的确是劲敌啊。”索尼叹道。
“这也是事实。六叔,索尼说的有道理啊。”豪格显然被索尼一番话说服了。
“哎,索尼,汉人有句话,叫‘士别三日当刮目相看’,没想到,你的见识见长啊。”济尔哈朗也赞了索尼一句。
“二位王爷谬赞了,奴才几斤几两,您二位还不清楚?这些都是奴才和范大人、洪大人闲议的结论,大部分是洪大人的看法,奴才可不敢居功啊。”索尼被赞的不好意思了,他也不是好占人便宜的主,只好说是三人闲聊时的结论。
“噢,原来你们三人聊过这事啊。亨九,宪斗,咱们满人都是爽直性子,不必顾忌这个顾忌那个,有话直说就是,何必藏着掖着?难不成,你们还怕什么‘木秀于人,风必摧之’?”豪格道。
“是是是,王爷,奴才一定知无不言,言无不尽。”范文程小心地陪着笑说道。
“王爷,您可别听索大人谦虚,若论起来,范大人长于政务,奴才在军事上有一愚之得,而索大人能文能武,是兼奴才与范大人之所长,而无奴才之所短,可称得上是全才。”洪承畴这番话,显然比范文程高明多了。
济尔哈朗可不像豪格那么直,他明白,像这样的军国大事,肯定三人是在太后那里议论过了,索尼思路清晰,条理清楚,可不是闲聊能聊出来的。
也就是说,他们三人今日所说,肯定是在太后那里议论过了,并且得到了太后的首肯的。
那么,倒真要看看,除了刚才对朱由榔军事上的分析,这三人还有什么真知灼见。
“宪斗,刚才索尼说的是军事,你说说朱由榔的政务方面,有何了不得之处?”济尔哈朗想到这里,直接点名问道。
“是,王爷。二位王爷,奴才以为,朱由榔不但军事上善倡奇谋,有雄才大略,在政务上,也是极有见地,施策着眼长远,所谋甚大啊。”范文程道。
济尔哈朗了解范文程,那是一等一的治政人才,他这么评价朱由榔,必有其理由。
“哦?说来听听。”
……
第五十七章 给朱由榔玩点阴招
“是,王爷。观朱由榔之为政,颇见革新之锐意。他推行的土地新政,一开始奴才以为他是因为国库空虚,把手伸向了士绅大户。可后来再看,却好像不是那么回事。因为如果真是单纯为了充盈国库,完全可以加税派饷,或者向大户劝捐乐输。可他没有这么做,非但没有加税派饷,也不劝捐,反而实行减税政策,唯一不同的,是鼓励商业,加征了商税。所以,他实行土地新政,目的并不是为了充盈国库,或者说,充盈国库并不是他短期目标,而是他长远的目标。”范文程皱着眉头说道。
“宪斗,自我大清立国以来,你不是一直鼓吹要实行儒家治国吗?朱由榔的土地新政,本王听着,怎么就像是从富人嘴里抢食,然后分给穷苦百姓的意思呢?这跟儒家所倡导的牧民之道大相径庭啊。”豪格疑惑地问首发
“王爷,奴才以为,朱由榔的治国理念是不是儒家还真不好说,儒家讲究仁民爱物,他的治政思路是‘以民为本’,这跟儒家并不冲突。只能说,他跟过去帝王的做法不一样罢了,或者说,他更看重百姓利益。还有,在士大夫眼里,耕读为本,圣人的道理才是治国和做人的大道,像工匠们弄的那些东西,都被归为奇技淫巧之列,而朱由榔则不然,偏偏热衷于这些旁门左道,不但从民间大量招集工匠,还弄了一些泰西人奉为上宾。你说他这种施政不对吧,但从两广和福建的反应来看,百姓们倒是非常欢迎,士绅大夫们的利益受到损害,也有人闹事,但都没有形成大的威胁。而且,明军赖以打胜仗的手榴弹和地雷,就是靠工匠们弄出来的。总之一句话,朱由榔正在试图革新弊政,重万民而轻士绅是其施政核心。”范文程道。
“二位王爷,‘苟利于民,不必法古;苟周于事,不必循俗’,朱由榔大概走的是这个路子。革新可以,但同时这种革新又是双刃剑,搞得好,吏治清明,百姓安乐,国力上升;搞得不好,则会伤到自己,甚至于祸起萧墙。因为,革新总会伤到一些人。
目前来看,永历朝并不是没有隐患,而是这种隐患还没有被发现。比如,朱由榔在军队当中的革新,伤到了一些当官的利益,他们不能再喝兵血,不能再发横财;土地新政,又伤到了读书人的利益,没有读书人相助,朱由榔用什么人来治理天下?如今,除了在两广地盘上的读书人,其他省份极少有人去投奔朱由榔。按说朱由榔是明朝仅存的皇帝,汉人中的读书人应该想方设法偷偷去广州才对,为什么极少有人去?就是因为朱由榔的改革触及了他们的利益。
同时,也应该看到,朱由榔并不是不要读书人,而是不要旧文人,他要培养认同并拥护自己的读书人群体,所在,他开始大量兴建官学,免除束修,目的就在于此。”洪承畴接着范文程的话说道。
“所以,朱由榔现在需要时间,他要培养人材,他要把新政顺利推下去……”范文程道。
“范师傅,朕有一问一直萦怀,朱由榔为什么不把全部精力用到打仗上去?所谓新政,就这么着急推行吗?”这时,一直听政的福临,突然开口问道。
“皇上,欲速则不达啊。朱由榔其志非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